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語 | 阿彌陀佛在心間

2021-02-19 靈隱寺

很多人聽到「禪」,便以為是抽象的,似乎不可捉摸,只可玄談。其實禪是非常具體的,生活中切的經驗,無一不蘊含著禪機。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眾皆不解,唯迦葉尊者會心一笑,於是便有了世尊將「禪」這一「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付囑給迦葉尊者之說。「禪」在拈花微笑之間便活脫脫地誕生了,所以,「禪」來源於生活。

禪的本質,並非玄談,而是要使人們從生活陰影的困擾中解脫出來,獲得成熟的心智和豁達的情懷。

插秧偈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五代 布袋和尚

插秧,實在是普通常見的農活,但布袋和尚卻從這常見的農活中觀照出至玄至妙的人生哲理,道出了活鮮鮮的禪,揭示了佛法與生活不一不異之理。

眾生總在「迷」與「悟」之間。迷者將佛法與生活截成兩段,萬法森然對立,於是煩惱不斷,生死流轉;悟則煩惱即菩提,此土與淨土不異,覺悟奉獻,歡喜和樂,此即近世所謂「生活禪」。

禪,就是要人在生活中,緣來惜緣,緣去隨緣,培養一種「得不喜、失不悲」的豁達胸懷。

杭州靈隱寺微信從今天起推出「禪語」專欄,精選佛言禪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讀「禪語」,對佛法便有一種新的認識,對人生便有一種新的覺悟。

