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拯救生命
但有些人卻因擔心出現獻血反應
而對獻血望而卻步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緊張
從血液生理學上講
失血量超過體內血液總量的20%
才會出現血壓下降
心跳加快,感到頭暈
獻血200-400毫升
還不到體內血液總量的10%
是不會對血壓有影響和出現有症狀的
但在無償獻血實踐中
有個別獻血者偶爾會出現獻血反應
其表現為出冷汗、
穿刺部位青紫、血腫、疼痛等不適
極個別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獻血反應
如暈厥
造成獻血反應因素比較多
包括生理的,甚至心理的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暈針暈血
暈針指在針刺過程中突然發生頭暈、目眩、心慌、噁心,甚至暈厥的現象;暈血一般是由於血管迷走神經反應過於活躍導致的,這是一種進化的恐懼反射,它會引起心率減緩,血壓降低,頭昏眼花,甚至昏倒。在獻血過程中,有部分人就是因為暈針或暈血而發生獻血反應。
情緒緊張
獻血者缺乏有關知識,對獻血存有疑慮和恐懼心理,同時採血引起的疼痛刺激,造成獻血者情緒緊張,使疼痛加劇,由此導致發生獻血反應。
空腹獻血
飢餓時,血糖往往降得很低,此時由於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如果獻血就容易出現心慌、頭暈、出冷汗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出現低血糖性昏迷。
休息不佳
獻血前一天參加強度大的體力勞動,又未得到充分休息的獻血者,由於疲勞過度,獻血時可加重身心負荷而引起獻血反應。
暈車反應
有些獻血者有暈車史,在獻血途中,由於不適應捐血車上的環境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暈車反應,從而導致獻血反應的發生。
參加無償獻血時所遇到的獻血反應
多半是由於心理緊張、空腹、
睡眠狀況差等原因引起的
為預防獻血反應
應針對上述原因採取相應措施
獻血反應如何預防及處理?
獻血前應了解有關的獻血常識,消除恐懼心理,在採血前一天晚上要保證休息,避免過度疲勞,獻血應在飯後,切忌空腹獻血,保持良好的心情,有暈車症狀的獻血者應等適應捐血車上的環境後方可獻血。
對發生的獻血反應
獻血者首先不要緊張
要放鬆心情,稍作休息
採血人員要密切觀察
及時進行處置
一般很快就能恢復
不需特殊處理
少數人獻血後出現疲乏、睏倦
這種現象只要注意休息
也很快會恢復~
歷
史
消
息
黃石市中心血站
【來源:黃石市中心血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