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力「源治理「 發力「精治理「 泰山區岱廟街道打造基層「源

2020-12-27 大眾日報

泰安市泰山區岱廟街道地處泰安老城區,轄區駐地單位多、商場市場多、破產企業多,老舊小區多、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強,基層治理管不到家、管不到位已成為基層社區治理的較大問題。

街道始終秉持社會治理創新永遠在路上的責任理念,在社會治理創新供給側方面續力、發力,持續探索「源」治理社會治理路徑,通過理順機制強組織、整合資源聚合力、創新方式強服務,讓支部進小區建到位、力量進樓棟沉到位、服務進家門送到位,補足建強社會治理鏈條,提高社會治理事務的承載力、服務居民群眾的硬實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打造出基層「源」治理的街道「樣板」。

以今年疫情防控工作為例,岱廟街道的「源」治理工作經得住考驗。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街道依託「源治理」,迅速建立起緊急響應機制,集結起龐大的抗疫力量;「源治理」內涵得到進一步拓展,從擴大組織覆蓋、健全下沉機制、創新服務模式等方面,實現責任有人擔、動力能持久、信息解民憂,以城市社區精細治理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縱向架構理順 社會治理統籌力增強

今年5月投入使用的岱東社區街坊鄰裡中心,已經成為不少社區居民每天必來的「打卡」地。中心設置休閒娛樂、便民服務、衛生醫療、社會組織活動等功能室,以及集黨員教育、協商議事、文體活動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廳。

「截至目前,中心累計開展健康義診、消防培訓、民俗剪紙等主題活動40餘次,參與居民900餘人次;召開協商議事會13次,為居民解決各類問題155件。」岱東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員主任杜桂婷說。

街坊鄰裡中心的應運而生是岱廟街道針對解決城市基層治理中管不到家、管不到位問題的創新舉措。在岱廟街道的黨群會客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街坊鄰裡中心、小區黨群服務驛站工作陣地和服務平臺中,實行「小辦公、大服務、敞開式、親情化」改造,設立「全通崗」,提供政策諮詢、飲水休息、手機充電、無線網絡、藥品急救等6大類、23項服務,明確4項工作制度,實現便民服務一站式、零距離。

「建設95個實體化驛站,作為小區黨群服務場所,實現了活動有陣地、服務有場所。」岱廟街道主要負責人介紹說,街道大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權責明晰、上下貫通、層層推進的縱向治理架構,形成街道統籌協調、社區聚合資源、網格即時響應、小區協商自治的基層社會治理鏈條。

對網格設置進一步優化。將社區黨總支升格為社區黨委,按照「人口相適、居住相鄰、職業相近、便於管理」的原則,劃分社區網格,同步組建網格黨總支、小區黨支部,形成社區黨委—網格黨總支—小區黨支部「金字塔」型黨組織體系,把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社區的每個角落。

橫向體制完善 社會治理合力凝聚

基層一線人手力量不足,事務千頭萬緒,單靠社區工作人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岱廟街道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作用,探索「1+2+N」力量下沉機制,把分散的資源聚起來、沉下去,推動基層治理由「單打獨鬥」向齊抓共管轉變,實現力量在基層整合、問題在基層解決。

「1」即1支包保力量。街道班子成員包保社區,95名機關科室人員下沉網格,每周進駐網格不少於3天,開展「常叩門」行動,收集民情民意,匯總需由街道協調解決的事項,提報城市基層黨建聯合體研究解決。在老舊小區凌空架線整治中,在街道基層黨建聯合體等單位的迅速響應下,電力、聯通、移動、電信、廣電等通信公司到社區報到,現場召開雙向對接會,啟動專項整治行動,把凌亂多年的全長達180.8千米「披肩發」 線纜紮成整齊有序的「小辮子」。

「2」即社區工作者隊伍和綜合執法隊伍2支治理隊伍。社區工作者隊伍中,除1人輪值「全通崗」外,其他社區工作人員全部進到網格,擔任網格長、網格員,抓好民意收集、矛盾化解、服務代辦,第一時間解決群眾困難,滿足群眾需求。綜合執法隊伍整合市、區派駐和街道自有的行政執法力量,組建綜合執法隊伍,通力協作,「捆綁」作業,全面下沉社區,一批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城市管理、信訪穩定等領域的老大難問題得到化解,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N」即社會力量聚到位。推行「紅領益家」建設,通過社區「接單」、精準「派單」、定期「驗單」、群眾「評單」,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吸納轄區自治組織、物業企業、駐地單位、「雙報到」單位、「兩新」組織及志願者等力量,共商共治社區事務,協同解決治理難題,推動人財物、責權利對稱下沉到社區,解決好居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街道20個社區村「紅領益家」共有成員單位133家,開展聯席會議64次,分派治理事項123個,解決實際問題105個。

