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成年後再看,我讀懂了這3個真相

2020-08-14 粥左羅頻道


作者 l 莊不滿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時隔18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終於在國內重映了。


2001年11月4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英國首映,並於次年引進國內,此後10年間,《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陸續在全球上映。截止目前,8部電影全球累計票房78億美元,位列全球系列電影票房第3名。



從整個系列電影來看,主線有兩條,一條線展示了年輕巫師哈利波特和他的兩個好友羅恩、赫敏的成長之路,另一條線則描述了哈利波特與黑魔頭伏地魔鬥智鬥勇的抗爭歷程。

其中,前6部主要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為主要舞臺,描繪的是哈利、羅恩和赫敏在魔法學校1-6年級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7、8兩部展現的則是三人與伏地魔的正面抗爭故事。

8部電影在內容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講的就是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歷程。

然而,這只是整個故事的開端,想要領悟整個故事背後的內涵,只看《魔法石》還遠遠不夠。



這兩天,我把8部電影全部重溫了一遍,伴著熟悉的主題樂,一幕幕光怪陸離、奇幻多彩的畫面勾起了兒時美好的記憶。


少年觀影,我看到的是宏偉壯觀的霍格沃茨城堡、妙趣橫生的課堂和各種古靈精怪的魔法事物,滿腦子想的都是「如果我是個巫師,能去到這樣的學校念書該多好」。


成年後再看,我才讀懂了電影背後蘊藏的那些深意。


01

關於友情:

最好的友情就是,

彼此成為「不是家人的家人」


如果你問哈迷,這部電影讓你們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答案中必然包含一條:哈利、羅恩和赫敏三個人的友情。

最好的友情是什麼樣子?

看看格蘭芬多「鐵三角」就知道了。


當所有人都懷疑哈利說伏地魔成功復活是虛張聲勢,認為塞德裡克的死是哈利一手釀成時,羅恩和赫敏仍然堅定地站在哈利這邊,作為朋友,他們了解哈利的人品,相信他不會誇誇其談,更不會傷人性命。

正如羅恩回應室友對哈利的質疑時說的那樣:

「我選擇相信哈利。」



為了讓哈利阻止伏地魔拿到魔法石復活,羅恩在三人闖關下巫師棋時自願當騎士犧牲自己;


為了使赫敏從與巨怪的纏鬥中脫身,哈利和羅恩奮不顧身地衝到巨怪近前,近乎與之肉搏;


為了幫哈利搞清潛伏在密室中的怪物真身,赫敏冒著被怪獸攻擊的危險隻身一人到禁書區研究資料;


為了徹底擊敗伏地魔,哈利不得不離開學校,外出尋找並銷毀伏地魔賴以為生的魂器。於是,在一個美麗的黃昏,哈利對兩個好朋友說出自己的計劃,並表達了不希望朋友跟著涉險的想法。

誰料,赫敏聽後,斬釘截鐵地對哈利說:「哈利,我們要跟你一起去。」 羅恩在一旁也堅定地點了點頭。

羅恩和赫敏原本不必同行,他們不是那個命中注定要與伏地魔展開殊死較量的人,沒必要承受那份責任帶來的沉重與痛苦。

但是,他們選擇跟隨哈利一同踏上這段徵程。

原因只有一個,哈利是他們的好朋友,好朋友就應該風雨同舟、砥礪前行。



在羅恩和赫敏的薰陶下,原本性格敏感多疑的哈利變得開朗包容;

在哈利和羅恩的調和下,原本有些自大和刻板的赫敏變得謙遜靈動;

在哈利和赫敏的影響下,原本膽小自卑的羅恩變得勇敢自信。

最好的友情就是,彼此成為「不是家人的家人」,彼此之間像一家人那樣毫無保留地相互信任,同舟共濟,不離不棄,互相成就。


就像《老友記》的主題歌裡唱的那樣:

我會在你身邊支持你,

當大雨傾瀉的時候,

我會在你身邊支持你,

就像我曾經在那兒。

我會在你身邊支持你,

因為你也曾在我身邊支持我。


一生得此三兩知己,夫復何求?


