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周末的時間把前些日子刷屏的Netflix出品的《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DEATH & ROBOT)(簡稱:愛死機)看完了。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作品,有些二次元、超現實,與傳統意義上的劇集不完全一樣,甚至18集每一集的風格、時長、製作手法都不完全一樣,如果把這部大雜燴當做是短篇合集,仿佛更恰當一些。這就像是大學時代看電視學院舉辦的影像節,在某個主題之下,各種風格迥異的短篇形式和故事情節都可以看到。
對於有過廣電影視專業基礎的人來說,這樣的小短片真是不能再愛了,自己拍不出一分鐘的精彩短視頻,看看別人家製作的短篇大劇集終歸是抱著學習和欣賞的眼光,還是收穫很大。有的劇集看起來理解,有的劇集其實並不是很理解,但是看完之後還是可以仔細品味其中的箇中真意的。不如,我還是分劇集簡單說說觀後好了。有兩個帖子可以作為對這部片子背景資料的有效註解,可以供更好地把握片子內容。
《愛,死亡和機器人》幕後大揭秘!神作背後的創作者到底是誰?
火爆全網的《愛,死亡和機器人》背後,有哪些不可思議的科幻故事
第1集《桑尼的優勢》
在未來世界,人類將靈魂注入怪獸的身體進行地下格鬥比賽。在地下世界的戰鬥比賽中,桑尼是無與倫比的存在,因為早期的經歷,讓她擁有了在這些比賽中的絕對優勢。
觀後:注入怪獸體內的靈魂,可以作為不腐的存在,而作為靈魂的載體,無論是人還是獸,甚至是機器人,都能夠變成有血有肉的個體。這是未來世界對現實世界的顛覆,當機器的靈魂以人的面貌出現,金蟬脫殼的既視感出人意料,原來怪獸本身才是真身。如果還記得《阿凡達》中人和外星生物體的神經互通,這個階段的桑尼,已經實現了傳說中的通靈能力,只是這裡的通靈並不是傳說,而是對人類未來走向的反思,所謂的優越感和絞殺,最終的結局是被反殺。
第2集《三個機器人》
三臺機器人在城市廢墟中穿行,從它們對遺物的互動可以看出它們從未見過人類,無法對人類文化正確理解,常識都已消亡。人類因為欲望將自身滅絕,但同樣因欲望而被改造,甚至會說話的貓卻大量活了下來。大量貓咪需要被愛撫,而機器人認為一但停止撫摸貓就會爆炸。這個古怪的關係將成為人類文明的絕響。
觀後:這一集相對而言是較為震撼的,關於人類滅亡之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有無數種可能性,但是這個劇集設置了機器人漫遊尋寶的場景。機器人的模擬人聲、三個機器人不同的形態,甚至是三個機器人可以以人類的思維方式插科打諢,但是卻無法理解人類遺蹟中的種種遺存到底是何物,儘管機器人儲備了足夠的知識信息,但是單純的信息照搬並不能夠幫助他們的理解思考,甚至他們並不能夠思考。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有一枚二逼機器人很擬人化地喜歡拍照留念。這個人類社會一定是在人工智慧還未開啟的時代就已經滅絕了,如果是《生命3.0》裡普羅米修斯那樣的人工智慧,不會眼看著人類社會成為這樣的爛攤子,甚至讓貓成為樂享其成的享受者。如此看來,備受寵愛的喵星人倒是進化得挺快呢。
第3集《證人》
風俗舞女目擊對面大樓一幕殺人案,她與兇手在城市中展開追逐。追至風俗店,兇手被強拉入內,痴醉的場景讓他茫然無措,哪知起舞的就是目擊者,他必須讓這個女人停下來。追至一處公寓,搏鬥中他卻被舞女槍殺。舞女慌亂殺人,卻不巧被對面大樓一個男子目擊,定睛一看,目擊者不正是她腳邊的死者嗎?
