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廣饒街道建設社會治理「調解站」 打造和美新街道

2020-12-23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

2020年,廣饒縣廣饒街道全力貫徹落實市縣社會治理三年行動部署,啟動以「聯動融合、多元善治」為主要內容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實現矛盾糾紛化解的「專業化、精細化、聯合化」,破解了新形勢下的社會治理難題。

搭建「一個平臺」,探索實施「街道一個平臺,統籌調度;社區一個中心,聯調聯動;村村都有場所,首問負責」的工作方法,搭建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平臺。成立以廣饒縣廣饒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把矛盾糾紛調解的主戰場放在城市社區和農村管區,街道全力做好吹哨響應、縱橫銜接和統籌調度。目前,街道1個鎮級中心、21個社區中心、50個村級調解室,三級矛盾糾紛調處機構實現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初步形成了一個多方聯動的「實戰化」矛盾糾紛處置平臺體系。

織密「一張網格」。根據網格運行情況和工作實際,對基礎網格進行了調整優化,現城區網格160個,農村網格54個。同時,推行專屬網格專職化,科學劃分專屬網格30個。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在160個城鎮網格上全部成立黨小組,實現了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網格「雙網融合」。細分為589個樓棟微網格並成立工作組,吸納編入全體實際居住在小區的黨員共10322名。工作開展以來,黨員協管員共發現問題611件,收集意見建議225條,其中就地解決540餘件。與2019年同期相比,街道刑事案件下降25.11%,信訪案件下降23.6%。結合街道實際情況,探索實施「1+1+N」服務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建好「一支隊伍」。打造了一支充滿活力「行專群」相結合的矛盾調解隊伍。依託街道委辦、站所分行業成立10個調解工作室,在婚姻家庭、醫患糾紛、交通事故、涉法涉訴等矛盾糾紛中發揮行業調解優勢。每個中心設立1名專職副主任,聘用了44名人民調解員、244名專職網格員、30名法律顧問,實行「專案專管」專業調解;進一步建立健全社區內居民議事會、業主委員會等民間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功能,選聘具有一定威信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模範參與議事會、樓道長工作並擔任「和事佬」。

強化「一套機制」。實行「閉環式」管理。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運行體制中,以矛盾事件為中心,逐級受理、分類處置、全程跟蹤、及時反饋,形成一個工作的「閉環」。工作中,要求矛盾糾紛隱患3天定方案,15天通力化解,化解案件及時反饋銷帳,中心回訪問效,實現全鏈條閉合處置。實行多調聯動機制。在調度多方共同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的過程中,著力推動會商研判、吹哨多元報到、職能部門下沉、督查考核四項工作機制,形成社區「振翅」,多方「呼應」的蝴蝶效應。截止目前,街道各級中心共「吹哨」6次,聯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件。

