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投融資行業如何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0-12-24 中國財富網官方

不久前,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的提出,表明了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低碳發展方面的鄭重承諾,也勾畫了綠色低碳轉型的路線圖。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劍橋大學有關研究顯示,中國到206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為此需要對這項計劃進行巨大投資,這將使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在未來十年增加近5%。

日前,生態環境部舉辦了「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吹風會」。會上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現行標準,有些投資的方向和領域目前還可以,經濟上也還可行。但如果對標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可能就會存在投資風險」。

其中透露的信號非常明確: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各種配套政策可能逐步出臺,這些政策將會對我國資本市場和投融資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投融資行業有必要以ESG為核心抓手,助力實現2060碳中和目標。ESG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投資理念。這是投資者在投資時用于衡量企業的可持續性和環境、社會影響所關注的三個核心因素,這種策略也被稱為責任投資。

從ESG角度來看,碳中和目標對高耗能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如煤炭、石油、紡織、鋼鐵、建築、傳統裝備製造等,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投資機構需要主動識別和控制風險,重視對項目的環境風險暴露、負面環境影響、正面綠色績效、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評價,促進被投企業加強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保護、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重視,幫助企業規避政策和行業風險,不斷提升綠色研發和創新能力,創造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投資機構也應積極抓住碳中和帶來的產業機遇。國家一方面會通過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能源替代、降低耗能、可再生資源等方面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循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亟待加大對創新技術的投資力度,構建綠色創新體系,通過支持數字經濟,金融科技,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關鍵工藝、技術、裝備、材料等的發展為綠色發展提供動力。

以湖南湘江盛世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湘江盛世基金」)為例,盛世投資管理的這隻政府引導基金通過「母基金+子基金」,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槓桿和放大作用,集中資金和資源,以股權投資支持節能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綠色產業領域的項目發展,提升綠色產業對推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生態系統保護的支撐能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自設立以來,湘江盛世基金與GP(普通合伙人)一同培育起新能源材料供應商長遠鋰科,深耕智能城市管理以及佔領全場景作業機器人的酷哇中聯,新一代雲網絡架構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開放式網絡交換機設備提供商星融元,以及智能自動化裝備和工業製造數據系統供應商先惠技術等綠色產業項目,加速形成綠色產業集群,為推動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9年新增綠色金融需求為2.048萬億元,新增綠色資金供給只有1.43萬億元,2019年新增綠色資金缺口為0.618萬億元。

要想解決資金缺口巨大的問題,就需要大體量、重視綠色發展的耐心資本的投入與支持。政府引導基金、國資、險資等為代表的長期資本更應充分發揮責任擔當,通過資本流向,積極引導和鼓勵基金管理人及項目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建立符合綠色投資或ESG投資規範的長效機制,響應國家低碳減排的發展需求,為我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作者姜燕是盛世投資合伙人)

