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恐怖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你聽說過嗎?

2021-03-05 秀瀆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這篇文章,,這是小編的榮幸,這裡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希望你們會喜歡,別忘了點擊 上方藍色字體「秀瀆」關注轉發呦                                                                              

在歷史上人類進行了很多著名的實驗,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著名的恐怖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在1920年的時候,華生華生在一家醫院裡面挑選了9個月的小艾伯特作為實驗對象。小艾伯特的母親是醫院的奶媽,華生在跟她溝通後以每天一美元的報酬跟她談好了實驗的事情,而具體是什麼實驗,則沒有告訴她。

最開始,華生經常送給小艾伯特小白鼠、小兔子、小狗之類的小動物作為禮物,小艾伯特很喜歡它們。經過基礎的感情測試,華生證明了,小艾伯特並不害怕小動物。

在兩個月後,華生開始了正式的實驗。華生把小白鼠遞到小艾伯特的面前,每當小艾伯特要接觸小白鼠時華生就在他背後敲打鐵棒恐嚇他,這時候小艾伯特就會嚇哭。之後這種情況又重複了幾次。在經過幾次恐嚇後,就算華生不恐嚇,小艾伯特看見小白鼠就會害怕的轉身爬走。

後來華生又發現,小艾伯特不只是害怕小白鼠,他恐懼開始泛化,甚至對小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等等,凡是毛茸茸的東西都會感到害怕。通過這個實驗華生證明了恐懼的情緒可以通過條件反射後天習得。

