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中騙,這部韓國電影又在自黑

2021-01-09 小熊愛電影

近幾年,小成本的高智商電影越來越火,

從去年西班牙燒腦電影《看不見的客人》意外大火後,

就可以看出來觀眾早已厭倦了那種百年不變的犯罪套路,

而更青睞於「局中局」,「騙中騙」的故事設計。

最近一部韓國電影就把這種「局中反轉」玩的可謂是爐火純青,

一經上映,就連續22天的成績創下今年韓國單部影片最長時間蟬聯票房冠軍的新紀錄,

最終在2017年韓國年度票房榜上名列第7,它就是:

《騙子》

在上映之前,這部電影可謂就充滿了「噱頭」,改編自真人真事。

背景就是韓國史上受騙人數最多,涉案金額最大的「曹喜八詐騙案」。

曹喜八從2004年到2008年,通過在韓國成立十幾個皮包公司,打著「可保證30%-40%收益」的名號,最終從多名投資人騙取了近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1億元人民幣。

據資料顯示,至少有十幾位投資人為此自殺。

而後,曹喜八攜妻逃亡至中國青島,後於2011年12月19日在青島一家醫院因「急性心肌埂塞」而死。

但後來,韓國SBS電視臺表示,官方無法確認曹喜八的是否死亡,並且出現了目擊者證明他還活著。

而這部電影也正是借鑑「曹喜八死亡之謎」的情節展開,曹喜八的在片中化名「張鬥七」。

故事一開始,便是十幾人因為破產而自殺的情節,

緊接著,就引出了這部戲的男主角阿成(玄彬飾),

他的父親因幫張鬥七偽造出國護照,而後被發現「自殺」在交易地點。

阿成自然無法接受父親「自殺」的說法,便認定張鬥七是殺父仇人。

時間一晃便是8年,阿成專挑市井上的騙子下手,以更高的招數取得騙子們的信任,以騙治惡,順便自己也暴富一把。

當然,這些都不是阿成的最終目的,他的真實目的就是:

通過了解這些騙子的作案手法或者洗錢套路,伺機追蹤幕後大Boss的行蹤。

而政府官員這邊,也曾因為受賄於張鬥七,決定一次性殺人滅口,保住官位,了斷風聲。

此時,出於同樣的目的,阿成便和樸檢察官達成一致:共同追殺張鬥七。

當然,僅靠兩人的力量必然不夠,還需要高科技+美色誘惑的助攻。

於是,監聽定位黑客阿健,貌美腿長春子,以及助攻打手阿碩組成了三人行動小組,合力完成殺人計劃。

首先是計劃第一步,找到與張鬥七聯繫最為密切的下線:李江石。

通過追蹤李江石的電話,找到大Boss的定位,並且一舉拿下。

然而,在追捕的過程中,眾行人發現:張鬥七根本不在中國或泰國,而就在韓國。

並且,樸檢察官一次次地錯過了殺死目標人物的機會,甚至在關鍵情形下,

命令阿成和阿碩收手,放棄射擊撤退。

隨著劇情的推進,樸檢察官的身份愈加撲朔迷離,

雖然觀眾們早已經知道他跟受賄案脫不了干係,

然而他與三人行動小組的關係又是什麼?到底誰才是阿成真正的殺父仇人?

