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糕:什麼?我得叫糯米飯一聲「媽」!

2021-02-27 嫩食記

每一部大火的劇都是「帶貨王」,不過不同於現代劇能帶火劇中同款服裝的情況,一些年代劇總是能帶火當地的美食,比如前段時間《白鹿原》裡的油潑麵,比如現在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的陝西美食。

 

裡面最被熱議的就是「甑糕」,甑糕的「甑」便宜為zèng,讀作jìng。是關中地區的風味小吃,顧名思義,「甑糕」就是以紅棗和糯米為原料,用「甑」蒸製成的「糕」。

 

熱騰騰的甑糕米棗交融,色澤鮮潤,綿軟粘甜,每當周瑩少奶奶幸福地吃著的時候,劇外的我們也好像感受到了那股子撲鼻的濃香。

 

話說,追根朔源,這甑糕為什麼美味誘人,可能因為它「媽媽」是糯米飯。

 

糯米飯早期並沒有太多的配料,蒸熟的糯米飯拌以豬油、白糖,一盤兒就這麼簡簡單單。但後來人們對於吃食開始挑了,食材也相對豐富了,便慢慢加入其它的佐料。

 

比如說江南地區的八寶飯,開始是有什麼加什麼,放點蓮子、紅棗、金橘脯、桂圓肉,後來開始放青紅絲,蜜冬瓜、薏仁米、瓜子仁等果料。現在的八寶糯米飯,滋味更加豐富,除了會加入糖、油和傳統的八寶外,還有了豆沙、桂花等,嗜甜如命的江南人蒸好後有時還會淋上糖汁兒,吃起來軟糯綿甜。

 

再說這雲南,雲南的糯米飯是會加入水果一起蒸製的,雲南盛產熱帶水果,菠蘿、芒果、龍眼等,就地取材加入糯米飯裡,吃起來酸甜可口,帶著水果的香氣。

 

北方對於糯米飯的配料,也有自己的那套搭配,比起做法精緻的江南地區來,它們的用料相對於比較簡化,用各色果脯來給糯米飯增色,例如金橘脯、蜜櫻桃、蜜冬瓜、提子乾、核桃仁等,是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滋味。

 

中國好像對糯米飯有種特別的偏愛,除了前面說的,別的地兒也有自己的特色糯米飯,配方大同小異,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然後拌以糖,配上各種食材蒸製而成。但也有那麼幾個地方,不滿足於甜口的糯米飯,開始琢磨鹹口的了。

 

川渝的夾沙肉,是川渝傳統九大碗裡的一道菜,又叫甜燒白。選用豬五花肉,切得薄厚均勻,然後將搗得綿軟的豆沙夾入肉片,底下再墊上糯米,蒸至酥軟,作甜食上桌。豬肉裡面那層甘甜豆沙配著是雙重鹹甜口感,最討喜的是底下的糯米,被頂部豬五花的豬油浸透,更是鮮香甜糯。

 

廣東湛江的吳川八寶飯,是由綽號叫「剃頭壽」、「哨牙六」兩位廚師於1922年在吳川梅錄鎮創製的。

 

一盤分鹹甜兩種,甜的捨去南方難以購到的櫻桃,糖桂花等原料,加入百合、柿餅、白果、紅白玫瑰糖漿、冰肉、紅棗等原料製成,鹹的是選用優質叉燒、臘腸、冬菇、蓮子等製成的鹹香八寶飯。甜的軟滑芬芳,鹹的鹹鮮適口,一盤吃到兩種風味,選擇恐懼症的福音。

還有加入各種豌豆,臘腸炒制的溫州鹹糯米飯,加入臘肉的貴州花糯米飯,不同於甜食的甜膩,它們更合適當餐桌上的主食。

 

想做好糯米飯,一定要琢磨好三種主要原材料:糯米,糖,豬油

 

糯米是做糯米飯的關鍵,有長糯米、圓糯米之分,還有血糯米。一般我們會隨便選一種糯米來做,但搭配上來說,最好選圓糯米、長糯米各一半。

 

