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點評《姐姐》:很分裂的節目,用女演員為賣點,製造噱頭

2020-12-28 韓完別說遊戲

演員劇團之路,能否逆風而上,重新登場?

最近最火的綜藝節目當屬《乘風破浪姐》,一群30+的女演員要像年輕女孩一樣站在舞臺上,又唱又跳,然後實現自己的女團夢想,她們能否乘風破浪,逆風而上力挽狂瀾,重新出道?

一切都是未知數,但節目卻引發了不少影評人和圈外人士的討論。

三十歲,對於女演員來說,意味著事業開始走下坡路。雖然很多當紅女藝人早已過了而立之年,但不得不說,娛樂圈的普遍現象是,三十是女藝人的一道門檻。他們太老了,不適合演偶像劇,而他們的媽媽又覺得太年輕。劇本不能再等你挑了。所以前一陣子,海清和一群30+的女演員嚮導演喊話:"多給中年女演員演戲的機會"!

一群30+的姐姐參加女隊選秀,無時無刻不收穫流量、話題和關注,同時很多負面新聞也隨之而來,但凡姐妹倆有一句話一個行為不符合大眾要求,網友就跟風黑,兩期節目下來,王麗坤、黃聖依、劉芸等人都收穫了不少輿論爭議和質疑。

其實,姐姐們一直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只是在這檔節目中以新人自居,接受觀眾和一群不知道什麼樣的評委的評判。有網友表示,參加節目的這些女藝人,多數是現實中不能出演的,對於後續的影視資源也不太樂觀。再加上今年的流行病,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節目中的原因。

影評人人工智慧評《姐姐》:以熟女養節目搞噱頭

既然來了,質疑和爭議就在所難免,影評人人工智慧在央視節目中點評這群姐妹花,她表示除了金晨、萬茜、張雨綺等少數影視資源外,其餘姐妹花都處於半隱退甚至全隱退的狀態,綜藝節目對她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曝光機會。

許人工智慧表示,這個節目是一個非常矛盾和分裂的節目,它不是真正為姐妹量身定做的,對於演員來說,唱歌跳舞不是她的核心,它其實是讓姐妹們去適應標準,而不是給姐妹們制定標準。

雖然姐妹倆都表現出非常自信和樂觀的狀態,但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姐妹倆不顧自己的體力,在節目中一直強調我很強,一定要和年輕人競爭,這就顯得有些狹隘了。

業務能力強的演員永遠不會擔心拍不到戲,同樣的道理,如果業務能力不行,僅靠一檔綜藝節目就兩度翻紅,那是不可能的。許人工智慧表示,雖然節目不一定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但節目確實以成熟女演員為賣點,製造了各種噱頭。

不過,也有網友並不認同許人工智慧的評論,認為他只是站在一個男性的角度去看姐妹倆,期待一檔綜藝節目打破中年女演員的困境顯然是不可能的,但通過這檔節目,我們確實看到了姐妹倆進取、自律、敢打敢拼的一面,這就是正能量。

