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吉他手,都過有一個樂隊夢。倘若有了樂隊的潤色,方能一個頂四個,感受雙倍快樂。再加上青春的揮霍,天真的執著,隨聲的附和,仿佛開了天,闢了地,威震山河!
快樂歸快樂,這一路上的囧事也是一大鍋
比如我們貝斯手,離開哪個樂隊哪個樂隊就火了我們給吉他手湊了100塊錢讓他買花送姑娘,結果這廝想了想沒捨得,拿錢換琴弦了鼓手打的不穩就買了一堆小打的配件來「武裝」自己,每次都搬運好幾趟. 作為一名組過六年樂隊的吉他手,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些年我都遇到過哪些哭笑不得的奇葩事.
(一)
有一次,這位學長幫一個唱歌的同學伴奏,擔任樂隊的吉他手,記得很清楚,他穿的比主唱還炸眼,一條淺粉色的緊身褲,一件純白色的皮夾克。
吉他手能自戀到什麼程度?
最初在大學校園組隊的時候,那時純粹為了完成考試作業,老師督促我們自行分配互相幫助完成好期末的表演任務。就是主考人員要站在中間和靠前的位置,然後其他同學伴奏,或者和聲。
我記得那時候總有個高年級的師哥,彈吉他彈得非常好,穿衣服也有風格,是個上進心特別強的人 ,換句話說,每次只要臺上有他,必須他就得站在最前面,壓根不管誰才是主考人員,必須得是C位。
以至於一場考試下來,搞得評委老師不認真聽自我介紹都分不清到底該給誰打分......
有一次,這位學長幫一個唱歌的同學伴奏,擔任樂隊的吉他手,記得很清楚,他穿的比主唱還炸眼,一條淺粉色的緊身褲,一件純白色的皮夾克。
從音樂響起,主唱和他就一直往臺前挪動,誰也不讓誰,到後來這位師哥的腳都伸到舞臺外面一半去了,還要把樂器探出來,那叫一個拉風......
可是主唱同學用的是無線麥克風,直接跳下來滿場跑!給昏昏欲睡的評委老師們嚇一跳,嚴肅單調的備考場地頓時歡呼聲四起,無奈師哥有條線牽制,悔不當初沒有提早準備無線設備上臺......
當然了,在舞臺上,自信是真的很重要,但咱們得控制好這個開關。
(二)
一首《真的愛你》走天下
差不多是在剛剛畢業之後,我的技術和為人都很青澀,卻一次偶然機會獲得了一份老歌酒吧的兼職工作,報酬在當時算是很美麗。那時候的我沒啥舞臺經驗,唱歌也不好聽,彈的東西也全都是只為了專業課考試的instrumental rock,就是所謂的純器樂搖滾大曲子。
差不多是在剛剛畢業之後,我的技術和為人都很青澀,卻一次偶然機會獲得了一份老歌酒吧的兼職工作,報酬在當時算是很美麗。那時候的我沒啥舞臺經驗,唱歌也不好聽,彈的東西也全都是只為了專業課考試的instrumental rock,就是所謂的純器樂搖滾大曲子.
然而這些曲子並沒什麼實用性,所以演出只能單憑一首《真的愛你》走天下,本來坐在前排唱歌,一到這首歌我就站起來彈solo,因為離得遠啊,效果器還得別人幫忙踩.....
後來才明白那段時間以來都是靠隊友的友善和照顧才支撐了那麼久,和大多數朋友一樣,我也是因為受beyond影響才學習吉他,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走到哪都是彈那些經典solo。
小時候每年到了偶像樂隊黃家駒的忌日還要在家裡點上一根蠟燭,嚇的父母夠嗆,隔著門在外面罵我,我在裡面因傷心嚎啕大哭,也有一次因為同學故意弄掉了我偶像的照片追著他操場跑了兩大圈。
這樣的情感模式輻射了好多年我才漸漸學會放下心裡這塊石頭,平靜的對待事物和所有音樂。
慢慢開始明白,我們不能一直抱著老舊的東西不放,時代在進步,流行的東西也在改變,經典值得致敬,但是也要不停的學習和接納新的東西。
(三)
你永遠不知道隊友會有什麼奇葩的小怪癖
大學畢業後,我正式組了人生中第一個像樣的樂隊,因成員之間都很志趣相投所以每次排練都笑料百出。
有一次組織了一個緊急排練,約了一個小時的琴房,等磨磨蹭蹭開始還剩40分鐘,剛過不到一遍,鼓手提出要上大號。
我們鼓手有個怪癖,就是上大號必須要脫光......
