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後上火怎麼辦?看完你就可以放心了

2021-01-17 掌門談養生

艾是純陽之物,破一切邪淤。邪者,風,寒,溼,火,燥都是病邪。艾灸藉助火力將藥力直送人體經絡,遇風去風,遇寒驅寒,逢溼去溼,遇火消火,遇燥去燥。這股純陽之力,就象一把寶劍,摧破一切邪淤,打通人體的經絡,從而使人體的元氣,營氣,衛氣都能正常良好的運轉。當然,艾灸後的確有上火的情形,其主要原因是病邪在反抗,正邪交戰時,火燥之邪暫時佔了上風,這種上火現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幹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

從原理上來說,艾灸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如果中途放棄,則前功盡棄。甚至導致病邪更加猖狂。

客觀地說,艾灸上火是一種普遍現象,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上火,因為上火屬於艾灸的一種瞑眩反應,即好轉反應,也被稱為排病反應,而艾灸後瞑眩反應有很多,比如說腹瀉、症狀加重等。

更進一步講,上火是一種正常的好現象,大部分人都會出現。因為體質和病狀不同,剛開始進行艾灸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口乾、發熱等症狀,一般可以不用太過於顧慮,只要繼續艾灸症狀就可隨之消失的。

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醫學依據的。中醫講「藥不瞑眩,厥疾弗瘳」,也就說如果人體陽氣被調動起來之後,人體會有一個自我修復過程,用我們現在人常引用的話叫正邪相互抗爭的過程,這個階段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排病反應。而在這個過程中,除非醫術非常高明的醫生進行操作,否則陰陽是不可能同時上升的。陰陽只要不平衡,人體就一定會有症狀出現,當我們用綜合的方法讓陰陽重新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這樣,症狀最終就會消失了。你會發現,你身體的整體情況也會跟著上一個臺階。

灸後易上火的人群

1、上熱下寒中氣虛(詳細解釋:上熱(有上火的表現)、下寒(畏寒,手腳冰涼,特別是腳)、中氣虛(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2、氣血嚴重不足,稍微運動就累,兩虛。

「上火」分類大盤點

1、心火

心火的話可以分為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而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中醫認為,心為陽髒,其性屬火,心火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內源。心為君主之官,主神志,心主血脈,是人體的主宰,開竅於舌。火熱之邪,侵犯人體,先傷於心,火熱攻心,極易導致心火亢盛,氣血逆亂,心神不寧等一系列病理變化,出現心煩、失眠健忘、口舌生瘡等症狀。尤其是「陰虛火旺」的人,更易外感火熱,出現心煩意亂,急躁易怒,甚至神昏譫語等「火氣旺」的症狀。

2、肺火

肺火也有虛火和實火之分,肺熱盛極化火則為實火,肺陰虛而生火則為虛火。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3. 胃火

胃火即是胃熱。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某一個階段,胃部出現發炎現象,就會變成什麼都吃不下,可以說是物極必反。

典型症狀: 痘痘長、牙齦腫、口角爛。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舌紅、少苔,起居失度、勞累引起上火;而實火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幹硬、舌苔黃膩。

4. 肝火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調整情志、穩定情緒非常重要,焦躁情緒會火上澆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 睡眠不夠或是睡眠質量不好,也會造成肝火上升。經常熬夜也會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肝臟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於是只好加班加點將體內積存的雜質和毒素清除,這無疑加重了肝臟本身的負擔。

典型症狀: 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乾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眼睛有眼屎、視力模糊、飛蚊症、血壓上升、兩肋脹痛。

5.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灸後上火怎麼辦?