02

關於成長:

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痛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接受採訪時說過一句話,別有深意:

「波特系列在很大程度上是關於失去的。」

整部系列電影中,主人公哈利先後經歷過3次大的「失去」。

為了保護兒子,詹姆和莉莉波特被伏地魔殘忍殺害,父母的離去讓哈利失去了親情的呵護與愛的陪伴;

一次戰鬥中,好不容易相認的教父被伏地魔的追隨者殺害,教父的離去讓哈利再次失去了久違的親情;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天文塔臺上,鄧布利多校長被索命咒奪去了生命,校長的離去使哈利失去了人生導師和精神燈塔。

每一次失去都讓哈利痛徹心扉,每一次失去也都逼著他加速成長。

失去了父母的呵護,他就要學會在寄人籬下的生活中能屈能伸、自強自勵;

失去了教父的陪伴,他就要學會獨自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命運;

沒有了老校長的指引解惑,他就要學著獨立思考、找尋問題的答案,學著動用身邊一切力量解決遇到的重重困難,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膽識有魄力的戰鬥英雄。



回想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割捨中不斷成長?

出生那一刻起,我們與母體相連的那條臍帶便被剪斷,我們從此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要靠自己呼吸、進食和飲水才能存活下去;

再大一點,我們必須脫離父母的雙手和懷抱,經歷磕碰後才能學會靠自己站立和行走;

到了成年,我們必然要經歷跟父母在經濟和心理上的雙重割捨。我們不能再心安理得地用父母賺的錢滿足自己的物慾,也不能再理直氣壯地躲在父母的保護傘下遮風避雨。


我們只有勇敢地走出那令人貪戀的安樂窩,在外界風雨的洗禮中摸爬滾打、奮勇直前,才能成為一個經濟自足、精神自主的合格成年人。

作家劉墉說過一句話:


「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痛。」

因為失去,所以無法再依賴,所以會有一時的孤苦無助,但也只有接受失去、學會割捨,你才能收穫一個更強大、更優秀的自己。


03

關於人生:

你的選擇,決定你的命運


最後,我們來比較一下電影中兩個重量級人物,哈利波特和伏地魔。

哈利和伏地魔有很多相似之處。

他們都有一個灰色的童年。


哈利出生後不久就失去雙親,此後一直寄養在姨媽家,可姨媽一家對他並不好,他們讓他住昏暗狹小的地下室,吃剩飯剩菜,穿表哥換掉的舊衣服,還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不允許他有正常的社交活動。

不誇張地說,哈利人生的前11年都是在姨媽的抱怨、姨夫的奚落、表哥的霸凌和沒有朋友的孤獨中度過的。

伏地魔也差不多,在鄧布利多校長來訪之前,他一直生活在福利院,從沒享受過父母的疼愛與陪伴,沒人關心他的生活,也沒人在意他的感受,就這麼孤獨陰鬱地生活了11年。

他們還有許多相同的個人特質,比如都很有魔法天賦,都善於思考和解決問題,骨子裡都有股狠勁兒,都有很強的膽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打破任何常規。

就是這樣身世特質相近的兩個人,最終卻走向截然不同的命運:

哈利波特成了名揚天下的戰鬥英雄,伏地魔則不僅丟了性命,還遺臭萬年。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的選擇不同。

悲慘境遇下,伏地魔選擇了仇恨和自我封閉,他堅信強權即正義,讓別人恐懼就是贏得敬畏的最好方式,因而把他的智慧和膽識都用在打擊報復、威懾人心和建立強權統治上。

最終,他的暴虐行徑激起群憤,自己落得個萬劫不復的下場。

同樣的身世背景,哈利卻沒有這麼做。

他始終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大多數人都很善良,值得尊敬和善待。因此,他一直保持著開放包容的心態,與人為善,樂於助人,捍衛正義。

他的智勇和善義不斷吸引、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他們堅定地與他同仇敵愾、共克難關。最終,在各方力量的協助下,哈利戰勝了伏地魔,讓魔法世界恢復秩序,自己也成為大英雄,受到萬人敬仰。



現實中也一樣。


你的選擇,決定你的命運。


天生就手握全副好牌的人終歸是少數。


大多數人的起點總是平平,甚至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

家境一般;

長相一般;

頭腦一般;

身體一般;

......


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不盡人意?

如果像伏地魔那樣,選擇讓怨恨充斥內心,讓偏狹侵佔大腦,那未來的人生路只會越行越窄,越走越暗。

雖然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境遇,但我們可以自由選擇看待它們的方式。

你只盯著黑暗,光明就永遠溫暖不到你的心;

你相信自己值得更好,你就真的會變得更好;

你願意與自己和解,希望才會向你敞開大門。


04

寫在最後


J.K羅琳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過:


「我們不需要魔法來改變世界,我們自身已經擁有了需要的所有力量:我們有能力更好地想像。」


什麼是「更好地想像的能力」?