因為長糯米是秈糯,米粒細長,顏色呈粉白、不透明狀,黏性強,而圓糯米屬粳糯,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黏度稍遜於長糯米,兩者互相彌補自身缺點,搭配起來才更具口感。

 

不必說,要糯米飯甜,就得下足糖。這糖不但能調味,也能與糯米融合起來讓糯米更加粘軟,選用質地細膩的糖是最合適的。但糯米飯太甜就太過,如果配料中有了大量的果脯和紅棗之類,可以考慮將糖減半,但不宜太少,就缺了那甜蜜黏糊勁兒。

 

最後一個要緊的,就是用豬油。做糯米飯,最好用豬油,這是最美妙,最和諧的搭配。豬油有種天然的脂肪香味,最容易使糯米的香味溢出,也更能增加糯米飯的美味。豬油在蒸製過程中,也是非常給力的,更容易使糯米熟軟,如果不放豬油的話,糯米之間就容易蒸散。

 

 

八寶糯米飯

 

1.兩種糯米冷水浸泡4小時,濾幹水分後平鋪在烤盤上;

2.放入嫩烤箱T3,開啟蒸汽模式,設置溫度為100度,蒸40分鐘。

3.按所用碗的碗底底大小去準備配料,把配料提前泡發好。


4.糯米蒸熟後,將兩種蒸熟的糯米加入豬油和糖,拌勻。

5.在碗裡抹上一層豬油,依次碼好配料,然後蓋一層白糯米,一層豆沙,一層黑糯米,壓緊壓實。

6.吃前再蒸10分鐘,蒸好後倒扣在盤內即可。吃前也可趁熱用糖桂花水澆汁,提香提味。

學會了做八寶糯米飯,就來參加秋日福袋活動試試,不但能吃得甜蜜,而且還得到獎品心裡也甜蜜,具體活動詳情,戳戳戳連結:

秋日福袋活動驚喜開啟,贏取模具過中秋!

