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提前過年了!橫跨11年的「硬核國劇」《大秦帝國》終於迎來完結篇

2020-12-03 文匯網

熱播系列劇集《大秦帝國》的收官之作,改名為《大秦賦》登陸央視八套接檔《鹿鼎記》播出,網友們紛紛炸了鍋,大家奔走狂歡,表示「老秦人」要提前過年,「大秦男兒」終於要來了,都用時下的流行語「爺青回」來表達自己的感想。

從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足足有11年的時間。該系列之所以在歷史迷中有很高的人氣,還是因為做到了尊重歷史,演員陣容也堪稱「國劇」高配。該劇從第一部開始,就是有眾多實力派在此坐陣。

該電視劇改編自孫皓暉的同名小說。原著是六部十一卷的皇皇巨著,給電視劇提供了很好的劇作基礎,但劇版《大秦帝國》前三部導演和編劇等主創班底不盡相同,也使得三部作品各有特色,其中第一部《裂變》是多數劇迷公認的極富理想主義色彩的佳作。

《大秦帝國之裂變》由黃健中執導,孫皓暉編劇,侯勇、王志飛、高圓圓、李立群、孫飛虎等領銜主演,講述了秦孝公嬴渠梁(侯勇飾演)為改變秦國貧窮落後的局面,慧眼識英才任用衛鞅(王志飛飾演)進行變法。衛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不懼得罪秦國老世族,以大公無私的雷霆手段和法治精神,歷經千難萬險最終變法成功,使秦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故事。

這是人人都熟知的一段歷史,課本上最有名的「商鞅變法」,秦國至此由弱轉強,為統一天下奠定基礎的故事。而秦人為了東出天下,披肝瀝膽的那句「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壯語,也讓觀眾熱血沸騰。秦孝公和衛鞅的君臣惺惺相惜、風雲際會、肝膽相照極具理想主義色彩和藝術感染力,由侯勇飾演的秦孝公、王志飛飾演的商鞅,可以說在銀幕上塑造了一段「公為青山,我為松柏」的佳話。

除了兩位男主角之外,劇中嬴虔、太后、甘龍、魏王、白雪、熒玉等主要角色也個個性格鮮明、有血有肉。尤其是盧勇飾演的嬴虔,孫飛虎扮演的甘龍,李立群飾演的魏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部《崛起》圍繞著縱橫捭闔展開,智計無雙的張儀,在六國間運籌帷幄的權謀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的嬴駟和張儀更令人感到親切可信,全劇詼諧風趣的輕喜劇風格也與第一部迥然不同。

全劇很好地刻畫了張儀、公孫衍、羋月、魏惠王、惠施、楚懷王、羋原(屈原)、白起、魏冉等戰國時代形形色色的有勇有謀、有個性和有趣的人物,表現出那個百家爭鳴的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政治特點和軍事力量格局。

《縱橫》由丁黑執導,張建偉編劇,富大龍、寧靜、喻恩泰、姚櫓、李立群等領銜主演,講述了秦惠文王(富大龍飾演)繼位後,任用張儀(喻恩泰飾演)為相負責邦交,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縱橫捭闔,化險為夷,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斷蠶食鄰國國土,取得一次又一次軍事和外交勝利。

看《縱橫》前幾集時,還沉浸在第一部的慷慨激昂和理想主義光環中,總覺得富大龍扮演的秦惠文王嬴駟個頭矮小,演技略顯浮誇,不如侯勇演繹的秦孝公沉穩自信;喻恩泰扮演的張儀更是油嘴滑舌的名利之徒,哪有王志飛演的衛鞅那樣一身正氣、鐵面無私。

不料,越往後看越開始感受到秦惠文王和張儀這兩個角色的親切可愛和真實可信。一身毛病的秦惠文王同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國王;油嘴滑舌的名利之徒張儀更是一位大智大勇的傑出外交家和政治家。富大龍的表演雖略嫌用力過猛,但人物塑造得很成功;喻恩泰則演出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張儀,與全劇詼諧風趣的輕喜劇風格非常搭。寧靜飾演的羋八子既有楚國女子的嬌蠻風情,也有女性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第一部和第二部都在豆瓣上取得了9.3分以上的好成績。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仍保持著這一系列的基本水準,但是比前兩部遜色很多。《崛起》由丁黑執導,張建偉編劇,張博、寧靜、邢佳棟、吳連生、王小毅等主演,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繼位之後,任用範雎為相,白起為將,逐步擺脫宣太后和國舅魏冉控制朝政的局面,親政東出,繼續蠶食六國,滅東周,奪九鼎,奠定統一基礎的故事。但這一部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演員的表演過於溫吞,個性色彩不夠鮮明。

而這作為該系列的收官之作的《大秦賦》,演員陣容也是絲毫不弱。就看這些演員名字,張魯一、段奕宏、鄔君梅、李乃文、辛柏青他們平時的出品水平就很有保證。在該劇開拍之初,演員段奕宏更是自己透露,因為製片人請了很多優秀的話劇演員,他們可以完美的演繹出同期聲,所以幾個技癢的演員也強烈要求同期聲。

