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2020-12-24 青島頻道

  ■社區網格化監控指揮中心

 

  ■紅色管家論壇

 

  ■社區就業宣講

 

  ■全員核酸檢測

 

  ■社區黨員、居民代表會議

 

  ■陽光便民服務大廳

 

  ■社區助老餐廳

 

  ■心理健康服務大數據中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對於推進我國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青島市在推動城鄉社區治理方面統籌謀劃、銳意創新、典型引領,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打造了一批「青島品牌」和「青島樣板」,不斷開創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力。

  城陽區城陽街道通過「陽光社區」、「紅色管家」、「網格化」治理、「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等一系列社區治理方式創新探索和品牌培育,努力把社區治理的精準化、精細化做到家,爭當青島城鄉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找準穴位 創新打法

  構建陽光和諧社會治理新格局

  圍繞精準化、精細化社區治理的目標,今年以來,城陽街道聚焦轄區人口基數大、外來人口多、商業網點密集以及矛盾糾紛易發等治理難題,找準穴位、創新打法,以黨建為統領、以網格為載體、以服務為宗旨,不斷加強「網格化」治理系統性建設,加快構建陽光和諧社會治理新格局,為街道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城陽街道投資400餘萬元高標準打造街道綜治中心,整合綜治信訪、工程管理、勞動監察、司法調解等力量,實行合署辦公,單獨設置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實現綜治中心、網格中心、多元糾紛化解中心合一,處置能力大大提升。投資200萬元,將黨建平臺、社會治安、安全生產、數字城管、森林防火、民聲投訴等城市管理機制融合,打造一個平臺、一套架構、一鍵推送、快速處置的智慧化、綜合性、實戰指揮平臺,並開發「城陽e事通」小程序,改造網格工作流程,由原來網格員發現問題變為居民主動提出問題,問題解決過程、結果線上一目了然,以「智慧化」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

  城陽街道抓實基層網格建設,共設社區網格53個,專屬網格72個,劃分社區基礎網格1433個,對無社區管理的公共區域和開發小區全部納入社區網格管理,實現網格管理全覆蓋。選派18名優秀機關幹部脫產擔任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推動黨建工作與網格工作的深度融合。選定城陽村、小寨子、東旺疃、西田等12個社區,構建黨建引領網格化工作組織架構。試點推進小寨子社區新型黨委建設,將周邊文陽路、中城路、和陽路等3個城市社區納入新型黨委,共同推進網格化區域共建,開拓社會治理工作新路徑。

  通過技能培訓、抓實督導,網格管理取得實效,惠及百姓。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城陽街道發動網格員開展信息採集、人員排查、管理服務、卡口執勤等工作,累計排查各類信息5萬餘條;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期間,城陽街道依託網格化服務平臺強化活動宣傳、開展地毯式摸排,做到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累計採樣超32萬份,圓滿完成上級交辦任務。

  下一步,城陽街道將以加快推進「陽光城陽2.0」建設為契機,用好用活「網格化治理」這個法寶,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抓重點、補短板、抓落實、做示範,全力以赴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

  流程再造 智慧治理

  打造「4+X」城市社區微治理新模式

  城陽街道位於區城駐地,管轄35個農村社區、18個城市社區居委會。全街道城市住宅小區數量和建築面積約佔全區的55%,老舊小區約佔全區的73%。由於物業服務企業自身發展建設和項目管理服務中存在諸多不足,加之各方監督無力、群眾訴求多元化等諸多因素,導致物業投訴數量不斷攀升。如何妥善處置如此多的矛盾和訴求,這是對城市社區,特別是對城陽街道城市社區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驗。

  今年以來,城陽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打造「4+X」城市社區微治理新模式,「4」是指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X」是指社會組織、公益組織、志願者隊伍等社會團體和組織,通過實施組織全覆蓋、治理現代化、網格智能化、共建契約化、社工科化、志願常態化「一全五化」建設,形成各方協同發力、人人共同參與、人人盡心盡責的良好局面,促進社區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升級。

  城陽街道通過推進城市社區調擴增,由大社區向小社區轉變,城市社區由原來的18個調整到38個,覆蓋全街道128個商住小區,實現城市社區規模體量、服務能力相匹配。在此基礎上,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建引領為主線,以物業服務為基礎,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不斷促進物業管理服務和社區治理深度融合,鍛造出響噹噹的「紅色管家」品牌。「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員)」四級黨建網格的建立,發揮了黨組織對小區、物業、業委會、居民群眾等引領作用;物業「管家」理念引入基層黨建,把社區問題和居民需求作為工作的導向,而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居民需求可以提前預判;科學合理設置的網格以及網格內設立的黨群服務站,則可以最快速度回應社區和居民的需求,及時解決各種問題矛盾。城陽街道還打造起涉及居民生活的醫、食、住、教、益等方方面面的15分鐘黨群服務圈,構建起「社區吹哨,部門報到」體系。在新的機制下,一批助老食堂、業主之家等實事項目落地開花。社區居民體驗到了社區精準治理、精準服務帶來的好處。