觀後:這個劇集是各種帖子提及頻率最高的,是一個輪迴的故事,這種感覺特別像大學時代看的一部片子叫做《羅拉快跑》,設定了無數個場景的無數種結局,但是起點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這裡的殺人故事的主人公雙方發生了角色的互換。這是要告訴人們一個怎樣的因果報應的道理呢?
第4集《機動裝甲》
在外太空,人類殖民一個星球後,其中一個社區的農民們使用他們自製的機器來保護他們的家人免受外星「原住民」的入侵。
觀後:這部劇集很少有人提及,講述的是未來若干年後的人類在外星球生活的故事,給人的感覺是人類在外星生物面前,就像是遠古時代的猿人。只不過人類通過重型裝甲機器人實現跟外星生物的作戰,而且他們設置了自己的領土範圍,並通過一定的掩體來保護。這部劇集特別美國,有一種美國英雄主義的色彩在,同時伴隨著迪士尼式的親情展示,感覺應該是最為低幼的一部作品。
第5集《吸魂者》
亡命奔逃,僱傭兵和科學家躲避著來著黑暗的威脅。不久前他們打破地下墓穴釋放了它,它嗜血殘暴,正是穿刺王。被稱為吸血鬼之祖的德拉庫拉本人。博士助手被殘忍肢解,僱傭兵必須準備好一切武器和炸藥,現在不是中世紀了,我們仍有機會。戰鬥中,倖存者一行抄暗道來到墓穴深處,結果卻來到怪物之巢。獵物,無論過去多少歲月都是獵物,無處可逃。
觀後:這不像是個吸魂者,更像是吸血鬼。科學家和僱傭兵並沒有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做好十足的準備,無論多麼充足的炸藥似乎都無法抵擋來自地獄之巢的怪物襲擊,可以想像這幾個人的命運。故事的結局卻並不是大完滿的結果,反倒是這些人高興太早,最終喪命黃泉。
第6集《當酸奶統治世界》
試驗發生了一點意外,奇蹟般的使酸奶擁有了智慧,它要求會面總統,它要求自己的領地,為了證明自己超群的智慧,它還制定了毫無瑕疵的經濟政策!它當然知道,人類不會聽話,經濟必然崩潰。酸奶州在倖存而繁榮的成果下接管了地球。然後?然後它們飛向了宇宙。嘿!到底發生了什麼?人類永遠搞不懂的。
觀後:看到這一集的時候,我已經明顯感受到導演和創作者對於現代社會人類的深深敵意。酸奶通過一次次的事實證明人類的愚蠢,人類為了達到更好的生活,只好聽命於酸奶家族,而酸奶成為了自我優越感極強的「人類」,並且實現了太空移民。我想酸奶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愚蠢的人類。
第7集《裂隙以外》
一艘太空船在航行中出了事故,飛船迷失在了外太空中。在經歷了幾年的時光之後,一艘船的工作人員正在努力尋找答案——他們到底偏離了航線有多遠。
觀後:這一集讓我產生了恍惚,這些作品真的是動畫片,真的不是真人拍攝?還專門去查詢了一下,果然是這樣的。因為片子裡的人類都超級逼真。這像是三體中的情節,但是人類並沒有實現不老,並重獲新生。而是通過特定的場景設置,讓這艘迷失在宇宙坐標中的飛船上的人類體味到了最後的片刻溫存。人們往往會希望看到的都是真相,這源於人們意識中對於美好的渴望,但是真相往往都是不忍直視的。
第8集《祝有好收穫》
清末中國,父子追殺狐妖。少年心存疑惑,留幼狐生路。時代更迭,東方的神秘被西方的科技取代,父死後少年與狐女告別,前往都市謀生,在底層苦學西洋科技。舊神秘時代的結束帶走了東方大地的魔力,狐女不能變形狩獵,只能維持人形,被肢解重造,淪為了西洋人發洩私慾的玩物,少年以夷制夷,用蒸汽科技重塑狐女的獸身。神秘將繼續被傳頌。
