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暴走族的標誌—飛機頭

2021-02-08 巾幗騎士英雄會

無論籃球飛人還是熱血高校,飛機頭都是揮之不去的標誌。

它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族群的標記

梳個飛機頭,披上刺著漢字的特工服,眉頭一鎖,雙手插袋,嗯,這就是80年代東京街頭不良少年的標配。

當時正是日本暴走族的巔峰時期,東京街頭隨處可見飛機頭。聽說機車騷年都愛飛機頭,因為那樣騎車的時候頭髮不會被吹亂。就這樣,飛機頭就成為了日本不良少年的標誌,就像以前在中國染髮就是不良少年的特徵之一。在東京街頭,梳個飛機頭,穿著機車皮衣,45度角仰視點一根煙,準是個不良少年沒錯。

但當時的髮型造型技術和周邊產品都麻麻地,飛機頭在日本只流行了幾年就退潮了。除了用真的機油往頭上抹,也沒有其他什麼好法子。

飛機頭是極具流線型的髮型,兩側頭髮全往後梳形成流線型,從正面看上去特別醒目,上方頭髮極力往後往高地梳,氣場都提升了,還能增高。

油亮高聳的飛機頭讓少年充滿自信,無論騎機車還是在路上狂飆,髮型都不怕亂。因此深得80年代日本不良少年的喜愛,連80後的主流動漫遊戲角色也會用飛機頭來描繪一個角色的不羈個性,現實人物與虛構角色互相學習模仿,飛機頭更是一騷還比一騷高。

上次的真人版不良少年要是還沒看過癮,咱們這次來回憶一下熱血不羈的日本動漫飛機頭角色,看看他們是如何用殘酷青春來演繹拳頭和飛機頭的。(一邊熱血高歌一邊往下擼更是滋味!)

7大日本動漫飛機頭不良少年

1. 桑元和真

造型:貓王小混混

《幽遊白書》裡的不良學生,幽助的朋友、同學兼對手,一頭橙褐色的飛機頭為其特徵。第一專長是摺紙,第二是猜拳。性格衝動,頭腦簡單,常被幽助、飛影等人稱為"蠢材" ,但和幽助打架從來就沒贏過。

這個模仿貓王的飛機頭,幫他成功塑造了小混混的形象,但他會為朋友或意中人 (雪菜)不惜犧牲自己,內心深處還是個愛貓的超級善良人。

真人演示:性格單純為人仗義的不良少年形象好像是飛機頭專屬呢,一聽飛機頭多數人會想到他。

2. 鬼冢英吉

造型:豪放小霸王

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二次元在校老師,曾因打架和超速駕駛等被輔導 83 次,他畢竟當老師之前可是出了名的不良少年,《湘南純愛組》裡的少年鬼冢,就憑一個飛機頭和豪放的性格,在一群街頭少年中稱霸。

"輟學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也輟學,還混過暴走族,不過不要誤會,我可是我那族的發起人。可是現在,我依然成了一個教師站在這裡,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比你們有種一百倍!"

真人演示:為了當老師,鬼冢最後剪掉了陪伴自己在湘南時代和大學時代的飛機頭。

3. 坊屋春道

造型:熱血天王

熱血高校正傳中的四大天王之首坊屋春道,是瀧谷源治的前前前輩,基本上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打架鬥毆中度過,飛機頭加墨鏡就是標配,後來一代代幫派成員基本都跟隨他這個髮型。

誇張的表情,黑色的墨鏡,狂傲不羈的金髮飛機頭,穿著後背紋有龍虎的外套,這就是漫畫版的男一號春道,除了BUG林田惠。

電影中沒有登場,拳頭教義的代表人物,也是最好的鴉魂精神體現。

4. 濱田勝雄

造型:浮誇悶騷男

杯具的童年使得 《人間兇器》這位男主角成了不良少年,雖然他內心不喜歡打架,但打架總是找上門,趕腳跟他那個挑釁的飛機頭有莫大的關係,當然那也幫他順帶吃了不少美女的豆腐。

勝雄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以上所有漫畫英雄的特點,同樣的善良,同樣的膽小,同樣的好色,同樣的擅長YY,同樣的超強狗屎運,同樣的變態特訓,同樣的小強般的生命力,以及。。。同樣的飛機頭。

這傢伙大學竟然畢業了,不良少年中學歷相當高的一個,真的應了那句老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5. 前田太尊

造型:暴力教主

《鐵拳對鋼拳》裡的暴力打鬥被奉為經典,前田太尊則是不良少年的教主,他轉學到帝拳高中第一天就被停課兩周,因為該校女生的性感校服被改成了過膝裙,所以他猛地扯住一妹紙大喊:"水手服!脫!" 還一拳把老師給打飛了。就這樣,前田和他的飛機頭出名了。

