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要說英語?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不保?學生:早該這樣

2020-12-20 教育達人談教育

在我國目前最公平的考試就是高考,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高考中三門主課中,英語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英語學習對很多人來說比較容易,但對更多的人來說是比較難的。

英語自納入高考以來,一直佔的比重比較大。建國初期,我國經濟技術各方面都落後於西方國家,所以急需要大量的人才,去了解西方、學習西方的文化,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的語言,國家就把英語搞成了全民教育,可以說在那個時候是適合國情的,因為誰也不知道你將來能不能用上英語,但需要更多的人掌握英語,只好人人學英語。

那個時候大學生比較少,一旦考上大學,用上英語的可能性比較大,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概率也大。

但目前的情況發生了變化。目前每年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生畢業生進入社會,但是,可能有高達60%的人,工作以後用不到英語。

現在是否可以考慮把英語的分值降下來,適當的提高別的科目的分值呢。

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現在社會越來越需要的是專業人才,而不是通才。你把語文、英語、數學等一門輸入學好,就可以做出突出貢獻,而不是樣樣精通樣樣稀鬆。

顯然,目前投入英語學習的時間過多。特別是農村的孩子。語文數學的老師水平都還可以,但是英語老師水平就參差不齊了,有的英語老師自己的發音都帶著當地口音,發音都不標準,如何能教好學生。

在農村孩子本身資源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再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學英語,必然會導致其他科目受拖累。

其次,從本質上講,英語應該是一門工具,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是如何說好英語,而不是如何讓英語在考試中考得好。

如果說你想說好英語,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一趟英國,在那裡呆上一個月,你的英語很快就能達到和當地人交流的水平。而不是整天在學校裡做閱讀理解或完形填空。

個人覺得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減少英語分值比重,加大語文比重。

語文必須要重視。當時我們學校上學的時候,語文的地位,明顯比不上數學和英語,大家都感覺語文很簡單。

其實並非如此,就像這次疫情期間,日本打出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口號。我們大部分人只能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這難道不是我們一種語文教育缺失的一種提現嗎?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語文教學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學習語文的作用是什麼?意義在哪裡?很多同學上學的時候都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只知道老師讓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

但不知道為什麼要總結中心思想?

很少有人去思考作者是如何寫作的?老師也不怎麼教我們,如何像語文課本裡的文章那樣進行寫作,告訴我們如何解構一篇文章?如何閱讀?

能選進語文課本的課文都是一些非常優秀的文章,無論是從構思選題,寫作手法上,都是經過作者精心安排的。

語文老師只是讓我們去總結中心思想,很少讓我們去思考作者是如何寫作的。

語文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教會我們如何溝通?如何表達?

