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gtlander Nokton 40 F/1.2 - 兩年後

2021-02-24 想要這個

兩年前購入索尼a7iii,一併購入的還有一支福倫達e口40/1.2。兩年過去了,過手鏡頭三四十支,最後留在手裡的e口鏡頭,還是這支40/1.2。

今天來重新聊聊這支難用又難捨的鏡頭。

福倫達40/1.2 e口發布於2017年秋季,一併發布的還有一支m口同規格鏡頭。針對索尼e口優化的這一支帶有電子觸電,在轉動鏡頭對焦環的時候機身可以自動開啟手動對焦輔助,同時機身能夠顯示焦點距離,記錄光圈值以及選擇機身防抖的對應焦段。比較實用的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35m,與m口的0.5m相比稍有近攝能力。

兩年前的這篇文章對這支福倫達40/1.2的印象並不正面,當時說只選一支鏡頭掛機的話更小巧的旁軸鏡頭或是索尼自家的35/2.8會更合適。事到如今自然還是認為小即是好,但對於體積和重量已經包容太多,甚至會打臉地給相機裝上稍重的快裝板,提升握感的同時,40/1.2 420g的重量居然有了不錯的平衡,也算意外之喜。

那麼開頭說的難用又難捨其實講的是總也用不好的手動對焦和一鏡多吃的畫面表現。也就是說,缺點是我的缺點,優點是鏡頭的優點。

先說手動對焦,雖然現在手頭沒有一支自動頭,但手動對焦還是苦惱,葉公好龍似的非常滑稽。具體來說,峰值對焦在紋理複雜的畫面裡並不可靠,而a7iii的屏幕和取景器又必須要放大才能確認合焦。這些再加上貪心開f1.4、f1.2的淺景深,讓這支40/1.2尤其在街拍時變得非常難用,而鏡頭上的景深尺和對焦環完美的手感這時就顯得有些嘲諷了。當然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攝影大V說可以預先估焦同時開啟對焦放大,先對焦後構圖拍攝,大多數時候比較有用。兩年過去了直接看著景深尺腰平盲拍也不是不能用。

當然我有更學渣的解決方法,把光圈擰到f2甚至f4,這樣一來,合焦成功率上

升了,銳度上升了,紫邊減少了,你得到了一支調性完全不同的鏡頭。

如果願意縮幾檔光圈,即使到f2鏡頭的效果也會有很大變化,銳度和對比度上升,色彩變得沉穩紮實,在能夠慢慢拍的時候,對大小場景的還原非常舒適,

偶爾能拍到人人狗狗,都是一期一會的賺到。

 

講回大光圈。過去一直覺得40/1.2是一支有個性的鏡頭,潛臺詞就是有強項但缺點也不老少,大光圈時細節丟失,高光邊緣泛開,紫綠邊爆炸。但長期使用中反倒覺得這是一支非常實用的鏡頭。f1.2的光圈除了可以用虛化換來構圖上的懶惰之外,暗光拍攝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夜晚窗簾後的黑貓和屋頂環境光中的玻璃杯,f1.2是能用和不能用的區別。

當然說回個性,在盛夏的海灘過曝的邊緣f1.2有下面這樣的表現,也算是另一種吃法。

那麼,會一直留著這支鏡頭嗎?

我也不知道。兩年時間過去了,用著40/1.2估焦變準了,漸漸知道什麼時候全開光圈會過曝死白一片,但拍照依然不得要領。與此同時看看世界,更好或者更壞,早就不是熟悉的樣子。前一陣福倫達發布同規格SE版本鏡頭的時候,我才知道手裡的這支40/1.2的光圈環是可以調成無級可變模式的。借著尚算熟悉的人事物,每天了解彼此多一些,也算一種降伏其心了。