因此他從來不在外面上衛生間,那次因為我們前一晚上吃燒烤喝涼啤酒拉肚子了實在是不得已,琴房的衛生間又很遠要去到對面商場,所以他還得再帶一個人給他拿衣服......
當大家第一次聽說的時候都吃了一個大驚,讓他臨時將就一次,發現根本就是徒勞,簡直把上大號視為人生大事一樣絕不妥協。
一共四個人就走了倆,基本上也沒排成。之後我們鼓手就有了上廁所在門口接衣服的一個專人,不管是大棉襖二棉褲的冬天還是輕裝上陣的夏季,他再也不怕在外邊上大號了……
自從鼓手的怪癖曝光以後,就像持有了某個奇妙空間的門票一樣,接連發現身邊玩樂隊朋友的各種「愛好」。
有一次聚餐我們用鼓手上廁所脫光的梗交換到了貝斯手的一個小「秘密」...
你們猜怎麼著?他睡覺不睡床就睡沙發,後來搬到了個公寓乾脆就把床扔了,吃住練琴全都在那一個沙發上。
我們問他話也沒聲全都是那朋友替他回答,別人請這個朋友吃飯他就跟著去吃,吃完了拍拍屁股就走,開車送這朋友回家他就跟著上車送到地方下車了也不說話......
我們一度以為他是啞巴,但也不好意思問.....
直到有一次,我的貝斯手邀請這個朋友去家裡做音樂,這小弟也來了,拿人家廚房裡的泡麵就泡著吃,我們貝斯問他要幹嘛,小弟說話了:「餓了......」
我當時聽完以後差點沒氣窒息了!還好我當時不在場呀,只能說我這幫哥們兒太仁慈,太友善了,太崇尚peace&love了。
面對這幫各種奇葩的藝術家,我只能自愧不如...
(四)
把音箱和鼓搬回家排練,被警察找上了門
說到四人樂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經歷,那就是正好湊一桌麻將啊,排練的時光是開心的,打麻將和開黑的時刻也不賴,一旦有了第一回,那就好比是剛放假的小學生,不到快開學了都不帶拿起作業本的。
幾人召集排練,面面相視幾秒,然後默契就慢慢產生了,邊碼牌邊督促自己該寫作業了,邊推塔邊集體自責這次又沒考好下次一定要注意。
有段時間,排練室到期了,我們就臨時把音箱和鼓,先都搬回鼓手家了。有一天我們去他家看槍花的演唱會,看嗨了,結果在家排練上了!
那是一套配置齊全的Tama真鼓。幹的還都是重金屬,時間沒有控制住,兩個小時沒止步。
待我們暢快過後大汗淋漓的一出門,門口有個大爺語無倫次的激動問:
「整啥呢叮咣的,樓上吳老二下來敲好幾次敲門,你看你們幾點了這不擾民麼?報警了吳老二都報警了!警察都來了!嚴重了我跟你說丫蛋這事態!」
我問 警察呢?
"敲累了,走了......"
(五)
駐場樂手有多「爽」?!
大概是2015年到2019年的期間,國內再次陸續興起了一波音樂餐館和音樂酒吧的流行潮。給許多身懷絕技的歌手樂手帶來了不少創收。與此同時市場大了,人員不夠的時候,也有很多老藝術家重新出山,新人也紛紛湧入行業,濫竽充數的人也獲得了鍛鍊的機會。來到南方以後的第二年就遇齊了各色炒更人。
好玩的是某次我作為主唱和不認識的同仁組二人樂隊臨時替他人演出,因為沒有事先排練過所以我儘量挑一些大家都熟悉的歌來唱,幾首歌下來我們溝通後續的歌曲,發現特麼詞窮了...