  城陽街道把社會組織、公益組織、志願者隊伍等社會團體和組織都納入到社區治理體系中,社區與物業企業、企事業單位等開展黨建「契約化」共建、共管、共治,探索將業委會、物業服務、志願服務、社會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的長效機制,所圍繞的目標就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通過收集民意、共同議事、分工響應、跟蹤督促、評估評價工作閉環,全年實現居民對物業服務工作投訴率下降30%以上,物業服務矛盾糾紛調處率提升30%以上,形成力量共融、資源互補、難題共解的工作合力。

  流程再造為高效服務治理提供了保障,新的流程以群眾的口碑評價工作成效,充分發揮黨組織協調各方的能力,從高效執行上發力,決策執行過程由「串聯」變成「並聯」,提高了堵點卡點難點破解效率,實現了社區治理工作的組織有力、多方協同、群眾參與、久久為功。以「社區吹哨,部門報到」聯動機制為例,通過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匯總提報社區管理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召集相關職能部門專題研究,及時予以解決。

  黨建統領 固本強基

  推進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助推社區經濟發展,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指數是社區治理的重要目標和任務。近年來,城陽街道黨工委堅持抓黨建就是抓全局,著力加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有力夯實了組織基礎,以組織振興統領鄉村振興,全力打造鄉村振興城陽新示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是鄉村振興的最大動力。城陽街道堅持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支撐點,固本強基,夯實基礎。堅持把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作為黨建工作的第一標準,以黨建統領創新社會治理服務。每年第一季度,城陽街道黨工委都要召開黨員和居民代表年度集中民主決策會議,對社區重大事項實施提前審議、充分討論、集中表決,接受黨員群眾監督,充分保障黨員和居民代表參與社區事務管理的權力。對涉及全體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重點工程等,共同研究、集中討論、集體表決。目前,社區重大事務民主決策、議事率達到100%。

  城陽街道將經濟發展的方向聚焦在智慧農業、科技創新、生物醫藥、軍民融合等產業布局,紮實推進一系列重點項目建設,一批「一村一策」項目助推集體經濟實力不斷攀升。2019年,城陽街道在全市率先實現「村村過百萬」增收目標,今年,城陽街道又實現過半數社區年集體收入過千萬元,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修到各家門口,一排排整齊的小院坐落在道路兩側,整齊劃一的垃圾桶、乾淨整潔的路面……城陽街道的每一個鄉村都是一幅美麗的鄉村畫面。城陽街道通過實施品質活力城區建設,開啟農村社區人居環境「美顏」模式。以白雲山片區科創新城崛起為動力源,城陽街道紮實推進百埠莊、西旺疃、小周村、溝岔等4個社區舊村改造;堅持全生態要素提升,以「河湖長制」「街長制」為抓手,開展散亂汙企業、揚塵和黑臭水體整治,垃圾分類農村社區硬體設施和指導員實現全覆蓋,省級衛生鄉村創評率達94%。

  城陽街道還實施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提升工程,組織開展文化惠民、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陽光社區、文明實踐站、陽光家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進百姓門 辦百家事

  「陽光人社」貼心服務就業創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社區和諧、家庭和睦的穩定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城陽街道積極貫徹落實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有序推進創業型街道、社區建設,在精準服務中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努力減少疫情對就業工作的影響,全面助力本地區創業就業。

  城陽街道指導轄區內所有社區開通了「人社微社區」公眾服務號,定期發布最新的人社政策和工作動態,讓社區居民「足不出戶」第一時間就能了解最權威的人社政策信息。城陽街道主動吹哨、主動作為、主動對接,以「店小二」的姿態和行動,讓企業暖心、居民舒心。社區建立就業困難群體、重點園區、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重點服務對象臺帳,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調查等多種方式,了解重點服務對象需求,分類梳理形成需求精準定位清單。

  城陽街道以「陽光人社服務驛站」為抓手,深入開展人社政策「點對點」宣傳「進園區、進企業、進社區」活動,發放「陽光人社便民服務聯繫卡」,做好「一條龍」服務,打通政策宣傳「最後一公裡」,讓人社政策「走進尋常百姓家」, 推動政策落實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