1、控制時間和頻次:

即減少艾灸的時間和頻次。降低艾灸時的溫度,懸灸的話可以離皮膚更遠點;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原來每穴灸15分鐘,那麼現在就灸10分鐘。另外可以適當的停灸,比如灸3天停1天等等。

2、先陽後陰,引火下行:

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後八髎、足三裡、湧泉從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間的障礙以引火下行。對於氣逆上衝,肝陽上亢等引起的病症,灸湧泉可以鎮逆下氣,灸足三裡、絕骨可以引氣下行。另外,在艾灸半小時後可用艾葉泡腳。

4、灸前灸後喝溫水:

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開水,水溫應略高於體溫為宜,在每次灸療結束後還要再補充一杯60度左右(稍微有點燙嘴)的熱水。或者可以取麥冬、熟地各約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5、飲食調理:

飲食上面要注意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最好不吃醃製品等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另外,艾灸導致的上火,可以用進食綠豆湯或者綠豆粥來達到降火的作用,因為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除消暑煩渴的功效。

6、刮痧降火

大椎處刮痧,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操作方法很簡單,在大椎塗上精油,用力快速刮幾下,出痧後,等10分鐘痧退之後可繼續刮。除了降火氣,刮痧還有利尿排毒、發汗排毒、清除毒素、舒筋活絡作用!

7、點刺放血

艾灸上火表現在方方面面,上面提到的是常見的幾種,另外還要看艾灸上火習慣走的路徑。有些人艾灸的餘火上頭,表現在頭面起疙瘩,或口乾舌燥、口舌生瘡等,這個時候可以用點刺放血,就在大椎穴點刺放血,或在耳尖,還可以在合谷點刺放血。

如果上火在中焦,有的人艾灸後,表現為腹脹。其實也可以在肝俞、膽俞、脾俞、胃俞部位點刺放血,還有足三裡;如果上火出現在下焦,可以在八髎穴點刺放血或刮痧。

具體方法(最好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操作):

用一次性點刺針,在大椎穴點刺3-4下,然後拔罐,視其出血量,如果出血很多,一兩次即可解決上火問題。如果出血量不足2毫升,可以隔日放血一次,3-5次就可以解決上火問題。

你一定會覺得點刺放血很神秘,甚至有些不敢,其實點刺針的針尖很短的,它僅夠刺破皮膚,對內臟是不會有一點傷害的。需要注意的是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有貧血傾向的人、出凝血機制不好的人(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孕婦或在月經期間經量比較大的人都不適合點刺放血。

艾灸穴位能去火

艾火通過穴位的作用,激發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藉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驅淨,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洩」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根本就不會出現繼續上火或發燒的情況。

人體藏有「降火穴」

所謂的「降火穴」,其實就是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於治療熱病高熱、臟腑鬱熱、痛腫瘡毒等各種裡熱症。

1、清心熱穴:小海、曲澤

小海:屈肘,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曲澤:位於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2、清肺熱穴:尺澤、魚際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

魚際: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3、清腸胃熱穴:曲池、合谷、內庭

曲池:人體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內庭:足背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4、清肝膽熱穴:陽陵泉、太衝穴、行間穴。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太衝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它能在怒髮衝冠時瀉火入眠;也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