互動話題

你們還知道烤箱能怎麼做糯米製品呢?
你的家鄉什麼樣的糯米飯?
來給我們留言吧~

相關焦點

  • 火了幾百年的西安名小吃【甑糕】,香甜軟綿,超滑!糯米飯都要叫它「爸爸」!
    >,裡面有一款出鏡率極高的陝西美食叫「甑糕」jīng gāo,女主角孫儷在劇裡很喜歡吃,看得觀眾們直流口水!後來吃貨妹去陝西旅遊,特意找到這種糕點吃過,熱騰騰的甑糕米棗交融,色澤鮮潤,綿軟粘甜!口感方面真的無可挑剔!要不是當時這種糕點不能從線下門店打包帶走回老家,我還真想再買「半打」
  • 吃貨 | 火了幾百年的西安名小吃【甑糕】,香甜軟綿,超滑!糯米飯都要叫它「爸爸」
    當周瑩少奶奶幸福地吃著的時候,在看劇的我們彷佛也能感受到那甑糕的美味~後來我去陝西旅遊,特意找到這種糕點吃過,熱騰騰的甑糕米棗交融,色澤鮮潤,綿軟粘甜!口感方面真的無可挑剔!要不是當時這種糕點不能從線下門店打包帶走回老家,我還真想再買「半打」
  • 火了幾百年的西安名小吃「甑糕」,香甜軟綿,超滑!比糯米飯有滋味
    當周瑩少奶奶幸福地吃著的時候,在看劇的我們彷佛也能感受到那甑糕的美味~熱騰騰的甑糕米棗交融,色澤鮮潤,綿軟粘甜!口感方面真的無可挑剔!有人說甑糕像糯米飯,但是小編認為,糯米飯的米不夠「交織纏綿」,糯米飯的軟糯程度遠比不上甑糕。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一盒甑糕甜蜜了老陝的味蕾
    甑糕的「甑」本來念(zeng),但陝西人通常都把它念做(jing), 蒸糕的深口大鐵鍋古名為「甑」,因此而得名。剛蒸好的甑糕香味四溢,棗香濃鬱。甑糕的下層白飯滲入棗色,呈鮮潤的絳紅色澤,上面一層雲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層便是暗紅色的棗泥,賣相誘人。
  • 來,一起幹了甑糕這碗狗糧
    故事發生在陝西一個叫涇陽的地方,孫儷飾演的江湖賣藝人周瑩和何潤東飾演的吳家少爺吳聘誤打誤撞的結成夫妻。兩人相親相愛,吳聘卻遭人陷害英年早逝,周瑩為重振吳家,走上經商之路。    女主周瑩在劇中最喜歡的小吃叫「甑糕」,賣藝時掙了錢就去買上一小塊。婚後吳聘得知,每天都要給周瑩買上一大塊甑糕,讓她吃個痛快。
  • 西安美食甑糕為何能徵服傳奇女人周瑩?
    《那年花開月正圓 》劇照《那年花開月正圓 》劇照在孫儷和陳曉主演的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 》中,孫儷飾演的周瑩第一次與何潤東飾演的吳聘第一次見面的街頭,便被散發著熱氣與香氣的甑糕吸引了,只見周瑩吃的那叫一個歡呀
  • 《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周瑩最愛的甑糕,這麼做!
    尤其她最愛的甑糕也就成了大家想一品為快的美食。甑糕歷史悠久。以前在西安,甑糕只有早餐才有得賣有得吃,一個大鐵甑、一把灰刀、一輛三輪車、一聲吆喝,成了多少在外關中人心心念念的家鄉記憶,真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 結婚7年媳婦未叫婆婆一聲媽 稱心裡尊敬才最關鍵
    :跟你們說一件毛結棍的事,我們這裡有家人,兒子媳婦結婚7年了,媳婦都沒管婆婆叫過一聲媽。  「和我兒子認識不到半個月,小邱就住進了我家,事先都沒和我們老兩口說一聲。」提起這事,陸阿姨嗓門忽然大了起來,「結婚的日子也是他們自己定的,肯定也都是媳婦的主意。然後我兒子就問我們要鈔票辦喜酒,28桌一家出一半的錢。紅包是新娘子自己拿進的,我們只管出鈔票。哪怕在酒席上,小邱也沒有叫我們一聲爸媽!」  因為媳婦上班的地方離家遠,每天早上六點多兒子還得起床給老婆燒早點。
  • 孩子患血癌,後媽不顧一切挽留:「孩子叫我一聲媽,我得負起這個責」
    「孩子叫我一聲媽,再苦再累再難我都要擔起當媽的責任,得給娃治好了!」這個女人強忍著淚水,倔強地說著。和普通女人一樣,當年郭秀娟懷揣著少女對未來無限的期許嫁給了前夫,可殘酷的現實卻徹底擊碎了她對婚姻的所有美好幻想,最終以悲劇結尾。
  • 西安最強蜜棗甑糕攻略!吃貨親身肉測
    早上六點半出攤,什麼時候賣完,什麼時候收攤,但是多數時候會在11點半以前結束,要吃趁早。服務態度不錯的,屬於老陝的優質服務,話糙在理。老闆還是個樂觀的人,閒了就開始做體操了。閒了一問:一鍋有多少?答覆:約350斤。問:要做多久?答覆:頭一天下午4點開始製作啦,起碼要弄7~8小時,很辛苦啦。