  「陽光人社」在窗口服務上,聚焦「一次辦好」,確保在業務集中辦理期,群眾等待時間不超過10分鐘,服務團隊還創新特色服務,積極打造社區幫辦代辦隊伍,為轄區居民特別是老、殘、孕等弱勢群體提供幫辦、代辦及錯時、延時服務。順應常態化疫情防控變化要求,做好技能培訓「線上+線下」結合文章,以技能培訓引領助力居民就業,先後組織15個社區開展了茶藝、育嬰、西式面點等技能培訓,300餘名居民受益,同時還試點「微課堂+直播」的形式,帶領居民足不出戶學習新技能。

  2020年1-10月份,共為371名創業者受理發放創業補貼368萬元,為1773名小微企業創業者受理發放小微補貼3268.8萬元,為66名創業者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其中已為26名創業者發放貸款725萬元;為1284家企業申請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662.2萬元,吸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902人;為265家企業644人申請一次性崗位開發補貼128.8萬元,為4780人申請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年補貼金額達2600萬元。

  城陽街道聚焦「雙招雙引」,積極打造一流就業創業空間,同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將就業創業作為街道「一把手工程」,先後引進國科健康小鎮、海爾城陽生物細胞谷、正威全球供應鏈交易總部基地等項目。積極整合優質要素資源,培育並選樹了天安數碼城產業園、青島廣告產業園、騰城偉業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創業園區和示範典型,其中騰程偉業作為城陽街道雙創的示範典型,在青島市雙創大會上做典型發言。積極遴選優秀創業項目參加「創業青島」活動,其中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噬菌體製劑-抗生素替代」等6個創業項目被授予「青島市優秀創業項目」,青島天仁微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冀然被評為「青島市十佳創業明星」。城陽街道2018年6月被評為「山東省創業型街道」,成為城陽區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街道。截至目前,共有西田、小寨子等11個社區被評為「山東省四型就業社區」 榮譽稱號。

  2021年,城陽街道將通過打造「一個中心」——街道網格化指揮中心、打贏「一場戰役」——發起新型社區建設攻堅戰、落實「一張清單」——制定切實可行的網格化工作清單、用好「一個平臺」——社區心理服務中心平臺,紮實推進社區治理,讓群眾看得見、找得到,讓居民的幸福感倍增,讓城鄉生活更加美好,以社區治理更豐碩的成果為「十四五」開局、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華誕獻禮。

  相關連結

  大北曲西社區的新探索

  ——城陽街道社區治理創新樣板解讀

  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西社區堪稱城陽街道社區治理的樣板。這個社區聚焦「鄉村振興」攻勢,以「陽光社區」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深入推進社區治理創新,強化服務功能,加快解決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大北曲西社區先後獲得省幹事創業好班子、省文明社區、省衛生村莊、省百家優秀農家書屋、省綠色社區、市安全社區等榮譽稱號。

  大北曲西社區現有居民1770人,黨員78人,居民代表73人,2005年社區實施舊村改造,共建居民安置樓29座。為了回應城市化進程中群眾訴求複雜、多樣化新情況,大北曲西社區大膽探索,積極創新,摸索出一條社區治理的新路徑。

  大北曲西社區在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中,通過落細職責,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新變化。社區29個居民樓座劃分為5個片區,設101個小網格,由網格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網格員上報事項的分流交辦和結果反饋、協調組織多部門聯合處置等。在這裡,有101名責任心強、綜合素質高的黨員、發展能人、熱心群眾擔任網格員,及時匯總社區居民思想動態和訴求,網格員可以對微小事件當場辦理,對辦理難度較大的事件,以快採快報形式報告網格長共同處理;在這裡,配置了專業律師擔任社區法律顧問,黨員要亮身份當先鋒,黨員中心戶要認領崗位,主動發現問題、積極介入化解。

  除了紅色黨建陣地,打造社區「情系民心,築牢堡壘」黨建品牌,這裡還創建了藍色和諧陣地和綠色生態陣地。藍色和諧陣地每天對網格內流動人口、重點人員、鄰裡以及消防安全、亂堆亂放衛生等進行全方位摸排巡查,有新情況則及時上報更新,有矛盾糾紛則及時幫助調解,對於不能解決的問題立即上報解決,確保不留隱患。而綠色生態陣地則主要督導垃圾投放時段,入戶宣傳,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社區始終堅持把居民群眾服務作為首要任務,以陽光社區建設為抓手,打造陽光惠民服務平臺,特別是做了「一老一小」服務,為居民養老、子女教育提供優待。這個社區的服務專門對準百姓反映集中的急難愁問題。針對投訴較多的社區「車亂停」「路難行」等突出矛盾,社區實地調研停車位規劃,鋪裝了9個樓座的部分區域,建設摩託車、三輪車、自行車停車位,並設置充電樁,解決居民電動車充電需求,方便群眾出行。

