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峰今晚亮相上交新樂季,排除萬難回滬,只為赴兩年前的約定

2020-09-04 新民網

寧峰第一次在餘隆面前拉響這首貝多芬唯一小提琴協奏曲,到今晚作為上交駐團演奏家登臺拉開新樂季序幕,中間隔著包括帕格尼尼金獎在內數個國際獎項,也隔著一段從少年奔向不惑的藝術道路。

圖說: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開幕音樂會海報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今晚,音樂總監餘隆將執棒上交拉開新樂季序幕,這場開幕音樂會下半場將由寧峰獻演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昨日,在彩排間歇接受採訪的寧峰坦言,之所以在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的情況下,堅持輾轉跨越八千公裡,回到祖國、回到上海,擔任上交駐團演奏家,既是為回報知遇之情,也是為能將這些年的音樂感悟呈現給中國的觀眾:「雖然我常住德國,但我依舊是中國籍。但凡條件允許,我還是願意儘可能多地為中國觀眾來演奏,尤其是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想用音樂帶來更多希望和力量。」

赴約,排除萬難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寫於1806年,這是貝多芬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他在協奏曲這一領域寫下的最長的作品,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這首曲子對寧峰而言意義非凡,它是他職業生涯朦朧的開始,也是他想要為藝術生涯畫上句點的曲目,用他的話來說:「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演出,我一定會拉這首貝多芬的協奏曲,再以巴赫的作品來返場。」

圖說:餘隆和寧峰排練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網絡圖

寧峰初見餘隆時,拉的也是這首曲子,那年的寧峰不過還是上音附中的少年,而餘隆則剛從德國留學歸國,帶著想要將中國交響推向國際的雄心入駐中國愛樂樂團。自稱「普通少年」的寧峰,遇到了滿腔熱血、壯志凌雲的餘隆,前方的道路變得更為清晰和明確。很多人問寧峰,為什麼要在這麼困難的時期回來?回答很簡單:「這是我和餘隆總監兩年前就約好的,能被邀請,是肯定也是榮譽,所以,排除萬難,也要赴約。」

德國回滬機票「一票難求」,寧峰還是千方百計,最終從柏林開車到法蘭克福,才登上飛機。演出在今日,可是回程之行早在六七月就開始計劃,要訂機票,還要算好隔離14天的時間,並且安排留在德國的家裡人的大小事宜。眼看就到不惑之年,寧峰說,人生這個階段就是在平衡事業和家庭,如果沒有疫情,每年在家裡的時間也不過3個月,對妻子、孩子和父母,「我都是有愧疚的」。

圖說:寧峰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儘管如今已是國際知名演奏家,寧峰的自我定位從未改變:「我是音樂的僕人,也是作曲家和觀眾之間的橋梁。」

「逆襲」,憑藉熱愛

藝術圈能否成才,看天賦也看機遇。寧峰因為左手小指不夠長,先天條件欠佳,求學途中吃了不少「閉門羹」。然而,出於對音樂的熱愛,他不懈努力考入了四川音樂學院,並在這之後赴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深造,成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近兩百年歷史上首位在畢業獨奏音樂會上拿到滿分的學生。寧峰現定居柏林,在母校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任教。

寧峰的成才路現在看來可謂「逆襲」,而能夠這樣「逆襲」,源自一份深切的熱愛。寧峰說,最幸運的事,是你的職業剛好是你熱愛的事,那麼無論能走多遠、能有多少回報,都不會計較,因為你就是喜歡做這件事。能走到今天,他說最要感謝的是父親。最初是父親對古典音樂的熱愛,為寧峰打開了一扇門。

圖說:寧峰演奏中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十四五歲時,是寧峰遭遇最多挫折的時候,不停地參加比賽,然而總是屢屢受挫。現在回看,他反倒很感激這樣的「挫折教育」:「在你年輕,還輸得起的時候,儘可能體驗失敗,獲得經驗,在未來更重要的機會到來的時候,你才能避開曾犯過的錯誤,牢牢抓住成功的機會。」

如今,寧峰的孩子也開始學琴了。對於孩子未來能否在音樂上獲得造詣,寧峰並不強求,只不過,「如果他們最終跟我說,他們不喜歡音樂,我會覺得非常遺憾」。(新民晚報記者朱淵)