《鐵拳對鋼拳》早在80年代剛出現時就已經在日本漫畫界引起轟動,曾多次被改編成遊戲,至今長盛不衰。

格鬥系巨作 《鐵拳對鋼拳》曾兩度被改編成動畫,有過兩個真人電影版與一部舞臺劇。體育勵志漫畫的迷人之處並非其中的打鬥,而是一種奮進精神

這本漫畫講述了當時日本不良少年很多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即使是不良少年也一定要穿學生制服,而且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穿得整整齊齊。在準備狠揍別人的時候,要先叫 ta 把衣服褲子脫下來,然後疊成正方形放在一旁,只穿著內褲挨揍。如果地上有廢棄的可樂罐及其他垃圾的時候,要先清理場地,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裡面然後再打。不良少年說話一定要夠粗魯,要用日語裡的"不敬"語態和發音,比如"你" 要說"你小子"。煙是一定要抽的,因為這代表了成年男人的氣概,也是不良少年的標誌。不過,抽過的菸頭一定要掐滅放在菸灰缸裡,一定不可以隨地亂扔。這不光是為了保持不良少年的風度,也是為了遵守日本的社會規則。在對手有急事的時候,一定要先放對手去辦事,而且還要在可能的情況下幫助對手,免得大家無法在一個公平的標準線上戰鬥。即使是對手,在他們有麻煩的時候也要幫忙,這就是道義。

6. 山崎龍二

造型:嗜血 Boss

這位嗜血 Boss 年輕的時候就是標準的問題少年,和任何人決鬥,贏了之後都要殺死對方,而且殺死對手之後還會發狂,發狂的時候髮型還不亂。

山崎龍二,著名格鬥遊戲 《拳皇》系列遊戲角色,大蛇八傑集之一,像狼一般的他也是背負著大蛇的使命的。

7. 櫻木花道

造型:呆萌天才

呆萌純情的櫻木,初中就曾經一次打倒 4 個高中生,經常跟流川楓、三井、宮城他們打架,但實際上他搞個紅色飛機頭,是為了顯得個子更高一些吧,那才是天才會做的事情。

花道除了一頭紅色的飛機頭,還擁有獨門必殺技:頭槌、以眼殺人。

櫻木花道的真人原型,可惜在他十八歲那年這個天才籃球少年亡於車禍。

赤子之心,難能可貴

每一個不良少年都有他們背後的心酸故事,可惜漫畫沒有寫出他們以後的故事。也許當他們到了當人夫人父的中年時,暴力霸王也會從良,可能是個頂著一塊腹肌跑街的推銷員,可能是在餐廳後廚改拿菜刀的大廚,唯一不變的,或許就是他們對飛機頭的熱愛和一顆赤子之心。

日本每年都會有好幾次暴走族聚會

穿著機車皮衣的女暴走

我們幫你總結出 9 個打理飛機頭的要點:

1. 好好留長你的頭髮,前發往前撥大概要到嘴巴;

2. 先把頭髮洗淨、吹乾,還得刻意地把頭髮往前梳著吹,造型之前頭髮必須內內外外都幹透;

3. 準備好髮油、大梳子、小梳子,和一雙巧手;

4. 髮油在手上塗抹均勻 (別忘了手指縫隙),將頭髮往前甩,用塗滿髮油的手往後抓,重複幾次,確保髮油能接觸到每一根頭髮;

5. 大梳子抹上髮油往後梳,大梳子的縫隙比較大,用於初次定型,通通往後梳,後發則梳向中間;

6. 大梳子還比較好用力,將前發用力往上挑 (包括左右兩側也往上挑),然後用手輕輕貼服發尾,造出整體向上的形狀;

7. 然後用密齒的小梳子抹上頭油搞細節,保證髮絲能均勻梳上髮油,注意都是從下往上重複輕輕地梳,用手貼服發尾;

8. 最後用你的巧手再均勻抹上頭油,將兩側和後方的頭髮抓向中間,再用小梳子將它們像中間對齊,分個界,將最中間的一簇頭髮蓋到中界上;