以禪養心,以法滋性。希望此欄目能緩解眾人煩惱,起淨化人心、清淨國土之目的。

相關焦點

  • 與阿彌陀佛心相印
    佛把往生極樂的殊勝途經化成六字洪名,淨土微妙法門,只要深信切願念佛不斷,就契入了涅槃妙心,無需一絲思慮,阿彌陀佛很偉大,也很簡單,我們就無需複雜,心心相印也不過如此吧?阿彌陀佛親手把放光蓮臺化成佛號送給每一個念佛人,你無需求什麼,佛什麼都為你準備好了,只需你涅槃吾心,念佛不斷,即可轉生極樂佛國,怎麼升到極樂的?對不起你無需知道,如果很想知道,那就念佛吧!人生一片寂寞,不見世人念佛幾個。
  • 佛家十大經典禪語 一句禪語一種人生
    禪語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畢竟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 阿彌陀佛助念儀軌
    我行施等諸資糧為度眾生願成佛 念四無量心文(三遍)願諸有情具足安樂及安樂因(發慈心)願諸有情永離苦惱及苦惱因(發悲心)願諸有情永不離失無苦惱之妙樂(發喜心)願諸有情遠離愛惡親疏常住平等舍(發舍心) 阿彌陀佛觀想文
  • 梵音 |《阿彌陀佛在心間》保佑善良的人一世平安
    詞:許俊華  曲:許俊華 阿彌陀佛在心間他教我不貪不厭阿彌陀佛在心間拋開紅塵多雜念不管路艱辛我願意去邁開大步勇向前不管路遙遠何時到終點我會完成這心願阿彌陀佛在心間快樂在人世間 阿彌陀佛在心間他教我不貪不厭阿彌陀佛在心間拋開紅塵多雜念不管路艱辛我願意去邁開大步勇向前不管路遙遠何時到終點我會完成這心願
  • 聖號念誦,是念「阿彌陀佛」還是「南無阿彌陀佛」?
    我報名參加了阿彌陀佛聖號(漢語)的念誦。念誦聖號時,是念四字「阿彌陀佛」還是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在探討問題前 ,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南無阿彌陀佛」的含義。我們在念誦佛號時,是念誦「六字」還是「四字」,因為六字名號中「南無」二字除歸命之義外,還含有:歸依、恭敬、頂禮、度我等義,為讓自己增上對怙主阿彌陀佛皈投與恭敬之心,就當以念誦六字名號為主。
  • 阿彌陀佛淨土法門
    成佛首先我們必須具備堅定的出離心,念佛才能產生真實的意義與功效,如果僅為自已的今生來世種種利益來念佛,由於不具備出離心,念佛法門也變成了世間法,觀修就是讓你生起對六道輪迴的出離之心,南無阿彌陀佛我們依靠阿彌陀佛,僅有出離心是不夠的,要對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殊勝之處了解之後,自然對阿彌陀佛升起虔誠之心,同時配合對西方淨土的觀想,這個學佛的整個過程本身就是皈依的修法,
  • 佛經中8句經典禪語,句句直指人心!
    佛經中有很多經典的禪語,句句直指人心!讓修行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悟道。其中有惠能大師在大街上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也有舍利弗聽到馬勝比丘誦念「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而開悟,等等不一而足。
  • 佛教:這幾句佛家禪語,讀懂了受用一生
    當然了,佛法是很深奧的,佛經又是浩如煙淼,想要了解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一篇我們就一起來分享幾句禪語偈言,如果您真的懂了的話,絕對會受用一生。好了,話不多說,咱們馬上開始。有人總認為淨土法門非常簡單,只要隨便念念「阿彌陀佛」就能一切如願了,其實這是極大的誤解,因為這道法門易在修行,卻難在信願。像是很多師兄都在念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的相信西方三聖和極樂淨土的存在呢?
  • 茶室禪語之妙:寥寥幾字,大有乾坤
    簡單有格調的茶室,都會掛上一副禪語字畫作裝飾。茶室主人的審美趣味也可從此處窺見一斑。今天我們選取了一些禪意書掛,附部分釋義參考,可供品讀。佛教中,寂是清淨心,人心若永遠清淨,便決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不會被外面境界汙染。二字:洗心 無心 無為 如是 汲古 行雲 清風 松風洗心:去除惡念、雜念。無心:佛法是心法,但不是有心法,更不是無心法。修行佛道,當離一切心念,有無皆是妄念。有心修道,無心修道皆是妄計執著,非佛正道。
  • 愛無界推薦:活佛加持臧巴拉嘎嗚佛牌(阿彌陀佛,綠度母,黃財神佛牌)
    佩戴佛牌的同時,如果佩戴者,心存不正或意圖不軌,不管身上佩戴的是多麼珍貴或具歷史性高的佛牌,都會是毫無幫助的。佩戴佛牌並非講究請供金額的高低來做為依據,而是持有者本身的想法及心靈,如佩戴一尊經開光加持後的佛牌者,且經常行善,行為正派肯定會受到庇佑。但是佩戴者,無惡不做,那怎會得到幫助呢?
  •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僧人們要經常念「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是佛教語,通讀此語就是平常說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是梵語的音譯,「南無」,是梵文 Namas的音譯,讀作那摩,亦有譯作「南謨」、「那謨」等。是致敬、歸敬、歸命的意思。常用來加在佛、菩薩的名稱或經典題名之前,表示對佛很忠心,很度誠、一心歸順於佛。
  • 【阿彌陀佛接引站】2021.1.09號群裡動態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聲聲佛號送去清晨的問候與祝願!佛號聲聲融自心,新的一天從發菩提心開始,願以清淨心、至誠心、慈悲心、恭敬心,感恩心,與一切眾生結佛緣!結法緣!結善緣!願有緣的家人們因聽我白話宣佛法而早日破迷開悟,出輪迴回極樂,願一切眾生都能得聞正法,離苦得樂,得遇明師善友!
  • 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念100萬遍阿彌陀佛,收下3大妙法……
    讓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祈願阿彌陀佛發光加持:生活美滿,身體安康,事業順利,吉祥大順!阿彌陀佛,佛中之王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佛中之王,也是咒中之王,發48大願度盡眾生,功德超過一切佛!阿彌陀佛也是光中極尊,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可以追尋、保護、救度念佛的人。所以,只要誠心念「阿彌陀佛」,就可獲諸阿彌陀佛的加持護佑!念100萬遍阿彌陀佛,福報巨大一句阿彌陀佛,是世間最美好的祝福;一聲阿彌陀佛,是世間最吉祥的咒語!
  • 南無阿彌陀佛
    諸位記住,二十歲的時候求出家,師父就給他剃度了,傳戒老和尚剃度之後,告訴他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晚上睡覺,睡熟了佛號停了,一醒過來佛號就接上,念了多久?九十二年,不是普通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萬緣放下,一心專念。
  • 你是否也會如此,讓阿彌陀佛傷心?
    (待續)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看似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但這六個字,不是人類所能發明創造出來的。這不是簡單的文字,而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而來的。阿彌陀佛生生世世為我們修行的一切功德,為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放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裡。現在科技時代,很好理解,這就像一個小小的U盤裡,可以容納所有的音頻、視頻、圖片、文檔,一切的信息,都能裝在U盤裡。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如此,一切功德都在這句名號裡。這句名號不僅有阿彌陀佛的功德,還有阿彌陀佛的慈悲與愛。
  • 阿彌陀佛與荷歐波諾波諾的關係
    靜坐:太極莫太急,清除內在垃圾,讓心歸零。默念:我愛你、謝謝你、對不起、請你原諒我。感恩:自己要對一切的境緣負百分之百的責任。生活:細嚼慢咽,八分飽;小聲說話,不發火。阿彌陀佛是無量,是一切佛,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信念阿彌陀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布施與布道,佛德是我德『以念佛心,入佛知見』,阿彌陀佛也是咒,是口訣。相由心生,清淨妙德;止有序,才能從容致遠。
  • 禪語佛心:三千皆是夢,萬相幻空開!
    佛說:眾生善惡,皆由心生。萬事萬物皆有佛性,亦如人之本真,有時分明近在咫尺,卻又無法靠近。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萬物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樂。昨日已去,明日是謎,面對今朝我們應盡力。快樂來自施與,煩惱來自要求。
  • 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怎麼能夠專心?
    我們不要埋怨,我念念佛怎麼會跑,這個跑是太自然了,妄想我們太熟了,這個心一直是野的,它沒有受過約束,想跑是很自然的。你要知道心在自個,不要失掉自信啊,跑了之後,我還想著把它拉回來。已經跑了,我又念出一句阿彌陀佛,這很可貴呀!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自己聽,用耳朵聽,自念自聽,這等於返聞。
  • 佛教:阿彌陀佛發願的過程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快關注念佛居士阿彌陀佛大願的緣起是法界的一件大事因緣。我們從淨土經典當中,尤其是《無量壽經》裡面,可以來回顧一下阿彌陀佛發願的過程。釋迦牟尼佛在講這個念佛法門之前,首先就把阿彌陀佛因地發願的過程以及大願的內容給我們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注意這2點,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信眾也經常嘴裡念這句佛號。常去寺院的人,會發現寺院處處都可見「阿彌陀佛」的身影。雖然許多人常念「阿彌陀佛」,但對「阿彌陀佛」的了解知之甚少,念誦其名號,也往往追逐表面形式主義,使念佛的功德漏了、散了,這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