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尋訪千利休》

2021-03-03 佛圖網

  美的境界是任何人都無法奪走的,因為這一境界具有震撼天地、動搖人心的力量,無人可以掌控。

  榮獲第37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優秀藝術貢獻獎的電影《尋訪千利休》於12月7日在日本公映。導演田中光敏先生用大膽且細膩的手法將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千利休居士從青年時代,至他切腹自盡的一段人生搬上了銀幕。扮演利休夫婦的市川海老藏和中谷美紀的演技極其精湛,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

   故事描寫了千利休,這個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古代女子用的綠釉香盒的男子,用自己所持有的美學理念同當權者豐臣秀吉對峙,努力成為天下第一的茶坊主的過程。他像刀光一般鋒利,這曾使其一度成為豐臣秀吉的參謀,並在豐臣秀吉奪取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也正是因為過於鋒利,使得後來豐臣秀吉疏遠他,並最後給他扣上莫須有的罪名命其切腹自盡。影片在對利休居士那閃爍著感性、華麗鮮豔的氣概萬千的人生追本溯源的同時,還對利休將「茶之道」引入異界、以及他執著不舍的青春愛戀……做了詳盡的描述。

  這部電影是根據長篇歷史小說《尋訪千利休》改編拍攝的。而這一小說曾在2008年榮獲第140屆直木獎。作者山本兼一用出人意料的手法揭開了完成「寂茶(侘茶)」,被尊崇為「茶聖」的千利休這一傳說的面紗。談起自己的作品時,他這樣說:「寂茶,是利休居士集大成的「茶之湯」,顧名思義,幽寂(優雅的境界)、閒寂(古雅的境界),這兩個詞道出了寂茶的真髓。

  「花をのみ 待たっらん人に 山裡の雪間の 草の春を見せばや」(也許你只是在期待花兒芬芳的春天,但是在薄薄的春日陽光裡,山間融雪中小草萌芽,悄悄伸出的鵝黃嫩綠,是你還未曾涉足的春天)的「侘び」之美,是利休的寂茶之心髓,現在,已經成為日本美學理念的第一基礎。

