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邀您雲看展 | 策展人線上導覽《紅樓夢》文化展

2021-02-19 國博君

《紅樓夢》「隻立千古」從何而來?

改琦款《紅樓夢》圖冊有何獨特,竟可擔當展覽開篇之職?

己卯本《紅樓夢》合璧展出背後是哪兩大機構館藏的聯袂?

「治隆唐宋」碑拓片與曹家有何淵源?

……

不出門的日子

策展人云端為您導賞

拾起《紅樓夢》文化展那些可能被錯過的看點

看了視頻

以上問號是不是都可以打對勾了?

繼續向下翻

還有精彩內容

從閱「讀」到「觀」展,展陳設計師上線聊《紅樓夢》文化展


在國博走近「紅樓夢」

國內規模最大的《紅樓夢》主題展,很多展品為首次亮相

來源/新京報

展覽展出的曹雪芹書箱吸引觀眾拍照。(資料圖,來源/新京報)

2004年首次發現的清代孫溫繪《紅樓夢》圖冊,北京西山曹雪芹故居題壁詩和書箱,以及部分《紅樓夢》版本、續本及譯本,首次聚集在同一個《紅樓夢》文化展中。2019年12月20日,「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展,20多家文博單位參展,涵蓋文物、文獻、藝術品近600件套,單件展品2000餘件。開幕現場,多位因《紅樓夢》結緣的老友聚首。87版《紅樓夢》作曲王立平、賈寶玉扮演者歐陽奮強、王熙鳳扮演者鄧婕均現身現場。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展廳一角

匯聚全國20多家機構藏品

本次展覽主題,來自梁啓超的評價:以言夫小說,《紅樓夢》隻立千古,餘皆無足齒數。

上一次全國規模的《紅樓夢》文化展,還要追溯到半個世紀以前。此後至今56年裡,再未舉辦過關於曹雪芹和《紅樓夢》的大型展覽。而在這半個多世紀裡,學界對曹雪芹和《紅樓夢》已經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不少新《紅樓夢》版本、文獻文物面世,還有很多1963年時不為人知的藏品,在各文化機構館藏排查中陸續發現。

「不理解曹雪芹,就不足以了解《紅樓夢》。近50年來,對曹雪芹家族和思想史的研究更深入了。」北京曹雪芹學會秘書長王常永說。

2018年4月初,國家博物館和北京曹雪芹學會策劃發起本次展覽,由中國文聯、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紅學會、北京曹學會提供學術支持。

經過一年半時間的精心籌備,主辦方「舉全國之力,盡全國所藏」,在全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等文化機構廣泛搜集曹雪芹《紅樓夢》相關文獻文物、版本。

20多家單位參與到此次展覽中來,很多展品都是首次亮相,如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大觀園圖》,呈現了《紅樓夢》這本巨著描寫的時代,以及對後世文化的深遠影響。

展廳場景復原一角

西山曹雪芹故居題壁詩文及曹雪芹書箱

半個多世紀以來關於曹雪芹和《紅樓夢》文物,此次集中呈現在展廳中。北京曹雪芹學會兩套展品此次參與展出,包括西山曹雪芹故居題壁詩和曹雪芹書箱,都曾是關於曹雪芹的重大發現,但一直爭議不休。

據北京曹雪芹學會秘書長王常永介紹,此次展出的題壁詩,由於上世紀70年代發現時,曾被認為不是真跡,被整體揭下,如今收藏在北京植物園。

「題壁詩」中有一副對聯:「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有,疏親慢友因財絕義世間多」。香山附近居住的老人曾傳說,這副對聯是曹雪芹好友鄂比送給他的。後來在「題壁詩」中發現同樣的對聯,得到了實物印證。

曹雪芹書箱徵集自北京的張行先生,其中一個書箱上鐫刻有「題芹溪處士句」字眼,「芹溪」正是曹雪芹的號。書箱左邊箱門背面,書寫了五行章草字體目錄「為芳卿編織紋樣所擬訣語稿本」等。五行目錄左邊,有一首行書撰寫且有塗改的七言悼亡詩:「不怨糟糠怨杜康,亂諑玄羊重尅傷……」。

