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日本暴走族

2021-02-14 摩託屋

不得不承認第一次看見日本暴走族的圖片時,我腦海中立刻就顯現了非主流、殺馬特、洗剪吹、煞筆等形容詞。誇張的裝扮,不知人事的表情和「醜」到爆的摩託車改裝讓我吃驚怎麼會有這樣的摩託族群。

暴走族興起於二戰後。20世紀50年代,當時暴走族的成員主要來自於社會底層的無業年輕人和輟學的學生,大多年齡都低於20歲,他們一般上了20歲就會自動隱退,或加入黑社會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暴走族通常將摩託車外形進行非常誇張的改裝,排氣也改裝為直排消音器,產生大量的噪音。然後在深夜成群結隊的騎著摩託車遊蕩。但是他們又不是真正的黑幫,他們只是一些行為誇張的年輕人,他們有著異常的愛國心,常常在衣服上印上國旗等圖案。一方面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一方面又被日本社會主流所疏離。凸顯個性是每個年輕人的天性,而在日本壓抑的文化中,這種天性則被強烈的抑制。

暴走族最明顯的特徵有兩個:怪異的服裝和誇張的摩託改裝。

一般的暴走族喜歡穿上特攻服,特攻服源自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神風特攻隊,「神風」源自於元朝忽必烈東徵日本,卻兩次因為颱風大作而艦隊損失,日本人認為這是先皇庇佑,因此「神風」有著庇佑,使命,和無畏的含義。在1944年,日本成立了後來讓世人震驚的自殺式敢死隊神風特攻隊,光是在菊水作戰中就又兩千四百多敢死隊員駕駛戰機衝向敵人。但是其實神風特攻隊中的很多人是被逼著去送死的,每一次敢死隊行動時都,都有著監督,日本軍方美其名曰戰果觀察團。

暴走族喜歡穿上這種軍國主義濃重的特攻服,這種外形類似於工裝或「風衣」的服飾是他們的必備。他們喜歡在上面大量刺繡,寫上大量軍國主義濃重或自吹自擂的文字例如「大日本帝國如何如何」「全國制霸」等等文字。

而他們還喜歡用一些生僻複雜的漢字組合來表達一些意思,比如最常見的「喧譁上等」「夜露死苦」等等,「喧譁上等」的意思是:想要幹架嗎?正合我意。而「夜露死苦」則為多多關照的意思。還有「愛羅武勇」等則是英文「I love you」的直接音譯。這挺有意思,我不禁想到了國內的非主流(當然非主流也是學的日本奧)也有著一些相同點,比如也喜歡怪異地打扮自己,穿著一些怪異地服飾留著奇怪的髮型。非主流們也喜歡用一些同音字來代替正常的文字,像老屋這種比較傳統的人看著是非常頭疼的。無論暴走族還是國內的非主流都是處在青春期迷茫的年輕人,強烈地想要抒發著自己的想法,想要獲得別人的關注。

日本暴走族相比其他摩託車族群還有著一個明顯的不同則是其誇張的摩託外形改裝。他們通常會改裝直排消聲器,追求嘈雜的引擎聲,甚至安上喇叭。暴走族的摩託車外形非常誇張,主要有「翹」這個特點。如高把手,翹起來的整流罩,翹起來的坐墊,有的甚至把排氣也翹起來。

他們由於大多年紀較輕,購車的資金主要來自於父母的或者自己的兼職等等,如日本漫畫家東本昌平的第一輛摩託車則是他在居酒屋中打工攢錢買的。不得不說六七十年代前後也是日系摩託車崛起的年代,日系摩託一步步打敗了老牌歐洲摩託品牌如凱旋諾頓等。當時湧現了大批經典的摩託車如70年代左右本田推出的CB750 FOUR,川崎Z2 RS750等都成為了那個年代的印記,隨後八零年代的日系渦輪摩託戰爭(之前老屋有寫奧)更是讓世界震驚。而這些車都成為了那些少年們的夢中車型。藤澤亨漫畫《湘南純愛組》中對真樹京介,川崎Z2的描述可以看出這些車型在當時在車迷心中的地位。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眾所周知日本的社會文化比較壓抑,二戰後誕生的日本人在這個年代進入了青春期,青春的迷茫與社會的壓抑產生激烈的碰撞。暴走族們尋求著歸屬感,強烈地想要展現自己。深夜警察管理鬆懈的時候也正是他們盡情釋放的時候,成群結隊的少年轟鳴著摩託,街頭極速的狂奔盡情地釋放著青春的荷爾蒙,尋求著虛幻的自豪感。

