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我只他媽喊了一聲

2020-12-28 詩文說

北島的詩風格冷峻,他早期的詩歌更是充滿了懷疑、批判、挑戰和反思的精神,像冰凌一樣,反射出冰冷銳利的鋒芒。不過,這只是就其前期詩歌的整體風貌來說的。其實,北島的詩中也不乏沸騰著熱血、張揚的字句,有時甚至還會飆出髒話,但這與其精神向度也並不違和,而是相符的。北島詩歌《履歷》中就有一句帶有髒話的詩:「我只他媽喊了一聲」。他到底喊出了什麼?為什麼而喊?又為什麼因為這一喊而說出了髒話?我們不妨讀一讀這首詩。

我曾正步走過廣場/剃光腦袋/為了更好地尋找太陽

如詩人歐陽江河在《傍晚穿過廣場》一詩中所寫,「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汽車的後視鏡消失了」。廣場,現在主要是休閒娛樂的場所。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場其實就是政治的隱喻,是政治集會、批判和鬥爭的場所,擠滿了狂熱的人群。詩人北島就曾是其中的一員,「正步走過」「剃光腦袋」這樣的姿態,體現出了他追尋真理的莊嚴肅穆和堅定。

卻在瘋狂的季節裡/轉了向,隔著柵欄/會見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但是,在狂熱的人群中,詩人產生了懷疑,調轉了方向,離開了。詩人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回過頭來看著自己曾身在其中的瘋狂的人群,覺得和他們之間有了距離,也就是「柵欄」。在詩人眼裡,人們被自我囚禁在思想的牢籠中而不自知,每一個人都是相同的表情,被集體的洪水淹沒,失去了個體的獨立性,就像一群山羊一樣。

直到從鹽鹼地似的/白紙上看到理想/我弓起了脊背/自以為找到表達真理的/唯一方式,如同/烘烤著的魚夢見海洋

詩人從集體的狂熱中脫離出來,孤獨地尋找表達真理的方式,終於在「白紙上看到理想」。但這白紙是「鹽鹼地似的」,荒涼而貧瘠,並且這是詩人「自以為」可行的方式,這就為他失敗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也充滿了悲壯感。「烘烤著的魚夢見海洋」,並非什麼美好的比喻,而是絕望和希望的交織。

萬歲!我只他媽喊了一聲/鬍子就長出來了/糾纏著,像無數個世紀/我不得不和歷史作戰

詩人因為找尋到了表達真理的方式,而心生難以抑制的激動和喜悅,不禁高呼「萬歲」。但他也緊接著發現了挑戰——歷史。這一突然發現,讓詩人猝不及防、感到不可思議,所以說「我只他媽喊了一聲」,這也反映出了追尋真理的艱巨性,但詩人別無選擇。

並用刀子與偶像們/結成親眷,倒不是為了應付/那從蠅眼中分裂的世界/在爭吵不休的書堆裡/我們安然平分了/倒賣每一顆星星的小錢

「刀子」與「偶像」是衝突的,但詩人卻要以此和他們結成「親眷」。這就像海子在《祖國(或以夢為馬)》一詩中所寫的「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這裡的「偶像」本質上其實就是詩人眼中的小丑,但詩人不得不暫時隱藏衝突,表面上與之妥協。蠅頭已經夠小了,蠅眼更是微乎其微,世界從其中分裂而出,說明了空間的狹窄。所以,詩人的失敗是必然的,在壓迫之下,不得不安分,出賣理想。

一夜之間,我賭輸了/腰帶,又赤條條地回到世上/點著無聲的菸捲/是給這午夜致命的一槍/當天地翻轉過來/我被倒掛在/一棵墩布似的老樹上/眺望

「赤條條地回到世上」,既是詩人輸掉一切之後的寫照,也是一種重生。「點著無聲的菸捲/是給這午夜致命的一槍」,這是全詩最具爆發力的詩句,無聲與有聲之間張力十足,其意象衝擊力也很強,黑夜之中點燃菸捲,那一點火星,正像槍筒或一顆子彈。這是詩人在沉默中積蓄著力量,以反抗黑夜。經歷了反抗、妥協、失敗,詩人始終未曾放棄,即使天地翻轉,被倒掛在老樹上,仍然在眺望。因為黎明終究會來,更因為,「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北島《青燈》)。

讀完北島這一份《履歷》,我們會發現,這其實也不只是詩人的履歷,其中交織著政治事件、青春細節、個人選擇以及國家命運。這一份履歷,往小了說,是個人的;往大了說,是國家與民族的;再大一點,是時間的,也是歷史的。

