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情境下,中國非化石能源將加速達峰

2020-12-23 界面新聞

記者 | 侯瑞寧1

中國煤炭需求已處於峰值平臺期,碳減排壓力推動其快速下降;石油需求於2025年前後達峰,峰值約7.3億噸;天然氣在2040年前保持較快增長。

12月17日,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2050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下稱《報告》)2020版報告,在碳中和情境下提出上述觀點。

《報告》稱,在碳中和情景下,中國石油需求將在五年後達峰,之後將出現較快下降,2050年降至3.1億噸,年均下降3.4%。這比之前預測的石油達峰時間提前了約五年。

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在2040年前後進入峰值平臺期,到時需求量約為5500億立方米,2020-2040年間年均增速2.8%左右。

《報告》稱,天然氣與其它能源載體轉換靈活,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的必要支撐,是未來能源系統保持韌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關鍵。

2025年後中國煤炭需求快速下降,2035年和2050年分別降至29億噸和9億噸。該情景下,煤炭將幾乎全部以集中式利用,並配備CCUS技術(碳鋪集、利用與封存)予以脫碳。CCUS等脫碳技術將全面進入商業化。

《報告》判斷,到2050年,國內清潔能源(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將達八成,其中非化石能源佔比約65%。

分部門來看,工業和交通部門的碳排放將在2025年前達峰;電力、建築部門將在2030年前後達峰。

圖表來源於《2050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報告到2060年,工業和交通部門排放將不足10億噸,建築部門將完全脫碳,電力及其它能源轉換部門通過使用生物質和CCS(碳鋪集與封存)技術實現負排放。

《報告》表示,深度脫碳需要碳價、碳市場等新機制予以支撐。隨著減排力度加大,碳價水平將不斷提升,預計2060年將達500美元/噸。

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工業部門及工業用能發生深刻變革,其中節能與用能結構優化將分別貢獻碳減排的40%和60%。

2035年前,節能帶來的減排貢獻更大,大約60%。2035年後,工業用能結構將加速脫碳,2050年化石能源直接消費比重僅35%,較2015年下降37.3個百分點,其中氫能在高溫、治金等難以脫碳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表示,適應能源低碳轉型需要,需要不斷推進新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及數位化轉型,創新能源市場機制、制度設計及政策引導。

《報告》還對世界能源在2°C溫控情景下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在2℃溫控情景下,2050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分別為4%、22%、27%和47%。化石能源將於2030年前後達峰。

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和本地化轉型。2030年和2050年,全球非化石能源佔比分別達28%和47%。

電力是增長最快的終端用能品種。2℃溫控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全球終端電氣化率分別為28%和45%。發電結構加快清潔低碳化,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佔比分別超過52%和73%。

展望期內,全球CCUS技術將逐步實現商業化應用,主要應用於發電、工業等領域,2050年85%以上的化石能源發電設備將用上CCUS技術。

相關焦點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由於實際生產生活中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碳中和」的概念其實是通過擁有等量碳匯或國外碳信用衝抵自身碳排放,來實現淨碳排放接近於零。發電和工業端以及交通部門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從中國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現狀來看,在資源稟賦的約束下,中國的能源結構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做出承諾,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願景。(小標題)問題二:怎麼才能實現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包括減緩和適應兩方面的工作。碳中和瞄準的是減緩氣候變化。如何才能實現碳中和?、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
  • 什麼碳中和?
    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
  • 解答丨「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一起來了解下
    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
  • 中方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碳中和願景:絕非「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
    12月15日,針對中方提出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碳中和願景,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北京表示,相關目標「絕不是簡單地伸一伸手就能觸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認為碳中和目標是美麗中國下實現能源革命戰略目標思想的更進一步,將使得中國 在 2060 年獲得不僅是更清潔,也會是更經濟和更安全的能源結構。對內長期來看,碳中和將會完成中國的能源轉型,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電能將成為一次 能源主體,一次能源消費中電氣化率達到 100%,終端能源消費中氫能達到 30%,完成淨 零排放。
  • 生態環境部李高: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做好碳中和工作
    電車匯消息:在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發表了主題演講。針對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政策進程,李高提出了生態環境部正在做的工作。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了中國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和2060年前碳中和願景,此後又在多個重大國際場合反覆重申,並且強調我們要堅決落實。
  •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將達到25%」目標意味著什麼?
    ,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而此前的9月22日,領導人在七十五屆聯大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應該說,12月12日這次講話是對9月22日講話的進一步闡述,使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減排的目標更加量化、更加清晰。形勢已經再明朗不過:到2030年,我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見頂,也就是說我國的化石能源消費量將「達峰」。
  • 「碳達峰」「碳中和」未來已來,江蘇準備好了嗎?_新華報業網
    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 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
    原標題:剛剛,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最高層會議釋放八大產業利好,誰將成為最強風口?事實上,今年以來,高瓴已經多次在「碳中和」這一領域發力。12月9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宣布近60億定增大單的配售結果,高瓴資本旗下的中國價值基金認購了約5億元。資料顯示,通威股份已成為擁有從上遊高純晶矽生產、中遊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已形成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完整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此外,高瓴還參與了恩捷股份的定增。
  • 什麼是碳中和?明白這個你就不會奇怪斷電斷火了!
    今年兩次重要講話均提到要控制碳排放,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明年的8項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將成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階段。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籤署5周年之際,我國宣布,要「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
  • 遏制氣候變化,必須要實現「碳中和」?他們這樣說
    ●專家觀點●丁一匯中國工程院院士當前減排目標是兼顧我國國情和基本利益的積極承諾減排承諾將帶來新一輪能源革命,未來十年是關鍵期二氧化碳衰減期難以預測,未來考慮人工介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丁一匯說「達到碳峰值並非簡單的單位GDP下的峰值,還需要碳總排放量控制增長。
  • 剛剛,張磊重磅出手,158億攬下「碳中和第一股」!最高層會議釋放...
    其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就是其中的主要任務之一。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深耕太陽能的隆基股份在很多市場人士眼中就是「碳中和第一股」。其實,除了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三大產業利好之外,此次會議還利好種業、5G、晶片和物流等8大產業。那麼,誰將在未來的行情中跑出來?
  • 「碳中和」屢獲強調 機構看好四大主題、十二賽道、三條主線
    來源:財聯社APP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根據目標,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 「碳中和」來了,煤炭行業如何接招?
    來源:中國能源報碳減排加速,煤炭行業倍感壓力。「絕不是簡單地伸一伸手就能觸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針對碳中和願景,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稍早前如是表示。
  • 「一語道破」碳中和背景下,中國廣核「勇闖未來」!
    來源:港股一圖解碼溫室效應的壓力下,清潔能源成為世界能源結構轉型的出路。當前人類掌握的清潔能源只有幾種,分別是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生物能和海洋能。在未來,新能源汽車突破技術障礙成為汽車市場主流的時候,也將是清潔能源取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時間節點。
  •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在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氣候雄心峰會及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要實現、以及怎樣實現呢?
  •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綜合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支持有條件地方碳排放率先達峰 實現減汙降碳...
    會議確定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會議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會議強調,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
  • 「碳中和」迎...
    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等八項重點任務,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在此背景下,光伏、新能源汽車兩大方向,無疑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