他們其實只是一群單純的少年,暴走族很少欺負弱者,因為他們認為欺負弱者本身就是弱者的表現。對強者的對抗才是自我的證明,暴走族的思維是很單純簡單的,對事情的看法非黑即白,暴走族沒有陰謀與複雜的想法。而當時的日本媒體對暴走族的誇張報導讓社會對這群單純的孩子充滿了偏見,暴走族給人的印象就是暴力的飆車黨,黑社會預備役,但是暴走族們卻很喜歡這種「存在感」。在《暴走》中一個小故事讓我印象深刻,說是在一次中學集會上校長正在講話,一群暴走族卻打斷了校長的集會,他們囂張的行為和轟鳴的引擎聲讓在場的學生們心生嚮往。

暴走族這種亞文化在當今的日本已經減少了很多,雖然日本是摩託車生產大國,但是其摩託車愛好者們卻在逐年減少,在日本的有些地方沒有專屬的摩託車停車位,而摩託車在路邊停車五分鐘以上就會被貼罰單,使得本來很方便的交通工具卻變得局限性很高。當年的暴走族們都老了,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依然愛著摩託,懷念著當年,懷念著當年的引擎轟鳴和年少的自己。

現在日本的暴走族已經不是以前的模樣。現在的暴走族更加遵守道路規則,有的暴走族喜歡在車身做卡通塗鴉,更有甚者異裝成偽娘,前者老屋都還能接受,後者對於老屋這種傳統的人覺得不可思議。畢竟摩託車是男人熱血的最佳搭檔,這個偽娘裝扮是幾個意思。。。和曾經的暴走族相比,現在的暴走族們少了當年的野性與熱血,鬥毆的情況也大大減少。當年提著棍子騎著摩託橫衝直撞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返,難怪曾經的暴走族總是無限感概,感慨曾經的熱血與青春。

