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娶女不嫁,這種婚姻上熱搜!網友:昏了頭

2020-12-23 山西晚報

昨天熱搜榜上有一個話題

「兩頭婚」

小編一臉疑惑

……

「兩頭婚」是什麼意思呢?

專家、網友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

「兩頭婚」意味著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有媒體也就這個問題做了投票

對於兩頭婚是「婚姻的進步」

還是「兩邊昏了頭」

網友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昏頭」的支持率略高

不過

也有不少網友對此持積極看法:

律師、專家意見不一

媒體採訪了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與法律援助志願團的志願者楊紅,她多年從事「家務事」處理,首次接觸到兩頭婚時,就對此表示贊同

楊紅總結了其幾大優勢。

「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再比如,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男方和女方的經濟壓力都會減輕。相對而言,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這種形式並非近年出現,90年代時在湖州、蘇南、浙北等地區就都有分布。

復旦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畢業的趙春蘭於2017年到2019年期間在水村進行田野調查時,記錄了這樣一個家庭非常有代表性:

阿斌姓「俞」,小琪姓「金」,兩人自由戀愛,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兩頭婚」、「兩頭姓」成了雙方家庭順其自然的選擇。

2010年舉行婚禮時,男方不送彩禮,女方不置辦嫁妝,婚禮上,點蠟燭、拜堂在阿斌家舉行,而散糖、散紅包等傳統上專屬於新郎家的儀式則在小琪家進行;2012年和2014年,阿斌和小琪的兩個女兒相繼出生,按照婚前的協定,大女兒隨男方姓「俞」,小女兒隨女方姓「金」;孩子出生三天後,按照習俗要辦「三朝祭祖」,大女兒祭的是俞家的祖宗,小女兒則在金家舉行祭祀儀式;將來,兩個孩子將各自繼承兩個家庭的財產。

小琪懷二胎時,也有人問阿斌父母:「第二胎如果是孫子的話,你們肯(讓他隨女方姓)的啊?」阿斌父母表現得非常開明:「哪怕第二個是男孩,也還是要跟著女方姓的。」

阿斌家長的這種表態體現出對「兩頭姓」繼替香火的接納:「到我大孫女結婚的時候,就算她也像她爸媽一樣『兩頭結婚』,也是要生兩個,其中一個必須姓我們俞家的。這樣,我們姓『俞』的,就始終還是有的,就不會斷了。」

不難發現,「兩頭婚」的形成有著負責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延續香火。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通過變通的方式來進行姓氏的延續。

「兩頭」帶來的問題也很明顯。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而一旦兩個子女各自姓雙方姓氏,這種分離會更加明顯,爺爺奶奶也會更青睞跟自己同姓的小孩

這種情況下,孩子不但不能成為夫妻雙方作為小家庭的融合劑,反而各自代表了雙方背後家庭的延續,由此,三代人之間關係更為複雜,將會引發不少衝突和矛盾。就拿開頭提到的小西夫妻來說,兩家曾因清明節男方要不要跟隨女方去掃墓而鬧過不愉快。小爭認為,去女方處掃墓是上門女婿的行為,堅決不去。更有甚者,因為「兩頭婚」難以一碗水端平,在婚姻生活終於到了種種不愉快,家庭也在破裂邊緣

對於「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三種觀點:

其一是,這類現象可能會消失,因為兩頭婚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減少。

也有觀點恰恰相反,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兩頭婚」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