阿成明明知道樸檢察官的真實目的,為何又選擇跟他合作,任由他「欺騙」呢。

真正的謎底,在電影的最後十分鐘,通過男主阿成的敘述與回憶,疑問全部依次揭開,

最讓人稱讚的便是:整場情節有超過7處反轉。

隨著6位主演人物角色的一次次更換,觀眾腎上激素飆升,謎底揭開的那一刻也令人稱讚。

這部電影看完後的最大感覺是:導演走心,觀眾走腎。

作為一部高智商犯罪片,無疑可以說這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情節設定是成功的。

並且,幾位主演無論是在演技還是顏值,都可以說是十分在線。

男主玄彬,因為入伍,在娛樂圈一度謠傳過氣,

然而半年前,他在電影《共助》中飾演了一位冷麵警察,

精湛的性格詮釋再加上冷酷的外表,讓這部影片一下躍升為當時的票房榜冠軍。

相關焦點

  • 韓國自黑電影《騙子》,真人真事改編
    曹喜八,從2004年到2008年,在韓國成立十幾個皮包公司,謊稱可保障30%至40%的高收益」,從3萬多名投資人處騙取4萬億韓元(約合221億元人民幣),製造韓國史上最大規模詐騙案。曹喜八詐騙行為被發覺後,於2008年12月和姜太容一起偷渡到中國。
  • 《騙中騙》騙中騙
    《騙中騙》是1973年最風格化的一部電影。特別令人驚喜的是匯聚了《虎豹小霸王》的導演喬治·羅伊·希爾和兩大賣座票房明星再度合體的陣容。那時的電影不故弄玄虛,不會像現在的電影那樣無謂地設置觀影障礙,要麼是《兩桿大煙槍》般的繞騰,要麼是《穆赫蘭道》般的迷離。好像生怕觀者產生疏離感,《騙中騙》採取了小節式的結構,整個故事便如行雲流水,任意自然。
  • 局中局騙中騙,黑政治人物,韓國電影已經將大膽變成了流行套路
    顏只是影片的一部分,最讓影迷激動的是,《騙子》講述了一個騙中騙,局中局的懸疑故事。每當我們以為這就是整個計劃的全貌是,劇情突然插入一個令觀眾完全意想不到的,高於前一個計劃的全新計謀。因此,前一章節的故事中局很可能只是後面一章故事中局的一部分,整個計劃不斷升級,波及牽連的人越來越多,觀眾被接連而來的反轉和伏筆震驚到眩暈。
  • 《騙中騙》螞蟻的復仇
    如果在第一次看《騙中騙》時,發現這樣一些情況——幾乎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故事結構和橋段似曾相識,從開篇的第一場騙局開始,有些情節一眼望去就可以知道結果——那麼,這只是從一個側面體現出《騙中騙》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作為一部1973年上映的電影,《騙中騙》成為同類影片的開山鼻祖,我們在觀影時的熟悉感,大多是因為先看過之後許多同類影片對《騙中騙》的模仿或致敬。
  • 《騙中騙》老牌電影完美無瑕
    《騙中騙》就像一塊潔白無瑕的碧玉,找不出一點點缺點。這就是老電影的魅力,受限於電影的年代和後世導演們模仿、致敬讓電影最後的驚喜大打折扣,但依舊值得一看。影片的出彩我認為有三大亮點:1.影片紮實的劇本,作為一部劇情層層遞進的電影,劇本是推動電影節奏的唯一方式,整個電影的進程行雲流水,讓人感覺不到突兀。
  • 《騙中騙》——推薦2017年韓國玄彬主演犯罪劇情片
    《騙子》是韓國Doodoong Films出品的犯罪劇情片,由張昌元執導編劇,玄彬、劉智泰、裴成宇、樸成雄主演,於2017年11月22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為了偵破受害金額高達4萬億韓元、受害人多達3萬人的詐騙案,檢察官與騙術高明的騙子合作的故事。
  • 韓國懸疑電影《小姐》被愛打敗的騙中騙,計謀最怕意外
    看完韓國懸疑電影《小姐》已經很久了,隔這麼久才能寫出文章,實在是因為太震撼。電影敘事以「層層剝開」方式呈現,三段式敘事的點子實在出彩,以為自己全知的觀眾,不斷被顛覆之前的認知,過程真的精彩迭起、讓人發楞。看韓國片已經是「很安心的享受」,不管是演技、節奏、顏值、情節都有一定的保證,往往還多加了導演們的各種創意,讓人大開眼界。
  • 《騙中騙》完美的騙局
    其實我並不是衝著保羅紐曼看這部電影的,只是有幾分好奇,而且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就看了。關於保羅紐曼,也是因為之前看的電影毀滅之路才知道他的,知道他當年也挺厲害的。這部電影,好看在於,環環相扣的情節,圈套,好聽的配樂。電影把FBI這條線一直隱藏著,直到最後,可能觀眾還在為虎克和亨利的死惋惜的時候,導演才告訴我們FBI的人是和亨利讓人假裝的,這才是真正的騙局,也就是所謂的第二層騙局吧,騙中騙。
  • 由奧斯卡獲獎影片《騙中騙2》反觀商業娛樂化電影
