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有關,一起擁抱碳中和

2020-12-22 中國工控網

在11月的集團資本市場日上,ABB宣布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目標,旨在通過平衡社會、環境和經濟的需求,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作為全球技術領導者,ABB重點關注能夠發揮最大影響力的領域,包括賦能低碳社會、保護自然資源、推動社會進步。

01 賦能可持續發展,共建美好世界

根據聯合國數據,在未來幾十年裡,人類環境承受的壓力會持續增加:預計全球人口將從現在的78億,增至2050年的97億。大約80%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這會進一步加劇水資源、糧食、能源和交通的挑戰。可持續發展被認為是解決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根本之策。企業作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主體,要擔負起自身使命,利用技術專長共同推動這項長期的全球性的事業。

ABB集團CEO羅必昂

在ABB,我們將可持續發展貫穿於每項工作,致力於創造長期價值。我們幫助客戶減少排放、保護資源,這是ABB能發揮最大影響的領域。同時,我們將可持續的理念融入自身運營、供應商和所在社區的發展。無論在哪裡開展業務,我們都努力成為模範的企業公民。

2030

可持續發展戰略

根據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ABB將積極助力實現低碳社會,並與客戶和供應商開展合作,在我們的整個價值鏈以及產品和解決方案生命周期各環節實施可持續性舉措。ABB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並支持客戶減少排放。ABB將幫助客戶每年減少至少1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相當於3000萬輛汽車、40個火電廠或一個中型國家的年排放量。

在保護自然資源方面,ABB的目標是到2030年,80%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可循環,系統性地減少浪費,增加回收和再利用率,同時提高產品的耐用性。此外,公司還將提升員工關懷,創造安全、公平、平等和包容的工作環境,支持所在社區的建設,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02 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助力中國實現碳中和

在中國,ABB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在促進自身綠色發展的同時幫助客戶、合作夥伴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支持中國邁向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目標。例如,ABB積極推動綠色智能建設,將在華企業建設成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標杆企業;同時,通過開發和推廣高效節能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支持中國用戶大幅提升能源效率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不久前,北京ABB低壓電器有限公司、北京ABB電氣傳動系統有限公司同時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以北京ABB傳動為例,公司採取眾多舉措增效減排,包括在辦公樓頂採用1500平方米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憑藉高效節能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該公司截至2019年已累計交付超過500萬臺變頻器,所節省的能源相當於64座電廠的年發電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3億噸。

北京ABB低壓電器有限公司

北京ABB電氣傳動系統有限公司

ABB提高生態效率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幫助智慧城市、工業和交通系統實現可持續發展,減緩氣候變化和保護非再生資源,2019年其比例佔到ABB總收入的57%。在中國,ABB積極參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向園區和樓宇提供智能配電和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以領先的充電解決方案推動可持續交通發展,並為綠色工廠和智能製造提供廣泛的行業解決方案,例如園區綜合能耗可降低2%-6%的ABB AbilityTM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實現汽車噴漆無油漆損耗的PixelPaint解決方案等。

ABB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突出貢獻也得到廣泛肯定,曾先後榮獲「年度生態中國合作獎」、「中國綠色公司百強」、2020年EcoVadis企業社會責任鉑金獎、「2020企業社會責任典範獎」等眾多獎項。

2020企業社會責任典範獎

11月, ABB還榮膺2020「北極星杯」廢氣監測影響力企業,以表彰ABB依託先進氣體分析技術與豐富行業經驗為中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學精準的監測數據,保障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

作為可持續交通領域的全球技術領導者,ABB還攜手ABB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積極投身未來可持續發展,拓展電動交通技術疆界。目前,ABB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80個國家安裝了超過17,000個直流快速充電樁。

相關焦點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新華社記者高敬「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來源 | 人民網原標題:《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背景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如果要問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你是不是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在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氣候雄心峰會及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要實現、以及怎樣實現呢?
  • 什麼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生態環境部李高: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做好碳中和工作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了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這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應對氣候變化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可以說我國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既是我們對國際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更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目標和方向。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在近期的中央經濟會議上,「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被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碳中和目標是中國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付出的行動,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碳中和」意味著經濟社會活動引起的碳排放,和商業碳匯等活動抵消的二氧化碳,以及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 碳中和是地方發展天花板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碳中和是地方發展天花板嗎?導讀:低碳發展不是站在經濟增長的對立面,低碳發展可以讓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同時促進新經濟形態的發展。「碳達峰」、「碳中和」正在成為新近的流行詞。不久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這是中國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碳達峰和碳中和作為全年的重要任務。
  • 什麼是碳中和?明白這個你就不會奇怪斷電斷火了!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解決方式。截至目前,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均已提出碳中和目標,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在講話中提出美國要重回《巴黎協定》,其基本要求就是美國要提出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也就是說,在未來一年內,全球主要經濟體均會參與到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中來。為什麼要重視碳中和?
  •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綜合
  • 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原標題: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近日,三井化學社長橋本修明確提出,
  • 「碳中和」、「淨零排放」、「氣候中性」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碳中和」(carbon-neutral)、「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氣候中性」(climate-neutral)經常出現在氣候變化相關的新聞裡,這幾個術語具體是怎樣定義的,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實現「碳中和」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實現「碳中和」 2020-10-19 13:52:43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莫思予   福州新聞網10月19日訊(福州日報通訊員 市環宣 記者 莫思予)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
  • 【名詞解釋】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
    央視網消息:給大家解釋兩個名詞,一個是「碳達峰」,一個是「碳中和」。在這兒,我們簡單解釋一下。「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途徑,抵消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在今年的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來了,煤炭行業如何接招?
    來源:中國能源報碳減排加速,煤炭行業倍感壓力。「絕不是簡單地伸一伸手就能觸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針對碳中和願景,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稍早前如是表示。
  • 姜燕:投融資行業如何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不久前,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的提出,表明了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低碳發展方面的鄭重承諾,也勾畫了綠色低碳轉型的路線圖。
  • 文在寅宣布韓國「碳中和計劃」,中日韓三國氣候目標聚首
    在日本首相菅義偉10月26日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兩天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演講時作出同樣的承諾。這意味著東亞三大經濟體在一個多月時間內集中發布了有關「碳中和」的計劃。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參考:「碳中和」「淨零排放」「氣候中性」有什麼區別?10月28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發表關於下年度預算案的施政演說時宣布,以2050年為目標,力爭實現國內溫室氣體零排放。
  • 全球「碳中和」之戰勝負,關鍵在城市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亦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儘管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上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中國依然向世界展現了堅定不移的減排決心和大國擔當。與此同時,全球目前已有110多個國家相繼提出了21世紀中葉的「碳中和」目標承諾,國際「碳中和」之戰的正式打響。
  • 「碳中和」雄心下,全球格局會發生哪些變化?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碳中和」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被列為明年八大重點工作之一。繼兩個多月前明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一周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許下量化的承諾,中國的「碳中和」路徑正逐漸清晰。針對中國的「碳中和」抱負,國際社會一片讚揚聲。但也有人開玩笑,中國「碳中和」一出,澳大利亞先慌了。
  • 人民網熱評熱泵應用,熱立方鼎力助推「碳中和」
    日前,人民網發表了《熱泵技術助力2060「碳中和」》的文章,明確指出熱泵之於促進碳中和、碳中和之於清潔能源應用的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江億教授認為,建築用能的電氣化,比如用電動熱泵來替代燃氣鍋爐製取熱水能夠有效減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