而觀眾們也願意看到這群30+的姐妹們乘風破浪,即使最後不能登場,那又怎樣,總比默默無聞的在家強,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央視節目點評《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本身其實很狹隘
    但是就這麼一個被大部分人都看好的一個節目,上了央視的節目《今日影評》,其中針對現在姐姐們存在的一個問題,提出了看起來很客觀又犀利的看法。「半退隱」這個詞,用的還是有些到位。二、節目本身是一個很矛盾和分裂的節目浪姐本身的節目定位,是以唱跳為主的風格,是要選出唱跳皆宜的女團,但是對於演員來說,好像不是那麼貼合。節目本身其實沒有在適應姐姐,而是讓姐姐適應整個規則。
  • 央視點評《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本身其實很狹隘
    「半退隱」這個詞,用的還是有些到位。二、節目本身是一個很矛盾和分裂的節目浪姐本身的節目定位,是以唱跳為主的風格,是要選出唱跳皆宜的女團,但是對於演員來說,好像不是那麼貼合。節目本身其實沒有在適應姐姐,而是讓姐姐適應整個規則。
  • 央視點評《乘風破浪的姐姐》:出圈,但狹隘了
    而且「30+」的女演員們來參加選秀也不需要大肆宣傳,因為每個人都自帶熱度;再加上這個模式也算是國內選秀的一次突破,噱頭不可謂不大,這對節目組來說絕對「賺大了」。通過第一期節目的話題熱度和播放量就可以看出,這檔節目在綜藝圈很成功了。而對這些女演員來說,她們很多人都是不溫不火,雖然有演技,但奈何受到市場上年齡、流量等限制,上鏡機會少之又少,作品產量和質量也都大打折扣。
  • 《演員請就位》屠榜熱搜,爾冬陞犀利點評成最大賣點
    賣點一、劃分級別,製造爭議為了製造話題,那首先得搞出點事情,比如分級上的爭議?賣點二、演員搶角,還原真實的行業生態《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節目與上一季有所不同的是,該季節目從「導演選角」的形式轉變為「演員搶角」的形式。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大「賣點」
    第一大賣點:逆齡女團以往真人選秀都是20+年輕女團,而這次參加節目的姐姐們不懼年齡,勇於挑戰而節目選取的全是年紀較大的姐姐們,30+,40+,50+,她們有的都出道幾十年了,還是保持著少女的身材和面孔,我們看到的是光鮮的面容,卻看不到她們背後是怎樣的自律。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能否靠綜藝逆襲,看央視評價,答案不言自喻
    《乘風破浪的姐姐》自從6月12日開播以來,熱度是始終不減,每一期總能帶給大家不少話題的討論,這檔火爆的綜藝終於在6月22日登上了央視的《今日影評》節目。對於70後80後的女演員來說,基本上是處於退隱或者半退隱的狀態。那麼是因為她們演技差嗎?答案肯定不是的,因為市場給她們施迤演技的機會就很少,現在的影視劇主要以青春偶像劇或者懸疑破案為主,畢竟市場是以大眾的喜好選擇的。
  • 《乘風破浪的姐姐》兩周播放超5億!央視卻稱節目太狹隘再引爭議
    6月23日,央視六套的《今日影評》也為《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一綜藝開了專欄,並邀請影評人艾輝對節目進行分析解讀,他和主持人的討論,引起了網上熱議。艾輝稱現在是影視行業寒冬,歲數大的女演員普遍接不到戲,來參加節目的演員大多都是半隱退,適合的角色很少,還有些甚至處於沒有通告的狀態。對女演員來說,參加綜藝是個很好的曝光機會。
  • 女演員唐一菲,有多不「遮掩」,《演員請就位》節目就有多虛偽
    按理說這個規則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地方,用郭敬明的話說,相對於殘酷的現實,這檔節目的規則已經足夠「和藹可親」了。,她的真性情通過後期剪輯的加工,變成了節目組製造戲劇衝突的道具。事實是節目組用了電影裡「蒙太奇」的手法,唐一菲在社媒上解釋自己是看到演員馬蘇被定為B級憤憤不平,說了句「我很生氣」,這句話被剪輯到了張月出場以後,給人造成一種張月讓唐一菲看不上的錯覺。
  • 事實證明:女演員唐一菲,有多不「遮掩」,這檔節目就有多虛偽
    ,她的真性情通過後期剪輯的加工,變成了節目組製造戲劇衝突的道具。事實是節目組用了電影裡「蒙太奇」的手法,唐一菲在社媒上解釋自己是看到演員馬蘇被定為B級憤憤不平,說了句「我很生氣」,這句話被剪輯到了張月出場以後,給人造成一種張月讓唐一菲看不上的錯覺。
  • 學者:誰在製造分裂的美國?
    儘管警方堅稱該傳言「不準確」,但依然有上百名示威者圍堵警察局要求作出解釋……極端暴力事件頻發,有色人種與極右翼白人之間的對抗愈發明顯,美國似乎正在「被分裂」。種種亂象背後,究竟是什麼把美國推向分裂與失控的邊緣?
  • 《乘風破浪的姐姐》被央視點名,定位狹隘博人眼球,還能走多久
    說起大家最近愛看的綜藝節目,一定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了,不論是話題度還是節目的口碑,它都趕超當下其他的熱門綜藝。
