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殺我自己」的科幻片,看過沒?最牛逼的複製人電影就是這部!

2021-02-19 華億影城影迷俱樂部
在電影院看過這麼多科幻片,有外星人毀滅地球的,有人類瘋狂科學家自己作死坑自己人的。但「我追殺我自己」的劇情,你看過沒?那就是複製人追殺!在近乎百年的時間裡,作為科幻/倫理電影的常用素材,「複製人」這個話題可謂是長盛不衰。雖說在現實中「複製人」始終未能被法律允許,但在電影中,人類的腦洞早已超越日常,奔向遙遠的未知領域。 從1931年的《科學怪人》開始,來數數,85年來(人家可沒那麼老,嗯哼),這些曾讓我們大開腦洞的複製人電影,你都刷過幾部? 
 
1.複製人電影鼻祖:早期的人造怪物:《科學怪人》(1931年)在北極的冰天雪地中,獲救的維克特慢慢甦醒過來,他講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學醫的他曾掌握了使死人復活的技術,在教授被殺害,無人做主的情況下,他擅自製作了一個"再生人"。在他回鄉準備與青梅竹馬的愛人舉行婚禮期間,"再生人"自己溜出了實驗室,以它的"好惡"體驗人生。它去日內瓦尋找自己的創造者維克特,要求維克特為他造一個女伴,可憐的新娘子慘死在它的手上。悲痛欲絕的維克特利用妻子的屍體創造出一個新的女人,也就此開始了一段恐懼與荒誕並存的悲劇之路。

 
2.宅男群體的恐怖巔峰:《異種》(1995年)後背上凸起如象牙般的骨頭、剪斷手指的特寫、親熱完畢馬上變異的女主角……這部電影大概是眾多宅男的童年噩夢。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美國猶他州的德威市,有一所隸屬政府的實驗室,這裡正在進行一項秘密試驗。在此之前,人類曾受到外星文明發回的信息,其中包括外星生物的DNA組成和生命重組的方法。在外星人提供資料的幫助下,猶他州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培養出擁有外星人DNA的新人類「塞爾」,出於法律的原因,政府決定中止這項實驗,但其中一個「塞爾」卻逃出實驗室,而逃掉的這個,卻給人類帶來了無法想像的影響。 

3.三個茶煲一個佬:《丈夫一籮筐》 (1996年) 無論是為人父還是為人夫,道格都很稱職,但是他太忙了,沒有時間亨受生活。與遺傳學家的巧遇讓他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何不把自己複製幾個,那不就分身有術了麼。但是,想得好還得行得能,不知道格1、2、3、4、5的人生各是什麼樣。直到他遇見了遺傳學家Leeds博士,在博士的幫助下,道格欣然克隆了自己的二號,三號,四號……問題是這些複製品從此便與原版相互獨立不受牽制,慢慢地Doug發現這些分身並沒有減少他的麻煩,反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威脅到他自己甚至差點搶走了他的老婆…… 
 
4.硬漢變身複製人:《第六日》(2000年)故事中,克隆技術在未來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複製人仍是法理上不可逾越的禁區,政府通過《第六天法》嚴格禁止複製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第六日》中,全球首屈一指的硬漢阿諾·施瓦辛格扮演了其中的反克隆技術主角:飛行員亞當。某天,因意外提前回到家中的亞當發現居然有一個複製人頂替了自己的位置參加他的生日宴,莫名驚恐之下他又被來路不明的殺手追殺。他很快明白自己成為了寵物克隆公司的人類複製試驗品,做為母體,他面臨被消滅的危險。也正是因此,亞當踏上了一段和複製人技術做鬥爭的驚險之路。

 
5.人總要為選擇付出代價:《天賜》(2004年)鄧肯夫婦在一次車禍事故中不幸失去了他們8歲的兒子亞當。在他們安排葬禮的時候,一個性格古怪的醫生維爾斯(羅伯特·德尼羅)出現在他們面前,這對夫婦接受了維爾斯醫生的提議,他們的兒子亞當通過克隆的方式完成了再生。直到亞當八歲生日的時候。他們逐漸發現,這個新生的兒子和以前的兒子有一些細微的差別。而8歲之後,這種差別越來越明顯,就像人格分裂一樣幾乎判若兩人。亞當和他的父母親越來越疏遠,有的時候還會有一些恐怖的預感。似乎一個邪惡的生命在8歲的亞當身上滋長。
 