  • 甑糕:一種以炊具命名的美食
    隔著電視屏幕,甑糕紅黑髮亮、香甜軟糯,在熱氣騰騰中,讓電視機前的我們也禁不住流口水、回味悠長。圖片源於網絡甑糕是陝豫地區常見的甜食,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最早是周王室所特有的「粉餈」。《周禮·天官·籩人》中有「羞籩之實,糗餌粉餈」的記載,漢代鄭玄註:「餈糕」,可以說到漢代的時候才正式有糕的稱呼。
  • 歡姐的生炒糯米飯
    她計劃做酸菜燜豬腩肉,還有腊味糯米飯。天冷啊,我們這裡都會炒糯米飯吃,暖胃,也補。女人做月子的時候會吃。平常不怎麼吃糯米飯的,熱氣。看我很認真地拍照片,萍姐說,我炒糯米飯不行,歡姐才厲害。萍姐的糯米飯,放了臘肉,魚滑,蝦米,胡蘿蔔,花生米,香菜,蔥。但是糯米用電飯煲先蒸熟然後再炒的。萍姐說,這不是真正的生炒糯米飯。
  • 照片曝光,網友:叫不出一聲媽
    照片曝光,網友:叫不出一聲媽_5_1.jpeg說起劉強東,大家熟知的是他將霸道總裁娶嬌妻的戲碼上演成現實!迎娶了比自己小20歲的奶茶妹妹章澤天。兩人一見鍾情便陷入愛河。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們的感情,但是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了兩人的感情。比劉強東大5歲的丈母娘有多美?
  • 甑糕、勁糕、鏡糕、桂花糕、芝麻涼糕、蜂蜜涼粽子、細沙炒八寶、粽子都有什麼區別!
    甑糕or勁糕甑糕也叫勁糕,陝西地方口音常把甑字念作"jing",小時候在單元樓裡大清早總能聽到樓底下賣甑糕的吆喝聲,是西安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小吃。起源於3000多年前西周時期王子專用的食品「粉餈」演變而來。
  • 測評:南寧這片老街藏了5家扣肉糯米飯,簡直是糯米飯愛好者的天堂!
    前兩天嘴哥寫水街蛋糕時有個網友提醒我可以寫一下糯米飯的測評餵扣肉是這幾家裡切得最厚的肥瘦可以自選但有時候發揮不穩定會出現柴的情況嘴哥個人覺得差就差在汁水上簡直是餵自己袋鹽而且也油了點但出品呢憑良心說並沒有很出色剛出鍋的糯米飯就很硬了而且很油膩嘴哥喝了幾口酸奶才吃得下去扣肉味道又淡口感也硬寫到這裡我都詞窮了
  • 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是娃不愛母親了嗎
    每個寶寶的第一聲「媽媽」,是能讓母親記憶一輩子的聲音,那一聲「媽媽」對於母親來說就是照顧寶寶以來,收穫的最感動的瞬間。寶寶在3個月左右的時候,嘴巴就能發出「咿咿呀呀」的單音了,在8-12個月,寶寶是可以發出疊音的,比如「麻麻、粑粑」這些簡單的詞語都是能發出來的。
  • 北島:我只他媽喊了一聲
    北島詩歌《履歷》中就有一句帶有髒話的詩:「我只他媽喊了一聲」。他到底喊出了什麼?為什麼而喊?又為什麼因為這一喊而說出了髒話?我們不妨讀一讀這首詩。我曾正步走過廣場/剃光腦袋/為了更好地尋找太陽如詩人歐陽江河在《傍晚穿過廣場》一詩中所寫,「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汽車的後視鏡消失了」。
  • 婚禮結束後,拆開婆婆的改口紅包,新娘此後3年不叫一聲「媽」
    就像我身邊很多結婚的朋友,多多少少都在長年累月中,對婆婆的某些話或者某種言行有著意見,但都是藏在心裡,偶爾跟朋友吐槽一下。 很少有人,能夠真的和婆婆撕破臉皮,正面懟,說不好聽的話。多數都是不管心裡是怎樣想的,表面的面子工程還得做。
  • 請你慢點忘記我:只要還能叫一聲: 「媽」!就是最大的幸福
    請你慢點忘記我:只要還能叫一聲: 「媽」!就是最大的幸福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29日 09:51 A-A+ 「老媽百年後,我可以賣了房子去養老院,或是重新組建家庭,或者跟幾個『帕友』集體養老,但這都是設想。」對於未來,魏和也很模糊,更不敢想得太多。  你忘了一切,我都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