相關焦點

  • 提前一個月回國,在滬隔離14天,小提琴家寧峰不計成本,只為赴一場約定
    一個月前,小提琴家寧峰離開身在柏林的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孩子,繞道法蘭克福,坐上價格高出平時幾倍的航班回滬,接受14天隔離。這一切只為赴一場約定——9月1日晚,他將出現在上海交響樂團2020-2021開幕音樂會上,與指揮家餘隆執棒的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繹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如此不計成本,值得嗎?
  • 餘隆執棒、寧峰助陣,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9月1日揭幕,用音樂致敬...
    同時上演的還有澳大利亞華裔作曲家於京君的《貝多芬主題變奏與賦格》,與駐團藝術家寧峰擔當獨奏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展開隔空對話,一起溯源貝多芬的精神世界。 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高潮迭起的時刻,上海交響樂團選擇一位在貝多芬的祖國德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中國音樂家作為駐團藝術家,共同為新樂季揭開序幕——這位音樂家就是寧峰。
  • 「久違」的問候,《我和你》的深情,餘隆執棒上交新樂季今晚開幕
    誠如此前餘隆和小提琴藝術家寧峰都反覆強調的,「再先進的影音技術都不能取代同頻共振齊呼吸的現場感」。今晚,在音樂總監餘隆的執棒下,上海交響樂團2020-21音樂季正式拉開帷幕。音樂會以巴伯《弦樂柔板》、於京君《貝多芬主題變奏及賦格——向貝多芬致敬》、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三位不同時代作曲家作品,為觀眾帶來難忘的一夜。
  • 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啟幕
    驚喜之一,享譽國際的小提琴演奏家寧峰從德國歸來,隔離14天,通過核酸檢測,拿到綠碼,站到觀眾面前。驚喜之二,上海交響樂團年輕的新任樂隊首席柳鳴亮相,她今年只有25歲,是上海交響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樂隊首席。
  • 克服重重困難回國,小提琴家寧峰履行了在上交駐團的諾言
    和上海交響樂團排練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家寧峰這樣形容和樂團合作的感受。每一個新樂季,上交都會請一位音樂家駐團,今年,樂團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寧峰。9月1日的新樂季開幕音樂會,上交將獻演巴伯《弦樂柔板》,致敬抗疫英雄、緬懷逝者,同時上演華裔作曲家於京君的《貝多芬主題變奏與賦格》,寧峰則將擔綱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獨奏重任。
  • 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開幕 「95後」女小提琴手當上樂隊首席
    除了一如既往的高水準演出,現場還有兩大驚喜:一是享譽國際的小提琴演奏家寧峰從德國歸來,隔離14天,拿到綠碼,站到觀眾面前;二是上海交響樂團年輕的新任樂隊首席柳鳴亮相,她今年25歲,是上海交響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樂隊首席。疫情發生後,上海交響樂團步履不停。
  • 17場演出讓世界聽見中國聲音,MISA今夜圓滿收官,上交新樂季蓄勢待發
    就如去年《留聲機》雜誌記者,來到「餛飩皮」聽完一場上交樂季音樂會後所感慨:「樂團演繹的《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曲》扣人心弦,比我在赫爾辛基聽到的大部分西貝柳斯都更言之有物。」十三部協奏曲、三部交響曲致敬音樂史巨人新樂季首先向貝多芬、馬勒和聖-桑三位音樂史上的巨人致敬。2020年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因為疫情原因,許多紀念活動和演出被迫取消。
  • 寧峰領銜奏響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強迫自己」帶給大家音樂的美好