6.顏值最佳組合:《逃出克隆島》(2005年)若說近20年來最受關注的複製人電影之一,《逃出克隆島》必然要在其中佔據著一席之地,原因很簡單,男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和女主角斯嘉麗詹森為此片貢獻了鐵粉兒無數。伊萬?麥克格雷格試驗的林肯和斯嘉麗?詹森飾演的喬丹,(這倆名兒誰給起的!)他們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社區裡。據科學家說,他們是地球最後一批存活的人類。而在他們這個群體裡面,將會抽籤決定人選,派去一個世外桃源的小島上面生活。然而在沒選中之前,他們得忍受沒有自由、備受監管的生活。當林肯和喬丹「幸運」當選後,他們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所謂的世外桃源島根本不存在,而他們本身,也只是島上居民克隆版本;他們前往小島,迎接來的不是美麗生活,而是掏出他們的鮮活的器官,用以拯救人類。於是,二人的這次當選,也成為了逃出克隆島的絕好機會。
 
7.複製人電影巔峰之作:《月球》(2009年)未來世界,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地球的汙染也越來越嚴重。為了遏制這種現狀,一家名為月能工業有限公司的企業應運而生。該公司致力於月球能源的開發來滿足地球對能源的需求。月能公司在月球設有基地,貝爾(山姆洛克威爾飾演)正是該基地上唯一的工作人員。他已在月球孤零零地生活3年,陪伴他的只有智慧機器人戈蒂(凱文斯派西飾演)。枯燥乏味的生活令山姆歸心似箭,在還有兩周就離開月球的時候,山姆偶然遭遇一起事故。醒來後的他發現戈蒂似乎對其有所隱瞞,公司高層也拒絕他的回程請求。山姆藉機逃出基地,卻在事故發生地點發現另一個自己……
 
8.我生下了我的老公:《克隆丈夫》(2010年)一場車禍奪走了愛人託馬斯的生命,悲痛欲絕的瑞貝卡(伊娃·格林飾)不顧眾人反對,做出了一個危險的決定——利用當代先進的基因克隆技術,複製託馬斯的基因。十個月之後,一個名叫託馬斯的嬰兒呱呱墜地,作為生下他的母親,瑞貝卡的心情十分複雜。在託馬斯的眼中,母親是一個即神秘又極具魅力的女人,而等到託馬斯成年之後,等待著這對母子(夫妻)的,必然是一場腥風血雨。
 
9.愛上我的克隆女兒:《你的樣子》因為瑪蒂爾達的更年期過早的到來,使得她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渴望孩子的瑪蒂爾達和丈夫並未放棄,隨後,他們決定不顧法律的規定來克隆一個「小瑪蒂爾達」當做女兒,並給她起名「曼諾」。曼諾慢慢地長大了,她出落的非常美麗,與瑪蒂爾達也很像,但性格卻非常古怪,同時也很早熟,最奇怪的是她似乎知道自己的身世。更讓瑪蒂爾達意想不到的是,託馬斯竟然愛上了曼諾。

10.最牛逼的克隆電影:《星際旅行10:復仇女神》企業號宇宙飛船遨遊在太空,在人類和外星人中間傳播好意,同時也在防範敵對星球有可能的攻擊行為,因為有跡象表明,星際聯盟的老對頭羅木蘭星球有可能發起新一輪的攻擊。皮卡特船長和他的船員們也在小心翼翼的觀察著事態的進展,時刻準備投入戰鬥。可就在這時,羅木蘭星球發出了和談的訊息,星際聯盟命令企業號前往談判,當皮卡特船長第一次見到羅木蘭星球新的執政官後驚呆了,原來對方就是羅木蘭很久以前製造的皮卡特的人類複製品. 面對這個難纏的對手,皮卡特船長和他的船員們該如何是好?