  大北曲西社區通過築平臺,形成了平臺思維,從而系統解決日常難題。這裡的外來人口管理平臺、社區企業服務平臺、安全保障平臺保證了服務的覆蓋面和專業性。疫情期間,外來人口管理平臺實行出入憑證制度,每周定期更換,網格員通過微信與境外、省外返回人員聯繫登記,並由網格員負責採購生活物資送到家門口,將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進行消毒後投放到垃圾桶內,周到的服務得到了居家隔離人員的高度評價。社區投入27萬元推進「愛享智慧家庭」安防工程建設,為社區450戶居民家庭免費安裝了水浸監測、煙霧感應等智能安防設備,通過手機可隨時掌控自己家中的廚房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家中出現火險和水險造成的損失。

  紮實有效的社區治理,凝聚起和諧穩定力量,也吸引了投資者的眼光,推動了社區經濟發展。在區、街道兩級的幫助下,社區引入了青島國際檢測認證總部基地項目,總投資3.8億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成為社區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目前,社區累計持有各類商業綜合體和商業網點36221平方米,工業廠房34775平方米,2020年社區集體可支配財力達到2200萬元,居全區前列。

相關焦點

  • 龍巖市新羅區: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老舊小區支部「管」起來 回遷小區先建黨支部新羅: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溫連光)基礎薄弱小區黨組織牽頭、黨員和小區群眾積極參與「管」起來,針對痛點、難點發力,提升治理水平;回遷小區黨支部建在回遷前,發揮核心引領作用
  • 城陽:鑄就青島國際創新生態平臺
    創新是城陽最鮮明的特質。時下,這片區域正由「雙創」快速發展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在於,城陽在關注創新創業主體、載體等「點」上,注重點與點的連接,不斷致力於營造創新生態和持續培育創新文化。
  • 城陽用六個關鍵詞迎接「雙地鐵時代」
    近年來,城陽區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的發展理念,構築「15分鐘便民就醫圈」,打造「健康城陽」品牌。自2017年起,城陽區已斥資7.1億元將六個街道(除河套、紅島外)的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進行了選址新建;接下來,城陽區將重點補齊區域專科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發展短板,開工建設區中醫院和公共衛生中心;在引入優質醫療資源方面,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城陽院區、康復大學附屬醫院、國科大附屬醫院、樹蘭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城陽院區等知名醫院將先後落戶。
  • 城陽土拍:青島國泰2.79億元底價競得城陽街道地塊
    12月21日上午,城陽區城陽街道兩宗地塊在網上進行拍賣,總佔地面積47450㎡。最終,被青島國泰智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底價競得,總成交價格27927.8131萬元。11月30日,經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青島市城陽區自然資源局決定以網上拍賣方式出讓以下儲備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 濟寧高新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濟寧高新區在農村社區治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引領作用,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推進社區精準建設,精緻管理、精細服務,實現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樓社共融 柯橋華舍街道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現代城市中,商貿樓宇和城市社區似乎是兩個各自為營的空間,自成一體,獨自繁華。但是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柯橋區華舍街道在「戰疫」中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在「戰疫」中,樓宇物業與社區形成緊密的戰友關係,背靠背、手拉手,開啟了防疫物資共享、聯防聯控共戰的模式,彌補了以往互動活力不足、資源途徑缺失等短板。
  • 青島北岸樓市動作頻頻:藍村將建奧特萊斯 青特城陽再添新盤
    5月14日,城陽即墨四幅商住用地上架拍賣。今年三月以來,以即墨、城陽為代表的青島北岸城區土地供應不斷加量,剛剛過去的四月份,青島土拍成交量創新高。 青特再度加碼城陽 5月14日上午,城陽區城陽街道兩宗城鎮住宅用地在網上進行拍賣,總佔地面積46666㎡。
  • 全國樣板!看勞動教育的「城陽模式」
    城陽教體局鼓勵勞動教育課程要與其它學科有機融合,把勞動技能、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在城陽區第二實驗中學,學校就以地方課程《勞動教育》為基礎,將勞動教育融入課堂,紮根於其他學科資源之中。  不僅如此,城陽區教育和體育局還會與一些知名的企業和學校聯合創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不斷拓展,面向社會遴選研學旅行基地、未成年人「社會課堂」和學農學工社會實踐基地,滿足全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需求。  城陽區第二實驗中學在學工學農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每年,學校會組織七年級學生到青島學農基地開展為期5天的學農實踐活動。
  • ...與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籤訂社區治理創新研究實訓基地合作備忘錄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加強和創新社區治理的工作要求,探索具有隨州特色的社區治理創新模式路徑,隨州市民政局與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聯合建立「社區治理創新研究實訓基地」。12月31日上午,在隨州市民政局舉行「社區治理創新研究實訓基地」合作備忘錄籤署暨揭牌儀式。