相關焦點

  • 福倫達40mm f/1.2 Nokton評測
    在很多情況下,它都能夠很好的適應50mm和35mm的拍攝題材;f/1.2的最大光圈也能夠給你很大的空間控制景深。這支鏡頭要價1099刀,並不便宜,但是它的表現很好,而且是一個多面手。做工 & 手感40mm f/1.2的(外觀)設計語言接近以往的福倫達鏡頭:沉甸甸的金屬鏡身,位於鏡頭前部帶檔位但是很順滑的光圈環。
  • 中一光學發布全球最輕f/0.95光圈鏡頭
    作為一款全手動鏡頭,Speedmaster 25mm f/0.95非常適合於創意類視頻的拍攝工作,讓攝影師輕鬆應對低照度環境並營造出誇張的景深效果。儘管Speedmaster 25mm f/0.95十分小巧,但仍然採用了9組11片的光學設計,這其中包含有1片超低色散鏡片以及4片超高折射率鏡片,有效降低色彩失真的同時確保鏡頭成像銳利。11片光圈葉片使得這款鏡頭能夠獲得圓潤的焦外成像效果。
  • 福倫達推出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2 Aspherical SE E-mount
    鏡頭對焦環和光圈環使用簡單而更易操控的滾花直紋、12片光圈葉組成的圓形光圈環、視角為47.5°、光圈變動為1/3級、鏡頭內藏E-mount系列晶片提供多項拍攝功能和EXIF 資料。2片雙非球面鏡片+1 片超低色散鏡片
  • 新品 | F0.8光圈至尊級標準鏡頭Voigtlander Super Nokton 29mm F0.8 Aspherical
    Super Nokton 29mm等效焦距35mm格式的58mm標準鏡頭,視角為42.75°,12片光圈葉合成一組渾圓光圈,最近對焦距離只有37cm,而放大率則是1:10。規格接口Micro 4/3焦距29mm最大光圈F 0.8最小光圈F 16光學結構11片7組視角42.75°最近對焦距離37cm放大率1:
  • 適馬40mm f/1.4測評(LensTip)
    考慮到各個經典焦距都有對應的產品了,我們認為適馬之後應該會推出諸如:2/200, 2.8/200, 2.8/300, 4/300, 2.8/400, 4/400這樣的大光圈專業長焦鏡頭,這將會進一步增強適馬的市場競爭力。然而適馬是怎麼做的呢?好嘛……在2018年推出了28/1.4和40/1.4。
  • 評測:瑞士irix 150mm f2.8 1:1全畫幅微距鏡頭
    大多數生產商都試圖在生產線中加入150-180mm微距鏡頭,irix公司加入了這個群體,推出了irix 150 mm f2.8 1:1微距鏡頭。它的名字清楚地表明了這個鏡頭的用途。irix 150 mm f/2.8 Macro 1:1在五個關鍵位置(前鏡片、聚焦鎖環、聚焦環和卡口等)進行了防潮密封,因此即使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也可以在室外使用。
  • 攝影器材-進入「餅乾」時代 佳能EF40mm F2.8 STM評
    焦距:4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50  曝光時間:1/3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焦距:4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640  曝光時間:1/4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 頂級人像鏡頭 佳能85mm f/1.2L II評測
    這樣一枚頂級的人像大光圈鏡頭究竟有著怎樣的畫質表現,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頂級人像鏡 f/1.2傲視群雄 佳能的紅圈定焦鏡頭中,有著不少著名的產品。而50L和85L則因為其性能的特殊性而有著更為傳奇的色彩。我們知道,在進入鏡頭AF時代後,鮮有鏡頭廠商生產出f/1.2這樣的超大光圈鏡頭。
  • 為街拍而生 奧林巴斯 17mm f 1.2 PRO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17mm f/1.2 PRO(以下簡稱17mm f/1.2),在M4/3系統上35mm等效焦距34mm,配合1.2的超大光圈以及大量採用特殊鏡片的複雜設計,實現了柔美的焦外效果以及出色的解析度性能,是一隻不容錯過的高級鏡頭。
  • 佳能為何要發售85mm f/1.4 IS USM?