我特意選了幾首經典老歌讓他幫我伴奏他竟然說沒聽過???
我說要不然你唱我彈,他說他不會唱,我說那我給你發譜子和走向,他說那也不行......說罷給我看了幾首他會彈的歌讓我在裡面挑,大概也就十來首......
我當時就蒙了,什麼情況…還能這麼玩?在那之前我還真的是見識淺薄,也有可能我遇到過的全是大神?
於是那次我在他那歌單裡挑了一首,臨時現學了一首,重複唱了一首,放假伴奏一首才勉強給湊合完工了。
真是我最難忘的一次演出之一。
至此之後我變得更加的「佛系」,演出效果完美那是上天的偏愛和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原因,演出效果不盡人意也是正常的事情,我需要做的就是不停的站在舞臺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讓船開到橋頭。
(六)
樂隊和調音師的相愛相殺
凡是正經的樂隊都有一個常識性素質:演出前後,要和調音師客客氣氣的,千萬不能得罪。
為啥這麼說呢?
一次是在音樂節上,準備前照例的先給調音臺人員遞上一顆香菸,可是那次第一個樂隊上去試音的時候就要求給混響,從頭到尾,咱們就沒聽到一絲混響......
這都不算啥,在最後合影留念的時候,那位所謂的「調音師」開始上去拍照,當晚所有的照片,每一張都有他呀,一張都不落。
說他也根本不聽,搞得我們想做宣傳,都沒有樂隊單獨合影,後來硬生生給p掉了……
除了這種大型舞臺的調音師意外,在一些室內音樂酒吧也有很多地方設置了調音師這個職務。
印象最深的是在廣佛交接的某一家音樂餐廳,基本上所有演職人員都會秉承客客氣氣的原則對待設備臺的控制人員,可是他家就很奇葩,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各種理由換樂隊,換演員。
趕巧碰上一次集體會議,幾隊人員交集,說起來樂手們都沒有大問題,只是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共同把話題指向了他家的所謂的「調音師」。而且所有人的評價都驚人相似。
就這樣一位20歲左右的小男丁,生生的讓各路大佬都折服了。我們對他的評價是就是個開關電源的,什麼調音什麼學習一概不懂,人家也不聽你說的......
反正所有 「犧牲者」包括我在內,就要認倒黴了,所有的這位小兄弟的錯誤都會由舞臺上的人來買單,誰讓人家是店長的親戚呢{此處哭笑不得}後來聽店長美其名曰孩子還小出來鍛鍊一下,隔壁的大哥坐不住了:「這特麼哪是鍛鍊他,這是鍛鍊我們呢!」
我們總結的對真假調音師的原則就是:管住情緒管住嘴,實在不行就硬懟 !
(七)
雖然組樂隊這些年遇到過不少哭笑不得的事,但是能組到一支合拍的樂隊確實很難,所以經常看到有一些主唱發帖招樂手是這樣寫的:招募吉他手貝斯手鼓手鍵盤手嗩吶大提琴......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從前的一幕幕又重新在我眼前閃現,無論目標是怎樣的,也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人生的經歷,都是青春的見證。看著那些成立了幾十年的國內外樂隊前輩們,即便是四十五十六十歲,還像個躁動的少年,永遠都對樂譜留戀,仿佛擁有樂隊,就還擁有者整個青春。
如今的我已經多了幾分坦然,褪去了幾分稚嫩。但是我仍還有組樂隊,不同的是已經不抱有太強烈的得失心理,而是把那當做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以說樂隊帶給我們的不止是內容豐富的狗血趣事,還能保持我們的靈魂不被歲月衝刷的黯淡無光,而且組樂隊相對於個人單獨演奏或者演唱,在流行音樂裡,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總之「樂隊」這個名詞,好似本身就是個發光的存在。所以我想就這樣活到老,組到老,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