    昨天彩排現場 製圖/潘文健今天,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將帶著對抗疫英雄們的致敬和對逝者的緬懷,全面開啟。在國內音樂演出擺脫疫情影響回歸正常的關鍵時期,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交響樂團選擇了一位在貝多芬的祖國——德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中國音樂家寧峰作為駐團藝術家,由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擔任指揮,奏響新樂季開幕音樂會。昨天,結束彩排的寧峰接受了媒體採訪。為準備此次演出,長居德國的他早在7月底就輾轉飛回上海,並完成了隔離和數次核酸檢測。
  • 緬懷逝者,致敬英雄,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正式起航
    小提琴家寧峰提前一月備戰「嚴格意義上,這是一部帶有小提琴獨奏聲部的『交響曲』。第一個樂章裡,所有的主旋律都是樂隊奏出來的,小提琴是在此基礎上做『翻花』,甚至是給樂隊伴奏,所以這是一部非常『交響化』的協奏曲。」
  • 上交發布新樂季!「接軌」MISA,「夏日音樂之聲」未完待續
    今晚,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將落下閉幕。短短10天,MISA貢獻了17臺精彩演出,拓展了人們對MISA的想像。而同一演出一晚連奏兩場的嶄新嘗試,既讓更多愛樂者得以感受現場,也為快節奏的都市人提供更多選擇。
  • 《文藝熱搜榜》:滬上各大劇院和院團迎來新樂季,郎朗新專輯...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海愛樂樂團委約創作了三部作品:駐團作曲家龔天鵬的交響組詩《百年頌》、趙光的交響樂《輝煌》和徐景新的聲樂套曲《永遠的豐碑》。新樂季還將世界首演多部原創作品,包含龔天鵬的交響詩《憶·二零二零》;胡詠言、於陽、劉力原創的四管編制交響樂《紅樓夢》;由呂其明創作的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等。
  • 《文藝熱搜榜》:薩爾茨堡藝術節如約開幕,寧峰一天演完貝多芬《小...
    此外,楊洋、林大葉、沈洋、張昊辰等華人音樂才俊和廣州交響樂團的首席音樂家也將一一亮相。廣州交響樂團除了演繹經典之作,也一直在探索、挖掘和委約當代作品。新樂季的如期發布,於觀眾而言,他們又能重返音樂廳,去感受音樂傳遞的溫暖與力量;於樂團而言,堅持音樂作為溝通個體之間、外部多元世界的媒介,堅持為實現音樂而懷有的雄心與夢想,那同樣是讓人尊敬的藝術。
  • 重新認識小提琴家寧峰
    後來寧峰以全額獎學金考入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胡坤教授班跟隨胡坤教授深造,胡坤的要求那就更嚴格了,畢竟作為一個世界級演奏家,他對小提琴演奏藝術和音樂表現的理解和要求註定要高很多,對於有才能和熱愛音樂的學生,他就更是嚴上加嚴。一段時間裡,寧峰壓力很大,加上生活上的艱苦和節約,出國前的小胖子,幾年後成了小瘦子。二胡教授對寧峰嚴格的技術訓練和高要求的音樂培養為寧峰日後的騰飛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礎。
  • 「90」後亮相「上交」音樂季 展現中國音樂青年力量
    11日晚,有著141年歷史的上海交響樂團攜手兩位年輕的「90後」音樂家共同為上海觀眾帶來一場孟德爾頌音樂會。在以中國音樂人為支柱的上海交響2020-21音樂季裡,年輕音樂人頻頻登臺。94年出生的孫一凡和95年出生的柳鳴,這次共挑大梁,演繹同樣是年少成名的孟德爾頌之夜。
  • 【現場】電影《一萬公裡的約定》亮相 周杰倫赴「萬裡之約」
    電影《一萬公裡的約定》亮相  周杰倫赴「萬裡之約
  • 探尋協奏曲藝術的真諦——略記寧峰、張昊辰與張國勇合作的協奏曲之夜
    黃崢(雙簧管)、寧峰(小提琴)與張昊辰(鋼琴)三位獨奏家,分別同張國勇指揮的上交合作,演出弗朗賽的《花鐘》、科恩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聽後,深感這樣的演出標定了國內協奏曲演繹的頂尖水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演出並非一位指揮為明星獨奏家「伴奏」,而是真正實現了協奏曲藝術的精神,即獨奏與樂隊進入理想平衡,共同締造傑出的演繹。
  • 中國愛樂新樂季「補過」生日
    8月24日,中國愛樂樂團宣布了即將開始的新樂季的節目單。在剛剛過去的2019-2020音樂季裡,因疫情取消了多場「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系列音樂會」,其中包括那場最受矚目的「我們生於2000: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慶典音樂會」。在新樂季的計劃中,這臺生日晚會赫然在目,樂團要把生日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