奇觀 沉浸 參與感

《雙子殺手》探索技術新作

一部面向未來的新電影

來盧米埃影城「幀」

預售已開啟,抓緊搶票吧~

技術升級,再探電影新語言

從電影誕生之日起,24幀/秒的拍攝格式已經沿用超過百年。到2016年,李安導演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全球首創五倍於前者的120幀/秒的格式拍攝,結合4K超清解析度畫面和3D技術,無限接近肉眼真實所見。

時隔三年,這位一直不斷探索電影新未來的導演,又帶來了以同樣格式拍攝的新作《雙子殺手》,並再次挑戰電影技術的新高度——用特效創作了一個鮮肉版威爾·史密斯。

到底何謂「60幀」或「120幀」?究竟有何意義呢?——如果說4K是「畫面解析度」,那麼幀率就是「時間解析度」:60幀即意味著一秒裡會有60張畫面,120幀就是120張畫面,這種頻率極高的畫面轉換會讓人感受不到拖光、拖影、抖動等問題,最大程度接近人眼看到的真實效果。

通過《比利林恩》的打磨,李安導演已經在創造「真實感」和「沉浸感」方面爐火純青,而這一次在《雙子殺手》中,全新挑戰還在於「一個全數碼全新創作的過程,幾百人沒日沒夜這麼做,一個鏡頭我們做了一年多,每一個都要賺取觀眾的信任」。

科幻外衣下,仍是李氏精神內核

動作、槍戰、複製人。在高幀率的加持下,觀眾除了能親臨科幻世界,更能在沉浸其中時,更好地觸摸到李安導演一直在電影中探討的情感內核,比如父子關係,比如純真的喪失,比如自我的思辨。

在導演特輯中,李安導演曾表示:「從年輕的男孩去反應一個中年人的心境,去探討純真喪失,這個主題對我很有吸引力。」

「其實《少年派》《比利林恩》和《雙子殺手》,是同一個題材,都是回望年輕時的自己,然後發現青春不會回頭,一去不復返。」

無論技術還是特效,歸根到底其實都是為敘事服務:更真實細膩的畫面,更沉浸式的觀影體驗,是為了讓電影想要探討的更深層次的東西自然而然浮現出來。

正如總製片傑瑞·布魯克海默所說:

他一直領先於其他還沒有嘗試去做的這些導演。

而一直在探索觀眾與電影之間新關係的李安導演則表示:

挑戰是你人的動力的一個很大的因素,我願意試。

希望你也願意參與進來,

一起探索麵向未來的新電影!

10月18日上映的《雙子殺手》,講了「史皇追殺史皇」的故事。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威爾·史密斯飾),準備退休之際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在兩人的激烈較量中,他發現這名殺手竟然是年輕了20多歲的自己。一場我與我的對決旋即展開,而背後的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別急,這部電影真正的王牌,是主演威爾·史密斯和導演李安。威爾·史密斯,世界最知名的黑人男演員,此前就出演過很多經典的動作片和科幻片。但他挑選的片子,都不是那種「炸地球」的俗套劇情,而可以用「劍走偏鋒」來形容。《黑衣人》《我是傳奇》《絕地戰警》,全都擺脫條條框框有創新的片子。《雙子殺手》也不例外,看似普通,實際上,它比起一般科幻片,有更多的倫理思考。導演李安,很多影迷可能不太清楚他是誰,但大名鼎鼎的《色戒》,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其實李安導演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拿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堪稱亞洲第一人。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創造了視覺效果的新高峰,為影迷構築了一個美妙絕倫的水上世界。通過大量的特效,李安「再造」了一個威爾·史密斯,並且採用3D、4K、120幀/秒制式拍攝,比當今世界上任何一部電影都清晰。因此,李安忍不住調侃,「因為這部電影,我對威爾·史密斯的臉可能比他媽媽還要熟悉,他的媽媽可能都沒看過這麼久的他。」當然了,影片另一個重點,就是火爆的動作戲,在李安魔鬼般的堅持下,每一個動作都清清楚楚,而不是一閃而過糊弄觀眾。