9. 最後在檢查一下整體的造型,塗好頭油的小梳子不離手就對了,時刻都能梳一梳。

相關焦點

  • 我梳了個飛機頭終於殺入暴走族
    飛機頭就這樣殺入了日本暴走族很多日本動漫作品中的不良少年英雄留的都是飛機頭,籃球飛人、熱血高校、北鬥神拳一抓一大把都是飛機頭,為了搞清楚不良少年和飛機頭這糾纏不清的關係,我可是給日本的歷史老溼打了電話問功課。
  • 除了夜露死苦刺繡的特攻服 北派暴走族最愛的還是飛機頭
    還剃了平頭穿上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制服顯示祈戰死的武勇 手持武士刀騎摩託車四處敲人腦殼發洩不滿 暴走族就此出現 到了八十年代 戰爭陣痛逐漸過去的日本越來越多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 開始了一場五十年代的復古風潮 而因為留著飛機頭或山本頭即便是騎車也不會被風吹亂 於是貓王的飛機頭與街邊放著的搖滾樂跳霹靂舞成了全日本不良青年反抗傳統最重要的標配
  • 可悲又無奈凋零的日本暴走族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夜晚街道的王者,正在消失的日本暴走族!請多多關照。什麼是暴走族暴走族是日文ぼうそうぞく 的直譯,就是「飛車黨」,但是背後的意思卻沒有這麼簡單。追根溯源的話,很多機車愛好者大概都知道,早期的「暴走族」被稱作「雷族」,在20世紀50年代由退役的二戰日本軍人自發組織的。而第一批成員,都是來自廣島籍的日本退役士兵。
  • 超級飛機頭的意義
    大抵每個男士心目中都有一個飛機頭。飛機頭這個地道的說法,由我父親那一代流傳下來,我一直認為是象徵意義多過嚴格定義。尤其在老一輩眼中,飛機頭並不是髮型,而是泛指跟花旗頭對著幹的另一群人。花旗頭是優雅、精英、上流社會的象徵,而飛機頭實則是「死飛仔」的「飛」,梳飛機頭的男孩,通常予人耍酷、大膽、不聽話的印象,或應該反過來說,在上個年代,你「蠟」得一個飛機頭,多數是出來混的,斷不會是身光頸靚的銀行經理。中學的時候,自己掏錢去剪頭髮,從陸軍裝變成一個尖尖「蠟」起的飛機頭,母親見狀,恨不得拿個掃把將它拍扁。不是髮型不好看,是形象不好看。
  • 搞個"飛機頭「造型,10秒就行,你不想試一下嗎?
    作為一個「不裝逼的潮男」 我梳了個飛機頭終於殺入暴走族從美國搖滾巨星到日本街頭暴走族,飛機頭一直是叛逆的象徵 蔓延:1980年代日本80 年代日本吹起了 50 年代復古風,當時正是日本暴走族的巔峰時期,東京街頭隨處可見飛機頭。
  • 從這 7 個飛機頭狠角色中了解日本暴力文化
    #造型 #騷風格文字 by 鋼鐵瑪利 / 微信:MaryMetal「 無論籃球飛人還是熱血高校,飛機頭都是揮之不去的標誌它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族群的標記梳個飛機頭,披上刺著漢字的特工服,眉頭一鎖,雙手插袋,嗯,這就是 80 年代東京街頭不良少年的標配。當時正是日本暴走族的巔峰時期,東京街頭隨處可見飛機頭。聽說機車騷年都愛飛機頭,因為那樣騎車的時候頭髮不會被吹亂。就這樣,飛機頭就成為了日本不良少年的標誌,就像以前在中國染髮就是不良少年的特徵之一。
  • 那些殺馬特般的日本暴走族
    暴走族的誕生可追溯到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百廢待興,面臨著諸多的社會問題以及西方文化的衝擊,暴走族的前身雷族,在那片被戰爭傷害最深的土地廣島,漸漸興起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暴走族正式進入鼎盛期,成員的座駕也不再限於摩託車。而日本人善於吸取別國文化並加以改造的民族特性使暴走族迎來了新的發展。
  • 叛逆取代一切 解讀日本暴走族文化興衰
    原標題:叛逆取代一切 解讀日本暴走族文化興衰   [汽車之家精彩汽車生活] 一提到暴走族,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日本街頭飛車黨、小流氓、奇裝異服、另類人士等,但究竟真正的暴走族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最引人注目的「座駕」都是什麼樣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暴走族文化。
  • 麻辣教師GTO和日本暴走族
    暴走族是發達文明社會催化的惡之花,在日本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濟高速增長期,工業化加劇了社會的激蕩和不安,年輕人對家人和社會充滿叛逆,面對環境的高壓與摧殘,只能靠速度來消解不滿。暴走族少年,一方面對社會有這強烈的距離感,另一方面又迫切的需要歸屬感,他們誇張的在特攻服上繡上金色的帶有民族特色的各類標誌,招搖過市,各個暴走團體之間,分幫結派,以神奈川縣和廣島縣的暴走族最為出名,主要以20歲以下的國中生組成