而《大秦賦》開播豆瓣評分就飆升到了8.9,希望這部硬核國劇最終能迎來一個硬核的收場。

圖文綜合自:影視口碑榜、影視風向標

編輯:童薇菁

相關焦點

  • 從《大秦帝國》看老秦人的特色美食
    觀看完48集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給筆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關中老秦人的特色美食,這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或許是因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並且出生並居住在三秦大地上幾十年的緣故吧?同時經常飲這種酒,也就塑造了老秦人樸實、厚重和勇武的性格,而通常老秦人給人的感覺不僅是含蓄內斂,更是沉穩持重。一直到今天,秦酒依然非常的厚烈,似乎時刻在提醒著後人,做人要向秦酒一樣樸實、厚重、低調,但絕對有實力。
  • 大秦賦結局:秦滅六國!天下凝一!都結束了——橫跨十四年的大劇
    隨著一個月的熱播期時間,【大秦賦】這部78集顛覆以往劇集電視劇的歷史大劇終於迎來了符合歷史記載的大結局!同時,也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結尾的收官之作。(儘管讓不少觀看過前三部大秦系列的觀眾均對這第四部的劇情吐槽不已!)
  • 《大秦帝國》全系列
    《大秦帝國》系列劇集堪稱經典之作從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至今這一系列已經走過了十三載正如歷史上秦國「奮六世之餘烈」終於實現了老秦人東出一統的理想作為為數不多的歷史正劇這部凝聚了創作團隊多年心血的作品《大秦帝國之天下》精雕細琢,恢弘磅礴一如既往地以匠心交織出一部帝王將相闢野開疆盤整華夏的英雄史詩不同於前三部《大秦帝國》《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創作重心並沒有和以往一樣以呈現人物為主更多則著眼於對整體歷史趨勢的思考
  • 《大秦帝國之裂變》豆瓣9.3,大氣磅礴、熱血沸騰的良心之作
    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即將播出,這個IP已經延續了11年,它並沒有在時間的推移中被人遺忘,而是憑藉著高口碑積累越來越多的粉絲。為了更好的迎接新一部的到來,雪獅子決心復盤這個系列,再刷一遍。
  • 《大秦帝國之天下》定檔央視,張魯一段奕宏帶你滅六國,一統天下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一直飽受觀眾的喜愛,因此對於終結篇《大秦帝國之天下》大家一直翹首以盼,正所謂好飯不怕晚,《大秦帝國之天下》終於來襲,正式定檔12月1日,每晚在央視八套黃金檔三集連播。《大秦帝國》系列一共分為四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還有終結篇《大秦帝國之天下》,四部一脈相承,講述了秦國從秦獻公贏師隰一直到秦國始皇帝嬴政,期間大約一百五十年時間中,歷代君王勵精圖治,發揚老秦人開拓進取的優良傳統,最終統一六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的故事。
  • 開篇就是秦趙邯鄲攻城戰 《大秦帝國4》《大秦賦》上映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螢屏前,兩千年前的老秦人面對茫茫戈壁再度唱起《秦風》。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  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
  • 《大秦帝國》改名開播,一版比一版陣容強悍,這一版看點也很多
    熱播系列劇集《大秦帝國》的收官之作,改名為《大秦賦》,登陸央視八套接檔《鹿鼎記》播出。為了這次的播出,這部劇可以說是煞費了苦心。先是把本來和前幾部劇名相合的《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又是為了符合現行的播劇政策「一部電視劇不超過40集上線」,硬生生將78集的劇拆分成了上下兩部播出。
  • 《大秦》完結篇不爆我不甘心
    12月1日晚,無數「老秦人」的盛宴,一場歷史劇迷的狂歡。等了三年多,它終於來了——《大秦賦》。《大秦帝國》系列,最後終章。《大秦帝國之裂變》橫空出世。2020年,狼煙烽火,萬箭齊發從天空掠過,一顆大樹,已然成型。《大秦賦》,東出之後,便是天下。首播收視破一,但不敵佟麗婭的《愛的釐米》,僅排當晚第五,不過《大秦》系列,贏的從來不是收視率。
  • 任正非款待,這位老秦人16年書寫505萬字,為大秦帝國正名
    」「瑪麗蘇」「宮鬥」,《大秦帝國之崛起》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再現那個最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充滿英雄主義與進取精神的時代;再現帝國先民們在粗礪簡樸的生活方式中,本色奮發的生命狀態;再現大秦帝國艱難走出舊時代陰影,全力開創新文明的滄桑巨變;將那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呈現給改革時代的中國人。
