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族」「殺馬特」「社會人」,總有動漫戳中你「中二」的青春

2021-01-18 小當家阿昴

「中二」一詞的泛用,源於「中二病」,「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為是的思想、行動和價值觀。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識過盛、狂妄,又覺得不被理解、自覺不幸的人,當然,其中也包含那些「成形的價值觀與尚未脫離的幼稚想法互相混雜」的成年人。

無論哪個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中二」表達方式,而很多的動漫作品,也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用於服務那個年代特定人群的自我表達需求。

「暴走族」——躁動的青春裡那震耳欲聾的機車轟鳴

日本著名的邊緣化群體「暴走族」,其前身「雷族」最早見於1959年。而改為「暴走族」的說法,出現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和港臺影視劇中的「飛車黨」相似,「暴走族」是一群騎著強勁馬力的改裝機車、打扮誇張、靠飆車來發洩情緒、實現自我價值的年輕人,其中又分為「文暴走」和「武暴走」兩種。

老照片中的日本「暴走族」

「文暴走」指的是有正當工作的上班族,經濟條件優渥,晚上靠開機車來減壓,所駕駛的機車大多很昂貴;「武暴走」則多是20歲以下的年輕人,輟學的小混混之類的,但也絕對不能和「黑社會」劃等號,他們只是一群想在機車的轟鳴聲中找到存在感的小青年。

作為日本滲透力最強的邊緣文化之一,我們在很多80-90年代、甚至現在的動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暴走族」的身影或者相關元素。

例如《幽遊白書》中,桑原和真在暗黑武道會後期穿著的白色長外套,背後印有「健康第一」的字樣,以及他「飛機頭」的髮型、頭上繫著白色帶子,都是當時「暴走族」們喜愛的裝扮。

《幽遊白書》中的男二號——桑原和真

而背後的文字,「暴走族」通常喜歡用漢字來代替假名,這樣似乎顯得非常高大上和厲害,比如「夜露死苦」(假名寫作「よろしく」,意為請多關照),「愛羅武勇」(假名寫作「あいらぶゆう」,即I love you),「喧譁上等」( 假名寫作「けんかじょうとう」,意為打架最厲害)等。

同樣「飛機頭」髮型和不良少年的還有《灌籃高手》裡的櫻木花道、《JOJO的奇妙冒險 不滅鑽石》裡的東方仗助等。櫻木花道本人雖然沒有參加暴走族,但《灌籃高手》片中也有像鐵男那樣騎著機車的混混形象出現。可以說當時在日本,「暴走文化」和「不良少年」文化是有著一定的關聯的。

三次元的「暴走族」們
動漫中的「飛機頭」形象

除此之外涉及到「暴走族」的動漫作品,還有《湘南純愛組》《GTO》《聖子到》等等,早在80年代,更是有一部專門描寫「暴走族」故事的《湘南暴走族》流行。

漫畫《湘南暴走族》

「暴走文化」可以算是在日本延續最久的街頭文化了,它見證了日本從經濟的高度騰飛、到泡沫經濟崩潰由盛轉衰的過程,也是年輕一代迷茫的青春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之一。從這些動漫作品中,結合80年代末-90年代大熱的「不良少年」主人公的流行,我們可以看到清晰的時代烙印。

儘管如今,或許動漫中的「暴走族」「不良少年」等元素已不再那麼流行,但這些充滿活力的優秀作品,還是在那段無處安放的躁動青春歲月裡,給很多人留下了美好的熱血回憶。

漫畫《GTO》(《麻辣教師》)

「殺馬特」≠「視覺系」——短暫的流行,是否還有人記得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2000年前後開始在國內流行的「殺馬特」一詞,其實是源於英文中的smart,本意是時尚與聰明。這種結合了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穿著風格、喜歡並盲目模仿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的衣服、頭髮的行為,雖然紅極一時,卻也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取笑和唾棄。

日本著名的視覺系重金屬搖滾樂隊——X-Japan

被網友們群嘲「東施效顰」的「殺馬特」青年們

殺馬特的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另類甚至是怪誕的青年形象。而中國的「殺馬特」,既不是VR,也不是純粹的視覺系,它是一種獨特的社會狀態、一種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

曾幾何時,「殺馬特」打扮的青年,在不停不斷挑戰著大眾的審美,曾被稱為「殺馬特家族」,或者以當時比較流行的家族名,代稱為「葬愛家族」。

(不止日本,當年在亞洲範圍內,娛樂圈都流行誇張的造型)

其實從那時候流行的動漫作品我們也不難看出,這一影響的來源可能不止來自於視覺系樂隊,而是當年,無論二次元還是三次元,都的確流行這樣的「非主流」造型。

例如《最終幻想7聖子降臨》裡的克勞德,《死神Bleach》(現譯名改為《境界》)中的人氣角色們,甚至《火影忍者》,可以說當初最火的幾部作品裡,都不難看到這種髮型的身影。

(《火影忍者》《最終幻想7》《Bleach》中的誇張「刺蝟頭」造型,在當年深受美容美髮行業的青睞)

那麼很多小夥伴可能要問,如今的動漫角色,也有不少千奇百怪的造型,怎麼很少再見到日常生活中有人模仿去做三次元的造型呢?

