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

2020-12-23 新華報業網

  近年來,新疆哈密市依託當地豐富太陽能資源,不斷加大太陽能發電項目的建設力度,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落戶哈密,光伏發電電站裝機規模突破170萬千瓦。圖為哈密市伊吾縣淖毛湖鎮中電工程哈密熔鹽塔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站一角。

  蔡增樂攝(人民視覺)

  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濱海新區利用廣闊的灘涂資源培育壯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綠色發展。圖為日前電力作業人員在巡檢光伏發電設施。

  翟慧勇攝(人民視覺)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能源革命成果顯著

  白皮書指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在能源政策方面呈現出以下新特徵: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強能源普遍服務;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三是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推進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協同技術進步;四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不斷釋放市場活力;五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加快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基本形成了多輪驅動的能源穩定供應體系,全面推進能源節約,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建立了完備的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產業鏈,支撐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中國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實現了2015年提出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

  「我們希望通過發布這部白皮書,讓大家深入了解中國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付出的艱辛努力,以及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

  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進入冬季,如何平衡保障供電與節能減排?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介紹,近期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以及低溫寒流疊加的影響,電力需求超出預期,需求出現高速增長,尤其是湖南省和江西省12月份用電需求增速在全國位居前列。

  其中,12月上旬,湖南最大用電負荷比過去最高峰負荷高出了100多萬千瓦;江西省12月上旬發用電量同比增長18.4%,最大用電負荷達到2631萬千瓦。

  「夏季用電高峰往往會出現負荷最大的情況,江西這個情況比夏季歷史最高負荷也高出了50至60萬千瓦。湖南和江西都創造了高點。」趙辰昕介紹,用電需求增加的還有浙江省,12月上旬發用電量同比增長9.2%,增速位居東部省份前列。

  他指出,湖南、江西等省份由於煤炭運輸距離較遠,外受電能力受到限制,歷年來都是冬季保障的重點地區。近期,針對這幾個省份出現的電力缺口,地方政府及時採取有序用電措施,有計劃地壓減了一部分工商業企業用電,確保了電力供需平衡和居民用電需要,保障了電力整體平穩運行。

  「截至目前,電力供應總體保持了平穩有序,居民生活用電沒有受到影響。」趙辰昕表示,面對入冬以來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積極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

  一批重大能源合作項目落地實施,能源合作多邊、雙邊機制不斷完善,能源政策和技術交流日益頻繁……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國的能源國際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白皮書倡議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協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協同鞏固能源領域多邊合作,協同暢通國際能源貿易投資,協同促進欠發達地區能源可及性,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維護全球能源安全。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章建華表示,面對新形勢和新挑戰,中國將務實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合作。中國將秉承開放包容理念,建設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夥伴關係,促進能源互利合作,繼續加強與國際組織多邊機制合作,積極開展各種多邊能源合作和交流活動。

  另一方面,高質量推動能源合作項目。中國將深度參與全球能源轉型變革,研究推進與有關國家在核電、風電、光伏、智能電網、智慧能源、互聯互通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綠色能源和綠色金融相結合的政策,推動雙邊和多邊合作項目。

相關焦點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本報記者 徐佩玉《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2日 第 03 版)
  • ...增長,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
    能源革命成果顯著白皮書指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著眼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創造性地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親自指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和能源體製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引領中國能源發展邁入全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
    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  章建華指出,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我國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製革命,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能源政策方面體現五點新特徵。
  • 人民網評:走好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全面推進能源節約,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
    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在能源政策方面呈現出以下新特徵: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強能源普遍服務;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三是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推進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協同技術進步;四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不斷釋放市場活力;五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我國已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白皮書重點介紹了以下五方面內容: 第一,集中介紹了新時代中國能源的發展戰略和政策理念。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把節能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推動能源供給革命,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形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增長、以煤油氣為基礎的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
  • 白皮書系統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歷史性成就
    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把節能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推動能源供給革命,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形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增長、以煤油氣為基礎的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以綠色低碳為方向,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製革命,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健全能源法治體系。
  • 解讀丨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12月21日,《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白皮書全景介紹了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成就,全面闡述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目標路徑日漸明晰的當下,白皮書的發布被外界賦予了更多的期待與關注。
  • 焦點訪談:我們一天也離不開的能源,現狀和未來是什麼樣?
    白皮書指出,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19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2年累計下降24.4%,相當於減少能源消費12.7億噸標準煤。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2)
    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 碳中和情境下,中國非化石能源將加速達峰
    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在2040年前後進入峰值平臺期,到時需求量約為5500億立方米,2020-2040年間年均增速2.8%左右。《報告》稱,天然氣與其它能源載體轉換靈活,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的必要支撐,是未來能源系統保持韌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關鍵。
  • 2018年能源消費總量46.4億噸標準煤 比上年增長3.3%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8日訊 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6.4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3%。煤炭消費量增長1.0%,原油消費量增長6.5%,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7.7%,電力消費量增長8.5%。
  • 《白皮書》解讀:做好能源綠色轉型,優先發展平價風電!
    解讀文件指出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7.9億千瓦,約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的30%。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3.56億千瓦、2.1億千瓦、2.04億千瓦、2369萬千瓦,均位居世界第一。
  • 國務院新聞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第二,集中介紹了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的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基本形成了多輪驅動的能源穩定供應體系,全面推進能源節約,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
  • 青海電網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九成
    據最新統計,截至2020年底,青海電網裝機總規模達到403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達3638萬千瓦,佔比超全網裝機總規模的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