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參加「感受新山東·見證新願景——臺港澳媒體山東行」聯合採風活動的魯臺港澳記者一行走進聊城陽穀縣景陽岡酒道館暨中國歷代酒器陳列館,近距離感受5000年酒文化的起源、發展、演變和興衰。
魯網10月18日訊(記者 邊興珂 見習記者 於雅雯)10月18日,參加「感受新山東·見證新願景——臺港澳媒體山東行」聯合採風活動的魯臺港澳記者一行走進聊城陽穀縣景陽岡酒道館暨中國歷代酒器陳列館,近距離感受5000年酒文化的起源、發展、演變和興衰。
景陽岡酒道館於2010年建成開放,目前已被錄入山東省博物館名錄。酒道館共上下三層,建築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它以古典名著為依託,史料豐富詳實,收藏曆代珍貴酒器文物2800多件,跨越歷史年代之久、數量之多,全國罕見。
酒道館採用圖畫、雕塑、文物、實物以及聲、電、光等各種手段,以集成模板的形式進行展示,將5000年酒文明依次展現。走進景陽岡酒道館,可近距離感受到千年「英雄酒」文化的歷史底蘊。
記者在酒道館內看到,這裡陳列的酒器包括陶製、銅製、瓷製、木製、玉制等各種類型,其歷史遺存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民國,形成完整的系列。據酒道館工作人員介紹,酒道館的酒文化史按時間順序分為,「上古酒源」、「上古酒禮」、「漢唐酒風」、「陽穀酒香」、「運河酒韻」、「酒都紀事」六個部分,涵蓋了酒文化的起源、發展、演變和興衰史,是歷代酒禮、酒俗的再現,是中國五千年酒文化的濃縮,是研究中國酒文化的寶貴財富。
在酒道館內,「三碗不過崗」酒店場景再現,場景中,店家面色焦慮,正在擔心喝過十八碗酒的武松還能否安全地度過景陽岡。再看對面,一尊武松打虎的塑像矗立其中,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將武松打虎的全過程詳細展現出來。
一款周代鳥形銅尊映入眼帘,通體浮雕翅翼,羽毛栩栩如生,被視為鎮館之寶。「這件酒器最難得的地方並不是外表的華麗,前面的這個彎喙才是亮點所在。這個彎喙是自動開合的流口,其精確絕妙的工藝是中國青銅酒器的代表作品。」酒道館工作人員介紹道。
隨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們來到了館中之館——陽穀縣歷史文化展廳,在這裡,記者們充分了解了陽穀縣的人文和歷史。
陽穀縣不僅有景陽岡和武松打虎的故事,還有著底蘊豐厚的酒文化。此次來到景陽岡酒道館,魯臺港澳記者們不僅鑑賞到博大精深的酒文化,還品嘗到了英雄酒,可謂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