那麼阿昴只能感嘆一句,時代變了。無論多麼新奇的造型,現在對廣大網友們來說,也早已見怪不怪。

而在當初,新千年前後,正是前所未有的時代新舊交替的時刻,2000年前後,也可以算是文化最激烈碰撞的元年。網絡的飛速發展,上網的普及,以動漫為首的外來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飛快速度和巨大流量湧入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動漫開始打破次元壁,不再僅僅限於供人欣賞的娛樂形式,而是成為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不止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不由自主受到熱門的動漫作品的影響,將一些諸如「等價交換」之類的當時熱門的臺詞掛在嘴邊。

「打破次元壁」的青春電影《閃光少女》

「殺馬特」不單純只是一個被人用來取樂的梗,它也是時代發展轉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特殊現象。雖然看似誇張、怪誕、非主流,但也是當時的「小鎮青年」們想要融入主流文化,想要撕掉自己身上的底層標籤,逆襲成為「高大上」人群的重要情緒宣洩途徑之一。

而如今,隨著網絡文化的更加多元化發展,尤其是短視頻文化的興起,門檻的降低,人們展示自己的途徑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便捷,自然也就無需只追求誇張外表吸引眼球了。

與暴力無關的「社會人」

以前只要提起「混社會的」、「社會青年」等,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因為比起前面說的「暴走族」和「殺馬特」只專注於自己的世界不同,這類人很可能是劣跡斑斑的黑惡勢力。

然而如今,卻有一部動漫徹底改變了「社會」一詞的用法,這就是從抖音火起的梗,由《小豬佩奇》帶來的「社會人」。

(擁有一塊「小豬佩奇」的手錶,曾被認為是「社會人」的象徵)

和學術上與「經濟人」相對的「社會人」一詞不同,這裡的「社會人」,指的是那些雖然看起來很厲害、抽菸喝酒紋身、有社會大哥霸氣氣場、其實只是愛放狠話的小青年。

正所謂「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這一說法,其實也是另一種「非主流」的延伸,是被邊緣化的底層青少年想要被主流社會接納、受人崇拜而衍生出的一種表現自我的另類形式。

而從《小豬佩奇》火出圈外、火遍大江南北,再到《阿松》《假面騎士》《JOJO》這些原本始於60-80年代的作品,如今在00後中成了流行的符號,我們不難看出,經過文化的激烈碰撞之後,當今的流行文化,已經越來越趨於多元化和更加的包容。

(《阿松》《假面騎士》和《JOJO》的原作其實年代都很久遠了)

當穿洛麗塔洋裝和漢服的妹子走在街上,已越來越少有人投去異樣的目光,當cosplay成為了一種婦孺皆知的文化,現在的青少年,已不必再像二三十年前那樣,以誇張的姿態、過激的行為去吸引社會關注的目光了。