在我看來,就是相信美好的能力。


就像電影裡展現的那樣:


哈利相信有純粹的友情和愛,最終他收穫了一生的摯友和伴侶;


他相信這個世界終歸以真善美為底色,所以他走上了正義之路;


他堅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最後他真的戰勝了法力強大的伏地魔。


你越相信美好,你的世界就會越美好。


對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我們來說,這又何嘗不是最好的「魔法」?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文來源:公眾號 ,作者莊不滿。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

相關焦點

  • 時隔18年,《哈利·波特》重映上熱搜!成年後再看,我讀懂了這3個真相
    時隔18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終於在國內重映了。2001年11月4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英國首映,並於次年引進國內,此後10年間,《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陸續在全球上映。截止目前,8部電影全球累計票房78億美元,位列全球系列電影票房第3名。
  • 《哈利·波特》重映!成年後再看,我讀懂了這3個真相
    時隔18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終於在中國上映了。 2001年11月4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英國首映,並於次年引入該國。在隨後的十年中,「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發行。截至目前,全球八部電影的總票房已達到78億美元,在全球票房系列中排名第三。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重映,時隔18年發新海報,後幾部安排嗎
    而根據消息,目前華納宣布,哈利波特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在中國內地重新上映,而這也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首次在中國內地的重新上映,很多人也發現,其實《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首次上映距離現在已經18年時間,難怪有網友說,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自己還沒出生。
  • 時隔18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內地重映,魔法世界再度來襲
    3月19日,華納兄弟正式在微博宣布了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要在內地重映的消息。本次上映與往期不同的是,本次電影將是全新的4K修復3D版,這次的升級回歸,將會使全國都被魔法世界籠罩。對於本次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升級回歸,不少哈利迷表示,「我明知道你這是要圈錢了,我不僅給你錢去看,我還不介意上SPAO買全套聯名再去看。」看來大家對哈利都是真愛啊。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 | 時隔18年,霍格沃茨又要開學了
    近期,華納兄弟電影官博正式宣布《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以全新4K修復3D版電影在內地重映!消息一出,小編瞬時被炸醒了,只想大喊我可以!(劃重點:這次重映的是【4K修復3D版】,意思就是超級高清且身臨其境!)粉絲們也紛紛在微博下留言,希望疫情儘快退散,生活秩序早日恢復,就可以早點在電影院與哈利見面啦。
  • 《獅子王》重映看哭萬人:25年後,我終於讀懂了這21個生活真相
    其中一條高贊評論這樣寫道:25年前,父母陪我看獅子王;25年後,我帶孩子看獅子王。曾經我沒看懂的真相,生活都教會了我,我也希望能教給孩子。年少不懂獅子王,讀懂已是中年人。曾經,我們懵懵懂懂地看完了獅子王,知道有個勇敢堅強的小獅子叫辛巴。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隔近20年重映!網友的「爺青回」刷屏
    2020年7月31日,對於全世界的哈迷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 —— 哈利·波特,這個陪伴我們一路成長的男孩40歲了。因為你足夠特別,我將帶你找到同類。·波特」系列電影的首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隔近20年後,4K修復3D版在中國內地重映。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隔20年重映,你還在等你的貓頭鷹嗎?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近期在中國內地重映,全球票房累計最新報10.0126億美元,成為第二部全球破10億美元的HP電影。目前《哈利·波特1》內地重映票房最新報1.2億元。你們都去電影院看了嗎? ​時隔多年,觀眾可以再次走進電影院觀看。該片的主演丹尼爾·雷德克裡夫今年已經31歲了,他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哈利·波特的扮演者,因《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而一舉成名時年僅11歲。