藏於旅順博物館的孫溫繪《紅樓夢》圖冊,2004年才首次露面。此次展出的畫冊一共10幅,包括一張《石頭記大觀園全景》,其他9幅均為《紅樓夢》第一回中的情節,如「青埂峰僧道談頑石」「因小解英蓮失蹤影」等經典場景。

孫溫生於19世紀,其所繪的全本《紅樓夢》現存總計230幅。「孫溫《紅樓夢》畫冊與87版《紅樓夢》電視劇其實本質上相通,都是對這本著作的藝術詮釋和再造。」王常永說。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展廳一角

■ 追訪

不迴避爭議 存疑展品明確標明

關於曹雪芹的很多遺存和文物,面臨學界爭議。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白雲濤介紹,此次展覽側重於文物、文獻,爭議往往體現在對文物、文獻的認識。對於有爭議的藏品,會在展品說明中作出聲明。

「大部分展品都是紅學界認可的,確實有爭議的,也不會迴避,這些展品提供給紅學家和觀眾來了解和研究,並不是說肯定或者否定什麼。」白雲濤說。

此次展覽中展出了一件貴州博物館館藏的《種芹人曹霑畫冊》,全冊有寫意畫八幅,每幅均在左側附有題詩頁。其中第六幅畫面為西瓜,附題詩落款題為「種芹人曹霑並題」,鈐有石刻印章「曹霑」,因此被認為由曹雪芹所作。不過,該展品說明旁邊寫出聲明「部分學者存疑。」

由於曹雪芹和《紅樓夢》本身留下的文物有限,此次展覽展出了大量《紅樓夢》故事發生同時代的文物,讓讀者能夠想像當時的時代圖景。

這些文物如何遴選?國家博物館策展人向謙介紹,此次國家博物館廣泛向全國各種文博、圖書館等機構發函,「能搜集到的與《紅樓夢》、曹雪芹有關的文物儘量都找到,重要的文物文獻基本展陳出來了。」

「隻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巨大書牆局部

■ 現場

87版《紅樓夢》電視劇片段現場點播

展廳中有一面11米高的巨大書牆,陳列了上百本《紅樓夢》研究專著。在展覽最後一部分,集中呈現了《紅樓夢》連環畫、梅蘭芳《黛玉葬花》劇照,並提供87版《紅樓夢》電視劇供觀眾點播。

在尾聲部分,2014年德國富克旺根現代舞團編創的舞劇《紅樓夢》,在屏幕上現場播出。這是中國古典名著第一次走上西方藝術舞臺,2016年曾來到中國演出。2016年,另一部美國舊金山歌劇院編排的英文歌劇《紅樓夢》,也在美國首演,大獲成功。

「《紅樓夢》從世界角度來看,都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著名和不朽程度來看,絲毫不遜於莎士比亞、託爾斯泰、契訶夫等。」歐陽奮強說。

此外,《紅樓夢》的影響力還在以文創的形式延續。此次國博配合展覽開發了系列文創產品。文創設計團隊通過《紅樓夢》中對十二金釵的故事描繪,結合《大觀園》場景描繪,截取出其中最能代表其人物的典故,開發了「黛玉葬花」書籤、大觀園紙雕燈等。(新京報記者/倪偉)

(此處文字內容轉載自新京報,內容略有調整。)

(溫馨提示:國家博物館目前處於閉館狀態,恢復開館時間另行通知)

