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好好守護你》:兩個人相伴仍是孤獨,一個人獨處更是孑然

2020-12-28 怪還是乖

《沒能好好守護你》這篇小說是亂序版,在現實中不斷的穿插兩個雙胞胎姐妹伊索特和維奧拉的回憶,看似時間錯綜亂雜,一本看下來你會覺得整個故事發展是完整有序的。

未婚先孕的媽媽露絲不被家裡人接受,帶著兩個雙胞胎女兒伊索特和維奧拉搬到英國的郊區,日子雖然過得貧窮,她們總能找到法子開導自己,讓日子過得有趣。雙胞胎姐妹結識小鎮上的雙胞胎兄弟麥可和約翰。男孩們喜歡冒險,女孩們跟隨他們,四個人開啟他們的冒險之旅。那段泛著綠光的森林雨海灘的美好經歷是維奧拉難以忘懷的時光。一天,約翰悄悄塞給維奧拉一顆鵝卵石上面刻著她的名字,維奧拉沒有告訴伊索特,這成為他們之間的秘密。他們在樓塔裡玩捉迷藏,約翰錯把伊索特當成了維奧拉,親吻了她,被麥可和維奧拉看見了,維奧拉下閣樓時,摔了下來,從鼻子到嘴唇縫了很長的一條線。他們還是在一起玩,感覺還是不一樣了,維奧拉還是有點難過。

一天晚上,一個男人弗蘭克帶著他的女兒波莉來她們家做客,雙胞胎姐妹不喜歡這個虛偽的男人,但不得不給媽媽面子。露絲為了討好弗蘭克,每周六都費勁心思的準備晚餐,以至於她們前幾天都要過得很拮据。弗蘭克與露絲準備要訂婚了,他們要外出,將波莉交給雙胞胎姐妹照顧,然而伊索特她們只想甩掉這個粘人鬼,去找男孩子玩。實在是沒辦法,帶上了波莉一起,他們將波莉關在塔樓,自顧的去玩了,等回來時發現波莉不見了,大家怎麼找都找不到。弗蘭克離開了露絲,露絲的訂婚泡湯了,她每日酗酒,用酒精來麻痺自己,最後選擇跳海自殺了。成為孤兒的伊索特和維奧拉被姨媽帶到城市裡生活,遠離了小鎮,和男孩們失去了聯繫。露絲是一名單身媽媽,要獨自撫養兩個雙胞胎女兒,維持生計,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自己小心翼翼去維護這份關係,結果被自己的女兒搞砸了,她也失去生活的念頭。伊索特很聰明,又擅長和人交往,很快適應了城市裡的生活,並且她想忘記郊區裡的生活;維奧拉不一樣,她更加嚮往郊區的生活,更喜歡親近自然,每每她講起之前的生活時,都會被伊索特打斷。維奧拉說「我們在森林和海灘相處的那些日子已經埋葬在我的身體裡。它們不僅僅是記憶,它們的存在提醒著我自己到底是誰,到底屬於什麼地方」。維奧拉越來越抗拒城市的生活,最後她患上了厭食症,住進了醫院。而伊索特成為了一名時尚雜誌的主編,有一個交往多年的男朋友本。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一點就足夠讓、伊索特羨慕了,不用說加上本有帥氣的外表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即使是兩個人快到了訂婚,伊索特也沒有和他說過她的身世,她不信任他,或者說她不想被本否定。伊索特被辭後,到醫院去看望維奧拉,在維奧拉的苦苦哀求下,伊索特答應她回到小鎮看看,去尋找雙胞胎男孩。

回到小鎮的伊索特得知雙胞胎男孩始終沒有去上學,成為了森林裡的偷獵者,一天夜裡喝醉的約翰錯殺了麥可,被判入獄。約翰在馬場服勞役時遇見了伊索特,他將鵝卵石給了伊索特,希望她能夠將這個石頭帶給維奧拉,伊索特不明白什麼意思,只是回去後將事情簡單的描述。維奧拉想見約翰,努力的給自己增重,她如願的出院了。伊索特不想讓維奧拉回去,想要維奧拉擁有新的生活。伊索特和本去參加他父母的生日會,在那天晚上,伊索特向本坦白了自己,也意識到當時約翰錯把她當成了維奧拉,她決定回去跟維奧拉說明情況。而維奧拉也在伊索特的公寓裡翻到了約翰給她寄的信和那顆鵝卵石,她搭乘開往小鎮的火車。雖然是雙胞胎,性格迥異的她們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姐姐聰明,擅長和人打交道,妹妹敏感細膩,喜歡親近自然。姐姐能夠快速的適應城市裡的生活,妹妹還在想著郊區的生活,不願意做出改變,沒有說哪一個更好,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是自己選擇的,也是我們的權利——沒有任何東西能讓我們為自由自在地生活感到害怕。永遠不會有。