  • 《獅子王》重映看哭萬人:25年後,我終於讀懂了這21個生活真相
    25年了。《獅子王》真獅版又將這個故事重映在我們眼前。其中一條高贊評論這樣寫道:25年前,父母陪我看獅子王;25年後,我帶孩子看獅子王。曾經我沒看懂的真相,生活都教會了我,我也希望能教給孩子。年少不懂獅子王,讀懂已是中年人。
  • 《獅子王》重映看哭萬人:25年後,我終於讀懂了這21個生活真相!
    25年前看懂的是劇情,25年後讀懂的卻是人生.25年了。《獅子王》真獅版又將這個故事重映在我們眼前。很多人都說在影院裡看得淚流不止。其中一條高贊評論這樣寫道:「25年前,父母陪我看獅子王;25年後,我帶孩子看獅子王。」曾經我沒看懂的真相,生活都教會了我,我也希望能教給孩子。年少不懂獅子王,讀懂已是中年人。
  • 《哈利·波特》時隔19年重映——屬於你的白色貓頭鷹,來過了嗎?
    本期執筆:安瀾上周五,《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了,時隔19年。19年後,曾經的少年早已長大,但被點燃的熱情似乎絲毫未減。重映的電影票剛一出來即被搶空。才4天,票房已經過億,破了自己的紀錄。同時,也成為內地影院復工後表現最好的電影之一。
  • 18年後再上映哈利波特,電影院真的太會了…
    繼新疆中影金棕櫚影城3月16日開業後,目前全國已有13家左右的影院復工,都集中在新疆、內蒙古等省區市。接下來的4月至5月,電影市場會開始逐步從低風險地區恢復。時隔18年重新上映,不僅讓從小就對霍格沃茨學院充滿嚮往的哈迷們興奮到亂叫,即使沒愛過哈利波特的電影愛好者們也都為之動容。可話又說回來,誰小時候沒愛過哈利波特啊!
  • 《獅子王》重映看哭萬人:25年後,我們終於讀懂了這21個生活真相
    作者 | 關山月來源 | 育兒進化論(ID:yuerjinhualun)25年了。《獅子王》真獅版又將這個故事重映在我們眼前。很多人都說在影院裡看得淚流不止。其中一條高贊評論這樣寫道:「25年前,父母陪我看獅子王;25年後,我帶孩子看獅子王。」曾經我沒看懂的真相,生活都教會了我,我也希望能教給孩子。年少不懂獅子王,讀懂已是中年人。曾經,我們懵懵懂懂地看完了獅子王,知道有個勇敢堅強的小獅子叫辛巴。
  • 18年過去,為什麼我們依然愛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星際穿越》由諾蘭執導,2014年於中國大陸公映的一線科幻大片,即便多年過去也自帶號召力,重映票房走高亦不足為奇。 而在這一眾競爭對手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顯得頗為特殊:其在中國大陸第一次公映是在2002年初,上映時間距今最長,達到了18年之久。
  • 20年後再重映,為什麼人人都愛《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高清修復3D版,宣布8月14日將在國內重映
  • 《哈利·波特》重映票房四天破億靠情懷?我們問了去看電影的人
    《星際穿越》是影院復工後首部票房破億的電影被稱為「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的《大話西遊》系列,也在此次電影院復工後重映片單中,但目前上集《月光寶盒》票房350.3萬元,下集《大聖娶妻》票房679.0在疫情影響下上座率控制在50%的情況下,《哈利·波特》這樣18年前的舊片為何還能拿下相對較高的票房?我們走訪了部分前往電影院的觀眾。「有些電影就適合在電影院看」「《哈利·波特》系列有完整的世界觀,有宏大的場面、神奇的生物,與現實世界迥異,這樣的電影不去電影院看去哪裡看?」
  • 影院和影迷都笑了,《哈利·波特》第一部將重映!你還想再看一遍哪些老電影?
    等了18年,中國影迷等到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並且是以全新4K修復3D版的形式放映。
  • 《哈利·波特》重映:我們麻瓜與哈利·波特的20年
    我模糊地記得,當年是學校組織我們去看《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哈利·波特與密室》的。2002年前後,是5元就能買到一張盜版碟片的年代,當時中國的電影業非常蕭條,我家附近的三四家電影院,一直在倒閉的邊緣苦苦支撐。學校組織去看的,除了愛國主義教育片之外,最多的就是禁毒和預防愛滋病的紀錄片。
  • 《哈利波特》重映, 我可以再看10遍!| TED雙語
    上周五,《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隔近20年,在國內重映了。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這世界變化太快
    這幾天,網上流傳著一段視頻,內容就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2002年中國首映時的情景。講起來那也是新世紀後的事情,可畫面裡的年代感,真是擋也擋不住。想想,視頻裡那幾位青春洋溢、一臉稚氣的女生,如今也和我一樣,人到中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