行間穴:第一、二腳趾縫紋端。該穴最善治頭面之火,例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

5、清熱解毒穴:耳尖、八邪、八風、湧泉

民間流傳灸後調養口訣是: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與厚味,唯食素淡最適宜。

相關焦點

  • 艾灸上火怎麼辦 這些症狀是艾灸上火的表現
    艾灸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艾灸的好處也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有的朋友會出現艾灸後上火,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上火怎麼辦、艾灸上火的症狀有哪些以及哪些人不適宜艾灸。艾灸上火怎麼辦1、點刺放血有些人艾灸的餘火上頭,表現在頭面起疙瘩,或口乾舌燥、口舌生瘡等,這個時候可以用點刺放血,就在大椎穴點刺放血,或在耳尖,還可以在合谷點刺放血。如果上火在中焦,有的人艾灸後,表現為腹脹。其實也可以在肝俞、膽俞、脾俞、胃俞部位點刺放血,還有足三裡;如果上火出現在下焦,可以在八髎穴點刺放血或刮痧。
  • 一艾灸就上火?是你這裡太堵了!
    後臺常常有灸友留言詢問一艾灸就上火
  • 艾灸為什麼會上火,又該怎麼降火呢?
    艾灸為什麼會上火,又該怎麼降火呢? 艾灸,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並且還可以有效的進行調節自身,但是有很多人艾灸完出現口乾舌燥、鼻子出血、牙齦紅腫等上火現象,那麼艾灸完為什麼會上火呢?
  • 艾灸後出現紅疹、紅點、發癢和灸花怎麼辦?
    昨天,我們介紹到一位灸友關於艾灸排病反應的情況,其實艾灸反應人人不同,有人能感受到熱感貫通上下,有人卻只有上火、發燒等不良反應,真正的原因你知道嗎?
  • 一艾灸就上火,說明這裡太堵了,艾灸一個穴,火氣蹭蹭趕出去
    艾灸後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灸後易上火的人群1上熱下寒中氣虛上熱:有上火的表現;下寒:畏寒,手腳冰涼,特別是腳;中氣虛: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 一艾灸就上火,說明你經絡太堵了!降火穴,把火氣通通趕走~
    經常有灸友反映,一艾灸就上火,這是為什麼?艾灸後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1.控制灸溫降低艾灸溫度,採用懸灸的話可以離皮膚更遠點;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原來每穴灸20分鐘,那麼現在就灸15分鐘。2.刺激「降火穴」降火穴下文會詳細介紹,並且,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
  • 艾灸煙大怎麼辦?冬季你可以這樣用艾~
    中間如果幹燥還可以添加幾滴涼白開水。然後拿出來,在手裡搓成丸。摳出一點就可以用了,剩下的可以放到玻璃瓶裡留著以後用。用法: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裡,能夠自然貼服不會掉,也可用創可貼封住,早晨起來後取出,如果皮膚沒有不適,白天也可以繼續。
  • 艾灸可以治什麼病?
    其實艾灸是一種多用的中醫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人體的經脈穴位和艾條/絨的藥力加熱力綜合進行,有效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實現免疫力的提升。其主要作用:祛風、散寒、除溼、溫經通絡、扶陽固本、活血化瘀、溫補中氣,因此只要是風寒溼邪為患的病症、陽氣虛弱、淤滯不通都可以治療。
  • 溫灸(艾灸)多久可以看見效果?
    雖然此時,你可能會因為艾灸好轉反應而引起上火、嗜睡、精神亢奮或是失眠、症狀加重等症狀,但是正氣已經慢慢注入你的身體,正氣存在你身體裡以後,你會覺得你的精神比以前會好了,艾灸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和更加輕鬆的人生態度,你會覺得有用不完的精力!艾灸一個月後你會感覺自己氣色更好了,膚色更紅潤了,人更有精氣神了。
  • 艾灸是否可以長期灸?注意了!艾灸前後還有這些「禁忌」!