相關焦點

  • 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我國電能替代進入深水區
    會議圍繞助力「碳中和」戰略落地實施,以「拓展電能替代廣度深度,提高全社會電氣化水平」為主題,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了碳減排目標下電能替代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新機遇,並針對如何促進電能替代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交流。
  • 「碳中和」目標如何實現?日本先制定了兩個「小目標」
    資源匱乏的日本將如何實現擺脫汙染性化石燃料的目標?10月中旬,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在首次施政演說中,就勾勒了日本在碳排放領域的新目標:日本將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當時,他對日本國會議員表示:「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全球變暖,這將改變我們的工業結構、經濟和社會情況,並帶來重大增長。」
  • 「碳中和」來了,煤炭行業如何接招?
    那麼,長期貼著「高碳」標籤的煤炭行業,應怎樣「奮力向上躍起」才能夠到「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文丨本報記者 武曉娟)減什麼?二氧化碳和甲烷「碳減排是過程,碳中和是目標。目前,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升高、極端天氣頻發,農業生產和生物多樣性受到直接威脅,對人類影響日益深重。
  • 九號機器人持續打造環保電動產品,助力實現中國「碳中和」目標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作為一種環保形式,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清晰描繪了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
  • 中投保:以綠色金融,助力碳中和
    對於國家提出的2060年的碳中和目標又有怎樣進一步的規劃? 用金融助力解決綠色交通痛點 隨著電動車的保有量不斷提升,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提上日程,特別是公共領域用車如環衛、物流、公交等都已經在大力推進電動化。 據了解,豐臺環衛系統現有環衛車輛1300輛。
  • 海通國際孫明春:金融行業碳中和成本僅為千分之一,有望2030年實現...
    金融行業作為整個社會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應該如何達成碳中和目標?海通國際的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金融機構是碳強度非常低的行業,整個行業完全有能力在2030年甚至更早實現碳中和目標」。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向外界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森林草原溼地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9月,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是中國首次向全球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迄今為止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 業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森林草原溼地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森林草原溼地同樣發揮重要作用「實際上,森林、草原、溼地等自然生態系統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上,同樣能發揮重要作用。」今天下午,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 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原標題:三井化學制定碳中和目標   近日,三井化學社長橋本修明確提出,
  • 生態環境部李高: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做好碳中和工作
    同時,我們還將牽頭開展2060年前碳中和戰略研究,進一步明確我國實現碳中和的重大領域、關鍵技術、關鍵產業、重大政策和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今後一個五年計劃接一個五年計劃持續加以落實,把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轉化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重大機遇。第二,謀劃好「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
  • 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大對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圖為山東威海市文登區金嶺山莊清潔能源供暖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 崢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而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綠色金融如何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專家表示,要創新發展綠色金融,充分發揮其支持綠色復甦的重要作用。同時,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保證綠色項目、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目錄中的項目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目標。
  • 金風科技曹志剛:碳中和並非虛無縹緲、不可實現
    11月26日,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主辦的「2020全國大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風電產業發展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辦,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出席大會發表演講,並宣讀大會發起的《中國風電裝備製造業落實「30·60」目標行動倡議書》。
  • 劉漢元主席做客CCTV2《對話》欄目:提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值得我們...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等行業大咖一道,共同探討光伏產業如何詮釋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釋放轉型升級新動能。  節目中,央視主持人陳偉鴻提出了中國光伏產業鳳凰涅槃之路、核心競爭力打造、海外市場開拓、能源革命和氣候變化等話題,各位企業家、行業專家,談變化、談創新、談破局,就新格局下中國光伏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2050年「碳中和」目標能否實現?
    (圖源@參考消息)日本為何提出2050年「碳中和」目標?據悉,日本政府此前設定的減排目標是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13年降低26%。日本曾表示,其本世紀後半葉儘快實現「碳中和」,而非制定一個明確的時間表。那麼,日本在碳減排方面的立場為什麼會發生巨大轉變?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新華社記者高敬「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文在寅宣布韓國「碳中和計劃」,中日韓三國氣候目標聚首
    在日本首相菅義偉10月26日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兩天後,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演講時作出同樣的承諾。這意味著東亞三大經濟體在一個多月時間內集中發布了有關「碳中和」的計劃。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參考:「碳中和」「淨零排放」「氣候中性」有什麼區別?10月28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國會發表關於下年度預算案的施政演說時宣布,以2050年為目標,力爭實現國內溫室氣體零排放。
  • 與你有關,一起擁抱碳中和
    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根據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ABB將積極助力實現低碳社會,並與客戶和供應商開展合作,在我們的整個價值鏈以及產品和解決方案生命周期各環節實施可持續性舉措。ABB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並支持客戶減少排放。ABB將幫助客戶每年減少至少1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相當於3000萬輛汽車、40個火電廠或一個中型國家的年排放量。
  • 做好節能減排「減法」 伊利股份響應國家目標做出碳中和承諾
    面對全球環境問題,推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守護地球家園早已成為了全球性的共議熱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節能減排是重中之重。當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實現碳中和作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長期目標和願景。不久前,中國發布「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釋放積極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