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海一女子發生車禍急需(Rh-)O型血(俗稱「熊貓血」)的求助新聞被置頂於各大媒體。
江蘇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2019級學生王睿看到消息後,立即以最快速度坐高鐵趕往上海,獻血400ml挽救患者生命。
王睿告訴記者,他正好是「熊貓血型」,早前加入了「稀有血型互助」微信群。
11月10日,看到群友發布的求助信息後,王睿立刻與患者家屬聯繫。
「我當時打了二十多個電話,對方一直是忙音。好不容易接通後,跟對方確認還需要用血以及醫院所在位置,我立馬動身。當時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救人。」
王睿說,由於血液有保質期,稀有血型需要獻血者到患者所在醫院的血站獻血。在和輔導員說明情況申請出校後,王睿買了最早的一班高鐵前往上海。下午一點左右出發,血站16:30關門,王睿需要與時間賽跑。
出了高鐵站、地鐵站,他又小跑一公裡,終於到達上海市長海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血站。為了救人,王睿決定獻血400ml。
醫生有些猶豫,小夥子一米七,才57公斤,半年前剛獻過血,就向他再三確認。王睿說:「沒事,救人要緊!」
獻血結束後,王睿見到了患者親屬,他們向一同趕來獻血的志願者表示感謝。
當大家得知王睿還是個大學生,專門從常州的學校趕來時,紛紛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王睿說,患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自己的微薄之力或許可以挽救一個家庭。「像我們這樣的稀有血型,如果遇到危難時大家都互相幫助,那麼我們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在返校途中,王睿的家人和輔導員紛紛打電話給他,關心他獻血後的身體狀態。他都輕鬆地回答,「沒事,我還年輕。」
王睿爸爸擔心兒子,3月27日才獻血300ml,半年間隔期剛滿不久又獻血400ml,怕他吃不消,聽到王睿報了平安才安心。
「在我還沒成年時,看到爸爸的獻血證覺得很光榮,在心裡告訴自己,以後也要這樣樂於助人。所以我平時加強鍛鍊,只要別人有需要,我都會參與獻血。」王睿的輔導員黃鋮煜表示,王睿是學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青年,平時在生活中也經常幫扶有學習困難的同學。這次獻血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這兩天,像王睿這樣從各地趕去主動獻血的志願者,已有50多人。在眾人的愛心接力下,患者可以繼續進行手術。
( 來源:壹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