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決戰:又一部騙中騙套路的電影!

2021-01-09 雅丹說說人生那些事

金融決戰:又一部騙中騙套路的電影!這幾年的韓國警匪片,各型各色的演員是最大亮點,其餘都非常香港。本片因為過於脫離現實的情節設定,導致觀影過程沒有一絲緊張感,只能全程看臉了,所幸是bromance的部分點到即止。刻意給姜東元安排的耍帥鏡頭太多,所謂的「犯罪片」在這裡大概要解釋為演員有型到引人犯罪的電影吧。

不過該片也有可取之處,幾位演員雖然演技都一般,但是實地取景這點還是很值得讚揚的,畢竟沒人願意在豬糞味四處蔓延的地方拍戲,而李秉憲做到了,比起國內搭個綠棚拍片的還是敬業多了。姜東元拍攝戲的時候也曾受傷也是不易。

該片其實最大的失敗不不是在演員,而是過於大雜燴,兩個小時的時長,為了凸顯李秉憲的反派鋪墊過長,三位主演的前半的對手戲少之又少,後半段則是前戲過多,到姜東元出境才進入正戲,本來以為騙局揭曉,槍戰一番故事就差不多ending了,結果硬生生加入了追車大戰,實在有湊時長的嫌疑。

影片的前半部分還能看,後面追捕大反派就顯得冗長了些。最後槍戰追車什麼的,硬是將所謂高智商的大反派變成了「打不死」的大BOSS,也是夠了,雖然在商業上這會比較有看頭,就像《老手》,如果少了街頭打鬥這場,就比較「文質彬彬」了。對了,說這個是高智商的正邪較量,怎麼看怎麼覺得大BOSS的個弱智,搜查隊長也是有勇而不見怎麼謀,那個女副也很醬油,倒是女反派還有點存在幹。還好韓國的觀眾愛看黑政府。

以金牌男星陣容拍了個主旋律色彩的商業犯罪片。有點像《華爾街之狼》與《毒戰》的混合。一度看得很HIGH。看李秉憲、金宇彬、姜東元、吳達洙、嚴志媛、陳慶各種飈戲還蠻過癮的。李秉憲尤其出色。但不停的反轉結尾實在太拖沓,生硬且刻意。強行賣腐也略尷尬。PS片中主配角說的漢語居然還蠻標準的

李秉憲飾演的傳銷大頭目,煽情、陰沉、狡詐、多疑、兇狠,形象塑造很成功。金宇彬飾演的傳銷三頭目,按理說,已經爬到那麼高的位置,團夥的核心人物,應該不至於像個混混吧?可是這裡面,不知道是劇情設計問題,還是別的原因,感覺這個所謂的「精英高智商」三把手就是弱弱的,被警察脅迫了就同意做內應,跟自己的電腦呆子朋友謀劃著小賺一筆,又各種被挾持當人質,被暴打,後來算是棄暗投明,利用電腦黑客技術從騙子手中奪回巨額資金,還親手將資金還到被騙的普通民眾帳戶。