展覽架構&展廳美圖

回顧 | 布展現場

(更多展覽詳情以國博官網為準)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國博邀您雲看展 | 一幅用生命譜寫的藝術豐碑
    【引子】什麼是熱愛熱愛,是從胸腔中迸發出的一抹紅那麼耀眼,是生命璀璨的光回顧經典,奮勇向前今天「國博邀您雲看展
  • 3D導覽 線上逛展 深圳積木易搭以科技助力「雲上文博會」
    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11月18日訊(記者 潘潤華 李日成 見習記者 樂佳鑫)11月18日,記者實地走訪深圳積木易搭公司,深度體驗本次文博會VR展館線上平臺展覽及3D建模技術。據了解,受疫情影響,本次文博會首次以線上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 正本清源認識孔子儒學|「國博好課」直播回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回看視頻↑《國博講堂》《國博好課》系列直播可是,長期以來,說起孔子儒學,不少人會想到君君臣臣的綱常,授受不親的禮教,父為子隱的回護,女子小人難養的輕慢,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愛有等差,認為這些都缺乏平等意識和自由理念,與所謂「現代性」格格不入。事實上,這些卻大都似是而非,人們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只有了解孔子思想的內在邏輯,把握儒學發展的不同階段,才能走近孔子儒學,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真精神。
  • 線上看展有門道(解碼線上新風潮)
    近兩年來,隨著全民看展熱潮洶湧,公眾號推送文章也「進化」到「雲看展」階段,使線下展覽有機會以更加立體的形式走向線上,生動呈現在觀眾面前。此次疫情推動了全國各大博物館「雲展覽」的上線進程,在2020年春節期間,公立博物館形成了兩大類「雲展覽」:一類是各博物館的「常規陳列展線上看」,另一類可以說是「雲上補救展」。
  • 國博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時間及亮點介紹
    」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來臨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將於4月24日在國家博物館雲展廳開幕,當日20:00在雲端舉行開幕式暨導覽直播。通過雲展覽廣大網友足不出戶就可以雲遊國博,重溫那段崢嶸歲月,追溯我國航天事業艱苦卓絕的開端,回顧「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感受和領悟航天精神。
  •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
    近年來,上海各大展館以高質量、國際化的策展激發觀眾的觀展興趣,也成為滬上文化活動的亮點所在。據了解,隨著疫情在國際範圍內暴發,對多數美術館的展覽排期造成影響,尤其是一些涉外展覽,需要根據國外疫情動態進行重新調整。目前,上海市疫情防控重點國家為24個。
  • 從「藏·天下」到「仰之彌高」:南博書畫展策展中的思考
    主要用文字、圖片和實物三種方式來展現龐萊臣的生平事跡,為觀眾提供一定量的文字和圖片導覽及實物體驗。文字與圖片內容涉及簡單淺顯的介紹與知識點的歸納;實物則是《虛齋名畫錄》《虛齋名畫續錄》及一些龐萊臣生前出版印行的書刊畫冊,穿插在第一篇章之中。2.展覽的得失分析「藏·天下展」的策展可以說得失兼有。先說得。
  • 美育工作坊:「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 策展人導覽
    策展人馬琳21日為18級美術史論的20餘位學生進行專場導覽活動。  該展由中國雕塑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這次策展人導覽活動貫徹「展廳是最好的課堂」這一理念,邀請學生從課堂走入美術館,了解學院雕塑的發展現狀和特徵,讓課堂、美育和展覽結合在一起。
  • 「雲賞花」「雲看展」……疫情期間,你「雲旅遊」了嗎?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3月12日,武漢大學發布通告,今年櫻花開放期間不對社會公眾開放,在櫻花盛花期免費開放10天左右網絡「雲賞櫻」通道。「雲賞花」「雲看展」......疫情期間,這種人在家中坐,身心「逛」世界的「雲旅遊」的方式受到不少人的關注和青睞。
  • 文具展會丨2020上海CSF文化會9月17日開幕,邀您一起線下逛展線上雲...
    考慮到疫情影響,本屆展會將首次採用線下逛展+線上雲展同步啟動的全新模式激發行業新動力,聯手上海設計之都促進中心等權威單位開展新經濟環境下的各類主題高峰論壇,並邀請實力網紅在線帶貨,一飽眼福的同時還能讓你收割一波!CSF文化會立足海內外中高端市場,敏銳洞察前沿商機,即將打造一場流光溢彩的行業盛會。
  • 5G時代如何策展