  • 大秦帝國的崛起之路第三篇
    (大秦帝國之裂變主題曲,描述的是秦孝公誓以變法強國,大秦帝國迎來一場巨變) 秦穆公去世後把東擴的目標交給了後世國君,但秦穆公後十幾代國君碌碌無為,又經歷了秦歷共公之後幾代國君的動蕩時代,秦國國力衰弱。
  • 《大秦帝國之天下》終於迎來了秦始皇 為了這部劇建了一座影視城
    《大秦帝國》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電視劇總共預計是80集,講述了戰國晚期累世奮發的秦國在嬴政、呂不韋、李斯、王翦等明君強臣的共同努力下,滅六國,一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是系列歷史劇《大秦帝國》的收官之作。
  • 《大秦帝國》足足3年後終於迎來收官,但他卻因為是奸臣差點辭演
    現在,已經連拍3部的《大秦帝國》近乎成為了國產連續歷史劇巔峰式的存在,在經歷了裂變、縱橫、崛起之後,終於迎來了《大秦帝國之天下》收官之作。據悉,段奕宏在接到《大秦帝國之天下》時,面對呂不韋這個人物角色他卻表示演不了,原因是已經差不多5年沒演過電視劇了。
  • 大秦帝國4:嬴異人丟盡了老秦人的臉!在位時被打得不敢出函谷關
    大秦賦:嬴異人歷史原型,平庸暗弱,曾被信陵君率五國聯軍擊敗12月1日,《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
  • 大秦帝國收官之作,為什麼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而叫《大秦賦》呢?
    首先小編給大概的順一順大秦帝國的幾部作品: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從公元前362年冬日的黃昏, 秦魏兩軍鏖戰數日,死傷無數,勝負未分,戰局混亂。秦獻公被魏軍的狼毒箭所傷,軍塌前,身受重傷的秦獻公受公子嬴渠梁兵符退兵,就在秦國即將陷入困境之時,公子贏虔、嬴渠梁等帶領老秦人的浴血奮戰,秦國才得以保存,然秦國東有三晉虎視眈眈,西北有草原部落的騷擾,在內憂外患之時,時任秦國大王秦孝公勵精圖治,重用商鞅,變法圖強,秦國崛拉開序幕。
  • 正本清源:為什麼說《大秦帝國》是一部平庸的歷史虛無主義作品? | 循跡曉講
    同理,《大秦帝國》的寫作手法,雖會給剛入坑者帶來新鮮感,卻難免會令老讀者興味索然,覺得自己仿佛是在圍觀一幫似曾相識的基層老幹部,穿著古裝玩cosplay。對此,作者在字裡行間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都是老秦人嘛,自然有與眾不同的文化基因。但正是這貫穿全書的「老秦人」意象,暴露了《大秦帝國》另一重大缺陷。
  • 為什麼《大秦帝國》後幾部都不唱「赳赳老秦復我河山」了?
    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的開局背景是秦國在和魏國的戰爭中,近乎有亡國之危。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戰」,秦獻公贏師隰不但沒有奪回秦國故土,而且身中毒箭而死。這種迫切的改革強國的願望不只是他一個人的,而是每一個老秦人的。改革勢必引發各種陣痛,但是老秦人正是靠著這份願意「共赴國難」的團結,才使得商鞅的改革得以實現,才使得秦國經歷裂變後,東出函谷,一統天下。到了後來「縱橫、崛起、天下」,實際上形勢已經徹底改變了,所以劇情的角度和基調也隨之改變,不再講老秦人的各種付出與團結了。
  • 「大秦帝國」系列劇11年曆程,對歷史正劇重返C位有何啟示?
    大秦帝國系列劇自首播至完結,歷時11年。這在近幾年的國產市場實屬罕見。那麼,這個大IP如何堅守初心?11年發展歷經怎樣的市場和播出環境?《大秦賦》熱度、收視一騎絕塵,口碑卻高開低走,為歷史正劇的創作提供了哪些經驗和教訓?收視熱度高,口碑卻遭遇過山車?
  • 《大秦帝國之裂變》——譜寫亂世中的強秦戰歌
    《大秦帝國之裂變》是由黃健中執導,孫皓暉編劇,侯勇、王志飛、高圓圓、杜雨露、李立群、許還山等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歷史劇。該劇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的過程。
  • 大秦帝國裂變之崛起
    過年期間補了兩部非常難得的大片<<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崛起》,有些感悟分享於大家。相比崛起,更偏愛裂變,嬴渠梁多於贏駟。多感動於那句口號:「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贏渠梁臨危上位,立志改變貧窮落後的秦國,許大秦人一個豐腴富足的盛世安年。
  • 耗時12年製作,《大秦帝國》系列迎來結局,網友:集數太良心!
    在當下王凱主演的《清平樂》如此火熱,講述宋代宋仁宗的傳奇歷史故事,這樣的歷史大劇就很受歡迎,但是在中國最厲害也是耗時最長的歷史劇是《大秦帝國系列》,這部能夠還原真實歷史的電視劇,不管是哪一部的製作都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就要播出,長達80集的劇情足夠讓觀眾大呼過癮!而這也是宣告著耗時12年傾力製作的歷史大劇要完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