  • 趣談日本暴走族
    一般的暴走族喜歡穿上特攻服,特攻服源自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神風特攻隊,「神風」源自於元朝忽必烈東徵日本,卻兩次因為颱風大作而艦隊損失,日本人認為這是先皇庇佑,因此「神風」有著庇佑,使命,和無畏的含義。在1944年,日本成立了後來讓世人震驚的自殺式敢死隊神風特攻隊,光是在菊水作戰中就又兩千四百多敢死隊員駕駛戰機衝向敵人。
  • 熱血系列(三)不良少年與暴走族
    千萬別以為你戴過有上面標誌的帽子或者穿過衣服,就覺得你多少知道這是紐約揚基隊,其實在英語的口語裡,Yankee是美國佬的意思,而到了美語口語裡,這個詞又指新英格蘭人或者北方人。看到了吧,不管是在英國稱呼的美國佬,還是美國本土稱呼的新英格蘭人或是北方人,這個詞的誕生以及其意思都有排外的含義。
  • 日本暴走族興衰史:曾風靡亞洲,喧囂之後消亡,此間再無昭和男兒
    熟知日本文化潮流的人都知道,在日本進入80年代之後,成功進入世界GDP第二的日本社會開始有些自信過頭了,在父輩們經過50-70年代的打拼之後,這些戰後才出生的昭和男兒在心態上也開始變的叛逆起來。而最能反映這個的現象的就是日本新一代群體——暴走族,在日本的崛起!那麼什麼是暴走族?為何說他們是日本昭和男兒最後的倔強呢,在他們之後再無熱血中二男?
  • 日本「暴走族」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群體?
    在日本,「暴走族」這個詞包含的情緒多半是憤怒和沮喪。
  • 淺談日本改裝屆的非主流,暴走族風格改裝車
    真的是太辣太毀三觀了,那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了解暴走族的起源與大體的風格。暴走族,名字聽名稱就像是黑社會團體的組織,事實上確實有很多的不良。比如大家熟知的日本那部電影《熱血高校》就很典型暴走族類型電影,首先的特徵就是他們通常會穿的特攻服裝。
  • 我懷疑山本耀司有著一顆暴走族的心
    山本耀司這件寫著『自小我就是一位壞老頭』的襯衫,就讓我莫名笑出了聲,1943年出生的他,在那個年代如果當一個壞小孩不就大機率是暴走族那樣嗎?騎著改裝機車,留著山本頭,身穿一套大標語特攻服,這種造型腦補到山本耀司身上,真是讓人頭皮發麻,詭異感悠然而生...
  • 「暴走族」「殺馬特」「社會人」,總有動漫戳中你「中二」的青春
    「暴走族」——躁動的青春裡那震耳欲聾的機車轟鳴日本著名的邊緣化群體「暴走族」,其前身「雷族」最早見於1959年。而改為「暴走族」的說法,出現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和港臺影視劇中的「飛車黨」相似,「暴走族」是一群騎著強勁馬力的改裝機車、打扮誇張、靠飆車來發洩情緒、實現自我價值的年輕人,其中又分為「文暴走」和「武暴走」兩種。
  • 暴走族!這群誇張到蛋疼的年輕人!
    20世紀50年代,當時暴走族的成員主要來自於社會底層的無業年輕人和輟學的學生,大多年齡都低於20歲,他們一般上了20歲就會自動隱退,或加入黑社會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他們有著異常的愛國心,常常在衣服上印上國旗等圖案。一方面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一方面又被日本社會主流所疏離。凸顯個性是每個年輕人的天性,而在日本壓抑的文化中,這種天性則被強烈的抑制。
  • 80年代的賽道暴走族 追憶超級剪影賽事
    而今天在此介紹的這項早已淡出車迷視野的日本賽事,恐怕很少有人了解,它名為Super Silhouette:超級剪影,若你光看到當年圖片裡的一臺臺賽車時,還以為是日本的暴走族們誤入了賽道……巨大的導風前鏟、浮誇的車身寬體套件,流露在外的中冷器管道,若是再加上光怪陸離的車外燈光秀和撅上二層排氣管,那真的會得到一臺日本暴走族改裝風格汽車的真傳。如果車外再靠著三五位留著五彩繽紛發色的飛機頭青年,那個味道就再正宗不過了。
  • 日本暴走族 | 最狂的裝扮做最野的人
    很多國內的年輕人對於暴走族的了解,來自於日本的中二沙雕劇《我是大哥大》,兩個中二期少年立志要在學校裡當校園扛把子,從此一去不復返地走向了爆笑顏藝不良少年的沙雕生活。漫改的《我是大哥大》,原著來自於同名搞笑漫畫,以日本80年代的暴走族興盛為背景。
  • 「日本語」摩託車廠日子不好過,暴走族文化快成過去時
    在《 GTO 》、《熱血高校》等日本影視作品或者漫畫裡,經常能看到騎著摩託車轟鳴著穿梭在街頭的暴走族,但這樣的畫面以後可能很難在現實生活中見得到。進入 2017 年,已經有超過 30 多個型號的摩託車宣布停產,包括本田、鈴木、 YAHAMA、川崎等眾多日本知名摩託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