「小艾伯特實驗」後來在學界引發了廣泛地討論,主要是關於實驗的道德底線的討論。從這個實驗之後,美國心理學協會就制定了實驗倫理規範,禁止任何人進行違反倫理的實驗。在這個實驗裡面,華生雖然承諾最後會對小艾伯特用脫敏療法治療,但是,知道小艾伯特5歲去世的時候也沒有兌現這個諾言。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小艾伯特實驗」,人性的醜陋不過如此!
    19世紀處於人類探索關鍵期,這期間發生過很多「駭人聽聞」的實驗。我們的故事「小艾伯特實驗」雖沒發生血腥的結局,也沒有殺戮的過程,但這個臭名昭著的實驗實在「駭人聽聞」,實在值得一看。各位看官且往下看!
  • 最具爭議的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從拍照那天起,他開始收到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送來的禮物——耷拉著耳朵的小狗用鼻子蹭著他的衣服,小猴子在他面前沿著繩子跳舞,小灰兔安靜地依偎在他的懷裡,還有一隻小白鼠繞著他轉圈。看著這些新鮮事物,小艾伯特嘟起小嘴,睜著圓鼓鼓的大眼睛,搖頭晃腦地打量著周圍。他甚至主動伸出手,想摸摸那隻小白鼠。
  • 歷史上著名的小艾伯特實驗,在今天看來卻是一場不顧倫理的慘劇
    這是上世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華生說的一段話,這位專家曾經做過一個很殘忍的實驗,而實驗的對象是一個只有九個月大的嬰兒。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用每天一美元的報酬在一個診所的沒有文化的奶媽那裡聘用了她的兒子,一個只有九個月大的男嬰。華生認為這個孩子「鎮定且被動」,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實驗對象,此時的這個嬰兒還不能走動,只能在地上爬行。
  • 盤點瘋狂科學實驗——小艾伯特實驗【內附實驗視頻資源】
    Watson認為,乖巧的小艾伯特「鎮定且被動」,「實驗對他的傷害應該很小」。對於單親母親萊恩來說,讓孩子參加這項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實驗,每天可以換來1美元。只會爬行的小艾伯特成為人類現代實驗史上最年輕的實驗對象。在他11個月零4天的時候,Watson開始培養小傢伙對於小白鼠的恐懼。
  • 尋找「小艾伯特」——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被試之一
    大約兩個月後,當小艾伯特剛超過11個月大,Watson和他的同事也是他未來的妻子,Rosalind Rayner,以小艾伯特為被試進行了一系列驗證條件反射原理的心理學、生物學實驗。伴隨著Watson的巨大成功以及在倫理上對於該實驗的強烈質疑,小艾伯特成為每一個心理學教材中都會提到的孩子。
  • 這部紀錄片,記錄的歷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
    這部紀錄片,記錄的歷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幾世紀以來難得的和平時代,很多人都不清楚,就在上個世紀除了頻發的戰爭以外,還有一些慘無人道的恐怖實驗。
  • 9個月嬰兒用於實驗,留下一生陰影:就是這個邪惡博士,害慘了無數家庭!
    不過讓東哥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玩的父親在暴打他認為不乖的女兒後,說了這樣一句話:「爸爸打你才是愛你啊!」這種理念不僅在中國流行多年,在上個世紀的美國也是非常流行。而且它背後還有個貌似科學的理論,那是當時心理學界流行的一種理論,叫「行為主義」。行為主義是什麼呢?東哥用最簡單的話跟你解釋一下,那就是他們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可以糾正的。把行為主義運用到兒童教育領域的最有名的心理學家,當屬約翰·布羅德斯·華生。
  • 兩個心理學實驗告訴你答案:抱就對了!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寶寶要是一天哭上好幾次,媽媽會有種特別心累的感覺,其實是身體頻繁切換到應激的狀態的緣故。今天這篇文章將通過兩個實驗的對比,告訴大家為什麼寶寶哭鬧了要立即抱起來。第一個實驗:"小艾伯特實驗"這個實驗是非常殘忍的,科學家一般都做動物實驗,而"小艾伯特實驗"是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在一個八個月的孩子身上做的心理實驗。最開始,華生只是經常送給小艾伯特一些禮物,小白鼠、小兔子、小狗,小艾伯特很喜歡這些小動物。
  • 人類歷史上有過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
    作者傾盡十多年心力,冒著生命危險採訪了原731部隊人員,還越洋渡海前往美國,費盡周折挖掘出美國、日本等密不外宣的大量檔案資料,並赴中國進行現場查證,徹底揭開了關東軍滿洲731細菌戰部隊在中國進行活體實驗以及細菌戰的恐怖的全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震驚。
  • 關於斬首的恐怖實驗
    我們自然不會拿自己的腦袋做這種實驗,但對於斬首之後大腦的意識問題卻存在久久不能釋然的疑問——於是,如你所想,在歷史的某個特定階段,有些人決定拿那些被行刑不久的人來做實驗。這就意味著實驗是沒有定論的,即便是對「砍掉的頭顱依然能短暫存活」這一實驗結果最積極的擁護者也表明意識最多只能持續不超過15秒或20秒。
  • 【奇聞異事】被稱為十大驚悚實驗之首的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在哪?
    顛覆世界的電子雙縫試驗,是否真的存在造物主,在幹涉我們的人生在探討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在哪之前,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託馬斯·楊著名的雙縫實驗。就是把一個手電筒放在一張開了一個小孔的紙前邊,然後在紙後面再放上一張紙,不同的是第二張紙上開了兩道平行的狹縫。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
  • 靈魂的重量實驗、臥床370天實驗...歷史上最瘋狂詭異的10個科學實驗!
    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有人撓你,那麼你就會發笑。Forssmann完全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處境,因為他在實驗中一旦不小心戳破了血管,那麼他就會弄死自己。然而他依然義無反顧地拿自己做實驗來證明自己的技術。因為導管技術上所做的貢獻,他最終獲得了醫學諾貝爾獎。
  • 食人魚液體有多恐怖,實驗了下,場面立馬就控制不住了
    食人魚鋒利的牙齒食人魚上下顎咬合力驚人,可以輕易咬壞牛皮,甚至是硬邦邦的木板,鋼製的魚鉤也不能困住它,這樣的情況下,其他的魚類當然的不是它的對手了,見面都是聞風而逃。兇殘可以讓鱷魚聞風而逃今天小編要說的是,食人魚液體有多恐怖,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沒有聽說過。外國有個老外很好奇這個,就拿著食人魚液體試了下,實驗的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 斯坦福監獄實驗全評價(上):實驗介紹
    實驗模擬真實監獄環境,做了一些細節功夫。比如,囚犯分別被「警車」押送到監獄,然後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連衣裙一樣的罩衫),戴腳鐐。和真實監獄類似,囚犯志願者被關在監獄後就不能自由行動,3人住一個小隔間,只能在走廊放風,每個人沒有名字,只有一個編號。充當獄警的志願者,沒有進行培訓如何做獄警,只是被告知可以做任何維持監獄秩序和法律的事情。
  • 扒一扒那個變態的「俄羅斯睡眠實驗」
    轉載請後臺聯繫,歡迎轉發朋友圈最近有小夥伴建議我們講一講歷史上的恐怖實驗雖然小A膽子小但還是硬著頭皮去搜了一下然後被幾張具有衝擊力的圖片森森滴吸引了被制服之後一個科學家舉著槍很恐慌地問他:「你究竟是什麼鬼東西啊?!」他竟然回答道:「你這麼快就忘了嗎?我就是你啊!
  •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6個很可能會終結世界的可怕實驗
    在許多的科幻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關於科學實驗的情節,更為糟糕的情況下,一些科學實驗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力,甚至是毀滅世界的可怕能力。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一切都遙不可及,但事實是,這樣的情況一度在地球上真實上演。在今天的文章裡,小編要為你帶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6個很可能會終結世界的可怕實驗。
  • 實驗動畫「實驗」什麼?
    2020年一開頭所有發生的事情已經提示我們,這個鼠年將是人類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從伊朗擊落客機到從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個春節假期必定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記憶。歷史的看,遇有重大事件發生一般會產生兩個方面的重要反應,一是促使人類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找到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法,二就是引發我們對於人類命運的思考,我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等等。
  • 恐怖的老鼠烏託邦實驗
    試想:如果相比吃不飽飯,看不上病的過去,那現在年輕人一定過的是比舊社會大地主還要好。更合理的解釋是,需求壓力的層次不一樣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分五層。第一層次: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第三層次:情感和歸屬的需要。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
  • 英文實驗|魔法一樣神奇的小實驗——火山爆發
    英文|雞娃|健康遊戲|實驗|自我發現趣寶兒——發現更有趣的親子時光!今天分享一個小童百玩不厭的英文小實驗,金寶從幼兒園玩到小學,妹妹第一次體驗,更是連續玩了三天還不夠。先上視頻咦?這不是火山爆發呀!一會兒我要用它做個很酷的實驗。I promise you will be amazed.我保證會讓你大吃一驚。Do you want to play?你想玩嗎?B: Yes! Of course!當然啦!M:Ok, great!好的,太棒了!
  • 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在哪裡?哪裡讓人感到害怕?
    觀察影響實驗結果情況下,意味著可能在宇宙一片混沌的時候,一個意識誕生,混沌爆炸成宇宙,這個意識何來?這不就是上帝的位置,觀察者效應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真是觀察影響試驗結果,那建立的科學體系也許都要崩潰,跟哲學上概念相似,你無法判斷你所得實驗結果所出理論為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