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安靜下來,細細品味佛語,來領悟心的最高境界。
壹
《金剛經》有這樣一句佛語:所有相皆為虛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世間萬物(即使並非萬物)都只是像在做一場夢,如同空即是色一樣,色由空幻化而來,只是一個我們看得到的表象,色亦會回歸到空中去。一切都是虛無的,我們看得到的世界萬物不過是我們認為的這樣,比如我們認為荷花很美,那它就會是美的代表。而我們在人世間所有的行為和各種情緒,也就像走在了夢幻中,或者在泡影中,正如時光會像清晨的露珠和閃電一般快速地消逝,說一切事情和不快樂就像過眼雲煙的虛幻般又有什麼不對呢?
人世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可能是遙不可及的愛情,也可能是仕途的不順利,亦可能是遇上各種無恥之徒。如果沒能控制住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天為不同的事憂心煩心,那就是做不到「一切皆為虛幻」,亦沒能擁有平常心去看待世間萬物,自然體會不到佛語中心的最高境界。
貳
佛語: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沒有看透一切的時候,不時會大悲大喜:手足舞蹈地表現自己心中的喜悅,往往激動得面紅耳赤也沒有發覺;傷心的時候情緒開始低落,不僅影響自己,也影響著他人,這就是用凡心去對待事情,未能有成熟的心境,更未能讓心安靜下來。心的最高境界是在再大的喜悅與哀傷面前也會波瀾不驚,不會失態,因為你已經徹底領悟了人生的一切因果輪迴,一切緣分命數。
大悟之時,並非對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感情,而是知道感情也是虛幻。所以,為什麼不能以平常心來看大千世界的好與不好呢,不能細細感受心如止水的境界呢?
叄
佛語: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逆境向來每個人都要經歷,但做法卻不一樣,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對其產生了恨意,有的人卻在經歷過逆境後貪戀上了逆境對其的激勵。事實上逆境會讓我們成長,我們在人世間經歷的痛苦正是由於源源不斷的逆境以及不同讓你走進逆境中的人。
逆境磨練了我們的心志,讓我們在自我修行中強大了心的力量,對於曾經覺得可怕的人和事,在年齡的增長和時間的推移後都變得微不足道、毫不畏懼,拿起與放下同樣重要,逆境與順行具有同樣的意義,這個時候的你就會感謝曾給你施加壓力讓你前進的你,大概你就會到達了另一層境界。
肆
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一個人往往不願想起痛苦的事情,但是就越容易記得,因為心的在乎,他還在想著能回到事情發生的前一刻,所以掛念著,久久不能忘懷,正如愛情一樣,忘記不了那個他,不過是因為對他還有著念想。當心真的釋然了,就不會是刻意地去忘記了,而是順其自然地沒有了那份掛念,讓自己活得灑脫自在。
但是,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世間有多少人呢?所以必須要不斷地去領悟生活,感悟真諦啊。只有做到心的淡然,自然就是對過去釋懷與得到更多啊。
後記: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活出平常心來,寵辱不驚、坐懷不亂,再去參悟更高的境界。人的一生不短也不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要遵循心的真實想法,去享受每一天的精彩,子蘇子鴛唯美文字會繼續分享更多人生領悟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