    三陰交如果艾灸上火的話,可以灸湧泉穴(腳底)來引火下行。其次,無論如何請在晚上21:00點前灸完,並且儘量少取穴,艾灸結束後,可以加灸一些滋陰穴位,如三陰交、湧泉等。剛做完運動出了大汗,或者勞累,精神緊張,飢餓時不要馬上艾灸。艾灸前建議喝一杯溫水,溫度高於體溫。久病後、或者素來體質虛弱,老人、小孩灸的時候,灸量宜小。在艾灸的時候,忌喝冷水,吃冷的東西,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調理。
  • 25種艾灸反應和應對方案大全,艾灸必備的專業知識
    艾灸就像一輪小太陽,當它逼近你的身體,源源不斷的陽氣就輸入到你的體內,就像一位武功高手將自己的內力傳遞給你,可能你會覺得很舒服,也可能會感到不適。 不管出現什麼樣的情況,請你知道,你的身體其實在朝向好轉的方向前進。1.灸後病重解釋: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時間或者灸量不夠,或者身體太過虛弱所致。
  • 【艾灸手冊】艾條使用方法+常見疑問解答!一看就懂~
    如果還是不太會,多看幾遍視頻哈~~或者直接微信找仙姑哦~一對一給你講一講晚上陽氣入裡,人才能睡著,偏偏這個時候你還要通過艾灸補充陽氣,很容易就會影響睡眠,弄不好,還會上火、傷陰,引起「陰虛火旺」的症狀:如失眠盜汗、口燥咽幹、眩暈耳鳴、大便乾結、口腔潰瘍等。
  • 經期可以艾灸嗎?胃痛怎麼艾灸?
    (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留言,我會儘量及時回復的,如果沒有及時回復,我會整理成文章發布到公眾號,也請您見諒。如果需要艾條可以聯繫我,到我們淘寶直營店購買!謝謝大家支持!!)經期可以艾灸嗎?
  • 徹底驚呆,艾灸前和艾灸後的真實對比,再現艾灸的神奇
    ,可艾灸到底有多神?醫生給她艾灸的三個穴位是:關元、氣海、足三裡,使用的是麥粒灸,一段時間後她感覺比以前有力氣了,自己也可以到水房去洗臉了,後來一查血象,指標是4500. 故而可以從補元氣、補陽氣來提升白細胞。 艾灸成功助孕很喜歡小孩的華仔,過去兩年除了讓御用婦產科醫生蘇偉基,全程打理人工受孕的事宜,也安排朱麗倩接受曾有「灣仔皇帝」之稱的陳泰,用艾灸方式幫有「宮寒」的朱麗倩調理體質,最終如願懷孕。
  •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八大功效
    《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 一聞到艾灸的味道,出現頭疼、噁心、犯困......說明你更需要艾灸!
    聞到艾味什麼反應,說明你是什麼體質 血瘀的人聞到艾的味道會頭疼! 氣虛的人聞到艾的味道會犯困! 因此,艾灸可以改善人體經絡臟腑的相生相剋等問題,改善臟腑功能紊亂問題,由內至外進行深層調節。 不同體質的人如何艾灸? 1、氣虛質 元氣不足,愛出虛汗,容易疲乏
  • 艾灸後你的溼氣和寒氣都去了哪裡?真相讓人大吃一驚!
    這種反應在一些重病人身上會有幾次甚至是多次這樣的反應,因為體內的病邪不除,這種反應就會層出不窮,我們總要給體內病邪一個排出來的路徑吧~故艾灸之路需要堅定信念,在調養身體的同時也是在調養情志。艾灸過程中有可能會有各種排病反應發生,如果你遇到了嚴重的排病反應,請不要太過焦慮,要想著這是體內正邪的一次較量,要抱著必勝的信念,才能把病邪排出,身體才會更上一層樓。
  • 艾灸是中醫常見療法 艾灸治病養生這些情況別忽略
    艾灸療法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中醫療法。生活中不少人生病了,看中醫的時候,就會採用艾灸法治療。或者說利用艾灸養生,但是很多人只是聽說艾灸是個治病養生的好方法,實際上壓根就不知道是什麼。如果你想要通過此種方法保養身體的話,請務必先打聽關於艾灸此種中醫療法的相關信息。
  • 冬天艾灸不出汗好不好?冬天艾灸後多長的時間才可以洗澡?
    艾灸僅僅是在局部進行刺激,每個人體質不一樣,部分人會出汗,有一些不會,這都是一切正常的現象,不需要太在意,並且冬天溫度低,艾灸後不出汗是一切正常的。 冬天晚上艾灸好嗎? 冬天晚上可以艾灸。
  • 中醫說艾灸去百病!你知道嗎?艾灸具有這麼多神奇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療法適用人群很廣泛,對內外科、兒科、婦科等疾病,都具有許多神奇的功效和作用,不信的可以去試試。  1、溫經通絡、祛溼散寒。人體一些疾病往往是經絡閉阻引起的,艾灸能通十二經,通過熱力深透肌層,從而驅除人體內寒溼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