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的女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絢麗人生

2020-12-25 萬象歷史

世界上唯一的女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絢麗人生

1、從彼得大帝講起

1672年,彼得大帝出生。

1682年,因堂兄伊凡五世病弱低能,10歲的彼得大帝被選為俄羅斯共治沙皇。四年後,伊凡五世去世,彼得大帝成為唯一的沙皇。

那時,爭奪出海口是俄羅斯最緊迫的任務。1700年,為爭奪波羅的海,俄羅斯與瑞典展開了長達21年的大北方戰爭。

1712年,彼得大帝將首都從內陸的莫斯科,遷到新建的、臨海的聖彼得堡,志在必奪。

彼得大帝進行了舉世聞名的大改革:建立轄省制度;建立元老院;建立職級表;徵收人頭稅;取消牧首等等。俄羅斯從此煥然一新,走向富國強兵。

1721年,彼得大帝擊敗瑞典,贏得了大北方戰爭的勝利。他自稱「全俄羅斯皇帝」,創立了俄羅斯帝國。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由皇后葉卡捷琳娜一世繼任為女皇。兩年後,女皇去世,由彼得大帝唯一的孫子彼得二世繼位。

又過兩年,本文的主角葉卡捷琳娜二世,這才降臨人間。也就是說,雖然一個是一世,一個是二世,但這兩個葉卡捷琳娜卻完全、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2、婚禮變葬禮的伊莉莎白

1729年5月2日,葉卡捷琳娜二世出生於普魯士的斯特丁(今波蘭什切青)。她的父親是德意志王室,母親是北歐王室,身份顯赫。但其實她父親只是一個小公國的親王,是普魯士的將領,負責管理斯特丁,家境並不怎麼樣。

她原名索非亞,葉卡捷琳娜是她到俄羅斯後取的新名字。索非亞從小接受傳統的貴族教育,家庭教師是來自最有貴族風範的法國。

在索非亞出生的兩年前(1727年),斯特丁正打算要舉行一場熱鬧的婚禮。新郎是索非亞的舅舅,新娘是彼得大帝的三女兒伊莉莎白。萬事俱備,不料新郎卻突然染上了天花,不治而亡。婚禮變葬禮,伊莉莎白傷心離去,終生未嫁。

1730年,只當了3年皇帝的彼得二世,也得天花去世。彼得大帝所在的羅曼諾夫家族,從此男丁絕嗣,只好由伊凡五世的女兒安娜繼位為女皇。

安娜當了10年女皇,因病去世。安娜沒有子嗣,便由她只有兩個月大的外甥伊凡六世繼位。

一年後,伊莉莎白發動政變,驅逐伊凡六世,成為了俄羅斯的第三個女皇。

3、愛讀書的太子妃

伊莉莎白也沒有子嗣,她只好立姐姐的兒子,也就是外甥彼得三世為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的父親,是一個德意志公國的親王。

所以,彼得三世是德意志人,幾乎不會說俄語。這個14歲的小夥子,被接到俄羅斯,馬上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這時,普魯士國王是大名鼎鼎的腓特烈二世,正雄心勃勃想要統一德意志。腓特烈二世想擴大在俄羅斯的影響力,聯姻是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他選中了索非亞,給她畫了畫像,送到彼得堡,作為候選人供伊莉莎白挑選(1742年)。

伊莉莎白卻遲遲沒有答覆。因為這時俄羅斯與瑞典,正在進行一場戰爭,最終俄羅斯獲勝(1743年)。伊莉莎白強迫指定阿道夫為瑞典國王的接班人。這個阿道夫,是索非亞的另一個舅舅,8年後,他繼任為瑞典國王。

伊莉莎白終於回信了。索非亞興高採烈地來到了彼得堡。她努力學習俄語,接受東正教的受洗,並取了新的教名——葉卡捷琳娜(本文簡稱:葉卡)。第二天,她與彼得三世正式訂婚。