  • 陽光城陽厚植「藝美城陽」美育品牌
    作為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近年來,城陽區紮實推進「陽光城陽2.0」建設,將陽光具有的公開透明、溫暖普惠等內涵,融入社會治理體系各個環節,以陽光沃土厚植「藝美城陽」美育工作品牌,充分展現全區中小學生歡樂、時尚、活力的陽光心態和陽光生活。
  • 續力「源治理「 發力「精治理「 泰山區岱廟街道打造基層「源
    街道始終秉持社會治理創新永遠在路上的責任理念,在社會治理創新供給側方面續力、發力,持續探索「源」治理社會治理路徑,通過理順機制強組織、整合資源聚合力、創新方式強服務,讓支部進小區建到位、力量進樓棟沉到位、服務進家門送到位,補足建強社會治理鏈條,提高社會治理事務的承載力、服務居民群眾的硬實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打造出基層「源」治理的街道
  • 海納雲賦能社區治理 青島首個「5G+智慧鎮街」落地王臺
    青島新聞網9月4日訊(記者 黃曉)由無處不在的觸點組成的智慧生活網絡,正在西海岸新區王臺街道蔚然成型。日前,王臺街道與海納雲、中國鐵塔青島分公司攜手,三方共同啟動了青島首個「5G+智慧鎮街」項目。項目通過5G+視頻技術的融合應用,搭建「1個平臺+6個智慧場景」。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作為「網際網路+網格」社會治理提升試點,青山街道漢唐社區把黨的領導和群眾參與貫穿始終,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縱向構建「區級—街道—社區—網格員」四級責任鏈;橫向構建多方主體和立體平臺交互的共治同心圓,形成權責明晰、高效聯動、上下貫通、運轉靈活的組織架構。
  • 城陽區委依法治區辦到各街道開展法治督察調研
    城陽區委依法治區辦到各街道開展法治督察調研 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匯區楓林街道:以史促做 下好社區治理「先手棋」
    (上海基層黨建網)徐匯區楓林街道黨工委在「四史」學習教育中,堅持知行合一,切實將「四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社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著力創新社會治理新思路,共創健康宜居新格局,努力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
  • 城陽街道商會成立,39家企業加入共同發展「朋友圈」
    12月26日上午,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在景園假日酒店召開。城陽區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及轄區39家商會會員單位參加會議。此次會議分為成立大會和揭牌儀式兩部分。青島市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宮相軍現場作商會籌備工作報告,審議並通過了商會章程。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和監事,選舉產生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青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青島青特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健當選會長,青島天安數碼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緒亭當選秘書長。
  • 無錫市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的三大蛻變,著力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 扛起下城擔當⑤丨街道服務管理如何創新?「智」「治」之間保民生
    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區,下城區以抓好創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為契機,始終堅持將實驗區建設與「最多跑一次」改革、「城市大腦」建設和深化基層社會治理緊密結合,從突破信息壁壘搭平臺、再造政務流程建標準、拓展智慧應用促治理入手,著力推動基層服務便民利民惠民、基層治理輕負優質高效,高水平打造「人民城市·幸福家園」。
  •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惜福鎮街道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
    李玉海表示,惜福鎮街道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開業運營,體現了惜福鎮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落實區辦實事的決心和力度,希望惜福鎮街道能夠再接再厲,加大各項資源和精力的投入力度,扶持中心健康地發展。同時也希望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組織不斷提高服務能力,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平價優質的養老服務,提升老年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為『陽光城陽』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 廣饒街道:多元共治 激活社區治理「一盤棋」
    搭建「一個平臺」探索實施「街道一個平臺,統籌調度;社區一個中心,聯調聯動;村村都有場所,首問負責」的工作方法,搭建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平臺。成立以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把矛盾糾紛調解的主戰場放在城市社區和農村管區,街道全力做好吹哨響應、縱橫銜接和統籌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