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拿個體檢紙質報告有多累,電子體檢報告方便許多

2021-01-17 奔跑的獅子說體檢

就在前幾天一位已經體檢了的客戶,讓我們把體檢報告郵寄給她。第一反應就是這位體檢人可能不是經常體檢,或者之前一直是去醫院體檢。

現在很多體檢中心基本都是電子報告,一般在體檢後3到7個工作日,就可以在官方網站查詢到體檢報告了。

為什麼現在只有電子報告沒有紙質報告了呢?

時代在進步,現在都是在提倡節能環保,能無紙化的儘量無紙化,採用電子版方式。:1.節能環保,2.足不出戶在就上網就能查看體檢報告,3.歷年體檢報告不易丟失可以查詢,對比每年的體檢變化,4.很多體檢購買者非自己體檢,很多是給爸媽體檢;上次見過一個體檢購買人在成都,給遠在吉林的嶽父嶽母購買體檢套餐,可能是因為老人看不懂體檢報告結果,就不遠千裡快讀給遠程成都的兒媳婦,這一來一去快遞費幾十元是小時,挺麻煩人的。

在早幾年之後,那全部都是紙質版的體檢報告。在體檢後體檢人還需要親自前往體檢中心跑一探拿去報告,去的時候遇到人少時候還好,拿了就可以走;如果遇上人多的時候排隊都要幾十分鐘都是常見的事。

最後在我們建議下,通過網站直接查詢了體檢報告,如果需要紙質版可以自己列印。

電子報告相對紙質版比較方便,快捷,只要有網就能查詢。如果體檢報告有看不懂的還可以直接打電話諮詢相關體檢中心給予回復。不用來回的奔波勞累。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關注下期分享跟多體檢中的知識。

