鍾振振雜談詩詞創作(三十八):散文閱讀慣性與詩詞文本誤讀(續二)

2021-01-08 網易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刊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散文閱讀慣性與詩詞文本誤讀(續二)

  一般來說,散文的語言表達,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表達,風格雖然也會有文野雅俗之分,但結構大體是一致的。如作語法分析,則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都有一定的順序,都在它們該在的位置上,按部就班,有條不紊。

  因此,散文語言表達的特點,可用一個字來概括,曰「順」。

  而詩詞由於受到格律(押韻、聲律、對仗、句度等)的約束,有時雖無關格律,但為了追求某些特殊的審美效果,其語言表達往往會打破生活語言的常規,表現出種種不同於散文語言表達的語法變態。最常見的莫過於語詞順序的錯位,即語詞的不規則排列,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未必都在它們所該在的位置上。

  詩詞中這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如果也用一個字來概括,曰「拗」。

  在一般閱讀中,比較起來,散文閱讀更近於大眾閱讀,詩詞閱讀則屬於小眾閱讀;散文閱讀總是生活的常態,詩詞閱讀則非生活的常態。「習」以為常,遂成其「慣」。沿著散文閱讀的慣性來讀詩詞,就好比日常在平坦的大路上走慣了,一旦外出旅遊,攀登陡峭的山崖,縱然小心翼翼,也難免會跌跟頭。

  【個案三】辛棄疾《八聲甘州》(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託封侯事,歲晚田間。〇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裡,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對這首詞下片開頭的「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等三句,胡云翼先生《宋詞選》注曰:「誰向桑麻杜曲三句——杜甫《曲江三章》: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這裡是隱括杜甫詩,說不要在杜曲種桑麻,要學李廣移住南山去射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282 頁)

  這種解讀對嗎?

  如果按照散文閱讀的習慣去讀這兩句,胡先生的解說似乎也有道理:詞人明明說「誰向桑麻杜曲」——誰要到杜曲去種桑麻?用的是反問句,表達的正是「不要在杜曲種桑麻」的意思。

  他又說「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前一句說「不要」做什麼,後二句說「要」做什麼,這難道不是否定一種選擇,肯定另一種選擇麼?

  然而,胡先生錯了。

  要讀懂「誰向」三句,首先得讀懂杜甫的《曲江》詩;而要讀懂杜甫的《曲江》詩,則首先要搞清楚「杜曲」和「南山」的地理位置。

  宋宋敏求《長安志》卷一一《縣》一《萬年》載:「少陵原,在縣南四十裡,南接終南。」又載:「終南山,在縣南五十裡。」同書卷一二《縣》二《長安》載:「南山,一名終南山。」又,宋程大昌《雍錄》卷七《地名》載:「杜曲在啟夏門外,向西即少陵原也。」

  元駱天驤《類編長安志》卷九《勝遊》載:「杜甫常稱『杜曲諸生』、『少陵野老』,蓋少陵、杜曲相近故也。」據以上所引諸書,可知「杜曲」就在「南山」附近,所謂「移住南山邊」,就是搬家回「杜曲」的意思。

  杜甫這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當時他約 41 歲,客居長安,窮愁潦倒。

  詩的大意是說:不必問天了,我這輩子的歸宿,自己就能判定。在終南山附近的杜曲,有我的田園。我要搬到那裡去住,跟隨李廣進山打獵,看他射殺猛虎,這樣來度過晚年。

  讀懂了杜詩,我們便可看出,辛詞「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云云,表示主觀意願的「要」字,出於配合特定句度以及調諧特定聲律的考慮,也沒有被放在它該在的語法位置上。

  如果按照散文的語言表達習慣,用正常的語序來寫,這三句應該是「誰要向桑麻杜曲,短衣匹馬,移住南山」。

  這裡並沒有「在杜曲種桑麻」與「學李廣移住南山去射獵」兩種選項,只有「要回杜曲種桑麻,移住南山,好追隨李廣,看其射虎」一種決斷。

  這是針對友人「約同居山間」一事的回答。

  但他寫得很藝術,沒有直截了當地說,而是曲折地借用杜詩來表達;也沒用陳述句,而是用提問的方式:「是誰想回歸『杜曲桑麻田』,『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呢?」