    《騙中騙2》是由傑裡米·卡根執導,傑基·格利森主演的犯罪喜劇片。該片承接了1973年《騙中騙》的故事,講述1940年隆根復仇巨片康夫的故事。故事本身的敘述並無問題,也因音樂獲得了第56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但問題出現在了劇本以及敘事結構上,這跟現在商業娛樂化電影有諸多類似。
  • 《騙中騙》The Sting
    被權威「安利」經典老片《The Sting》,中文譯名騙中騙,是環球影片1973年發行的一部黑色喜劇犯罪電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獎項,獲得業內普遍讚譽。影片以懷舊手法描述了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盜亦有道的騙子為朋友報仇設計連環騙局懲罰大反派的故事。
  • 《騙中騙》老電影的韻味
    目前為止看的最以前的一部電影,與現在的電影在表達形式上還是很不同的。影片一開始就是一段「騙中騙」的場景,很吸引人。後面的大的騙局很有意思,果然所謂騙局考的都是人的心理,最後的反轉算是很驚豔了,很切合片名了。整個影片的配樂也很有意思,把整個影片分成幾幕算是很符合老電影的風格了,總的來說很有韻味了。
  • 又一部硬題材韓國電影,大尺度自黑,黑出新境界!-《國家破產之日》
    如果說電影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那麼韓國可能就是最擅長於將生活裡的沉重部分轉化為電影的國家他們熱衷於將現實作為電影的來源
  • 看電影合集:奧斯卡獎美國經典犯罪喜劇片《騙中騙》原聲完整版
    這部影片就是一個騙子,把我騙得暈頭轉向。2、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讓人在緊張中放鬆的影片。因為這個故事的結局很顯而易見,就像看小說,有的小說看了一半結局已經猜出來個大概了。但是,這個比喻並不妨礙這是部好影片。故事情節流暢,很耐看,也讓人愉悅。3、保羅紐曼很帥,而且很有魅力,是那種女人抗拒不了的男人。
  • 韓國電影玩「自黑」,再上新高度
    韓國電影又玩了一把「權力自黑」,電影《南山的部長們》以韓國中央情報部(KCIA)的部長們(副總理級)與他們所主導的政治陰謀為素材, 原作為揭露韓國政治內幕的同名小說。以歷代中央情報部的部長金載圭和金炯旭的故事為中心重新創作而成。電影的導演是禹民鎬,同時他也是電影的編劇之一。
  • 韓國男神「玄彬」帥氣回歸,這部2017韓國最強犯罪片,確實精彩
    看多了好萊塢的視覺盛宴,在《復聯3》登陸之前,先來部低成本燒腦懸疑犯罪片吧今天皮哥為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是2017年韓國最火的電影之一,去年11月22日上映後,它曾連續22天制霸韓國票房榜首位,總觀影人數突破400萬,創下去年韓國電影蟬聯票房冠軍最長時間的新紀錄。
  • 金融決戰:又一部騙中騙套路的電影!
    金融決戰:又一部騙中騙套路的電影!這幾年的韓國警匪片,各型各色的演員是最大亮點,其餘都非常香港。本片因為過於脫離現實的情節設定,導致觀影過程沒有一絲緊張感,只能全程看臉了,所幸是bromance的部分點到即止。
  • 《騙中騙》奧斯卡「最佳賭片」
    電影發展了一百多年,花哨的敘事技巧已經成為了影響觀賞性的關鍵。尤其是黑色、懸疑電影,好像不用點非線性,閃回,平行交叉手法什麼的,作品就會黯然失色。那以前的老電影按部就班地講故事,是不是就徹底與時代脫節,淪為淘汰品了呢?
  • 《騙中騙》:貪財就是作死
    所謂的騙中騙就是康夫在他們設局騙隆根的騙局中又騙了觀眾一把,影片最後康夫打死虎克,以及之前康夫和虎克一些類似於討論人生的片段和虎克在最後「決戰」前的一晚去找餐廳收銀員「溫存」這些都讓人以為虎克出賣了康夫。騙局結束,我們發現原來自己也被騙了。《騙中騙》是1973年最風格化的一部電影。特別令人驚喜的是匯聚了《虎豹小霸王》的導演喬治·羅伊·希爾和兩大賣座票房明星再度合體的陣容。
  • 這部電影小姐」尺度大到無下限,竟破了韓國成人電影記錄
    今年坎城電影節上有兩部韓國電影吸引了眾多眼球一部是羅宏鎮導演的《哭聲》
  • 印度電影自黑起來,韓國也要靠邊站
    喜歡電影的朋友,通常會認為韓國電影是一朵奇葩,因為對於本國的「黑」已經達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程度,幾乎所有的韓國商業電影中,都會固有這樣的幾組人物。腐敗的警察,無恥的政客以及逆襲的小人物。最終的結果都是小人物取得了戰略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