觀後:這一集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的狐仙的故事,獵狐人沒錯,獵狐人的兒子也沒錯,只是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原本是中國人寫的科幻小說,所以故事的語境比較熟悉,只是故事的後半段進入了超級現代化的殖民香港,讓人腦洞大開。狐狸精變成了鋼鐵俠,而且秉承了「俠」的風骨,除惡揚善。不僅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為了解救遭受摧殘的女性。當然這個故事的得意之處,在於對於天地精華的思考,在工業社會來臨之前,狐仙是可以通過接受天地精華實現變身的,但是到了工業社會之後,狐仙無法得到天地靈氣,所以就只能魔法消失。直到變身之後,藉助機械的力量,適應了新的工業環境,才能夠發揮作用。這也算是作者對於世事變遷的敏感,是一種人文關懷的體現。
第9集《垃圾場》
環境監察員前來,要求清繳令人厭惡反感的垃圾場。邋遢的戴夫把垃圾場當做了家,他不打算讓一些城市的政府敗類把他趕走。
觀後:實話講,這部劇集看得我不是很舒服,甚至比較顛覆認知。如果非要說出個感想,那就是對當權者高高在上的姿態的反抗。但是垃圾山裡那個吃人的東西,究竟是個啥,我始終沒搞明白。
第10集《變形者》
在阿富汗深處,兩名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海軍陸戰隊員面臨著來自他們自己種族的威脅。
觀後:海軍陸戰隊員是「狼人」,能夠變身的狼人。他們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任務,他們同樣種族的狼人也有加入敵人的隊伍。於是,現實主義的題材居然有了超現實的力量。只是,其中展現的是超自然生物之間的情感,遠遠勝過了人類。整季的劇集似乎都在diss人類,看來人類在未來的生存確實是個問題。
第11集《幫手》
修理衛星的太空人因為太空垃圾的撞擊,太空衣破損,飄向太空,被困在地球軌道上。動力裝置損壞,空氣也快速流失,救援時間是紅線的幾倍。她必須在氧氣耗盡之前在生命和肢體之間做出選擇。
觀後:這部作品很殘忍。女航天員在遭遇太空垃圾,氧氣不足且偏離軌道艙的困境下,她選擇了斷臂求生。求生欲下的抉擇是殘忍的,同時也讓人有一些欣慰。只是在遙遠浩瀚的太空,沒有人能夠幫助你,自救總要付出代價。太空人在與地面的對話中,女太空人的困境躍然紙上,而地面對於太空人的生死其實是冷漠的,甚至是無能為力的。有的獻身,是為自己還是無奈?
第12集《古魚復甦》
大峽谷公路上,因為汽車拋錨兩名推銷員受困,兩人在夢寐以求的航行中度過了一段時光。
觀後:動畫風格非常明顯的劇集,當古代的海洋在夜晚復甦,簡直就是《大魚海棠》附體。但是美麗的畫面卻無法掩飾悲慘的結局,似乎正應著那句,所有的美好都隱藏著悲慘的真相。由此看來,整季作品看上去都好悲觀。
第13集《幸運十三》
機組數次全滅而被詛咒的13號運輸機,作為新兵沒得選只好跟它組隊。初戰被伏擊,僚機四散奔逃,13號機組冷靜救助隊員,從容突破包圍,一戰成名。踏實的作戰風格,令13號機組成為了部隊幸運機組。在一次作戰中,13號機組中彈迫降,隊員撤出,電腦卻拒不執行自爆的命令,它一定是不想死吧,但當敵軍圍剿部隊靠過來的瞬間,它自爆了。
觀後:這是一部好作品,好在中規中矩,看起來像是電影的微縮版本。運輸機的黑人女駕駛員得到的是並不怎麼幸運的13號運輸機,但是在後續的屢次飛行中,這架飛機卻屢次獲得成功。運輸機本身被賦予了生命,這是與駕駛員人機合一的狀態,最終的結果的確是令人動容。