  這問題並不要讀者回答,詞人自己也沒有回答。因為答案明擺著:從字面上說,是杜甫;從字面以外說,是約作者「同居山間」的友人,以及對此心有靈犀的詞人自身。

  (註:李廣是西漢名將,杜甫、辛棄疾與他時代懸隔。南宋時,杜曲、終南山都在金人統治區,也非辛棄疾所能到。杜詩、辛詞皆系用典,並非寫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商丘市詩詞學會李清海作品一一冬至雜談順口溜
    第1313期冬至雜談順口溜文/李清海輪迴時歲逢冬至,九九嚴寒第一天。2020.12.20作者簡介:李清海,河南商丘寧陵縣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網站執行站長。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研究員。豫東著名評書演員,商丘市第一屆曲藝家協會理事。北京當代文壇特邀編委顧問;2015年全國詩學標兵。榮獲第六卷百名傳世精品詩選金獎。
  • 「雲帆視點」高朝先:淺談宋詩散文化特徵 對當代詩詞創作的影響與...
    在中國古典詩歌藝術風格中,宋詩散文化特徵應是突出的一面,並且對後世的詩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直至當代,對於改善我們的詩詞創作,亦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對此,本文談點個人認識。一、詩的內容本來是散文的按理說,詩是詩,文是文,詩和散文是形式截然不同的兩種文體。但在事實上,二者除有韻與無韻的區別外,於藝術屬性方面,卻有著許多方面的內在關聯。
  • 陳宗樞早年詩詞創作
    天津當代著名的詩詞家、崑曲家陳宗樞,世人樂道他的崑曲創作,但對他的詩詞創作和研究知之不多。
  • 莫真寶: 先鋒詩歌背景下的「先鋒詩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新詩創作領域內的「先鋒詩歌」備受矚目;世紀之交,伴隨著舊體詩詞的復興,「先鋒詩詞」亦悄然崛起。2003年,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拍攝的《中國先鋒詩歌》大型系列電視專題片公開播出,2004年,梁曉明、南野、劉翔等主編的《中國先鋒詩歌檔案》[7],收錄了北島、芒克、多多、舒婷、顧城、海子、西川等三十多位先鋒詩人,將先鋒詩歌集中推向「更廣闊的閱讀與接受疆域」。
  • 詩詞寫作參考:古典詩詞創作技巧(上)
    中國古典詩詞與現代詩詞因主體思維方式差異,呈現不同之藝術特色。古典詩詞運用神話思維創作構思,主體以「天人合一」的觀物態度面對世界,將直覺感應的察物方式融入對象。當代詩人受西方世界影響,新詩構思方式以邏輯思維為本,主體懷著「以人定天」的觀物態度面對世界,運用分析推論的感物方式佔有對象。
  • 《雙槐文學》(甘肅)/田豐【詩詞專刊】
    隴南文學詩人,作家採風感吟田豐呼友喚作隴南遊,雨韻露姿豁醉眸飄雲空中留倩影,碧口江上競歌喉閒觀古井文懷放,敬拜帝師詩意浮相約春來重聚首,蘭亭續筆寫風流來稿主要以散文、散文詩2首、詩歌(現代詩5首、古詩詞5首)、攝影書畫不限,文章字數在300字以上,附百字內個人簡介和照片。3、請投稿作者認真檢查後再投稿,文責自負。投稿半月內未刊登,請自行處理,恕不退回。4、稿酬由讀者來定。文章發布後,一周內到帳的讚賞額,30%作為平臺運營,20%獎勵編輯和誦讀者,50%歸作者所有。
  • 韓城市2020年「神農·彩妹杯」 金秋攝影暨詩詞散文大賽徵稿啟事
    為了展示神農果業綠色有機生態葡萄產業發展及產業扶貧成果,進一步增強「彩妹」牌葡萄及紅葡萄酒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特舉辦2020韓城市「神農·彩妹杯」金秋全民攝影暨詩詞散文大賽,誠邀市內外攝影及文學愛好者來園採風並踴躍投稿參賽。
  • 大獎賽徵稿:廣東詩人 陳嘉文 走進 第四屆「中原杯」全國詩詞創作大獎賽!
    「中原杯全國詩詞創作大獎賽」年年舉辦下去。【中原詩詞研究會】擬推出《第四屆中原杯全國詩詞創作大獎賽作品集》,現將徵稿事宜公告如下:(1)參賽對象及徵稿要求:1、全國詩人詞家,詩詞愛好者及海外華語詩人。4、投稿數量:優秀格律詩詞作品1~50首,平水韻(詞林正韻)無需備註;「新韻或通韻」需要在題目後備註,且作品中標點符號要使用規範。5、詩詞內容以 word 文檔格式或文本發送主編郵箱,添加主編微信也可直接發送在微信裡。6、投稿後,即視為認可並同意【中原詩詞研究會】作有效傳播,同意所投稿作品的版權授權給本平臺使用。
  • 中華詩詞學會研討精品創作
    株洲日報記者 溫琳12月15日至16日,國內詩詞大咖70餘人齊聚淥口區,中華詩詞學會在這裡舉行首次中華詩詞精品創作研討會。詩詞事業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詩人隊伍,詩詞作品也多次在全省全國大賽中獲獎。目前,我市有詩詞愛好者10多萬人。2015年11月,我市獲評「中華詩詞之市」稱號。
  • 詩詞文化遇上網際網路,作詩機想要打造一個詩詞智能生成及創作的開放...