相關焦點

  • 朱迅的一聲媽把眼淚喊出來了上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迅的一聲媽把眼淚喊出來了#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50。#朱迅的一聲媽把眼淚喊出來了##你好生活#朱迅站在樹樁上喊道:媽,回家吧!媽,我想你了!這一聲聲的吶喊,喊哭了所有人,撒貝寧也忍不住哭了。雖然他說是被煙燻的。
  • 孩子出生後,產房外婆婆的一句話,「我再也沒有喊過一聲媽」
    前幾天一個朋友就跟我說了她坐月子的經歷。她說:我結婚這5年都沒有喊過一聲「媽」。她和老公是高中同學,大學也在一個城市讀書,畢業後就留在了那個城市工作生活,所以平時不在一起生活,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見到。其實我知道,我老公當時存了私心,他怕他工作忙沒時間照顧我,就讓我在老家這邊坐月子。我也贊同他的想法,這樣離我父母比較近,可以住在我爸媽那,我可以省不少心。因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其實我和我婆婆不太熟悉,和她的關係不遠也不近,彼此之間也都客客氣氣的,也沒有什麼矛盾。
  • 海子和北島的詩都各有什麼特點
    「傾心死亡」是海子對藝術和生命的一種終極式的哲學理解,是使他的作品煥發出神性與不朽力量的原因。二、 北島北島,原名趙振開,北島是他的筆名(「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出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詩人,朦朧詩代表人物,是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 結婚當天,親媽給了我二十萬,後媽只給我破麻袋,打開後我喊:媽
    他不忍心打我媽,只能把憤怒都宣洩在了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我媽做錯了什麼事情,爸爸居然這麼對她。但是那夜過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我媽媽了,不知道她去了哪裡,我也不敢問。但是每次都能聽到街坊鄰居小聲地議論了我媽媽,他們說我媽媽是個不安分的女人,還說我媽嫌棄我爸爸窮,在外面跟一個有錢的老男人好上了,但是我根本就就不相信,我覺得是我爸對他不好,衝她發脾氣,我媽忍受不了才走的。
  • 她京劇出身片酬過億,嫁給大7歲丈夫,兒子卻從不肯喊她一聲:媽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成功轉型的秦海璐,她在成名後,嫁給了大自己7歲的丈夫,但她的兒子卻從不肯喊她一聲:媽。,大家應該會感嘆:原來是他啊!秦海璐越和王新軍恩愛,他內心就越討厭這位後媽,所以多年來,兒子從不肯喊她一聲
  • 和41歲敗犬女王演母女,女演員見到本人崩潰了:根本喊不出一聲媽
    臺灣原創影集《愛的廣義相對論》推出四部原創故事,其中《明晚空中見》1月2日開鏡,宋芸樺和楊謹華飾演母女,宋芸樺第一次與楊謹華合作,得知要演她女兒,不好意思地喊:「根本喊不出一聲媽!」宋芸樺覺得楊謹華這麼年輕,自己這個孩子是否太大了,哭笑不得說:「定裝的時候碰到,看到她超好的皮膚,根本喊不出一聲媽。」楊謹華卻安慰宋芸樺多喊幾次就習慣了。
  • 她京劇出身片酬過億,嫁給大七歲丈夫,兒子卻從不肯喊她一聲媽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這位就是轉型成功的秦海璐,她就是京劇出身片酬過億,成名後嫁給大自己7歲的老公,但兒子卻從不肯喊她一聲:媽。,秦海璐是破壞他家庭的額罪魁禍首。,可是無論秦海璐怎麼做,對兒子如何好,兒子自始至終都沒有叫一聲媽。
  • 22歲奪影后片酬上億,嫁給大7歲丈夫,兒子始終不願喊她一聲媽
    22歲奪得影后片酬上億,嫁給大7歲丈夫,兒子始終不願喊她一聲媽前一段時間,數字小姐的事情掀起了一陣風波。然而娛樂圈這樣的事,其實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有時候太多的虛假,會讓人對眼前的繁華產生刺眼的感覺。就好像是娛樂圈一樣。
  • 北島:詩歌是我的信仰。餘秀華:詩歌是我的拐杖
    剛看了一個餘秀華訪談視頻,臺下觀眾問:「劉年說『詩歌是人間的藥』,北島說『詩歌是他的信仰』,你認為詩歌是什麼?」餘秀華後面的回答證明了別人對她聰明的評價,因為她沒有按套路出牌,而是製造了一個焦點,她說她無法理解「詩歌是信仰」,更進一步說北島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是廢話。臺下鬨笑。然而,我卻覺得這話說得好極了,真的。