第14集《齊馬的作品》
著名藝術家齊馬對一位記者講述了他神秘的過去。並且在揭開他最後的作品之前,他的藝術成就已經到達了巔峰。
觀後:這部作品也很喜歡。人工智慧建立在最初遊泳池清洗機器人的身體上,從一個小小機器人變成了機器人藝術家。這個藝術家不忘初心,始終留戀原本狀態下的那一抹藍色,那抹藍色是遊泳池的顏色。當這種對原本狀態的思念越長,這份回歸本真的渴望也越強烈。機器人指代的是人的狀態,雖然是外國人創作,但是卻迎合了中國人葉落歸根或者歸園田居的人生終極理想,如此看來,齊馬的作品本身,就是最後那場對自我肢解的真人秀,看盡世間繁華,最終還是做回了自己。
第15集《盲點》
一夥機器人盜賊發動了對一個重型裝甲車隊的高速搶劫。然而只有一名隊員活了下來,其餘隊友都死了。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都有大腦備份。
觀後:機器人的打鬥在我們這代人的認知裡,依舊停留在變形金剛的時代。這部片子其實可算作新時代機器人打鬥的新情景了,當這些機器人通過大腦備份的形式重生,這集故事可以算作是這季作品中少有的大團圓結局了。打鬥的場景非常擬人化,採用的是進入隧道後打鬥的場景,算是老場景新思路了。
第16集《冰河時代》
一對情侶搬進新居,在冰箱裡發現一隻微型的冰凍猛獁象遺體,查看之下冰箱裡竟然有一個微縮文明,此文明發展飛快,短時間內就從中世紀發展到核戰爭,男主人被核爆驚嚇!決定休息一會兒吃飯。再看時,文明已經推進到超未來。通過空間旅行檢查完房間之後,文明進行了全體傳送,消失不見。次日,猿人時代在冰箱中重新開始。
觀後:《納尼亞傳奇》是在衣櫃中發現了一個新世界,而這部短小的劇集是是在一個破舊的冰箱中發現了微縮文明。只是這個文明發展的進程被按下了加速鍵。故事主人公的兩個人並沒有進入場景中,而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觀看了人類文明的歷史回顧和未來展望。最終,以一天為時間軸,無論多麼文明的場景都會經歷萌芽、發展、滅亡、重啟等進程。
第17集《不一樣的歷史》
想要看到希特勒以各種奇妙的方式死去嗎?現在可以展開想像了。核彈會掉在柏林,也許德國會第一個登月,不,也許是蘇聯。不,也許是性感的女人第一個登月。人類被毀滅,老鼠引發核戰,最後烏賊在公元2973412年成功登月。
觀後:這個像是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個小視頻,JUST FOR FUN.
第18集《秘密戰爭》
一小隊蘇聯紅軍穿過一個被屠殺的鎮子,他們奉命來解決神秘的魔鬼襲擊事件。俄國革命時期,契卡上校通過召喚惡魔的儀式打開了地獄之門,未想這些怪物並不受人類控制。小隊用炸藥封死洞穴的計劃失敗,這片大地之下已經全是惡魔,紅軍校對雖然不懼死亡堅決奮戰,隊員依然在戰鬥中相繼殞命,最終,成功送出的報告帶來了轟炸機群,將魔鬼化為灰燼。
觀後:地獄之門打開後是什麼樣子,就是這部劇集給我的感覺。蘇聯紅軍原本希望為我所用的怪物,卻並不聽命於人,帶來的只能是災難。不涉及意識形態,只是人類對於自身對自然徵服的蜜汁自信,最終只能是自食苦果。
這部劇集目前的評分還是很高的,總體來說多看幾遍也是值得,因為每次看都會有新的收穫。特別是那些符號的意義,甚至可以寫出一篇符號學的論文了。在某視頻網站上有刪節版在線觀看,搜索相關資源可以看到未刪節版。
達耳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