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碳中和?明白這個你就不會奇怪斷電斷火了!

2020-12-24 草民觀點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解決方式。

近期,因為多篇文章中提到「碳中和」概念,很多粉絲留言問什麼是碳中和,所以今晚文章詳細介紹下碳中和這個概念。

氣候變暖是當今全世界人類最關心的氣候問題,而氣候變暖的核心就是人類活動提升導致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針對該問題,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到2015年的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均重點強調要減少碳排放。

其中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200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巴黎協定》,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而《巴黎協定》的核心目標就是推動全球儘早實現碳中和。

截至目前,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均已提出碳中和目標,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在講話中提出美國要重回《巴黎協定》,其基本要求就是美國要提出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也就是說,在未來一年內,全球主要經濟體均會參與到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中來。

為什麼要重視碳中和?

今年兩次重要講話均提到要控制碳排放,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明年的8項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將成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階段。

1)今年9月22日,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要「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有力的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籤署5周年之際,我國宣布,要「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

兩次重要講話,兩次強調我國要「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並兩次提升相關政策規劃目標,體現了我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的態度,也體現了我國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方向上的政策決心。

2)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明年的8項重點任務之一,內容包括: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

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就在兩次重要講話以及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任務之後,多部委開始響應:12月20日,發改委強調要部署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12月21日,央行表示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會加大對新能源產業、能源高效利用產業的金融支持;

12月22日,生態環境部表示碳達峰行動方案正在加緊編制。

所以短期內,碳中和方向會迎來密集的政策響應,包括明年3月兩會以及十四五規劃的具體細節,碳中和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方向。

很多人會問,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不是還早嗎?其實不早了。

如果要做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就意味著在2030年之前,要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出現向下的拐點,而我國這兩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還處於較快速度上行階段,所以十四五一定會成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關鍵時期。

從更深層次意義來說,我國推動碳中和,還有確保能源安全、推動經濟轉型以及促進全球化發展的意義。

第一,我國油氣資源匱乏,煤炭總量雖然多,但是人均下來就少了,所以推動光伏風電等非化能源的消費,也是為了降低對海外能源的依賴性,確保能源安全。

第二,降低單位GDP的碳排放量,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不僅能加強國內環境保護,還能促進就業,促進國內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第三,上文說過,在未來一年內,全球主要經濟體均會參與到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中來,尤其是歐盟和美國當前都非常重視碳中和,所以在當前貿易摩擦反覆的大背景下,推動碳中和、發展新能源就是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新一輪全球化的突破口,意義重大。

在這三個深層次意義的驅動下,實現碳中和必然會成為我國長期國策,具有政策持續性。

實現碳中和的三個路徑

第一,發電端的減碳:包括光伏、風電、水電、核電以及特高壓等環節。

要減少碳排放、增加非化能源消費佔比,最直接的就是強化電力生產端的減碳,包括鼓勵光伏、風電、水電、核電、氫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我國光伏、風電、水電裝機量均以佔到全球總裝機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均是全球第一。

同時,由於我國能源供需上的地域錯配,東南部消費多、生產少,而西北部消費少、生產多,所以需要通過特高壓來輸送新能源電力。

第二,消費端的減碳:包括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推動儲能發展,推動可降解塑料的使用、綠色建築等環節。

其中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領域,國務院11月正式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相當於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制定了新一輪中長期規劃。其中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今年是5%左右)。

第三,配套措施:包括碳捕捉、碳交易所等環節。

相關焦點

  • 什麼叫碳達峰?什麼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向外界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
  •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來源 | 人民網原標題:《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如果要問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你是不是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在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氣候雄心峰會及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要實現、以及怎樣實現呢?
  • 【名詞解釋】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
    央視網消息:給大家解釋兩個名詞,一個是「碳達峰」,一個是「碳中和」。在這兒,我們簡單解釋一下。「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途徑,抵消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在今年的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新華社記者高敬「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淨零排放」、「氣候中性」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碳中和」(carbon-neutral)、「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氣候中性」(climate-neutral)經常出現在氣候變化相關的新聞裡,這幾個術語具體是怎樣定義的,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碳中和」來了,煤炭行業如何接招?
    來源:中國能源報碳減排加速,煤炭行業倍感壓力。「絕不是簡單地伸一伸手就能觸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針對碳中和願景,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稍早前如是表示。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在近期的中央經濟會議上,「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被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碳中和目標是中國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付出的行動,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碳中和」意味著經濟社會活動引起的碳排放,和商業碳匯等活動抵消的二氧化碳,以及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 碳中和是地方發展天花板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碳中和是地方發展天花板嗎?導讀:低碳發展不是站在經濟增長的對立面,低碳發展可以讓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同時促進新經濟形態的發展。「碳達峰」、「碳中和」正在成為新近的流行詞。不久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這是中國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全年的重要任務。
  •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綜合
  • 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原標題: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近日,三井化學社長橋本修明確提出,
  • 人民網熱評熱泵應用,熱立方鼎力助推「碳中和」
    日前,人民網發表了《熱泵技術助力2060「碳中和」》的文章,明確指出熱泵之於促進碳中和、碳中和之於清潔能源應用的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江億教授認為,建築用能的電氣化,比如用電動熱泵來替代燃氣鍋爐製取熱水能夠有效減少碳排放。
  • 解答丨「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一起來了解下
    解答丨「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一起來看↓↓↓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雄心下,全球格局會發生哪些變化?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碳中和」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被列為明年八大重點工作之一。繼兩個多月前明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一周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許下量化的承諾,中國的「碳中和」路徑正逐漸清晰。針對中國的「碳中和」抱負,國際社會一片讚揚聲。但也有人開玩笑,中國「碳中和」一出,澳大利亞先慌了。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報告來源:中金公司)碳中和影響之五問五答問題一,什麼是碳中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問題三,碳中和對能源投資究竟有什麼影響?從投資的角度我們認為將圍繞三條主線邏輯去選擇投資標的:第一、技術變革帶來的市場份額變化是主線。
  • 與你有關,一起擁抱碳中和
    ABB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並支持客戶減少排放。ABB將幫助客戶每年減少至少1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相當於3000萬輛汽車、40個火電廠或一個中型國家的年排放量。02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中國實現碳中和在中國,ABB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在促進自身綠色發展的同時幫助客戶、合作夥伴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支持中國邁向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目標。
  • 周末最大利好已定,強烈關注碳中和
    疫情方面老樣子只看數據不說話這個周末,全倫敦的人民都很慌張。周六,英國首相鮑裡斯發布緊急講話就像恐怖片一樣:倫敦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播能力比普通毒株強70%。政府階級指定倫敦以及英國東南沿海地區為「四級防疫區Tier 4」。
  • 生態環境部李高: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做好碳中和工作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了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這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應對氣候變化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可以說我國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既是我們對國際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更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目標和方向。
  • 全球「碳中和」之戰勝負,關鍵在城市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亦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儘管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上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中國依然向世界展現了堅定不移的減排決心和大國擔當。與此同時,全球目前已有110多個國家相繼提出了21世紀中葉的「碳中和」目標承諾,國際「碳中和」之戰的正式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