雖然你可能永遠不會猜到,下一個會火起來的動漫梗是什麼,但你應該永遠都不會忘記,在只屬於你的青蔥歲月裡,那些替你宣洩無處安放的青春的動漫元素。

相關焦點

  • 那些殺馬特般的日本暴走族
    恭喜,你遇到了暴走族。暴走族的誕生可追溯到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百廢待興,面臨著諸多的社會問題以及西方文化的衝擊,暴走族的前身雷族,在那片被戰爭傷害最深的土地廣島,漸漸興起。年輕人的躁動震撼了日本政府,「暴走族」三字也首次出現在警察叔叔的文件當中。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暴走族正式進入鼎盛期,成員的座駕也不再限於摩託車。而日本人善於吸取別國文化並加以改造的民族特性使暴走族迎來了新的發展。
  • 趣談日本暴走族
    不得不承認第一次看見日本暴走族的圖片時,我腦海中立刻就顯現了非主流、殺馬特、洗剪吹、煞筆等形容詞。誇張的裝扮,不知人事的表情和「醜」到爆的摩託車改裝讓我吃驚怎麼會有這樣的摩託族群。 一般的暴走族喜歡穿上特攻服,特攻服源自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神風特攻隊,「神風」源自於元朝忽必烈東徵日本,卻兩次因為颱風大作而艦隊損失,日本人認為這是先皇庇佑,因此「神風」有著庇佑,使命,和無畏的含義。在1944年,日本成立了後來讓世人震驚的自殺式敢死隊神風特攻隊,光是在菊水作戰中就又兩千四百多敢死隊員駕駛戰機衝向敵人。
  • 這個少女組織,簡單概括就是暴走族+太妹
    聰明的你一定可以看出暴走族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種貴族。但也請不要不負責任地說她們是尬舞殺馬特貴族。畢竟她們在日本的亞文化界舉重若輕,地位超然。她們有兩個最明顯的特徵,看到這兩個點你就可以一眼在人群中分辨出她們:誇張的服飾和誇張的摩託改造。她們能把一輛普通又老實的摩託車,
  • 麻辣教師GTO和日本暴走族
    《麻辣教師GTO》是由藤澤亨96年創作的漫畫,暴走族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劇情大致脈絡和其他師生題材的作品別無兩樣,別具一格的教師,帶領一群問題學生,逐個的解決身上的問題,感化所有人後,再齊心合力解決幾個大問題,留下些許青春遺憾後,最後是個大團圓結局。
  • 絕對讓你笑!總有一部搞笑動漫戳中你的笑點!
    在不同的日子裡,花生醬給大家推薦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動漫,希望總有一部能夠符合你的胃口。那麼今天話不多說,直接上開胃菜!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搞笑類型的動漫,花生醬告訴大家即使在再困難的日子也要記得微笑,記得讓自己開心哦!那麼接下來都請坐好,並且由花生醬一一給大家介紹。
  • 日本暴走族 | 最狂的裝扮做最野的人
    很多國內的年輕人對於暴走族的了解,來自於日本的中二沙雕劇《我是大哥大》,兩個中二期少年立志要在學校裡當校園扛把子,從此一去不復返地走向了爆笑顏藝不良少年的沙雕生活。漫改的《我是大哥大》,原著來自於同名搞笑漫畫,以日本80年代的暴走族興盛為背景。
  • 青年節|這20部經典電影,總有一部戳中你的青春
    魯迅先生說過,對青年不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不管你是醒著的,還是睡著的,都該珍惜青春,當好青年。有些記憶,彌足珍貴,值得一生回味。而有些時刻,一生只會經歷一次,錯過就是錯過,再也無從找尋,那便是青春。
  • 日本暴走族興衰史:曾風靡亞洲,喧囂之後消亡,此間再無昭和男兒
    熟知日本文化潮流的人都知道,在日本進入80年代之後,成功進入世界GDP第二的日本社會開始有些自信過頭了,在父輩們經過50-70年代的打拼之後,這些戰後才出生的昭和男兒在心態上也開始變的叛逆起來。而最能反映這個的現象的就是日本新一代群體——暴走族,在日本的崛起!那麼什麼是暴走族?為何說他們是日本昭和男兒最後的倔強呢,在他們之後再無熱血中二男?
  • 被主流社會圍剿的殺馬特,藏著一群人的心酸
    低俗、辣眼、腦殘、有病、沒文化,是主流給他們的批語。在主流群體的圍剿下,殺馬特銷聲匿跡。但,你真的懂殺馬特嗎?他在介紹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時說:「很多人都以為我能拍一個特別精彩的殺馬特的故事。可是沒有精彩的殺馬特,只有生命極其貧乏的殺馬特。」
  • 電影《擺渡人》經典臺詞,總有一句戳中你
    陣容強大到讓人分不清是在看電影還是在數星星…果媽送上經典臺詞青春多是無奈,總有一句戳中你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願做個逗號,呆在你的腳邊。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我們都會上岸,陽光萬裡,到哪裡都是鮮花開放。
