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說最火最出圈也最出人意料的一個節目,那絕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了,一群30+的姐姐已經在各自的領域裡面有一定的成績,但還是為了女團夢而努力著,這就讓人覺得,還挺....勵志的。
尤其是絕對娛樂圈老戲骨寧靜、「星女郎」張雨綺、一年零花錢就有2個億的黃聖依......等一些自帶成功人設的女性,在這個所謂的選秀舞臺上努力的表現自己,看的人又爽又歡樂。
對比一些萌新的選秀《青春有你》、《創造營》等,一群初出茅廬的小孩兒被導演組欺負,姐姐們功成名就之後的一些「回擊」,就會給人一種在看娛樂圈「復仇大戲」的感覺,精確的抓到了觀眾的爽點。
在這種心理和環境下,想不火都難。
果然一開播,即使當周在熱搜停更的條件下,依然有不少的出圈名言。比如:」張雨綺嫌導演組不懂高光」、「伊能靜讓導演組配合她一下」、「寧靜 不需要自我介紹」、「黃聖依直接喊卡」再比如「杜華嫌丁當唱的太好不適合成團」、「成團標準僅代表杜華女士個人觀點」等等一系列「名場面」。
但是就這麼一個被大部分人都看好的一個節目,上了央視的節目《今日影評》,其中針對現在姐姐們存在的一個問題,提出了看起來很客觀又犀利的看法。
嘉賓表示能請到這些姐姐,除了個別姐姐萬茜、金晨等,其他大部分姐姐其實都處於一個半退隱的狀態。
仔細想想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比如節目開播以後靠著營銷號的回顧才能知道阿朵姐姐之前有多火,為什麼現在不出現;再比如那個在《神話》裡面驚豔的白冰,已經結婚生子又離婚了...
雖然每個姐姐都自帶一定的熱度,但是對於日新月異的娛樂圈來說,姐姐們現有的熱度,也不是那麼值得一提。
「半退隱」這個詞,用的還是有些到位。
浪姐本身的節目定位,是以唱跳為主的風格,是要選出唱跳皆宜的女團,但是對於演員來說,好像不是那麼貼合。節目本身其實沒有在適應姐姐,而是讓姐姐適應整個規則。
而且其實參加了這檔綜藝以後,投資方以及團隊其實依然對姐姐後續的資源還是存在一定的質疑,節目本身是靠姐姐自己的熱度來餵養的。
雖然我整體聽完了這個專家說的這些話,是有一些合理,但是也不能否認一個問題,中生代女演員其實和很多中年的職場女性存在的困境是一樣的,社會對中年的女性關注度不高,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困難重重,倘若姐姐們一直不出山,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從「半退隱」直接轉變成「退隱」,即使節目播出以後,資源可能也沒有跟上,但是至少是一種表現自己的機會,也算的上是一種給自己爭取曝光率的機會。
節目本身可能是有一定的噱頭,也可能是靠著姐姐們自己的熱度來維持自己的熱度,但是不能否認這是一次高明的雙贏。
姐姐們靠著真性情或者驚豔的業務能力上熱搜,比如張雨綺的天真、海陸的脆弱、藍盈瑩的唱跳、金晨的舞蹈、張含韻的歌聲......
這些都是姐姐們美好,但是可能不為人知的一面,如果沒有這檔節目,可能也就沒有刷新這次認知的機會,這比一些亂七八糟的熱搜看起來賞心悅目多了。
而在央視另外一檔節目《行業新觀察》裡面,則對浪姐大加讚揚,說:「姐姐們的時代終於到來了。」
而且對於中生代女演員的未來發展從個層面給出建議:
1. 演員本身,姣好的容貌、精湛的演技,模糊掉年齡感;
2. 創作界可以拓寬自己的想像,每個年齡都有很多值得書寫的故事;
不管是《今日影評》對浪姐這個節目不是很好看,還是《行業新觀察》這個節目對浪姐的支持,都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浪姐的成功。
目的達到了,姐姐們也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不管是不是暫時的。
其實現在整個社會對於中生代女演員也有在越來越寬容的路上發展,海清在頒獎典禮上的經典呼籲發言,也給了很多人的思考。
除去海清,孫儷、姚晨、馬伊利、萬茜......這些中生代女演員也一直都活躍在大眾面前,拍出來的戲很多都是叫好又叫座。
關於《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具體是不是能解決中生代女演員的困境,我個人感覺是對它期待值有些過高了。它的本意並不是來解決問題,本意可能就是給大眾展現30+的姐姐也很美,後者做到了,綜藝本身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至於之後姐姐們自身存在的問題怎麼解決,總是要交給時間慢慢推進的,只要社會包容性越來越強,30+的星光璀璨的姐姐和30+的普通姐姐都絕對會發光發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對《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