    作詩機是人工智慧在古詩詞裡的應用,是一款基於大數據,實現詩詞的智能生成和創作的開放性平臺。作詩機對已經式微的傳統詩詞創作進行顛覆,在輔助文學研究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入門者快速掌握詩詞寫作技巧。基於大數據的斷詞算法、語境關聯算法、遺傳算法、神經網絡算法等技術,作詩機對浩如煙海的古典文學「大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提煉、組合,是國內第一款機器合成詩詞的軟體。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前人發蒙識字就開始學習屬對,辨析平仄,體會聲律的實際運用;既然幼而學,以後就不再多講。有的人越不懂得越不學,只是侈談內容,不計形式,這便斬去詩詞的一支「翅膀」。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結構分析去探索迴文詩(類似「文字遊戲」,饒有趣味)的基本特點,試圖幫助青年讀者學習詩詞格律。 蘇軾有《題織錦回文》詩曰: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 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 「詩詞年鑑」抱樸書生|己亥詩詞刪存
    詩詞年鑑抱樸書生 || 己亥詩詞刪存作者簡介高石春,自號抱樸書生,雲帆詩友會顧問。二此來山路雨還晴,看取殘楓與落英。日短方知秋半過,身單更惜影相併。三為品黔山古樹茶,手談相約野人家。兩三歇猶續,南北去仍還。遲暮斟杯淺,老懷虛室偏。簷聲疊霜色,病骨瘦吟肩。自覺綠衣薄,終憐底事全。由風香縷散,無夢臥江天。詞雨霖鈴·聽簫長簫聲逸。向秋深處,漸送蕭瑟。憑樓吹煙萬縷,隨風散了,終於無跡。
  • 詩詞創作要領
    詩詞創作藝術質量的高低,主要由作者的胸襟、抱負、器識、品性、才情、學養、功力及所選題材等等因素所決定。如果在掌握了創作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運用一些方法、技巧,可在現有的水準上獲得較大的提高,使創作提升一個、幾個層次,喜獲佳篇。(一)提高詩詞創作水平的基本條件。1、熟讀、背誦詩詞古文名篇佳作。今人讀得少,寫得多,熟讀、背誦更加談不上。
  • 毛澤東詩詞創作、傳播、研究的若干之「最」
    在毛澤東的詩詞創作生涯中,柳亞子是與他詩詞唱和最多的詩人。 毛澤東詩詞最早的詩意畫。新中國成立伊始,傅抱石將形象生動的毛澤東詩詞移植到畫作中,形成獨具特色的國畫風格。1950年9月20日,傅抱石嘗試性地創作了《〈清平樂·六盤山〉詞意圖》,以山坡上若隱若現的紅軍隊伍、遠處一群南飛雁來點明題義。
  • 安徽女子詩詞選輯‖中華詩詞學會女子工作委員會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徽省詩詞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安徽詩協女工委常務副會長。西部文學安徽站站長、副主編。安徽詩詞學會會員。詩詞散文登載在國內雜誌刊物及電子雜誌、網站等。風夏送清涼冬送寒,九天憑寄拂塵巒。撩衣駐足何相立,落日斜暉尚未殘。千尺浪濤飄蕩久,八方詩句入行歡。
  • 「軍旅詩人」扈超峰 詩詞近稿
    作品曾刊載於《詩刊》《中華詩詞》《中華辭賦》《詩潮》《奔流》等。聲明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讚賞不返還作者,部分圖片轉自網絡,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版權人有異議,請聯繫編輯刪除。
  • 鄒家人詩詞選輯2
    「九溪鄒氏」——關注我們「關注」後免費閱讀更多族譜與好文梅樹下叔侄唱和小輯晉開以古稀之齡光榮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他甚為激動高興,我也十分高興自豪驕傲,又與他唱和了十一首七絕,抒發了我倆的真實情懷,為梅樹下續了一段佳話,一大快之事也
  • 浙大教授與貴州湄潭小學生「再續前緣」,共讀詩詞,共論哲學
    讀一些詩詞,如共對清風明月,我們和孩子們的心是相通的。」浙大人文學院教授孫敏強,帶著「唐宋詩詞中的月光世界」,開啟了讀書會的分享。他在黑板上寫下「原鄉」二字,以小學生們熟習的《靜夜思》入手,講述著月亮與故鄉。  「這些詩大家都會背,它們已經屬於我們了,但又不屬於我們,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孫敏強的話音剛落,有學生回應道,「現在沒有完全懂,是因為我們沒有背井離鄉的經歷。」
  • 李中旺·詩詞集錦12首【詩詞世界·詩韻人生】
    ··李中旺·詩詞集錦12首空巢·冷天霜地已深秋,人老衣單旱葉抽。》《白銀頭條》《拉薩頭條》《蘭苑文學》《麒麟文學》《心香文藝》《文學百花苑》《中華詩詞》《國家詩人地理》《名人文學》等網絡平臺,並在多家報刊、雜誌發表過許多詩歌和工程專業知識論文等作品,部分作品以上省刊並獲獎!】
  • 2019·雲帆女神詩詞大會
    武漢詩詞楹聯學會副秘書長、《武漢詩詞》編輯、東湖詩社副社長、湖北省楹聯學會「荊楚聯壇」微信平臺編輯、中國楹聯論壇版主。獲2017年中國楹聯創作獎,第九屆黃鶴樓詩詞大賽「白雲獎」。 韓保匯,字守真,號懷玉;濟南作協成員,《清照文化》籤約作家;詩詞作品及散文散見詩刊雜誌及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