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眉
2020年6月14日是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的主題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號為「獻血,讓世界更健康」。
貴州省人民醫院輸血科主任楊眉介紹,根據《貴州省獻血條例》規定,無償獻血者本人臨床用血時,累計獻血400毫升以上的可終身無限量免費享用所需血液;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子女、父母臨床用血時,可按所獻血量免費用血。 在醫療機構用血後,需要先進行繳費,然後再持票據、獻血證及親屬關係證明等憑據到當地血液中心進行報銷。如無無償獻血的,則需交付血液成本費用和成本費2倍的用血互助金(互助金僅限於紅細胞類血液製品)。「作為省內龍頭三甲醫院之一,全省許多危重的患者都會轉到我們醫院,所以用血量也很多。2019年度,在我們醫院就診的患者累計用量中,血漿量近400萬毫升、紅細胞3萬個單位、血小板4000多單位……」楊主任告訴記者,人體血液是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等成分組成。無償獻血分兩種,一種就是常見的獻全血,另一種是獻成分血。現在,普通獻全血的市民越來越多,但「機採成分血」的獻血方式,還沒有被廣大市民普遍認識和了解。然而在臨床上,成分血的需求量很大,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比如產婦產後大出血時,就急需血小板。每年用血量之大,而血液的唯一來源就是無償獻血。獻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無量。「很多人擔心獻血會傷身體,傷元氣,其實都是無稽之談。」楊主任強調,獻血不但對人的身體不會造成傷害,而且還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福利」。國外權威醫學媒體曾經報導,體內鐵含量超高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機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症。一個人的血液總量約為體重的8%,50公斤重的人約有4000毫升血液,然而參加血液循環的血液只佔總血量的70-80%,其餘的血則貯存在肝、脾等臟器內,隨時予以補充。楊主任介紹,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僅佔總血量的5%-10%,獻血後會促使人體的造血組織自動加速造血,增強人的新陳代謝功能,通過適當增加營養以提供足夠的造血原料,在短時間內人的身體就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經常少量獻血,刺激骨髓造血機能增生活躍,對身體沒有危害反而能促使人的血液新陳代謝,有益健康。
都市新聞記者 羅歡
編輯 郝夢
審校 鍾俊怡
籤發 石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