  • 評分9.0,《你好生活》太好哭了,朱迅的一聲媽把眼淚喊出來了
    撒貝寧喊道:我希望再在電視行業幹他二十年,挺住!朱迅喊了一聲媽,回家吧,瞬間把大家喊哭了。這一聲思念太感動了。尼格買提佔著臺子就開始喊不停還不下來,因為對於自己的家人,還有節目有太多想說的。
  • 【中國新詩三百首之九—— 北島詩1首】回答北島:我相信了.
    資深觀察家、評論家溫克堅兄認為北島最後的繳械與其當年的身份有關,1980年代的從事文化反抗的詩人作家們秉承的是人道主義和人性的信念,並無社會科學家的清晰思想背景,他們的妥協回歸除了顯然的利益外,如著作的公開出版,出席公共活動的資格等,與他們內在人格和知識背景的闕失關係甚大。在微信朋友圈裡,我看到著名詩人、良心犯師濤先生對此的反應,他把北島的詩集從書架上全拿下來了。
  • 北島:我拿本書,在長椅上曬太陽,心變得軟軟的
    北島先生,是自己最喜歡和最尊崇的詩人作家,沒有之一。北島先生,這樣寫著,「我拿本書,在長椅上曬太陽,心變得軟軟的,容易流淚,像個多愁善感的老頭。」我總是情不自禁,而且心甘情願地走近北島先生勾勒的文學世界,沉浸在詩文之中,遊走於情緒與情感的交織地,心嚮往之,感慨之。
  • 我與北島母子的一段萍水之緣
    夏先生撰輓聯悼念:「母儀不凡書香永馨其果雲美麗,兒孝如故詩情長新乃竟為北島。」他的悼念文章使我回憶起兒時的一段往事。從小隨祖母在湖州長大。記得湖州衣裳街上有條竹安巷,巷內有座舊宅清瀾堂,大門口聳立著一對破損的石雕,殘留獅子戲球的印痕,屋內的門窗鑲嵌著飛禽走獸的木雕。雖然舊宅已陳舊破落,但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我的童年就在清瀾堂度過。
  • 她京劇出身片酬過億,嫁給大7歲丈夫,兒子卻從不肯喊她一聲媽
    嫁給大7歲丈夫,兒子卻從不肯喊她一聲媽經歷這段失敗的感情之後,秦海璐在感情方面格外的慎重,她對豪門生活不再抱有期望,幸運的是,秦海璐之後遇到了同為演員的王新軍,他雖然比秦海璐大7歲,還曾離過婚,但他對秦海璐非常體貼照顧,在王新軍的體貼之下,秦海璐最終嫁給了他。
  • 今天520,我想對父母說一聲:「爸,媽,我愛你們!」
    今天是520,看到了許許多多關於愛情的表白情話,但我覺得,在這樣一個滿屏情侶秀恩愛的日子裡,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向生我們養我們,為我們操勞了一生,如今正漸漸老去的父母,說一聲:「我愛你!」對於父親,我始終是有愧的,年少輕狂時,從來不曾聽他的意見,總覺得他束縛了我的自由。
  • 北島為什麼叫北島——中國當代作家的筆名由來
    有一次他們倆在晚上騎車,芒克想起北島是個南方人,但是一直生活在北方,那時候北島剛出了一本詩集叫《陌生的海灘》,裡面也提到很多島,芒克覺得北島是那種外表看起來很冷、很獨立的詩人,叫「北島」這個名字是非常合適的。而芒克原來有個外號叫「猴子」,猴子的英文不是「Monkey」嗎?音譯過來就變成了「芒克」。北島中國當代作家,起筆名是司空見慣的事。
  • 珍藏的幸福:進了家門,叫一聲爹,喊一聲娘(鄭立偉)
    在這裡,它也是我生活的寫照。家,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就有著不同的注釋。對於漂泊在外的我來說,是愉悅心情的分享,是情緒低落時的安慰,是艱難前行的不竭動力!無論身在何處,還有什麼比家更讓我們牽掛的?還有什麼一提到家就讓我們激動的?我的父親、母親,我的兄弟姐妹!沒有你們,我怎麼有力氣在異鄉的路上行走!
  • 北島:那時我們有夢
    由於艾青的批評,還有雷抒雁寫的文章,北島成為反精神汙染運動的批判重點,再次被停職反省。某報副主編採訪艾青後對編輯說,只論《今天》,關於北島的個人批評全部刪掉。以此,間接保護了北島個人。外文局副局長找北島談話,讓他談《彗星》一詩的問題———雷抒雁化名「蘆丁」在《工人日報》發文章,對此詩作了政治性的解讀。一年多裡北島耗在那裡,工資照發,每天上班,就是沒活幹。
  • 見證曉昱空間的3.14159 | 詩人北島在這裡坐鎮
    她叫曉昱,頭偏離我的這位。我認識她十幾年,至今不知道她姓啥,只聽過部下叫她曉總。她頭偏向的,是亞洲周刊總編邱立本,而右邊這位是紀錄片大導鄧康延。這張照片的意義在於,我們都在這個書吧結緣。物質生活書吧十八歲,我們仨男人,分別在始期、中期、中後期見證了她的長大。
  • 歌唱家閻維文:今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回到家能喊一聲「媽」
    大家好,我是小娛!古語有云:「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悽苦。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對與母親離別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