長按下面二維碼識別加關注

微信號:motuowu 微博:摩託屋

摩託屋原創編譯,轉載請保留二維碼及微信微博號

閒聊歡迎加QQ群: 452914695 個人微信:15208394177

更多摩託車國外專業評測,歷史歡迎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進入摩託屋網站www.motowu.com 網站正在建設中,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可悲又無奈凋零的日本暴走族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夜晚街道的王者,正在消失的日本暴走族!請多多關照。什麼是暴走族暴走族是日文ぼうそうぞく 的直譯,就是「飛車黨」,但是背後的意思卻沒有這麼簡單。追根溯源的話,很多機車愛好者大概都知道,早期的「暴走族」被稱作「雷族」,在20世紀50年代由退役的二戰日本軍人自發組織的。而第一批成員,都是來自廣島籍的日本退役士兵。
  • 麻辣教師GTO和日本暴走族
    ,有自己有獨特的看法,不想循規蹈矩的一群人,在日本文化中,暴走一詞也是幾經顛簸,意義不斷發生著變化,但無論出自哪種語境,暴走始終帶著一種決絕和自我放逐的意味。暴走族是發達文明社會催化的惡之花,在日本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濟高速增長期,工業化加劇了社會的激蕩和不安,年輕人對家人和社會充滿叛逆,面對環境的高壓與摧殘,只能靠速度來消解不滿。
  • 日本「暴走族」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群體?
    在日本,「暴走族」這個詞包含的情緒多半是憤怒和沮喪。
  • 叛逆取代一切 解讀日本暴走族文化興衰
    原標題:叛逆取代一切 解讀日本暴走族文化興衰   [汽車之家精彩汽車生活] 一提到暴走族,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日本街頭飛車黨、小流氓、奇裝異服、另類人士等,但究竟真正的暴走族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最引人注目的「座駕」都是什麼樣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暴走族文化。
  • 那些殺馬特般的日本暴走族
    暴走族的誕生可追溯到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百廢待興,面臨著諸多的社會問題以及西方文化的衝擊,暴走族的前身雷族,在那片被戰爭傷害最深的土地廣島,漸漸興起。年輕人的躁動震撼了日本政府,「暴走族」三字也首次出現在警察叔叔的文件當中。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暴走族正式進入鼎盛期,成員的座駕也不再限於摩託車。而日本人善於吸取別國文化並加以改造的民族特性使暴走族迎來了新的發展。
  • 日本暴走族 | 最狂的裝扮做最野的人
    很多國內的年輕人對於暴走族的了解,來自於日本的中二沙雕劇《我是大哥大》,兩個中二期少年立志要在學校裡當校園扛把子,從此一去不復返地走向了爆笑顏藝不良少年的沙雕生活。漫改的《我是大哥大》,原著來自於同名搞笑漫畫,以日本80年代的暴走族興盛為背景。
  • 日本暴走族興衰史:曾風靡亞洲,喧囂之後消亡,此間再無昭和男兒
    熟知日本文化潮流的人都知道,在日本進入80年代之後,成功進入世界GDP第二的日本社會開始有些自信過頭了,在父輩們經過50-70年代的打拼之後,這些戰後才出生的昭和男兒在心態上也開始變的叛逆起來。而最能反映這個的現象的就是日本新一代群體——暴走族,在日本的崛起!那麼什麼是暴走族?為何說他們是日本昭和男兒最後的倔強呢,在他們之後再無熱血中二男?
  • 「暴走族」打敗交通法?!
    日本暴走族:起源於日本廣島,二戰後,幾個退伍軍人穿著神風特攻隊飛行服,騎著摩託車,帶著軍刀,最初是軍國主義分子和右翼分子組成。曾用名:雷族,遊行族。青島暴走族:國內最「暴」的暴走族。青島的一幫大爺大媽組成的暴走族,在機動車道上打著旗幟暴走,一輛計程車從後方駛來,不及躲避,追尾暴走族,當場造成一人死亡兩人受傷的慘劇!
  • 暴走族!這群誇張到蛋疼的年輕人!
    20世紀50年代,當時暴走族的成員主要來自於社會底層的無業年輕人和輟學的學生,大多年齡都低於20歲,他們一般上了20歲就會自動隱退,或加入黑社會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他們有著異常的愛國心,常常在衣服上印上國旗等圖案。一方面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一方面又被日本社會主流所疏離。凸顯個性是每個年輕人的天性,而在日本壓抑的文化中,這種天性則被強烈的抑制。