當然,英語不能說不學了,可以從小學到初中按同樣的要求對待英語,但到高中的時候,希望能減少英語所佔比重,甚至可以把英語變成選修。

讓有興趣、有能力的同學繼續學英語,另一部分人選修英語。

等到大學選專業時,讓那些對英語愛興趣的同學或和英語相關的專業加大對英語的學習力度,成為英語方面的專家。

不需要每一個人在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投入相同的時間學習英語。

術業有專攻,讓大家各盡其能。

你們覺得現在學習英語的方式有問題嗎?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高考中增加英語口語,是否會導致教育不公平
    該來的還是要來了,規劃已久的北京市英語高考改革終於要到了,2021年北京高考將增加英語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將增加到50分。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據有關媒體報導,「北京新高考方案」作為全國卷命題和備考的重要風向標,對其他大多數改革省份具有極強的示範和標杆意義!
  • 鄭強教授,我認同您對英語的看法!但將英語踢出高考還為時尚早
    在學生時代,我們時常會困惑、會時常發問:「我學不好英語,又能怎麼樣?」的確,對於一個本科畢業的人來說,英語最起碼會在他的求學生涯中陪伴他13年。背課文、背單詞、背短語等等,這是些我們重複了十幾年;想高分、勝高考、欲出國,英語它無處不在!英語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 高考將要和英語說「saybye」?
    現今,我們每個人可能從小就要開始學習第二門語言-英語,因為高考需要考英語,而且英語在高考時也佔成績150分的緣故,所以很多同學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英語,提高高考時英語的成績。一個國家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才是根本,放眼世界不要被英語蒙蔽了雙眼,要知道民族的才是獨一無二的。文化交流輸出才是我們要做的,而不是誤導在英語學習甚至留學留洋,你看現在一堆留學生,對我們民族發展沒一點好處。
  • 代表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優勢和地位!
    2020年高考即將進入最後的40天衝刺。目前兩會正在召開,我們的委員也特別 關注目前的。針對高考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委員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應有的優勢和地位!
  • 高考該不該取消英語?大快人心!還是高瞻遠矚?
    談到英語,這可是萬千學子的噩夢呀!不少原本天資不錯的少年,就是因為英語成績不理想,只能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那麼,高考到底該不該取消英語科目?你覺得應該取消英語,大快人心!還是覺得保留英語,高瞻遠矚呢?不少網友發表了觀點。
  • 高考語文分數比重應該高於英語嗎?對此你怎麼看呢?
    高考的語文分數應該高於英語,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只不過現在這樣的話,不斷地被更多有能力的,有影響力的人說出來,而這些恰恰是很多人的心聲。絕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認為,高考的時候語文比重應該高於英語,甚至很多老師也這麼認為,為什麼會這樣呢?可以概括為以下3點。
  • 高考取消英語的呼聲強烈?三類學生期待已久,他們各有「苦衷」?
    眾所周知,英語在我國的教育考試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學生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離不開英語,只因為英語出現在一項非常重要的考試中,那就是高考。高考是決定無數學子命運的一場考試,其中的三大主要科目就是語文、數學、英語,英語在高考中所佔的分數比很大,往往英語成績的好壞就能影響學生們高考成績的好壞。由此可見,英語該有多麼重要!
  • 如果將英語改為選修課,情況將如何?一線老師這樣說:省錢又減負
    記得有一位花千芳這樣說過: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我們還這麼寶貴的童年。我一女拉黑的人無非是那些行業從業者為一部分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說什麼外文資料,我記不太清楚,這個問題最後一隻專業翻譯的團隊就搞定了,哪用得著全民傻乎乎的學英語。
  • 俞敏洪:高考英語不公平,建議降低英語難度!網友:看這份成績單
    在這份成績單中,這個擁有9人的班級,學生的語文平均分是67.61,數學的平均分是71.89,英語的平均分是35.77,從及格率看,語文的及格率是88.89%,數學的及格率是77.78%,而英語的及格率卻是0%。
  • 教育部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不少學生拍手叫好
    有人認為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是學生必須要學的,現在學生這麼學英語,還有很多人英語成績不好,要是不學,以後就更差了。 1)英語成「攔路虎」 放眼望去在高考中有多少學生因為英語成績不高而考不上心儀大學,就算是其他科成績都很優秀,但就是被英語拖了後腿,硬生生讓能上985的學生隨便找了一個本科。
  • 為啥中國人非得會說英語?
    為什麼非得說好英語?王思聰敢於這樣懟雷軍,和其年少留學英國,能操一口還算純正的倫敦腔不無關係。中國人對「會說英語」的要求,很多時候似乎是相當苛刻的:光會說、能說還不行,最好操一口迷人的英倫腔,或時髦的美音,再不濟也得是澳洲鄉村音,總之不能是萬人嫌棄的中式口音。
  • 將英語「踢出」中高考主科,改為選修,教育部的回應讓人無奈!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學生就開始學習英語這門學科了,距今已有三十餘年,作為三大主科之一,英語學科早已植入每個中國人心中。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關於將英語踢出中高考,或改為選修課的呼聲越來越大,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議。
  • 日本高考將取消英語、中國英語一年兩考,英語扮演怎樣的角色?
    因為疫情的發生,引發了大家對我們高考改革的思考,很多人在呼籲強化物化生學科的同時,建議降低英語學科的分值,甚至提出要取消高考英語。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英語的地位在新高考中被提高,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英語高考由一次變成了兩次。
  • 堅決跳出高考英語題海
    從這次會議我們也看到,全國1000萬人參加高考,完全陷入了自發的題海戰術中。我曾經問一位英語教師:如果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教師很累,很辛苦,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加班加點,充滿了愛,就像蠟燭一樣寧可自己毀滅,也要照亮學生;另一種情況,教師不太累,該講就講,該練就練,也不太搶時間。你們認為,這兩種教師,哪個教師的教學成績更好?
  • 有人說日本取消高考英語,中國也需要取消!看英語老師怎麼說?
    有關部門的確是準備在2020年四月份取消大學入學考試中的英語考試,但是你們是否搞清楚他只是取消統一考試,並沒有說要取消英語成績參考,要想成功進入大學,必須要提供英語能力證明!那麼學生的英語能力證明從哪裡來?只能去參加託福,託業考試,這樣一來,學生輕鬆了嗎?我認為學生不但沒有減輕負擔,反而加重了。
  • 英語將不再列入高考科目?答案當然是想都別想,在學生意料之內
    但是高考是要看每位考生的總體成績的,根據總體成績,各大高校優先錄取成績高的,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就因為自己的弱勢科目失去了很多重點大學的錄取名額。經調查,現在多數的學生都在英語這門科目,學習的時候遇到了問題,英語成績是拉低學生總體成績的關鍵原因。
  • 學習英語佔學生學習時間的一半,把英語當作比母語還重要,沒必要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
  • 英語高考分值該調整了!小學3年級開始學英語,工作後幾乎用不到
    英語,是我國高考三大主科之一,分值150分,對高考最終成績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成為了很多優秀學生通往高等學府的絆腳石。英語納入高考,成為中國學生的主科,算下來也只有30多年的時間。1978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法案),重新對英語課的開設、教學目的和要求、課時和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具體規定,並重新編寫中小學英語課本;1983年起,英語成績正式計入高考總分,掀起了一股學英語熱潮,英語從此被提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1993年《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特別提及了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係:「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 為什麼中國人說英語比較難聽?
    小編沒有調戲雷總的意思,只是作為一名經歷過學英語痛苦的有為青年,不禁好奇為什麼中國人說英語往往不好聽呢?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印度人說英國話說中國人英語講得不地道,你聽過印度人講英語嗎。印度好歹曾經是英屬國家,英語水平應該不錯。
  • 浙大副書記教授鄭強 對英語開炮,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
    自從高考把「英語」列入必考項目。全國的學生和家長都圍繞著它來團團轉。大家都還記得曾經那句洗腦式的廣告:「步步高點讀機,哪裡不會點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so easy」。浪費了家長的金錢和學生大量時間。那段時間全國都在過度炒作英語的重要性,肥了很多外語培訓機構和人物,整天都樂呵呵,都賺了盆滿缽滿。不過家長卻樂此不疲,這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高考。不過據小編的一個做培訓機構的朋友說:「其實輔導英語,相對於其它科目來說更簡單,英語它不需要多少邏輯思維,只需要詞彙量,詞彙量上去了,英語分數自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