還有一觀點則比較折中,認為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

來源| 瀟湘晨報綜合中國婦女報、澎湃新聞、網友評論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卻...這裡興起兩頭婚!網友看後破口大罵!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婚姻讓網友吵翻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兩頭婚」衝上熱搜!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不少網友對此持積極看法:網友熱評:@沉澱時光基金:未來可能成為主流!我相信這種可能。@悸動持續傳達:我也想這樣!我可以照顧我爸爸媽媽。@青衫磊落:這樣挺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破解漫天彩禮女人被寵上天的陋習。
  • 男不娶女不嫁的「新婚俗」衝上熱搜!網友吵翻了!
    你知道這兩天「兩頭婚」 火上熱搜了嗎?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 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
  • 新婚姻形式上熱搜!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網友吵翻...
    最近,一個新詞上了熱搜!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身邊人都是這樣的:叮叮貓兒飛: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 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FortitudeFan凡:我們這也有,一般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會這麼做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時間:2020-12-21 16: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拼婚」興起,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又稱拼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婚姻讓網友吵翻!你怎麼看?
    即當地人俗稱的 「不來不去」「不進不出」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 關於兩頭婚的 相關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
  • 浙江結婚「新點子」,女不嫁男不娶不要彩禮,網友:孩子隨誰姓?
    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我國許多古老的傳統文化也逐漸產生了「變質」的現象,婚姻文化,這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有「男娶女嫁」、「彩禮嫁」和「子隨父姓」的說法,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我國浙江省、江西省等部分地區逐漸發生了新的結婚現象,這是「兩頭結婚」現象的驚喜,瞬間出現在各新聞的熱搜中,在這裡一起看看吧。浙江結婚「新點子」,女不嫁男不娶不要彩禮,網友:孩子隨誰姓?首先介紹一下「兩頭結婚」是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女性不結婚,男性不結婚」。 另外,彩禮和孩子是不能服從父母姓的結婚方法。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婚姻AA制,兩個孩子兩頭姓
    近日,有網友曝料,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婚姻AA制,孩子兩頭姓,宣稱「兩頭婚」是改革傳統浙江婚姻制度的一次極好嘗試。據稱,所謂「兩頭婚」,就是男女雙方都是正常結婚。這一婚制既不是與傳統的男娶女嫁(女性進入男性家庭),也不是傳統的女招男贅(男性進入女性家庭),而是在結婚之後,男女一般都繼續在自己原來的家庭生活,需要時夫妻可到任何一方家庭團聚。兩頭婚家庭一般會生兩個孩子,第一個是隨父姓,主要由男方撫養,第二個是隨母姓,主要由女方撫養。二頭婚家庭中,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的父母對爸爸媽媽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女方真的虧了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01 在網上看到一條熱搜: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 我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兩頭婚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婚姻不存在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這種「新婚俗」衝上熱搜,網友吵翻了!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婚姻就成了擺在青年男女面前的最重要的問題,對於婚姻男女都會非常的慎重,因為這畢竟是終身大事,不可視若兒戲。俗話說「對錯一門親,敗壞九代根」可見婚姻的影響之大,那麼「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到底是什麼意思?
  • 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芝麻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些民間俗語,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芝麻君趁熱打鐵,給大家再介紹一個俗語,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有些人把這個俗語錯誤的理解為,男人不能娶五十歲以上的女人,女人不能嫁給六十歲以上的男人,這實際上大錯特錯了。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飽含了民間的婚姻智慧,是無數前人總結的結晶,是告訴我們在男人和女人結婚的時候,要有所不為,即男人有五種女人不能娶,女人有六種男人不能嫁,否則準會吃虧!
  • 女兒當家的婚俗——「女娶男嫁」
    記者在康縣採訪中發現,在接觸到的採訪對象中,人們對這種婚姻模式在習以為常的同時,大多數人都贊成或者本人的婚姻就是這種婚嫁模式,這當中既有群眾也有幹部。「在我們那裡,在女娶男嫁的家庭中,一般以女方為主,女方可能會強勢點,家裡的事通常會由女方說了算,往往是女方出去做活,男方照料家裡」。老家在康縣南部、縣工會的女幹部王淋的父母、包括她自己的婚姻也都是女娶男嫁的模式。
  • 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你能夠接受麼?利弊還是需要現實來驗證
    近些年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結婚方式,很多人都成這種婚姻很是適合獨生子女,這就是網上傳的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是男娶女又不是入贅,少了很多的不必要爭論。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你能夠接受麼?利弊還是需要現實來驗證。對於住房問題都是隨著方便來更改的,並不是一定要住在某一個地方,必須寫上某個人的名字,孩子對於雙方老人的稱呼都是一樣的,全部都是爺爺奶奶,姓氏問題也是雙方商量解決,不會按照習俗跟著父姓。
  • 男不娶女不嫁,為防「打架」生倆娃,兩頭婚是否值得全國推廣?
    「兩頭婚」一夜之間衝上熱搜,大學同學莉莉卻在群裡見怪不怪地表示:「這有什麼好稀奇?我們這都這樣啊。」姐姐沒有正常嫁娶而是選擇兩頭婚的原因,無非是老兩口捨不得女兒,姐姐和身為獨生子的姐夫一拍即合,就採用了這種頗具特色的婚姻形式。
  • 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啥意思?10個字道破婚姻天機
    然而,婚姻大事,豈能兒戲?畢竟只有選了一個好的結婚對象,這一輩子才能過得幸福。那麼結婚該找什麼樣的人呢?老祖宗留下了幾句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這句俗語究竟什麼意思呢?我們首先來看看「男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生妻」,指的是「離過婚,但是丈夫還沒死的女人」,在古代叫「休妻」。
  • 男不娶女不嫁,「兩頭婚」漸流行?
    @中國新聞網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