革新服務方式,社會治理驅力強勁

岱廟街道引導社區、網格、小區黨組織強化服務意識,創建服務品牌,拓展服務渠道,開展精細化服務,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被社區居民常常詬病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問題已經不復存在。「對於市場失靈、自治失效、管理失序的小區,由社區成立公益性物業服務站,實現20個社區物業服務全覆蓋,181個老舊小區環境得到了有效提升。」岱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高強介紹說,街道針對商業樓盤、單位宿舍、村改居或城中村小區等不同類型住宅,分類施策,通過引入專業物業或社區自辦物業等方式,擴大物業服務覆蓋範圍。

「好麼拼拼」麼都有、「到家幫幫」不用愁、「共享家什」樂悠悠、「海軍幫忙隊」系列服務品牌開展的精細化服務受到轄區居民的稱讚。「好麼拼拼」是在街道每個網格驛站都設置了網購存取點,群眾可以到驛站來取郵件,網格員也可以將郵件「送貨上門」,這種方式,尤其在疫情期間,著實方便了群眾,為群眾送上了貼心服務。「到家幫幫」品牌是社區組織有一技之長的物業人員、黨員志願者、社區熱心人成立的服務團隊,為居民提供低償、無償的水電維修、助老保健等服務,解決生活中的「疑難雜症」。「海軍幫忙隊」在花園社區很有名氣,由退役軍人趙海軍帶領社區熱心人成立的「到家幫幫」團隊,居民家裡只要一個電話立即上門服務,切實為居民應了急、解了難。「共享家什」樂悠悠品牌則是社區購置部分修理工具,擺放在網格驛站,居民可以隨時借用,給居民應急、幫忙。

區街一體打造的社會組織黨建服務中心先後組織 「泰山慈善基金會」、「冬梅雅苑」等多家社會組織開展「紅色領航、星耀泰山」進社區活動,為居民送上技能培訓、心理輔導、文化傳播等專業服務。疫情防控期間,2300餘名社會組織志願者到社區報到,參與社區防控值守。21名專家黨員、專業人士,開展心理疏導減壓服務,先後提供免費服務1670人次。37家社會組織黨組織採取微視頻、線上輔導、在線交流等方式,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陳瑩 趙大琪 報導)