相關焦點

  • 犯罪/動作/電影【金融決戰】百度雲資源 1080P高清中字
    爆米花電影,金融騙中騙,看得還是很開心的。李秉憲,好;姜東元,好;雙男主,好好好。電影資源公眾號 電影資源百度雲 電影資源下載 電影在線觀看 電影天堂 高清電影由李秉憲、金宇彬和姜東元聯袂主演的《金融決戰》要換在中國其實就是一典型的P2P崩盤跑路案。巴鐵1號、中晉資產、E租寶、泛亞金屬、財富基石。。。國內P2P玩完的已近3500家,然而基本上是騙過就過,就像是放了個屁一樣。
  • 《騙中騙》:貪財就是作死
    所謂的騙中騙就是康夫在他們設局騙隆根的騙局中又騙了觀眾一把,影片最後康夫打死虎克,以及之前康夫和虎克一些類似於討論人生的片段和虎克在最後「決戰」前的一晚去找餐廳收銀員「溫存」這些都讓人以為虎克出賣了康夫。騙局結束,我們發現原來自己也被騙了。《騙中騙》是1973年最風格化的一部電影。特別令人驚喜的是匯聚了《虎豹小霸王》的導演喬治·羅伊·希爾和兩大賣座票房明星再度合體的陣容。
  • 《騙中騙》騙中騙
    《騙中騙》是1973年最風格化的一部電影。特別令人驚喜的是匯聚了《虎豹小霸王》的導演喬治·羅伊·希爾和兩大賣座票房明星再度合體的陣容。那時的電影不故弄玄虛,不會像現在的電影那樣無謂地設置觀影障礙,要麼是《兩桿大煙槍》般的繞騰,要麼是《穆赫蘭道》般的迷離。好像生怕觀者產生疏離感,《騙中騙》採取了小節式的結構,整個故事便如行雲流水,任意自然。
  • 《騙中騙》螞蟻的復仇
    如果在第一次看《騙中騙》時,發現這樣一些情況——幾乎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故事結構和橋段似曾相識,從開篇的第一場騙局開始,有些情節一眼望去就可以知道結果——那麼,這只是從一個側面體現出《騙中騙》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作為一部1973年上映的電影,《騙中騙》成為同類影片的開山鼻祖,我們在觀影時的熟悉感,大多是因為先看過之後許多同類影片對《騙中騙》的模仿或致敬。
  • 《騙中騙》老電影的韻味
    目前為止看的最以前的一部電影,與現在的電影在表達形式上還是很不同的。影片一開始就是一段「騙中騙」的場景,很吸引人。後面的大的騙局很有意思,果然所謂騙局考的都是人的心理,最後的反轉算是很驚豔了,很切合片名了。整個影片的配樂也很有意思,把整個影片分成幾幕算是很符合老電影的風格了,總的來說很有韻味了。
  • 《騙中騙》老牌電影完美無瑕
    《騙中騙》就像一塊潔白無瑕的碧玉,找不出一點點缺點。這就是老電影的魅力,受限於電影的年代和後世導演們模仿、致敬讓電影最後的驚喜大打折扣,但依舊值得一看。影片的出彩我認為有三大亮點:1.影片紮實的劇本,作為一部劇情層層遞進的電影,劇本是推動電影節奏的唯一方式,整個電影的進程行雲流水,讓人感覺不到突兀。
  • 由奧斯卡獲獎影片《騙中騙2》反觀商業娛樂化電影
    《騙中騙2》是由傑裡米·卡根執導,傑基·格利森主演的犯罪喜劇片。該片承接了1973年《騙中騙》的故事,講述1940年隆根復仇巨片康夫的故事。故事本身的敘述並無問題,也因音樂獲得了第56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但問題出現在了劇本以及敘事結構上,這跟現在商業娛樂化電影有諸多類似。
  • 騙中騙,這部韓國電影又在自黑
    近幾年,小成本的高智商電影越來越火,從去年西班牙燒腦電影《看不見的客人》意外大火後,就可以看出來觀眾早已厭倦了那種百年不變的犯罪套路,而更青睞於「局中局」,「騙中騙」的故事設計。最近一部韓國電影就把這種「局中反轉」玩的可謂是爐火純青,一經上映,就連續22天的成績創下今年韓國單部影片最長時間蟬聯票房冠軍的新紀錄,最終在2017年韓國年度票房榜上名列第7,它就是:《騙子》在上映之前,這部電影可謂就充滿了「噱頭」,改編自真人真事
  • 《騙中騙》三個男人一臺戲
    這是一部由男人主導的電影,卻表現出了女人間的鬥心勾角。沒有滿屏的荷爾蒙,亦能讓觀眾激情澎湃。影片《The Sting》是導演喬治·羅伊·希爾為數不多,並被觀眾熟知的電影,如中文電影譯名《騙中騙》一般,劇情安排與故事敘述中充滿欺騙性與套路。而在藝術上更接近於復古的舞臺劇,舉手投足間的優雅與不經意間的幽默是本劇的看點。
  • 《騙中騙》The Sting
    被權威「安利」經典老片《The Sting》,中文譯名騙中騙,是環球影片1973年發行的一部黑色喜劇犯罪電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獎項,獲得業內普遍讚譽。影片以懷舊手法描述了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盜亦有道的騙子為朋友報仇設計連環騙局懲罰大反派的故事。
  • 45年前一部香港電影:局中局,騙中騙,計中計,各種反轉再反轉
    票房雖然不高,但影片評價非常高,如今在豆瓣高達8.4分,是一部諷刺喜劇,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套路」神片。01、局中局反轉神片,港版《騙中騙》騙術,也稱「千術」,大千世界,處處是套路。《大千世界》大概是整個香港70年代的電影中,套路最深,結局最為出人意料,可謂是港版《騙中騙》。影片是借用《笑林廣記》中的段子。這是一個清末貪官轉移財產的局中局故事。連環計的蛛絲馬跡,讓觀眾大呼上當。開篇就是貫穿整個故事的外國老闆和礦山村民經濟糾紛案。