打造「一批品牌」。結合社區特點,突出黨建引領,打造特色調解室;精心篩選公信力強、專業技能高、影響力大的人民調解能手建立金牌調解室,讓這些「調解明星」來自於草根又回歸民間,更好地為百姓服務。在廣饒縣錦湖社區,突出「家」錦湖的社區理念,打造「家和服務站」和「民警小燕」警調品牌;在國安社區,發揮優秀黨組織書記作用,設立「鞏書記工作室」;在陽光社區,結合陽光一家親理念成立「家事無憂調解室」;在康居社區做強「和事佬」品牌,打造仁和康居等,有力提升了基層吸附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廣饒街道:多元共治 激活社區治理「一盤棋」
    今年以來,廣饒街道全力貫徹落實市縣社會治理三年行動部署,啟動以「聯動融合、多元善治」為主要內容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實現矛盾糾紛化解的「專業化、精細化、聯合化」,破解了新形勢下的社會治理難題。結合街道實際情況,探索實施「1+1+N」服務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建好「一支隊伍」廣饒街道打造了一支充滿活力「行專群」相結合的矛盾調解隊伍。
  • 廣饒縣廣饒街道精準扶貧 努力書寫脫貧攻堅滿意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孫孟建 東營報導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廣饒縣廣饒街道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治高度,咬定總攻目標,堅持精準方略,保持攻堅定力,強化攻堅責任,取得良好成效,也在扶貧道路上湧現出一個一個感人的扶貧故事。
  • 這個街道專門成立了社會治理研究院,研究對象竟然是……
    他說,街道是社會治理的最前沿,每一天都在實戰演練。東柳街道全年矛盾糾紛調解總量達5000起以上,建立起了綜合領域、專業領域和社會組織三大平臺,分類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柳安」社會治理研究院將立足於大量的社會矛盾糾紛案例,研究其中的共性,總結經驗,為基層治理提供專業的見解和標準化的流程。近年來,東柳街道不斷探索矛盾糾紛化解方法。
  • 麒麟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現場推進會走進珠街街道
    12月17日,麒麟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現場推進會走進珠街街道,區委書記解天雲,區委副書記謝茂華、區政法委書記範全應等區級領導參加觀摩,街道主要領導陪同。與會領導一行深入珠街街道中所村綜治中心,通過實地走訪、聽取匯報,深入了解中所村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情況。
  • 麒麟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現場觀摩走進益寧街道
    12月17日上午,麒麟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現場會走進益寧街道,區委書記解天雲,區委副書記謝茂華等近50名參會人員實地觀摩了益寧街道市域社會治理中心和矛盾糾紛調處中心(信訪超市)。觀摩組一行通過實地察看,對益寧街道市域社會治理中心便民服務窗口,矛調中心和事佬調解室、綜合調解室,網格化調度指揮中心的功能、建設、使用等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同時,聽取了街道主要領導對「五安聯治」「五家聯動」「六化聯調」創新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益+556」工作模式的詳細匯報,觀摩組對益寧街道在建設及矛盾多元化解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 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對於推進我國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青島市在推動城鄉社區治理方面統籌謀劃、銳意創新、典型引領,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打造了一批「青島品牌」和「青島樣板」,不斷開創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力。
  • 「老潘」+「小潘」一起解糾紛,寧波這個街道成立社會治理研究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楊暉一個街道成立專門針對社會治理問題的研究院,裡面有哪些門道?近日,寧波市鄞州區東柳街道成立了一個社會治理研究院,這個研究院的任務是研究基層矛盾糾紛的共性,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標準化流程」。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新知行|黨建引領 龍翔街道老舊小區治理有妙招
    為加強小區物業管理,龍翔街道響應五華區委、區政府制定的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服務民生的工作方案,迅速開展工作,結合轄區老舊小區治理實際,大膽闖、大膽試,積極謀劃制定「紅色引擎」工作方案,著力打造「黨組織引領、企業履行責任、黨員帶頭示範、服務質量一流、群眾接受認可」的紅色物業管理新品牌。
  • 天長市廣陵街道:「三治並舉」構建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安徽天長市廣陵街道黨建引領,「三治」並舉,構建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推動解決了一批影響基層社會穩定的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加速形成了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社區「自治、法治、德治」建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堅持自治為基,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村裡的『小憲法』還就管事呢!過去是『人情大似債,頭頂鍋兒賣』,一年下來人情往來真的讓人吃不消。
  • 無錫市江溪街道黨建引領治理「千變」
    近年來,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黨工委緊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適應城鎮布局、經濟結構、黨員流向等新變化,堅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互聯互動、創新發展,在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方面開展了一些有益探索。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的三大蛻變,著力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推動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 ...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全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省民政廳積極爭取將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寫入省委、省政府文件,並列入今年省委、省政府重點督查工作內容。當前正在編制的全省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也將社工站建設納入其中。社工站建設被納入各地黨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考核內容,得到了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以及鄉鎮(街道)的大力支持。明確功能定位。一是打造社會工作發展的平臺。
  • 廣饒縣李永海:小小縫紉機織就脫貧致富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天氣逐漸寒冷,廣饒縣子威製衣廠的車間裡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子威製衣廠的廠長李永海,是廣饒縣廣饒街道西北西村的村民,在進行腎移植手術後家庭陷入了困境,家中子女尚未成人,一家人主要依靠低保金、微薄的打工收入度日。
  • 安圖縣:街道「小網格」,引領治理「大作為」
    安圖縣長興街道黨群服務站自組建以來,已開始投入社區治理工作。服務站以支部為抓手,網格為載體,不斷加強網格建設,充實網格功能,全面整合基層資源,現已初步實現網格化治理、居民自治。黨建領航、無縫覆蓋,築牢網格建設基石。
  • 琅琊街道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街道結合市、區兩級政府關於加強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建設的要求,以專題學習班、培訓講座、外出參觀、黨員民主生活等形式組織開展黨的教育實踐活動和法律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增強機關幹部依法履職、依法辦事、依法治理的意識,進一步樹立黨員幹部帶頭學法用法的示範引領作用。
  • 青島市市南區「暖治理」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新探索
    近年來,青島市市南區依託宜居的人文自然環境、優質的治安法治環境和安寧的政治社會環境,在全省率先啟動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打造出具有區域人文特徵的「暖治理」基層社會治理品牌,全域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良好的社會治理成果,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企業提供了發展壯大的沃土。
  • 牡丹區東城街道「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運營
    為全面深化信訪工作改革,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集中的信訪突出問題,更好地為群眾排憂解難,牡丹區東城街道創新工作思路,主動作為,整合多渠道行政資源,打造了集群眾接待、業務諮詢、統籌調度、矛盾調解、心理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並不斷完善制度,踐行了讓群眾「最多跑一地」的工作理念。
  • 廣饒縣81個調處中心化解矛盾在基層
    □記者 李明通訊員 於夏娟 李偉濤 報導本報廣饒訊 12月10日,廣饒縣稻莊鎮賈劉橋村孤寡老人劉建業收到了同村賈興華的最後一筆欠款,多年的心事終於了結,老人連聲稱謝。今年5月份網格員了解情況後上報村「兩委」和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但效果不理想。網格員又聯繫了擔任該村法律顧問的東營市大正法律服務所主任任樹叢。最終在各方努力下,賈興華同意分期還款,糾紛圓滿解決。面對社會轉型時期矛盾糾紛主體多元、類型多樣、化解難度加大的難題,今年廣饒縣積極搭建「三級平臺」,構築「全覆蓋」組織網絡體系。
  • 續力「源治理「 發力「精治理「 泰山區岱廟街道打造基層「源
    街道始終秉持社會治理創新永遠在路上的責任理念,在社會治理創新供給側方面續力、發力,持續探索「源」治理社會治理路徑,通過理順機制強組織、整合資源聚合力、創新方式強服務,讓支部進小區建到位、力量進樓棟沉到位、服務進家門送到位,補足建強社會治理鏈條,提高社會治理事務的承載力、服務居民群眾的硬實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打造出基層「源」治理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