相關焦點

  • 雙子殺手丨「我追殺我自己」的科幻片,李安新電影了解一下!!!
    在電影院看過這麼多科幻片,有外星人毀滅地球的,有人類瘋狂科學家自己作死坑自己人的。
  • 複製人大幻想,這些電影你看過嗎?
    複製人大幻想,這些電影你看過嗎?複製人,到底是人類社會的福音還是潘多拉盒子裡的魔鬼?探討克隆技術的電影有很多,下面7部電影你看過嗎?天堂計劃天堂計劃,帶來的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天堂計劃》是導演高書雷繼懸疑科幻片《δ》短片之後第二次挑戰科幻題材,並在新作中融入了更多關於「克隆技術與人類倫理道德」利害相關的現實思考,主線劇情是未來世界人類與複製人的對抗,打破生與死的界限後,天堂計劃,帶來的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
  • 俗哥說電影,美國科幻片《複製人》
    俗哥說電影,包你能聽懂,今兒給大夥聊一部美國的科幻片《複製人》影片一開場,在波多黎各的某實驗研究基地,神經學家鬍子叔像熱鍋上的螞蟻,正在等待下一個捐贈者。鬍子叔的主要工作是把人的意識複製粘貼到機器人的腦子裡,由於這項技術還不是非常完善,因此之前的實驗全都失敗了。今天來的這位捐贈者,是一名在戰場上犧牲的士兵醬油哥。
  • 《複製人》:在假造的美好幻境裡發現真實的自己
    周五先看了這部,《複製人》,倒是想起了一個人,姜文,確切的說是姜文說過的一句話。
  • 《月球》這部電影的腦洞太大,真是感覺到了複製人得知真相的孤獨
    i want to go home.這句話真的體會到了,男主的痛苦,沒有了家,他還活著有什麼意義,只有記憶的他只能在夢裡見到家人,又是一部關於複製人的討論。家是所有人追求的歸宿,家是人賴以活下去的希冀,終其一生都在組建守護心中的家。我以為是個科幻燒腦片啊 怎麼又這麼sad,我最近看的每個電影都孤獨又悲傷。
  • 影史上最經典的10部科幻片,沒看過都不敢稱自己是科幻迷!
    今天為大家推薦10部超經典的科幻電影,來看看你看過幾部呢?1.2001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誕生於1968年,在它之前,人類第一次進入了太空,在它之後,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那是屬於太空的時代,人類把目光望向光年以外,積極探索地外文明,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偉大的想法和科技……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2.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小黃花上扇動了一下翅膀,於是東京掀起風暴電閃雷鳴,也許人的一生就會被當年一點點不經意間細枝末節改變,從此走上不同岔口不能回頭。
  • 影史上最經典的10部科幻片,沒看過都不敢稱自己是科幻迷
    今天為大家推薦10部超經典的科幻電影,來看看你看過幾部呢?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留在那一個看似最好的版本,不惜幹掉另一個「我」。這部電影是2013年的低成本科幻,導演極善於製造懸念,用簡單的劇情和鏡頭營造出了身臨其境的緊張感。
  • 克隆頂級殺手製造軍隊追殺本尊,李安執導的這部電影腦洞真不小
    自1996年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生物--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克隆」這個題材也一躍成為科幻類電影的主流題材,與人工智慧、宇宙探索這些題材一樣深受觀眾喜愛。今天奇界帶來的這部電影是由國內知名導演李安執導的影片《雙子殺手》,妥妥的動作大片加上克隆題材,雖然豆瓣評分只有6.8分,但是緊湊的節奏和酣暢漓漓的動作證明它絕對是一部被埋沒的好電影。
  • 《複製人》基努裡維斯再演科幻片 圓夢之作引感慨
    《複製人》基努裡維斯再演科幻片 圓夢之作引感慨 1905電影網訊 由基努·裡維斯主演的科幻電影《複製人》日前正在全國院線熱映中。
  • 電影《複製人》觀影后感
    電影《複製人》講述了一個死而復生的故事。科學家威廉受僱於一家生物醫療公司致力於移植人類思維到人造人上。在實驗接近成功時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不幸在一場車禍中喪生。痛苦之下威廉做了一個瘋狂的逆天決定,迅速call來同事讀取了家人的思維數據,然後利用公司的設備克隆自己的家人,再把思維數據導入到複製人的大腦中。其中設置的技術難關,奸商的刁難追殺等情節沒啥好講的,我覺得這些不過是為了增加電影可看性而已。