相關焦點

  • 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泰山區岱廟街道:讓居民在「蝶變」中...
    喜訊傳來,泰山區岱廟街道上下為之歡騰,這是對文明城市創建成功的喜悅與自豪,既包含著對艱苦創建過程的回味與感動,又深藏著讓文明更進一步的責任與期許。岱廟街道進行有益探索。針對物業管理問題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岱廟街道成立「紅色物業」服務管理辦公室,凝聚鴻瑞、安泰、萬森、人和等19家物業服務資源力量打造「紅色物業聯盟」,同時,把城建、城管、公安、消防、應急、社會組織等納入 「紅色物業」服務管理辦公室,建立「七位一體」協同推進機制,聯合作戰、集中攻堅,實現1+1>2的治理效應。
  • 泰山區打造垃圾分類「全要素樣板區」
    為加快示範城市建設,泰山區率先行動,圍繞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4個核心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檔案資料,持續推動宣傳引導,抓重點,破難點,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建設。在財源街道東七佳苑小區新引進了智能分類垃圾箱,每一種垃圾都有其專門的投放口,智能分類垃圾箱帶有智能滿溢提示功能,如果哪一個箱體裝滿了,該箱體會自動亮紅燈提示居民不能繼續投放,同時向後臺同步消息,通知專業人員及時清理運收,既起到垃圾分類宣傳作用,又方便了小區內的住戶隨時分類投放各種生活垃圾。
  • 總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泰安岱廟街道地方財政收入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找找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網紅直播、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清研泰山創新園項目正在進行內部改造;皇庭覽嶽商業廣場項目場地正在進行清運工作,年底前開工建設;泰安盤古電子商務產業園、星藝佳家居廣場等項目正在快速推進……初冬時節,泰山區岱廟街道辦事處的多個業態、多個項目現場發展態勢強勁。
  • 區領導到青源街道為這個五星社區頒授標牌
    按照市、區委統一部署,3月17日上午,北辰區副區長胡學春來到青(廣)源街道榮馨園社區,為其頒授了五星社區標牌並慰問社區值守人員。街道相關領導陪同。胡學春首先來到社區值守一線,看望慰問了正在值守的市區兩級下沉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詳細詢問了社區疫情防控開展情況和防疫物資儲備情況。
  • 致力打造一流政務服務 霑化區富源街道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高
    ,搭建村居基層網上站點,推動審批服務力量下沉,深化審批便民服務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全面改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得到顯著提高。圍繞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精細化」要求落實各項政務服務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辦事能力和效率,以山東政務服務平臺為基礎,已初步形成以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為主體,祥源社區(小盧王村)、盛源社區(雙陳村)、瑞源社區(羅家村)、樂源社區(大盧王村)、康源社區(大李村)五個社區(村)級便民服務站為依託的基層便民服務新模式。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無人管理小區有了公益性物業企業入駐,泰山區提升小區物業服務啃下...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2日訊 近日,走進泰安市泰山區泰前街道嘉德社區國泰山莊小區,路面乾淨整潔,兩側樹木鬱鬱蔥蔥,廣場上車輛有序停放,門口兩名保安負責地了解進出車輛,小區裡兩位保潔員定點打掃小區路面和居民樓道。
  • 突破十億元大關,岱廟街道地方級收入超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郭健通訊員趙大琪李文鵬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項目已籤約落地;清研泰山創新園項目正在進行內部改造;皇庭覽嶽商業廣場項目場地正在進行清運工作,年底前開工建設;泰安盤古電子商務產業園、星藝佳家居廣場等項目正在快速推進……初冬時節,泰山區岱廟街道辦事處的多個業態
  • 文慧:基層種源「卡脖子」「合縱連橫」來幫忙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基層種源問題一方面直接關係著老百姓吃得飽不飽,吃得好不好,另一方面也是地方經濟穩定發展的有力支撐。筆者認為,基層種源「卡脖子」問題,關鍵在於通過「合縱連橫」,攻破人才、技術、思想「三大難關」。縱向上,推動農科人才雙向流動,攻破人才難關。相對而言,基層因為政策、資金、科研環境等多方因素,人才總量偏少,人才質量稍弱。然而種源問題不管是在研發育種、田間制種,還是種子加工階段都少不了農科人才這個核心要素。
  • 【基層治理黨旗紅84】宜賓市翠屏區、眉山市洪雅縣堅持黨建引領...
    紅色引擎」作用,堅持黨建引領、四力驅動,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提升城市精細化服務管理水平,被列為全省首批省級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制定了《進一步優化完善社區治理「五大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以居民小區(網格)、樓院為單元,新組建小區黨支部33個,設立600多個樓院黨小組,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將黨的工作延伸到基層治理「末梢」。三是激活紅色細胞。
  • 「地評線」東湖評論: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
    此次疫情,我們以強大的組織動員力和社會動員力,交出了讓世衛組織點讚的「抗疫答卷」;但同時,我們也要聚焦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把「穩住心」「明權責」「建好制」作為下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重頭戲」。穩住心,推動素質提升。
  • 陝西漢中:積極構建「1+4」城市基層治理新體系
    陝西省漢中市堅持民生無小事,將引領基層治理作為基層黨建重要任務,積極推廣黨建引領下的一個平臺承載、一張網絡連接、一支隊伍落實、一套機制保障的「1+4」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推動基層治理向一體化、協同化轉變。「1套體系」: 打造政務公開街道樣本街道服務管理創新著力點在基層,但改革重心卻在上層制度建設,大武口區圍繞街道政務公開在區級層面制定了公開、透明、可操作的政務公開指南,推動基層治理向規範化、標準化轉變。
  • 7組圖帶你了解源城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
    接下來,源城區將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保持決心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奮力奪取專項鬥爭全面勝利,推動平安源城建設邁上新臺階,為源城區加快提升「首位度」、打造「總開關」「總樞紐」,在推動「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徵程中走在前列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泰山區:文藝匯演迎新春 奏響富強和美最強音
    1月14日晚上,由中共泰山區委、泰山區人民政府主辦,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和旅遊局、區融媒體中心承辦的「攻堅新徵程 奮進新時代」2020年泰山區大型文化惠民演出暨新春聯歡會在泰山文化大廈舉行。泰山區廣大幹部群眾歡聚一堂,同賀新春。
  • 半月談|讓紅色基因深植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武漢答卷
    讓紅色基因深植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武漢答卷半月談記者 吉梯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要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 防控疫情 泰安行動丨泰山區上高街道實行「四保一」制度,推進疫情...
    防控疫情 泰安行動丨泰山區上高街道實行「四保一」制度,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2021-01-12 15:47責任編輯:宋曉彤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麗寧 通訊員 張杰)春節臨近,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複雜性、艱巨性加劇。
  • 自貢大安區「紅色領航」打造基層治理升級版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為突破口,實施「紅色領航」行動,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共建共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紅色堡壘」強基礎。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
  • 京津風沙源治理二十年:以生態工程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山西省右玉縣近年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化彩化財化一體提升、治山治水治氣一體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治理,在「一個戰場」打贏了脫貧攻堅和生態治理「兩場戰役」。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啟動以來,右玉縣持續推進防沙治沙,突出重點區域綜合治理,堅持營造管護並重,林業建設速度和規模大幅提高,帶動了生態建設水平整體提升。
  • 廣饒縣廣饒街道建設社會治理「調解站」 打造和美新街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2020年,廣饒縣廣饒街道全力貫徹落實市縣社會治理三年行動部署,啟動以「聯動融合、多元善治」為主要內容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實現矛盾糾紛化解的「專業化、精細化、聯合化」,破解了新形勢下的社會治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