來自:禪藝會

關注 佛圖網

①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微信號:fotuwang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查看公眾號"。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電影丨《尋訪千利休》
    ——《尋訪千利休》今天分享一部我覺得真的可以說是美到極致的電影,從布景服裝道具之講究,到構圖色彩搭配之絕美,無不使人感受到美的存在。
  • 尋訪千利休:專業,影響力
    千利休,日本茶道的鼻祖。一生都在研究茶,欣賞美。在電影《尋訪千利休》中,他一出場,便驚豔了四座。《尋訪千利休》電影講述了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和日本一代梟雄豐臣秀吉糾葛的一生,影片充滿了詩意美感,以及片中呈現出來的侘寂美學都讓人回味無窮,引人深思。
  • 尋訪千利休:專業,影響力
    千利休,日本茶道的鼻祖。一生都在研究茶,欣賞美。在電影《尋訪千利休》中,他一出場,便驚豔了四座。《尋訪千利休》電影講述了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和日本一代梟雄豐臣秀吉糾葛的一生,影片充滿了詩意美感,以及片中呈現出來的侘寂美學都讓人回味無窮,引人深思。影片中的千利休說過一段自白:我將這一生都貢獻給了那杯茶,一生都只為精益求精。這盡頭是……」盡頭是什麼?是門外的三千兵甲嗎?
  • 《尋訪千利休》:日式茶道美學一代宗師
    千利休為其點茶後,從容說道:「這世上,只有美的事物能讓我低頭。」隨後便切腹自戕。電影《尋訪千利休》以此倒敘,開始了對千利休傳奇一生的回溯,透過電影的詮釋,更可以窺探深植於日本人內心的文化性格,和那份對生活美學近乎極致的追求。
  • 尋訪千利休:無窮花
    懷著對茶的敬畏,竟也看完了,其印象最深莫過於千利休的茶道以及他說的那句我只對美低頭,還有被那幀姍姍來遲的月夜飛鳥圖的驚豔。 而今,三年後重觀此影片,其感受不可同日而語,在尋訪千利休的美學與茶中, 而後,你會看到千利休之妻在園中尋花,室內插花之作也讓千利休駐足觀看,最後取了井上的一朵茶花藏於懷著贈與其妻
  • 茶道美學電影《尋訪千利休》
    對於想了解一下日本茶道的朋友,小蘇推薦一部2014年的影片《尋訪千利休》。歷史真實的千利休因為精通茶道,名動東瀛,他先後做過兩位日本梟雄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茶頭」,前者推崇了他,後者最終要了他的命。公元1591年4月21日千利休這位茶道大師竟然被他侍奉十年的豐臣秀吉勒令剖腹自殺,具體自殺的原因,歷史上眾說紛雲。
  • 尋味日本茶道美學 《尋訪千利休》這部電影有值得看?
    【導讀】昨天有茶友問說:《尋訪千利休
  • 《尋訪千利休》: 美就是我說了算.
    《尋訪千利休》是一部充滿日式茶道美學的電影,對布景服裝道具的考究,讓構圖色彩搭配唯美到幾乎每一幀截下來都能夠成為一幅畫作。
  • 藝術 電影《尋訪千利休》中的日式茶道美學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尋訪千利休》這部電影,探尋一下其中的日式茶道美學。縱然,千利休開創了日本茶道美學,為追求極致美感而名揚天下,不過在這部電影中,更多地是表現了千利休真正想要表達的茶道思想:「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千利休
  • 尋訪千利休 | 我看過最美的電影
    千利休從小就愛好茶道,17歲拜北向道陳為師,不久向武野紹鷗學習寂茶。1540年19歲時父親與兵衛過世,同年改名為宗易,號拋筌齋。廣為世人熟知的利休之名,乃因1585年豐臣秀吉在皇宮開設茶會,向正親町天皇獻茶,並準備於此時就任關白、太政大臣以及受天皇御賜"豐臣"之姓氏。因此天皇賜給"利休"之法名,在此之前,他對外一直用千宗易的本名。他因擅長茶湯成為織田信長的茶頭。
  • 茗流 《尋訪千利休》——史上最完整展現日本茶道美學的電影
    茗流《尋訪千利休》——史上最完整展現日本茶道美學的電影
  • 【茶電影】《尋訪千利休》:史上最完整地展現日本茶道美學的電影
    以這個大膽的假設為出發點,日本作家山本兼一寫了小說《利休之死》,電影《尋訪千利休》便由此改編而來,同樣採用時間逆行的倒敘手法,強有力地勾勒出了茶道大師千利休在切腹自殺前傳奇的一生。這部電影可謂是,史上最完全地展現茶道美學畫面的電影。那麼,茶道美學是如何在這部電影中體現的呢?我們還是隨著電影中的畫面,共同來探究一番吧!
  • 美學電影《尋訪千利休》,人生苦短,請享受這生命的片刻歡愉
    電影《尋訪千利休》講美學有一句名言:「美,就是我說了算。」「美」是貫穿全文的。從故事的開頭,千利休就說過「唯有美才能讓我低頭」,所以他的一生都唯美是尊。他的生命裡,茶道是美。所以才能將一杯茶沏得淋漓盡致、畢恭畢敬。
  • 《尋訪千利休》:解讀日本「侘寂之美」背後的社會歷史因素
    ——柏拉圖 電影《尋訪千利休》講述了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被太閤豐臣秀吉責令切腹自盡卻被妻子一番話勾起回憶而展開的故事。千利休看不慣豐臣秀吉為首的這些奢靡士族生活,於是通過極簡的奉茶之道進行無聲反抗。 電影中有一幕,幾名武士和貴族暗自斥責千利休的茶道無禮。
  • 尋訪千利休:茶道心境禪意化解焦慮無聊,重拾生活之美
    所以我靜靜沏了一壺茶,默默打開了一部相當冷門的審美入門電影——《尋訪千利休》(一)千利休——顛覆日本茶道的大師,更是最懂生活之美的大家。千利休(1522-1591),對不愛好茶藝,不關心日本文化的人來說,太陌生。
  • 電影賞析《尋訪千利休》|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
    《尋訪千利休》這部電影講的便是美。織田信長尋訪天下的寶物,於是眾人帶著不世的奇珍自誇。
  • 千利休,無印良品的祖師爺
    屋外集結了三千兵馬,奉豐臣秀吉之命,將千利休的住所包圍得滴水不漏。使者入室,帶來了秀吉的旨意:「只要您臣服,便可赦免死罪」,千休利安靜地為使者點了一杯薄茶,答道:「唯有美麗事物,才能讓我低下頭顱。」之後,從容切腹自戕。2013年田中光敏執導的電影《尋訪千利休》,把這位一代茶道大師的死,演繹得如此自負與驕傲。
  • 千利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茶聖
    他的思想對千利休的師父——武野紹鷗影響很大,自然也就影響了千利休。另外,武野紹鷗、千利休兩人與禪宗人士也是走得很近的。千利休的名字正是源自大德寺春屋宗園的語錄。 他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茶聖 前面說了,千利休受禪宗影響很大。
  • 電影 《尋訪千利休》:感受日本美學
    對日本的茶道,並沒有很深的了解,只是在學習海燕老師的課程時,看到有關千利休先生的相關資料,心裡卻是充滿欽佩的。對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人,是站在金字塔頂端,仰望星空的人,是可悲又可敬的。    茶道,花道,懷石料理均在「和,敬,清,寂」基本精神下發展出自身的日式美學。
  • 我只向美頂禮膜拜 — 一代茶聖 千利休
    榮獲第37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優秀藝術貢獻獎的電影《尋訪利休》於12月7日在日本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