  • 45年前一部香港電影:局中局,騙中騙,計中計,各種反轉再反轉
    票房雖然不高,但影片評價非常高,如今在豆瓣高達8.4分,是一部諷刺喜劇,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套路」神片。,處處是套路。《大千世界》大概是整個香港70年代的電影中,套路最深,結局最為出人意料,可謂是港版《騙中騙》。影片是借用《笑林廣記》中的段子。這是一個清末貪官轉移財產的局中局故事。連環計的蛛絲馬跡,讓觀眾大呼上當。開篇就是貫穿整個故事的外國老闆和礦山村民經濟糾紛案。外國老闆請縣官吃飯時送來了一隻「鍾」,在鳥洞裡,金銀珠寶讓縣官口水滴答。
  • 既有顏值又燒腦,聚集三大男神的《金融決戰》
    電影當中的犯罪集團是一個新興的金融機構,犯罪手段無非就是民間集資,放高利貸,為了讓人們心甘情願投錢進來耍了個小手段,每天給儲戶發信息說您的投資今天又生了多少利息。(這不就是餘額寶麼!) 雖然是一部套路片,但裡面也不乏讓人驚喜的點。 比如,這個犯罪團夥不僅敢騙工人階級的錢,還敢騙政府高層的錢,而且還是其他國家政府,這種設定還是比較少見的。 片子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在國內的抓捕計劃失敗,李秉憲逃到了國外,用一年時間換殼,復出之後想用一個虛假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騙取菲律賓政府的錢,也是膽大的不行。
  • 《臥底巨星》一部包含騙中騙、謎中謎、諜中諜的喜劇電影
    電影的主演是兩個非常優秀的歌手,李榮浩的微博裡這樣寫道:「臥底巨星是一部沒有任何教育意義,也沒有文藝、懸疑、情殺、推理、鄉村以及一切高級思想的電影。其中包括了一個騙中騙、謎中謎、碟中諜的喜劇故事,有類似「無間道」般的劇情反轉,更任性的是還有娛樂圈裡的各種猛料,神奇發展的劇情,酷感十足的對戰。
  • 看電影合集:奧斯卡獎美國經典犯罪喜劇片《騙中騙》原聲完整版
    2、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讓人在緊張中放鬆的影片。因為這個故事的結局很顯而易見,就像看小說,有的小說看了一半結局已經猜出來個大概了。但是,這個比喻並不妨礙這是部好影片。故事情節流暢,很耐看,也讓人愉悅。3、保羅紐曼很帥,而且很有魅力,是那種女人抗拒不了的男人。
  • 《騙中騙》奧斯卡「最佳賭片」
    電影發展了一百多年,花哨的敘事技巧已經成為了影響觀賞性的關鍵。尤其是黑色、懸疑電影,好像不用點非線性,閃回,平行交叉手法什麼的,作品就會黯然失色。那以前的老電影按部就班地講故事,是不是就徹底與時代脫節,淪為淘汰品了呢?
  • 局中局騙中騙,黑政治人物,韓國電影已經將大膽變成了流行套路
    最近,他「棄武從文「的另外一部影片《騙子》放出了資源,雖然深度普通,但觀感不錯,不斷反轉的劇情看完令人大呼過癮。玄彬雖然早就和宋慧喬和平分手,而宋妹子也嫁給他人,但無疑,玄彬的顏依然是眾多女性影迷的殺手鐧。俊男配靚女,《騙子》為了提高色的純度,還招入了有百大最美臉蛋稱號的林珍娜作為主演之一。
  • 《騙中騙》完美的騙局
    其實我並不是衝著保羅紐曼看這部電影的,只是有幾分好奇,而且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就看了。關於保羅紐曼,也是因為之前看的電影毀滅之路才知道他的,知道他當年也挺厲害的。這部電影,好看在於,環環相扣的情節,圈套,好聽的配樂。電影把FBI這條線一直隱藏著,直到最後,可能觀眾還在為虎克和亨利的死惋惜的時候,導演才告訴我們FBI的人是和亨利讓人假裝的,這才是真正的騙局,也就是所謂的第二層騙局吧,騙中騙。
  • 值得一看的5部犯罪喜劇電影《騙中騙》上榜,最後一部老人也瘋狂
    《恐怖平衡》一部邏輯性超強的微電影,結局凌亂而詭異。由華人小胖FreddieW與黑人二人組Jordan Peele、Keegan-Michael Key主演,講述了一個三方對峙,雙面反叛的故事。這部短片劇情一環套一環、一槍指一槍、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期間各種無間道還不忘美式搞笑。反應稍微慢一拍就會被其中混亂的邏輯繞暈,聰明如你,能一遍看懂劇情嘛?
  • 被人遺忘的電影續集作品,最後一部預言了北京奧運會的劉翔
    希區柯克的《群鳥》希區柯克是全世界影迷心中偉大的電影大師,他在1963年拍攝的《群鳥》在影史上赫赫有名,上映之後過了30年,也就是1994年電影公司決定為這部偉大電影拍攝一部續集,他拍一部《Julie and Jack》,然後又拍了一部《群鳥:震驚和恐怖》,3年後又拍了續集《群鳥:復活》,這幾部電影被譽為能和託米·韋素的《房間》一較高下的史詩級大爛片,他證明了光靠熱情是無法拍出優秀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