  • 暴走族?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暴走族,Bosozoku, 「失控(暴力)部落」,是日本一種與摩託車和汽車定製相關的青年亞文化團體。這種類型的機車幫派首次出現是在1950年,然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氣急劇上升。因為受到日本法律管制和年輕人自我意識的提高,以及人口增長放緩,想要加入暴走團體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所以從2000年開始暴走族逐漸衰退。
  • 日本女子飆車暴走族團體大揭秘
    日本女子飆車暴走族團體大揭秘 2020-12-15 10:52
  • 疫情之下車流量減少 日本暴走族趁虛而入上首都高速路飆車「炸街」
    人民網東京4月30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在東京都中心的首都高速公路上,活躍的「暴走族」開足馬力在高速上暴走「炸街」,在夜間不斷製造噪音。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些暴走族閒得發慌,於是大批出沒在高速公路上飆車製造噪音。
  • 暴走族哪句標語最有氣勢?網友:夜露死苦、喧譁上等 日本物語
    聽到「暴走族」一詞,許多人自然而然會和《麻辣教師GTO》主角們做聯想,覺得他們就是一群熱愛改裝車子的年輕人,靠危險駕駛車輛耍帥,但本性不壞。以前就有人詢問,想知道「暴走族哪句標語最有氣勢」?網友熱烈回應,最多人推薦的標語是「夜露死苦」和「喧譁上等」。
  • 日本暴走族的標誌—飛機頭
    當時正是日本暴走族的巔峰時期,東京街頭隨處可見飛機頭。聽說機車騷年都愛飛機頭,因為那樣騎車的時候頭髮不會被吹亂。就這樣,飛機頭就成為了日本不良少年的標誌,就像以前在中國染髮就是不良少年的特徵之一。因此深得80年代日本不良少年的喜愛,連80後的主流動漫遊戲角色也會用飛機頭來描繪一個角色的不羈個性,現實人物與虛構角色互相學習模仿,飛機頭更是一騷還比一騷高。
  • 「TOKYO」——一個存在著各式各樣暴走族的地方
    《黑白漫文化》全國第一本漫畫文化MOOK《東京暴走族》(《Tokyo Tribe》)是井上三太從1998年開始在《BOON
  • 迷你暴走族!本田復古小車CUB/CT 125暴走族樣式!
    本田HONDA推出的Fun Bike在全球都有相當亮眼的銷售成績,同時各國的玩家也都用這些Fun Bike小車玩出各種不同的風格,不論是改成Cafe Racer、Scrambler等復古風,又或者是改成仿賽樣式等,近日來自泰國的Bosozoku Bike Siam粉絲專頁,貼出一群相當特別的「暴走族樣式
  • 這個少女組織,簡單概括就是暴走族+太妹
    聰明的你一定可以看出暴走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種貴族。但也請不要不負責任地說她們是尬舞殺馬特貴族。畢竟她們在日本的亞文化界舉重若輕,地位超然。但當時的暴走族,無業青年和輟學學生佔了絕大多數,一抓一個準,而隨著時間推移,少女暴走族人數越來越龐大,於是有了Yanki這個組織,簡單概括就是暴走族+太妹。
  • 夜路死苦よろしく|東京暴走族Bozosoku
    相對應的詞是「宿題下等」(家庭作業最差勁)愛羅武勇【あいらぶゆう】:「I Love You.」日本人的英文發音真是給予了各種新詞。走死走愛【そうしそうあい】:在日語中的語源為「相思相愛」,意為「相親相愛」,而在暴走族這裡便代表著「堵上性命來飆車」的意思。
  • 除了夜露死苦刺繡的特攻服 北派暴走族最愛的還是飛機頭
    五十年代的日本 廣島的退伍軍人對故鄉遭受「小男孩」核打擊格外悲憤 於是他們不僅買來機車 還剃了平頭穿上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制服顯示祈戰死的武勇 手持武士刀騎摩託車四處敲人腦殼發洩不滿 暴走族就此出現 到了八十年代 戰爭陣痛逐漸過去的日本越來越多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 開始了一場五十年代的復古風潮 而因為留著飛機頭或山本頭即便是騎車也不會被風吹亂 於是貓王的飛機頭與街邊放著的搖滾樂跳霹靂舞成了全日本不良青年反抗傳統最重要的標配
  • 80年代的賽道暴走族 追憶超級剪影賽事
    而今天在此介紹的這項早已淡出車迷視野的日本賽事,恐怕很少有人了解,它名為Super Silhouette:超級剪影,若你光看到當年圖片裡的一臺臺賽車時,還以為是日本的暴走族們誤入了賽道……巨大的導風前鏟、浮誇的車身寬體套件,流露在外的中冷器管道,若是再加上光怪陸離的車外燈光秀和撅上二層排氣管,那真的會得到一臺日本暴走族改裝風格汽車的真傳。如果車外再靠著三五位留著五彩繽紛發色的飛機頭青年,那個味道就再正宗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