  • 可悲又無奈凋零的日本暴走族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會找不到活下去的目標吧。尤其是接受軍國主義教育長大的這些退役的「昭和青年」。從小就被教育祖國有多麼強大無畏,現在卻成了瓦礫堆裡的敗犬,除了墮落下去,好像沒有什麼別的辦法。騎上一輛摩託車,穿上「像櫻花一樣墜落」的神風特攻隊特攻服,揮舞著武士刀,在一片荒蕪的街道上遊蕩。這群滿腦子「愛國」嘴裡喊著「一億國民總玉碎」卻什麼也做不了的可憐人,就是最初的「暴走族」。
  • 可御可蘿、高冷與中二並存,動漫中那些擁有紅瞳的角色,太戳XP
    動漫不像現實,即便角色染了一頭綠毛也不會太違和,甚至可以說基本沒多少動漫裡面的角色全是黑頭髮,毛色戰爭可是和甜鹹粽子一樣是一大爭論點,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毛色,而是瞳色。不知道對於大家來說,你是否有自己喜歡的瞳色呢?
  • 動漫界的四大校霸!腹黑,中二,總有一款適合你!
    對於校霸這個詞,估計很多人會很敏感,它聽上去似乎與校園霸凌還有點關係,估計在某些人的心中這些校霸已經變成了霸凌的主力。不過此篇文章的校霸自然與校園霸凌沒有什麼關係,而是指的動漫中的那些十分聰慧,有計謀的人,自然並不會做出欺負同學的事情。
  • 暴走族!這群誇張到蛋疼的年輕人!
    20世紀50年代,當時暴走族的成員主要來自於社會底層的無業年輕人和輟學的學生,大多年齡都低於20歲,他們一般上了20歲就會自動隱退,或加入黑社會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他們有著異常的愛國心,常常在衣服上印上國旗等圖案。一方面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精神,一方面又被日本社會主流所疏離。凸顯個性是每個年輕人的天性,而在日本壓抑的文化中,這種天性則被強烈的抑制。
  • 殺馬特:一代底層青年的殘酷青春物語
    但是,當後工業社會中時髦的西方朋克文化被東方工業社會中的底層青年接納的時候,它便發生了完全的變異。在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中出現的殺馬特青年們,基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正如導演李一凡所說:「玩殺馬特的全部都是90後農民工,而且都是農民工二代,都有留守兒童的經歷。絕大部分人有中小學輟學的經歷,初次進廠打工的平均年齡在14歲左右,最小的只有12歲。」
  • 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比996更殘酷的工廠青春物語
    到了拍殺馬特時,李一凡發現黑殺馬特的很多,但真正的殺馬特卻非常難找。如今精英對於社會、輿論和話語的控制,讓李一凡感到瞠目結舌。談及看不見的「他們」,李一凡說:「我們完全沒有機會,因為社會的主流媒體根本就看不到不同階層階級的人。」
  • 學院 | 動漫經典臺詞合集,總有一句戳中你!
    「合集狂魔」小編又給大家帶來新的合集啦~之前陸陸續續推了不少動畫給大家,今天來看看,那些曾經狠狠驚豔過我們的經典臺詞,小編相信,總有一句能戳中你的心~只要有想見的人,就不再是孤身一人了。——《夏目友人帳》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千與千尋》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幽靈公主》也許生存在世間的人們都只是在等待一種偶遇,一種適時的相遇,時間對了,你們便會遇上。
  • 你憑什麼diss殺馬特?
    」,你大概能搜到的新聞是: 「《明星大偵探》黃明昊『殺馬特』審美引爆笑」、「佟大為殺馬特髮型玩壞表情包」。在汽車的警報聲中快速逃離,最後以二三百塊的價格,賣給附近的汽修店。偷後視鏡「發家致富」,給了羅福興逃離校園的勇氣。羅福興如今身高170,體重只有90多斤,童年的時候更加瘦小,那時,同班有幾個同學沒事就揍他玩,比如用腳踩在羅福興的手指上,然後轉動身體。
  • 80年代的賽道暴走族 追憶超級剪影賽事
    而今天在此介紹的這項早已淡出車迷視野的日本賽事,恐怕很少有人了解,它名為Super Silhouette:超級剪影,若你光看到當年圖片裡的一臺臺賽車時,還以為是日本的暴走族們誤入了賽道……  這麼講毫不誇張,因為當年超級剪影賽車的長相真的很「殺馬特」。巨大的導風前鏟、浮誇的車身寬體套件,流露在外的中冷器管道,若是再加上光怪陸離的車外燈光秀和撅上二層排氣管,那真的會得到一臺日本暴走族改裝風格汽車的真傳。
  • 暴走族?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暴走族中的參與者很多為20歲以下的青少年。由於日本法律中成年的定義為20歲,因此超過20歲就有可能留下犯罪記錄。作為摩託車暴走族,他們最明顯的兩個特徵為:異常誇張的摩託車改裝和怪異的服飾。性能算什麼?對於暴走族來說,張揚才是王道,所以採用大量誇張鮮豔的彩繪和噴塗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他們會把排氣管改成噪音極大的直通排氣。深夜警察管理鬆懈的時候也正是他們盡情釋放的時候,成群結隊的少年轟鳴著摩託,在街頭極速的狂奔,盡情釋放著青春的荷爾蒙,尋求著虛幻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