1745年8月21日,兩人舉行大婚,16歲的葉卡成了「太子妃」。婚後,兩人住進彼得堡西北的「太子府」(今羅蒙諾索夫的橘樹宮),過上了「沒皮沒臉」的貴族生活。

夫妻倆的生活相當糜爛。彼得三世性格乖張,白天舞刀弄槍,晚上夜夜笙歌,還包養了情婦。葉卡也年少輕狂,花天酒地,偶爾也激情出軌。夫妻之間漸漸出現了的裂痕。

1754年,25歲的葉卡生下兒子保羅一世。後來有人懷疑,說他不是彼得三世的兒子,但其實兩人性格非常相似,後來葉卡也因此很不喜歡他。

夫妻感情變冷淡後,葉卡大多時間都待在自己的臥室裡。百無聊賴,她只能以讀書作為消遣。她很快就厭倦了小說的淺薄,開始讀政治、哲學和歷史書。她讀了法國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的作品,讀了十卷本的德國史、四卷本的哲學史,還讀了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等等。

誰也想不到,正是這段孤獨的日子,塑造了一個偉大的大帝。

(年輕時的葉卡捷琳娜)

4、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

1755年(26歲),葉卡遇到了23歲的波蘭帥小夥斯坦尼斯瓦夫。葉卡立刻被這位英俊的閃光的美少年給迷住了。兩人從偷偷摸摸,到公然交往。

彼得三世自己也有情婦,對此並不在意。直到1759年,30歲的葉卡生下一個女兒,彼得三世才氣得暴跳如雷,怒罵葉卡,說這不是他的孩子。帥小夥嚇得跑回了波蘭,女兒也在四個月後夭折,這件事才告一段落。

但是,葉卡沒有再孤獨。她馬上迎來了她的新英雄,一個在戰爭中三次重傷也不下火線的近衛軍將領——格裡高利·奧爾洛夫。而彼得三世也在戰爭中找到了他的英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

這場從1756年打起的戰爭,一邊是俄羅斯+奧地利+法國組成的聯盟,一邊是普魯士,實力懸殊巨大。然而,腓特烈二世憑藉他創造出的斜線式戰術,居然和三個大國周旋了好幾年。彼得三世因此對腓特烈二世崇拜不已。

然而,普魯士終究實力不濟。1762年1月,普魯士陷入困境,眼看就要戰敗,腓特烈二世都準備好了要自殺。沒想到,這時突然發生了奇蹟。伊莉莎白突然死去,由彼得三世繼位。彼得三世一上臺,就立刻撤回俄羅斯軍隊,將土地全部退還給普魯士。

腓特烈二世起死回生,逃過一劫,歷史上稱為「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據說二戰快結束時,柏林被蘇聯軍隊包圍,希特勒就曾默默祈禱,希望200年前的奇蹟能再次上演。

彼得三世不顧俄羅斯利益的行為,引起了國內所有人的眾怒!而與此同時,葉卡用衣裙掩蓋住凸起的肚子,偷偷地又生下了一個兒子。不久,彼得三世還是發現了。夫妻倆撕破了臉,水火難容。葉卡開始與彼得三世的反對派暗中聯絡,圖謀不軌。

7月8日,一個同謀被彼得三世抓住了。事情敗露,葉卡立刻跑到近衛軍團求助。因為孩子的爸爸奧爾洛夫,和他的四個兄弟,都是近衛軍團的軍官。

在葉卡的煽動下,近衛軍團立刻暴動。他們抓住彼得三世,逼他籤訂了退位詔書。8天後,他就被奧爾洛夫的一個兄弟給殺死了。

5、俄羅斯的黃金時代

1762年9月22日(33歲),葉卡在莫斯科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加冕,戴上鑲嵌了近5000顆鑽石的俄羅斯帝國冠冕,成為俄羅斯30多年裡的第4個女皇。

坐穩皇位後,葉卡與她心中的偶像——法國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開始了密切的書信來往。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相信理性知識可以解決人類的基本問題,而不必依賴於神。

從伏爾泰那裡吸取的先進思想,讓葉卡開明而理智。在她的鼓勵下,開啟了俄羅斯的思想啟蒙運動。而仍是農奴社會的俄羅斯,也從此又展開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她鼓勵發展教育,起草了兒童教育大綱,建立起少年軍訓團,學習現代學科。1764年,她在斯莫爾尼宮開辦學校,專門教育貴族少女。1786年,國立教育條例正式頒布,在全國範圍建立起小學和中學。教育不再是宗教的一部分。

她壓制教會,支持信仰自由。她將教會土地國有化,關閉了全國三分之二的修道院,並使得教會與公共事務分離。

她熱愛藝術。1764年,葉卡將冬宮收藏的大量繪畫作品,以及其他藝術珍品,建立了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她一生購買了大量藝術品,不斷豐富博物館。今天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大部分藏品都來自葉卡。

她集中權力。1775年,她頒布行省法令,在全國建立50個行省500個行政區,由中央指派官員統一管理。她集大權於一身,是真正的大帝!