相關焦點

  • 體檢報告上浙裡辦查詢!從業人員健康證明也能查
    在醫院完成體檢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報告,體檢報告出來後,又要跑去拿報告,歷年體檢報告沒保管好找不到了體檢報告出來後,手機簡訊自動提醒用戶查看報告。點擊「健康體檢」進入「醫院體檢報告查詢」,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自己名下的體檢報告!再也不用跑醫院拿紙質報告,也不用為找不到往年報告而煩惱。一般數據都是及時推送,只要體檢報告經醫院審核完成,您就能第一時間在「浙裡辦」查到報告!
  • 體檢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一部副主任醫師何若雯表示,一些人拿到報告後往往是看一眼有無異常,便一扔了之。甚至有人拿到體檢報告後,即便發現異常,也不去醫院諮詢或隨訪複查。有的人某項檢查已在體檢中做過,但日後就醫時醫生詢問起來,他卻表示不記得體檢結果。 的確,由於個體差異,統一安排的單位體檢針對性不強,並不能發現所有的健康隱患。
  • 體檢報告可線上查詢!浙江所有省級醫院已實現
    在醫院完成體檢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報告體檢報告出來後又要跑去拿報告歷年體檢報告沒保管好找不到了……為解決這些問題,省衛生健康委結合「兩卡融合、一網通辦」工作的推進,不斷豐富電子健康醫保卡的功能,在「浙裡辦」國民醫療健康專區新開通了健康體檢報告查詢功能,全省所有省級醫院健康體檢電子報告向老百姓開放查詢。
  • 我是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
    雖然現在網上預約掛號和付費都非常方便,沒有對名醫和特診之類的醫生的要求,當天的號也能掛到。還是有些年齡大一些的人需要去掛號處人工掛號和繳費。掛號處的側面擺放了一排和ATM機有些類似的機器,用來自動繳費和列印檢查報告的。
  • 浙江所有省級醫院體檢報告查詢上線浙裡辦,隨時隨地可了解最新信息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湯穎梟 在醫院完成體檢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報告;體檢報告出來後又要跑一次醫院去拿報告;歷年體檢報告沒保管好;往年體檢報告找不到了…………為解決這些問題,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結合「兩卡融合、一網通辦」工作的推進
  • 不想體檢?不敢看體檢報告?不!你必須去必須看!
    對此,有網友調侃自己的身體是「散裝」的: 「我今年20多歲,我的肩膀47歲,我的膝蓋51歲,我的背60多歲,我的腰快90歲了,我的很多頭髮已經入土為安……」 「有的人活著,但他的頸椎快死了……」
  • 體檢報告可線上查詢!浙江所有省級醫院已實現,還將不斷擴大開放...
    在醫院完成體檢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報告體檢報告出來後又要跑去拿報告歷年體檢報告沒保管好找不到了……為解決這些問題,省衛生健康委結合「兩卡融合、一網通辦」工作的推進,不斷豐富電子健康醫保卡的功能,在「浙裡辦」國民醫療健康專區新開通了健康體檢報告查詢功能,全省所有省級醫院健康體檢電子報告向老百姓開放查詢。
  • 健康有益:AI體檢報告解讀,簡單看懂一份體檢報告
    然而很多人體檢之後就把體檢報告往抽屜裡一扔,因為沒有專業人士幫忙解讀,自己也看不懂專業的體檢報告,以至於對於後續的健康管理問題無從下手。一項體檢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的體檢人口高達6億,但是只有1.4%的人群會進行體檢後的健康管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70%。看懂一份體檢報告,成為「重大難題」。
  • 體檢報告是什麼 教你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
    體檢完之後,我們需要等待的就是一張體檢報告單,那麼體檢報告是什麼呢,如何看懂體檢報告單呢,體檢報告項目的含義是什麼,檢查腎功能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體檢報告是什麼體檢報告是指對身體進行檢查,根據身體反應的數據而生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檔。
  • 體檢報告手機查 河北省人民醫院開啟網際網路+體檢
    原標題:體檢報告手機查 河北省人民醫院開啟網際網路+體檢   近日,河北省人民醫院與康康體檢網達成戰略合作,體檢中心多項體檢套餐正式上線,藉助網際網路+體檢雲平臺服務,開啟網際網路體檢新時代。康康體檢網提供的電子體檢報告解決存儲問題,也將逐步建立起一個國人云健康管理系統,實現健康管理行業體檢服務新理念。
  • 體檢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重點看總結異常信號莫忽視
    除了單位組織的統一體檢外,自費體檢的市民也不在少數。體檢報告是體檢者最近一個階段的健康總結,然而,有的市民對體檢報告卻很不重視,有些人想重視,但體檢報告單上晦澀的專業術語和難懂的數據卻讓人如「霧裡看花」。
  • 偽造員工體檢報告
    本報訊 周某在新北區魏村開了一家勞務中介公司,為了多成交生意、多拿提成,他竟通過街頭小廣告和辦假證的取得聯繫,炮製了一系列證件、報告。 6月11日,魏村派出所接到舉報,稱有人為謀私利,幫他人偽造身份證件及醫院印章和體檢報告,騙取順利入職。
  • 解密如何讀懂體檢報告
    踏入九月,廣州很多企業、單位陸陸續續啟動單位體檢。可面對天書一般的數據報告以及多數醫院惜字如金的健康建議,很多市民還是搖頭大呼:看不懂!而對於養生達人來說,體檢報告單上出現的一個升高或降低的不完美的小箭頭,都讓人揪心著急,為之心緒不寧、茶飯不思。不用著急!接下來,體檢科專家將手把手教你,讀懂自己的體檢報告單,並且利用這份最基礎的體檢報告,指導就醫和日常保健養生。
  • 體檢報告裡的高頻詞
    體檢報告裡的高頻詞受訪專家: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丁 磊本報記者 嚴立新編者按:如果說年末體檢是一場健康大考,那麼體檢報告就是最終的成績單。面對上面一個個診斷詞彙,不少人可能會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這些「成績」是好是壞,接下來該如何改進?為此,《生命時報》邀請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丁磊,為大家解析體檢報告中最常出現的部分診斷詞彙。
  • 為何每年要體檢一次?如何笑著面對體檢報告
    每年到了年末,各大企業就開始團檢,對於我們這代年輕人,都很害怕看體檢報告,畢竟自己平日裡生活不良習慣多,多多少少對身體帶來點不好的影響。要是沒檢查出啥問題,可以高興個好幾天,要是檢查出問題,又容易玻璃心。
  • 隨形健康體檢小程序分析報告
    64.5%,較2018年底提升4.9個百分點。小芳正在發愁體檢完還要過一兩天去拿報告的時候,人事部的同事就告訴她,可以用隨形健康小程序。她通過同事的介紹,通過隨形健康預約了入職體檢套餐,體檢完她通過小程序查詢自己的體檢報告並發給了人事部的同事。
  • 體檢指標異常≠已患病 體檢報告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更加重視健康,而年度體檢則是大家檢驗健康的重要環節,但你真的看得懂體檢報告嗎?近日,記者採訪了重慶浩恩體檢中心主任醫師程大光院長,他從專業角度,分享了體檢報告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步: 看懂結論及建議程院長說,翻開體檢報告,最先看到的一般都是「結論及建議」,而這裡面就有一些專業術語,很多人可能都看不太懂——隨訪:代表病症情況較穩定,需注意觀察,如果有異常應及時前往醫院檢查,如無異情可暫時不管。複查:通常是某一項檢查指標此次出現異常,但不排除與檢查前飲食、熬夜等因素有關,應在一周內進行二次檢查。
  • 這屆年輕人已經不敢看體檢報告了
    前段時間,有媒體進行街頭採訪,居然有八成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了 。網友也紛紛自嘲:「比體檢更難的,是看體檢報告」「需要梁靜茹給點」勇氣」,才能看體檢報告」「看體檢報告,是對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驗。」是真的,這屆年輕人已經不敢看體檢報告了。
  • 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身虛」還是「心虛」?
    資料圖,莫凡 攝日前,有體檢機構發起一項針對青年群體的調查顯示,一方面,許多年輕人對體檢報告感到恐懼,更有甚者「不願」「不敢」去體檢;另一方面,年輕人亞健康狀況逐年加重。不少人「身虛」又「心虛」。去年夏天,李琳在母親的強烈要求下進行了體檢,結果查出了子宮肌瘤。「體檢前半個月我就開始早睡早起、健康飲食、鍛鍊身體,好似焚香沐浴、更衣齋戒般虔誠」「媽媽勸我不要再抽菸喝酒了,不然體檢的時候一定會查出病來,聽了媽媽的話我就再沒去體檢過」「萬一體檢出個結節什麼的,重疾險都買不了」……不體檢身體的問題就不存在——這是當下很多年輕人都有的鴕鳥心態。
  • 一張足以擊垮成年人的體檢報告,你敢看嗎?
    我們收集了網友們關於體檢報告的故事,同一個世界,同一份擔憂。 @ArianaSwift 22歲的我,高血壓、痛風、高脂血症、脂肪肝,每個月去醫院複診體檢真的好煩,經濟也大受影響,所以那些健康的年輕人不要以為老年基礎疾病找不來你,在現在這個社會長期不良生活習慣,哪怕是年輕人也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