  • 想克隆一個自己嗎?看完這7部複製人電影再說吧!
    雖說在現實中「複製人」始終未能被法律允許,小時候的幻想並不能被實現,但在電影中,人類的腦洞早已超越日常,奔向遙遠的未知領域。這些都是經典的複製人類型電影,今天呢我就給大家帶來另外7部同樣精彩的複製人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 當我看完閹割版,才領會到這部電影的牛逼
    影片亮點之一帶著質疑與雀躍,我決定二刷這部電影。而通過觀影才知道所謂的「一刀未剪」要麼是《武則天傳奇》式的大頭貼敷衍過了;要麼直接砍了不播。聽起來我二刷毫無收穫,其實並不是。很多時候,影片會被貼上愛情的標籤,甚至會被當成「跨種族戀愛」的科幻片;但試想真如你們想的這麼膚淺,這部影片跟《美人魚》又有什麼區別?就這立意還想拿奧斯卡最佳影片?真拿奧斯卡評委當傻逼麼?其實相較於愛情,導演更想講的被邊緣化的人群。
  • 意識移植復活摯愛 基努裡維斯科幻新作《複製人》(附獨家視頻)
    「曾經有過一場車禍……你和孩子們都死了……我復活了你們。」這段對話並非出自《弗蘭肯斯坦》,它來自基努·裡維斯的最新科幻電影《複製人》;提問的不是「科學怪人」,而是片中基努飾演科學家的妻子。我們已經很久沒在國內大銀幕看到基努·裡維斯了,而且這還是一部看上去很硬核的科幻片。
  • 《複製人》成為自己,不接受克隆,只有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然而,在人們豐富對於克隆技術的想像時,隨之而來的還有憂慮與廣泛的爭議。許多科幻作品就複製人的主題進行深刻的探討,例如石黑一雄的文學作品《莫失莫忘》,也如這部2018年的《複製人》電影,正像受眾者闡述著倫理道德和人類永生的命題。
  • 一部描寫複製人的電視劇《別讓我走》,你看過嗎?
    這是一個存在複製人的架空社會,複製人存在的目的就是為普通的人類提供器官,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複製人就如同沉默的羔羊一般,被不斷送去手術室提供器官,一般來說提供了三次以後就無法存活下去了,不過也有提供了四次才死去的,不過那時已經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變成了僅僅是等待被宣告下一次提供日期的存在。就這樣複製人的身體被不斷地掏空,掏空,直至死去。
  • 《複製人》我看到了未來
    我並不喜歡那種特別線下特別火的那種電影,目前特別火的是那部少年的你,他們不停地朋友圈不停的刷,不停的吹捧,但是我覺得這種青春片並不吸引我是在迅雷那裡推薦了一系列的克隆題材電影給我,然後我就去看了這一部電影,說實在的,我長這麼大了,確實沒有看過一部克隆片,真的一部都沒有,我就連那個終結者好像七部還是八部了,我都沒有看過一部,當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真的是非常震撼的,我重做電影上面看到了未來的可能性
  • 《別讓我走》:我們是否就是複製人
    在《別讓我走》出現之前,另一部關於複製人的享譽世界的電影作品《逃出克隆島》更提出了尖銳命題——「我們是否能將複製人作為服務於人類的器官供體?」正是在這股強大的「獨立自由」潮流中,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說《別讓我走》一經出版便驚煞世人。在該書中,石黑一雄描寫了英格蘭鄉村深處的黑爾舍姆寄宿學校中的秘密生活:在這個神秘、幽靜又迷人的環境中,凱茜、露絲和湯米成為朋友,一起成長。
  • 闊別五年,基努·裡維斯《複製人》首發中國
    由基努·裡維斯主演的《複製人》即將在11月23日國內各大院線登陸,這是五年前《太極俠》後,他的電影首次引進國內,中間雖然出演過《疾速追殺》這種大熱的影片,卻遺憾沒有在國內上映。這次新片《複製人》終於能夠在國內上映,而且是全球最先公映,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 關於月亮的電影,這部高分科幻片一定要看!
    關於月亮的電影呢,我覺得有一部是必看的,就是今天給大家推薦這部高分的科幻片——《月球》電影講的是未來世界因為汙染問題,人類開始到月球上開採能源後來有一天因為能源設備出了故障,山姆在檢修的途中卻救回了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 《複製人》讓我有嘔吐感的一部電影
    不知為何,這部電影充滿著這種嘔吐感,以至於現在我只看到了男主老闆突襲去男主家串門和一家複製人對話。這種嘔吐感更像是看一場雜技表演,生怕臺上的人失誤掉下來演砸了整場戲。以至於到最後,我沒有欲望甚至有些害怕繼續看這部電影,他沒有給我帶來愉悅,卻是驚悚,甚至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