    原標題:5G時代如何策展日前,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策展在中國」暨2019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年會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策劃展覽面對的場景是三館一站,現在面對的則是包括線上線下在內的各式渠道。隨著小康社會建設的推進,科技的迅猛發展、快速普及,人們創作、生產、交易、消費文化知識的方式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人們需要在理解移動互聯時代遊戲規則的前提下,重構內容生產與分發機制,重新建立新時代的信任體系。這些對策展人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 青博2020,邀您一起總結:展覽篇丨《會講故事的博物館》兒童展策展手記
    展廳面積450平方米展品數量42件/套展覽總受眾人數約4.8萬人次展覽常設互動項目3項專題教育推廣活動6大項共12場次線上線下活動受眾約同時,以開放性的策展理念,延伸社會觸角,招募組建了志願策展小組,從受眾視角出發,開啟「場外」支持,為展覽出謀劃策。如,志願策展小組成員從文物展品中提取設計元素,繪製了一系列卡通動物形象,與展覽一號卡通人物小書生「阿博」一起作代言,陪伴孩子們穿越歷史,融入展覽,給觀眾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 線下展雲展覽結合的「一展兩模式」是未來會展方向
    雲展覽的好處在於隨時隨地開展,開展的時間和場地不受限制。比如今年特殊的疫情形勢,線下展開不起來的情況下,雲上會展強勢崛起。雲展覽的另一個好處是容量無限,只要商家願意,可以無限制地展出自己的各種產品。還有,雲展覽可以將短期展變成長期展,不落幕的展會。雲上會展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局限。
  • 陳源初:獨立策展人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尤其是今年3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辦的第二屆CAFAM雙年展,將主題定為 「無形的手:策展作為立場」,並選取了六所國際藝術院校的策展專業學生作為此次雙年展的策展人,將策展人推到臺前,成為主角,這是藝術界的第一次。那麼策展人在受推崇的情況下,這個20世紀的「舶來品」在國內發展如何?當下策展人在展覽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又面臨什麼樣的現狀呢?策展人是什麼人?
  • 從「被策展」到「策展」,看老頑童馬丁·帕爾如何練就「雙手互搏術」(上)
    直到2002年,由倫敦巴比肯藝術畫廊為其策劃的個人回顧展讓評論界得以重新發現他,獨特的風格讓他成為英國攝影的中心人物,並踏上國際攝影平臺。        2004年,帕爾開始以攝影節策展人的身份展開策展工作。當年,他在阿爾勒攝影節的策展工作體現了他的「英式怪誕」,在歐洲大受歡迎。而2010年的布萊頓攝影雙年展則令他再次成為「爭議的焦點」。
  • 一本書,解答你關於策展的一切問題
    內容簡介 《策展人手冊》是一本對策展人、策展系學生以及諸多藝術愛好者而言必不可缺的指南性手冊,書中詳細展現了策展之步驟,即如何從最初的想法落實到最後的場地,其中涵蓋了策展的相關知識——何為策展、何為策展人、策展人分為哪些類型以及如何策劃一個展覽等問題。
  • 2019東博會文化展和動漫展7月震撼來襲!這個夏天就是要high翻天!
    2019中國—東協博覽會專業展——文化展和動漫遊戲展將於7月登陸廣西南寧,延續東博會永不落幕的商機,為中國與東協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平臺。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雲展啟幕&導覽5G直播時間是4月24日晚8點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在哪裡看?  答:人民文娛快手、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網法人微博、人民視頻客戶端、央視新聞微博、光明網、騰訊新聞等平臺可以看。  》》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直播入口匯總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直播看點有哪些?  答:雲策展+5G+沉浸+參與+互動。
  • 線上雲展丨愛與哀悼一一新人文畫六人展
    針對疫情期間線下活動受影響的問題,現推出線上雲展。敬請關注「雅昌雲展」線上雲展:愛與哀悼一一新人文畫六人展策展人張維參展藝術家朱建忠/茅小浪/楊鍵/田衛/許華新/王愛君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展覽並獲獎;作品被中國國美術館等多家藝術機構收藏;出版著作多部;多篇論文發表於各類藝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