我不懂書名為什麼取「沒能好好守護你」?沒有守護好什麼呢?伊索特和維奧拉沒有守護好波莉,造就後面一系列的事情發生,露絲死了,她們被姨媽接去市區生活,和男孩失去聯繫。露絲沒有好好守護她的女兒們;伊索特不想守護她兒時的記憶。本一直在守護著伊索特,約翰和維奧拉一直在守護著他們之間的愛情,伊索特在守護她的妹妹。總的來說,沒有守護很多事物,但是也守護很多事物,歷盡千山萬水,最後的結局還是美好的。兩個人相伴仍是孤獨,一個人更是孑然。伊索特與維奧拉、伊索特與本、麥可與約翰,他們之間兩個都是關係最親密的人,看似是最了解對方的,其實不然,他們之間也有不理解和不坦誠。明明兩個距離很近,心卻隔著很遠,兩個人相伴仍是孤獨。而當他們獨處時,又會想念對方,覺得對方很好。其實,只要把話說明了,多點信任,兩顆炙熱的心依舊可以連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劉若英,一個人的獨處,是無法選擇的生存狀態
    奶茶劉若英,花一年的時間探討、反思自處與相處的道理都在這一本書中呈現,書中的金句很多,我會在以下的文字中和你分享書中的精華。劉若英在自序中說,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並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
  • 天蠍座,為何常常與孤獨相伴?
    而還有些人卻喜歡獨處,喜歡享受屬於自己的一個人的世界。 比如,拿天蠍座舉例。能夠了解天蠍座,真正走進天蠍座類型的人並不多,因此很多時候,天蠍座在外人眼中看起來就是一個獨來獨往的孤獨之人,那麼,天蠍座是否真的喜歡獨處?孤獨感又為什麼與天蠍座相伴呢?
  • 一個人也能好好過
    一個人的時候,累了就多睡會,乏了就歇一會,不用洗衣做飯,不用收拾碗筷,時間充足,心情愉快。一個人的時候,雖然孤獨,卻可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雖然無聊,卻可以無拘無束的生活,沒有別人的打擾,日子會很清淨,沒有瑣事的操勞,也過得挺好。
  • 餘生,願你能安然享受,獨處的時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說:「曾經我認為,孤獨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個人。現在我認為,孤獨是自己居然就能成為一個世界」。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 一個人的時候,要學會忍受孤獨,學會獨處
    獨處人在喧鬧的時候,往往會不知所措;在安逸溫柔的環境中,最容易喪失奮鬥力;所以說,人只有是在獨處的時候,在孤獨無依,艱難困苦之中,這樣才能夠發揮一個人最大的潛力。不可否認的是,獨處的確會給人的心理多多少少的帶來些許不適感,會產生許多失落,孤獨,內心毫無著落的空虛的感覺。但是獨處的時光,也是最為鍛鍊人的時光,獨處最能磨鍊人的意志。
  • 學會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 ​比孤獨更可怕的,是和錯的人在一起
    」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居然一個人能做這麼多事,真是奇葩。大家可能不相信,當丹先生一個人在做以上那些事時,並沒有感到孤獨,反倒很多時候非常享受。因為知道以後可能就沒有那麼多時間獨處了。而且從來不會因為沒有人同行或一起,就放棄自己執行的計劃。
  • 獨處,是安靜,是清歡,更是自由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我深以為然。今年的我多了許多獨處的時間,每天把孩子送去學校後,我就自然開啟了我的獨處時間。是啊,獨處不僅是一種安靜,更是一種修行。作家賈平凹如是說:「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不用周旋別人的情緒,也不必判斷他人的心事,自己陪著自己,回歸一個真實的自己。」
  • 劉若英:從為愛痴狂到學會孤獨,兩個人很幸福,一個人也很好
    總有人在另外一段路程裡等你,有人陪你一程,有人護你一生,這一切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02 獨處是一種幸福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則是一種負面情緒。——《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一個人的時候會做些什麼事情呢?聽歌、看電影、看書、遊泳、做瑜伽……無數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但在旁人看來,沒有人陪伴的日子,還是會很寂寞。知乎上有人問,一個人最孤獨是什麼時候?
  • 日本一不露臉女生,公開生活照引網友圍觀: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一個人的日子,有兩隻可愛的小貓咪陪伴,就不會孤獨。閒暇的周末,喜歡一個人看書,聽音樂,有大把的時間用來虛度。看了她的生活,我才知道:獨處,是成年人的奢侈品,是一個人的清歡。01人際交往小椰子: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指紋、細胞、振頻和天賦,從來到身體,就註定要走自己的道路。你註定與任何人都不會相同。
  • 一個人獨處久了,會上癮
