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暴走族風格的改裝是老周一次無意中在個網站看到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我擦,我的眼睛……我的24k鈦合金狗眼啊!真的是太辣太毀三觀了,那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了解暴走族的起源與大體的風格。
暴走族,名字聽名稱就像是黑社會團體的組織,事實上確實有很多的不良。比如大家熟知的日本那部電影《熱血高校》就很典型暴走族類型電影,首先的特徵就是他們通常會穿的特攻服裝。
一般的暴走族喜歡穿上特攻服,特攻服源自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神風特攻隊,「神風」源自於元朝忽必烈東徵日本,卻兩次因為颱風大作而艦隊損失,日本人認為這是先皇庇佑,因此「神風」有著庇佑,使命,和無畏的含義。在1944年,日本成立了後來讓世人震驚的自殺式敢死隊神風特攻隊,光是在菊水作戰中就有兩千四百多敢死隊員駕駛戰機衝向敵人。真的這麼勇敢麼?其實不然神風特攻隊中的很多人是被逼著去送死的,每一次敢死隊行動時都有著監督,也許不執行的話,嘿嘿,你們懂的,什麼家裡人就要牽連之類的。然後日本軍方還美其名曰戰果觀察團。暴走族喜歡穿上這種軍國主義濃重的特攻服,這種外形類似於工裝或「風衣」的服飾是他們的必備。他們喜歡在上面大量刺繡,寫上大量軍國主義濃重或自吹自擂的文字例如「大日本帝國如何如何」「全國制霸」等等文字。而他們還喜歡用一些生僻複雜的漢字組合來表達一些意思,比如最常見的「喧譁上等」「夜露死苦」等等,「喧譁上等」的意思是:想要幹架嗎?正合我意。而「夜露死苦」則為多多關照的意思。還有「愛羅武勇」等則是英文「I love you」的直接音譯。在這些點上,和以前我們國內興起又消失的非主流一樣,都喜歡用諧音等文字去表達意思,然後也是誇張的髮型,誇張的衣服。其實無論暴走族還是國內的非主流都是處在青春期迷茫的年輕人,強烈地想要抒發著自己的想法, 想要獲得別人認可與關注。而特攻服就這樣成了他們必不可少的標誌服飾,有意思的是,團長的服裝是可以傳承給下一任的團長。暴走族裡也是有分類的,不完全是黑社會性質的,有分武暴走,和文暴走。暴走族群體裡的成員一般都是20歲不到的年輕人(PS:一般到20歲就是他們畢業離開這個團體的時候,因為20歲以下沒有法律責任),因為經濟條件有限,所以大部分使用的都是400CC的比較老舊機車,這些車改裝特點是必改的排氣管,目的是能發出巨大的排氣聲,摩託車本身他們對它沒什麼了解,所以不會做過多的改裝,摩託車發出巨響只是他們吸引別人目光的手段,他們一般都很多的團體,所以比較容易發生肢體衝突。這部分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年紀比較大,且有穩定的工作和經濟來源,對摩託車或汽車有特別的愛好和專研,使用的摩託車或汽車改裝都會改的外形都很誇張,追求造型與駕駛是文暴走比較明顯的特徵。它的起源地是在日本的廣島,暴走族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萌芽,起初被稱為日本霹靂族,據資料記載,暴走族文化起源地是在二戰時期遭到原子彈襲擊的日本廣島,據說當時年輕人為了發洩「自己」受到的傷害,而發起了叛逆的暴走族運動。暴走族還有個傳聞是最早是被稱為雷族的,後來又改絞了遊行族,10年前才被正式稱為暴走族。暴走族的風氣其實是不好的,他們誇張的造型。早期的暴走族都是摩託車組成的,代表的就是暴走族們視如珍寶的改裝摩託車。當時常見車型以本田、鈴木的街車為主。最典型的改裝方法是上翹的車頭整流罩、加長後彎曲的手把、高高聳起的座椅靠背,最重要就是改裝聲音更大的排氣去引人注目。比較有意思是早期暴走族的摩託車座椅後面翹的越高就代表資質越老。
不過,隨時社會的進步與變遷,在嚴格的法律下,日本警察毫不客氣地管制這幫獨特的人群。如今,為數不多的暴走族有些是為了追求這種時尚,有些為了緬懷過去,早已不會再出現幫派或團體之間的相互衝突,或是其它作惡多端的惡性事件了。也是因為法律的介入下,出售和生產暴走族有關的商品店都有法律責任,這也讓暴走族迅速的消失。消失的暴走族,留下的暴走文化雖然現在暴走族已經不多見了但是暴走族中還有一些自己業內的行話(黑話),這些術語連日本民眾都不一定能明白。部分詞語和口號,有自創產生,也有取自佛教用語。現在所謂的暴走族黑話,一部分已經慢慢地衍生成了一些流行話語,也算是暴走族相關的文化產物了。另外,除了造型奇特的摩託車,還有外觀更加誇張的汽車也被暴走族們當做了自己心愛的「張揚工具」。暴走汽車的改裝具有極其誇張的前唇、造型誇張且巨大的尾翼、「恨天高」的排氣管等等諸多另類特點。
暴走族汽車基本都是70、80年代的老款轎車,還有更誇張的是還有那些全身大量鍍鉻裝飾及瘋狂燈光秀卡車族,為進一步彰顯個性,他們也把排氣改成直排,聲音巨大並帶有節奏。
現在日本暴走族已經被日本寫成了歷史,當初那群滿腔熱血的叛逆年輕人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暴走團體,他們尊服前輩,放棄了正常生活,只為了宣洩自己那顆躁動的心,在自己人生中體會一次罪惡時期的生活。暴走族文化在日本還繁衍了不少娛樂文化相關產物。比較典型的代表有吉田聰的漫畫《湘南暴走族》。暴走族出身的老牌日本搖滾樂隊橫濱銀蠅。柳町光男拍攝的電影《黑暗帝王 風馳電掣》, 記錄了當年最大暴走族團體Black Emperor真實情況。
日本紀實攝影師吉永祐之拍攝了7年暴走族後推出寫真集《族》,美國獨立導演吉米·莫裡斯(Jamie Morris)獨自拍攝了暴走族紀錄片《永別了!Speed Tribes》,美國新銳媒體廠牌VICE曾報導暴走族。
現在日本暴走族只剩下一群還在情懷的人士還有在玩,老周寫的這篇文章,是不提倡大家玩這類型的改裝,只是想讓更多的車友知道下,有一種在慢慢消失的一種汽車文化,日本的暴走族。其實我覺的暴走風格的車和痛車風格還蠻搭的,可以更好把動漫部分很好的呈現在車身上面結合。
猜你還想看:
山葉彎梁新車,前後碟剎,百公裡油耗1.6L,6980元瞄準平民市場
實用型彎梁車,配高效電噴,油耗僅1.5升,帶人載物均可,6000元
勝利者來臨!經典彎梁亮相,水冷電噴+ABS,功率11.5kw
配電噴國四標準,低油耗極速70km內,幾款經典在售彎梁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