  • 看影評人如何點評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節目特邀影評人「電子騎士」嚴蓬做客節目,獨家點評:《異形:契約》復活經典元素,重啟「異形王國」。嚴蓬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導演在新作《異形:契約》中將恐怖氣氛和哲學思辨兩者看似難以融合的元素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 《追光吧哥哥》5大噱頭已定,「工具人」很敬業,4人註定陪跑
    蹭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熱度,《追光吧,哥哥》也受到不少關注。所以毫無懸念,陳志朋的存在只是節目組為了製造噱頭而刻意安排的一枚棋子,成團和翻紅都與他無關,時間到了他自然會撤。而於節目組和陳志朋而言這都是雙贏的安排,一個有噱頭,一個賺足關注,何樂而不為呢?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綜藝節目分析
    任何拍攝都有彩排,有彩排就有劇本,有劇本就有「演」(假)的成分,綜藝節目亦是如此。1.賽制問題。S、A、B級別的市場劃分沒有問題,但是對於B級的坐的沒有靠背,無論男生女生長時間做到那都會受不了,比3小時的硬座還難受,很不人性化。2.剪輯問題。
  • 被指製造仇恨和分裂,川普發推文攻擊波特蘭市長:蠢蛋
    被指製造仇恨和分裂,川普發推文攻擊波特蘭市長:蠢蛋 眼看美國大選即將到來,美國國內也開始動蕩不安,據美媒報導稱,川普的支持聚集在波特蘭郊區,試圖對抗俄勒岡州這次城市,因為這個城市已經持續數月的「黑人命也命」的抗議活動,而發生了暴力衝突事件,一名男子在俄勒岡州博特蘭市街頭被槍殺。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各自美麗,是真成團還是形式噱頭?
    》這個節目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尤其是第一季節目9月份就已經落幕,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想要看成團後姐姐們合體走花路的觀眾,也真的是等了一個寂寞。《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的確是讓很多已經漸漸在娛樂圈沉寂的「姐姐」再一次翻紅,這個節目以後,很多姐姐明顯比以往熱度更高了。就拿已經成團的姐姐而言,「浪姐」結束後,也是頻頻的有「動作」。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很好,節目很壞
    這是一個綜藝,所有生硬附加的價值,都是它跟著輿論風向鼓吹出的賣點。所以,當你在一檔綜藝裡面去尋求價值認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隨時就被節目給賣了。現在節目也收官了,能縱觀全局後,總算可以好好一吐為快了。像是作為年紀最大、資歷最深的選手伊能靜,她在節目初期爭議非常大,教隊友的態度,採訪時一些言論。但節目做了什麼呢?在中後期,基本伊能靜的存在感在消弱。用她來吵了話題,但是不給一個正名的機會,這不就是耍流氓?
  • 《乘風破浪的姐姐》火爆出圈:綜藝節目的新曙光?
    不管節目組是不是借用噱頭製造話題,還是作為商業節目尋求利益最大化,從節目立意、從傳播角度、以及觀眾反饋這三個維度來看,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傳播媒體,芒果臺聚焦這個方向的題材,並且以《浪姐》這種綜藝的形式展現,可以說開了一個好頭,而節目一再掀起話題度,也證明了節目組的立意是成功的。因而,這是浪姐這檔綜藝節目,能勝過其他同檔期綜藝節目的一大元素。
  • 《乘風破浪的姐姐》火爆出圈:綜藝節目的新曙光?
    不管節目組是不是借用噱頭製造話題,還是作為商業節目尋求利益最大化,從節目立意、從傳播角度、以及觀眾反饋這三個維度來看,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傳播媒體,芒果臺聚焦這個方向的題材,並且以《浪姐》這種綜藝的形式展現,可以說開了一個好頭,而節目一再掀起話題度,也證明了節目組的立意是成功的。因而,這是浪姐這檔綜藝節目,能勝過其他同檔期綜藝節目的一大元素。
  • 央視點評一針見血,乘風破浪的姐姐無法逆風翻盤,第3期應證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最近最熱的綜藝,沒有之一,每一期的播放量都超過2億,每一期的播出都會製造出N個熱搜話題。這檔節目本身,已然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綜藝,到底應該如何評價這檔綜藝呢?質疑點:用選女團的標準要求姐姐,定位過於狹隘。賽制的公平性也存在問題,最終姐姐們可能還是無法逆風翻盤,強的還是強,弱的還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