    而在這些新品裡面,有一款是最讓大家匪夷所思的,那就是佳能全新人像鏡皇EF 85mm f/1.4L IS USM紅圈L級定焦鏡頭。大家一直都期待佳能可以在中遠攝焦距裡補上85mm f/1.4規格的鏡頭,可沒想到最終發布的竟是一款帶IS防抖裝置的。  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沒錯,可是這枚鏡頭售價竟與真·人像鏡皇EF 85mm f/1.2L II USM看齊。
  • 尼康發布 24-70mm f/2.8、24mm f/1.8、200-500mm f/5.6 鏡頭新品
    尼康今天同時發布了三支鏡頭新品,分別是新一代大三元標鏡 24-70mm f/2.8E ED VR、1.8G 軍團新成員 24mm f/1.8G ED 和 200-500mm f/5.6E ED VR。24-70mm f/2.8E ED VR24-70mm f/2.8E ED VR 鏡頭採用16組20片結構,其中包含1枚非球面 ED 鏡片,3枚非球面鏡片,1枚高折射率鏡片和帶納米結晶塗層的鏡片。
  • 尼康24-70 f/2.8E VR、24 f/1.8、200-500 f/5.6E VR鏡頭簡評
    尼康本周發布了三款受人關注的新鏡頭,分別是AF-S 24-70mm f/2.8E ED VR、AF-S 24mm f/1.8G ED和AF-S
  • 真正的刀銳奶化 佳能RF50mm f/1.2L評測
    而在這首批的四支鏡頭中,RF50mm F1.2 L USM的關注的非常高,不僅是因為其配備了f/1.2的大光圈,更是因為其是一支更換了卡口的50mm標準定焦。選擇放出f/2光圈下的MTF曲線是想更明確的告訴大家在最大光圈縮小一檔左右,畫質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幾乎能達到最佳光圈的成像素質,即使是佳能RF50mm F1.2 L USM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f/1.2下也是完全可用的。
  • 最輕薄EF鏡頭 佳能40/2.8 STM餅乾頭
    EF 40mm f/2.8 STM+5D2從組合效果來看,無論是接全幅單反,還是接APS-C單反,裝上餅乾頭後,相機的外觀風格顯得低調很多。焦距:4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參數:40mm,1/400s,f/2.8,ISO 100參數:40mm,1/200s,f/4,ISO 100參數:40mm,1/160s,f/5.6,ISO 160參數:40mm,1/160s,f/8,ISO 320
  • RF85mm f/1.2 L USM評測:極致傳承的驚世之作
    如果問到佳能的人像鏡頭質量最極致的是哪款,我想大家都會毫不猶豫說起那兩款經典的f/1.2超大光圈定焦鏡頭——EF 50mm f/1.2L USM和EF 85mm f/1.2L II USM。三、RF85mm f/1.2 L USM 虛化評測  購買一款具有f/1.2最大光圈的鏡頭,我覺得大多數玩家都是衝著f/1.2的超強虛化能力去的。而我們都知道,f/1.2由於景深實在太淺,這對拍攝者的對焦手法是有一定講究,我們下面分別用兩個(均在最近對焦距離0.85m)場景來看看鏡頭的虛化能力。
  • 單眼相機基礎知識1:光圈、F值、景深三者是什麼關係?
    在放寬或收窄光圈後,會如何改變圖像的最終效果?在本文中,我們會透過幾個例子研究不同光圈對景深的影響,並了解f值的概念。光圈可以控制進入鏡頭的光量注意事項-光圈越寬(即f值越低),景深越淺(背景或者前景越模糊)。-光圈越窄(即f值越高),景深越深(背景或前景越模糊)。-進入感應器的光線量可通過光圈的放寬或縮窄來控制。
  • 佳能RF 50mm f/1.2評測
    在EF鏡頭時代,佳能有過50mm f/1.0,後來演變至50mm f/1.2,這枚鏡頭髮布於2007年。在2018年我們迎來了RF時代的全新升級,全新的50mm f/1.2是一顆完完全全重新設計的鏡頭,有著極佳的畫質表現。很多用戶表示,目前已公布的RF鏡頭中最具有吸引力的鏡頭正是這枚50mm f/1.2。究竟這枚鏡頭實際表現如何,今天我們就帶來詳細評測。
  • 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初體驗
    【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初體驗】適馬終於發FE鏡頭了!
  • 適馬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上手體驗
    CP+開幕前適馬Art黑科技系列再添新軍,新款105mm F1.4 Art和70mm f/2.8 MACRO Art鏡頭首次攜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