    雖然一個人的狀態,在他人看起來很孤獨,可是自己卻是快樂的,那是孤獨的快樂,而孤獨的快樂,是思想的快樂,是真實的快樂,要真正地獲得這種快樂,前提是必須真實地對待自己,當與他人相處時,大多數是在想如何與他人更好的相處,以獲得更加順暢的交流,而一旦出於這個目的,就破壞了真實的前提,無法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而一個人時的獨處,更容易進入真正孤獨的狀態,獲得孤獨的快樂,
  • 獨處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嗎,長期獨處的人性格會怎麼樣?
    被動獨處,是現實情況的改變,導致一個人,不得不獨處。比如:一個人突然失業了,切斷了他的工作社交;繼而分手或離婚了,又阻隔了親密關係的交往;然後,朋友們也越來越少了,於是他很少與人交流。長期獨處。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獨處就被動的。
  • 「你如何獨處,決定了你的一生.」
    即便,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段時光,與孤獨為伍,與寂寞相伴。 1988年,長春人史航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開始了他在北京的生活,那一年他不過17歲。十二年後,11歲的蕪湖姑娘蔣夢婕考入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也開始了她在北京舞院的7年學習時光。
  • 喜歡獨處,把孤獨當作晚餐的星座
    而水瓶座和雙魚座正是喜歡獨處,把孤獨當作晚餐的星座。對於水瓶座和雙魚座來說,把孤獨當作晚餐,有難以下咽的時候,也有大快朵頤的時候。只不過成熟的水瓶和雙魚大快朵頤的時刻更多一些,難以下咽的時刻要少一些。因為他們早已在漫長又平淡的生活中習慣了獨處,也習慣了孤獨。他們明白,孤獨與否的判斷標準絕不是身邊人的數量有多少,而是自己直面孤獨的時候,能夠接納和擁抱它的意願的強弱。
  • 為什麼你總是渴望獨處,又害怕孤獨?
    有幾個讀者都在後臺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總是在熱鬧中渴望獨處,一個人卻又害怕孤獨?我們獨處的時候最喜歡做什麼呢?好像回答最多的就是葛優躺玩手機。這是一個智慧型手機把你的生活撕得七零八落的信息化時代。這是一個即便獨處,也會不自覺走向孤獨的時代。獨處並不等於孤獨。
  • 獨處,一個人的對話
    這種對孤獨的理解似乎暗示,孤獨不是自我選擇,而是一個強加的狀態,即一個人不能按照社會預期的方式融入社會。進一步說,它可能意味著獨處的人是一些有問題的或有缺陷的人。社會媒體給我們的印象—幻覺—即使只是與別人以文字交流都能把雙方聯繫起來。滑鼠點擊「喜歡」意味著「我看過你的文章,同意你的觀點」。評論作為交談的一種方式,好像我們真的與作者在同一個時空交流。
  • 學著適應孤獨,學著獨處、學著做一個任何時候都能陪伴自己的女人
    我想一個人待著,不是高冷,不是孤傲,更不是對生活沒了感覺,只不過感覺有時候一個人獨處時挺好,放空身心時也更能看清楚好多。也許有人說一個人時好孤獨,一個人感覺全世界都放棄自己了。其實沒有一個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島,也沒有一個人願意獨自品嘗孤獨的味道。你肯定有過獨自一個人的經歷,被車水馬龍的人潮簇擁著向前走,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的臉上掛著凝重的表情,腳步匆匆的,你是否體會到了寂寞的滋味?
  • 劉些寧錄團綜落淚:喜歡獨處,可一個人的時候也會孤獨
    緊接著劉些寧說出了自己落淚的原因了:喜歡獨處,可一個人的時候也會孤獨。這種感受不知道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呢?說直白一點,劉些寧很喜歡和大家相處,享受著喧譁熱鬧的氛圍,可是在看到了大家都很快樂開心熱鬧之後,會頓時覺得索然無味,然後就想著一個人去靜靜。
  •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很多人都把獨處當成一個人的獨行,一個人待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散步,等等。其實獨處有另一層深意,我請佛陀來告訴你。其實獨處更深的意思在印度佛陀時代,佛說過一部經叫《勝妙獨處經》,經文中大概的故事是這樣的:那個時候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個叫上座的比丘,獨住一處,常愛讚嘆獨處的好處,獨自乞食,獨自回來,獨坐禪思。
  • 孤獨,一個人靜靜地修行
    但很多網友卻不滿地說:「我就喜歡孤獨,孤獨為什麼不能是一種享受?」是啊,活得孤獨是常態,享受孤獨才是姿態。學會享受孤獨,能讓一個人活得更加清醒而堅韌,逐漸穿越迷茫,變得越來越強大。
  • 我享受「獨處」,但並不喜歡「孤獨」
    當下,大多數人都喜歡用「孤獨」來形容自己的生活。並有的說法說,「孤獨是生命中的禮物,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現在,「孤獨」成了一個高級的詞彙。當然,我個人並不排斥這種說法。當然,也對這種說法持保留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