她維護貴族。貴族唯一不能做的事是殺死農奴,因為農奴的生命是屬於國家的。1785年,她頒布貴族憲章,用立法保障貴族的土地權利。

她也追求民主。1766年,她組織600多人的立法委員會,三分之一是貴族,三分之一是城鎮居民,三分之一來自農村。1785年,她頒布城鎮法令,將國民劃為六類,塑造中產階級,限制貴族權力。

葉卡在位共34年(1762—1796),俄羅斯變得更加富強穩定,四處開疆拓土,並打通了黑海的出海口,完成了彼得大帝都未能完成的任務。

葉卡的時期,俄羅斯蒸蒸日上,被稱為俄羅斯帝國的黃金時代。而對應的中國,卻是走向越來越封閉的乾隆時期(1711—1799)。

(△有近5000顆鑽石俄羅斯帝國冠冕)

6、一生的朋友和寵臣

戰爭,是俄羅斯的主旋律。

當皇后才兩年,1764年(35歲),俄羅斯擊敗波蘭,葉卡扶持了一個新的波蘭國王,名叫斯坦尼斯瓦夫。沒錯,就是9年前那個讓葉卡迷醉的波蘭帥小夥。

可是,他倆的這種關係,讓各國都疑心俄羅斯想要吞併波蘭。葉卡要斯坦尼斯瓦夫娶妻,可他卻偏偏不娶。他遭到波蘭國內聯盟的強烈反對,甚至還綁架了他(1771年)。

為了救帥小夥,葉卡拼了命也要出兵幹預,可是旁邊的普魯士、奧地利都反對。最後,三國達成協議一起出兵波蘭,然後順便各佔領了波蘭一塊土地,歷史上稱為「第一次瓜分波蘭」(1772年)。

這讓葉卡的老相好奧爾洛夫,情何以堪。這個只會喝酒耍脾氣的「粗魯硬漢」,於是失寵了。3年後,他精神恍惚地離開了俄羅斯,最終客死他鄉。

40出頭的葉卡,已經不再會為男人而擔心了,大不了換一個就是了。葉卡真正擔心的是戰爭。從1768年開始,俄羅斯與奧斯曼帝國進行的第五次俄土戰爭,已經打了4、5年了,戰況依然十分膠著。而1773年爆發的普加喬夫起義,達數萬人,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奴起義。

這時有一個人脫穎而出,竭盡全力為女皇排憂解難。他叫波將金,比葉卡小10歲,曾參加葉卡奪位的政變。

1774年,波將金殫精竭力,痛擊奧斯曼帝國,吞併了廣闊南烏克蘭,稱為新俄羅斯,也獲得了通往黑海的出海口。隨後,波將金又剿滅了普加喬夫起義。

波將金成了葉卡的新寵。波將金既勇猛,又機智,還有一嘴的俏皮話。葉卡簡直愛死他了。1775年7月13日,46歲的葉卡給他生了一個女兒。

然而,畢竟都一大把年紀了,激情很快就褪去(1776年)。波將金非常大度,並不懊惱,反而幫葉卡挑選年輕漂亮、又能投其所好的新歡。

波將金仍然是葉卡一生的朋友和最受寵愛的臣子。

7、讓勝利之聲雷鳴

戰爭,永遠是俄羅斯的主旋律。

1783年,波將金吞併了克裡米亞,建立了黑海艦隊。

波將金同時擔任陸軍元帥、新俄羅斯總督、近衛軍團指揮官、國務院委員、大將軍等職,權勢遮天蔽日,無人可比。葉卡寫給他的信,也明確無誤地稱他為「丈夫」。

1787年,波將金邀請58歲的葉卡,到克裡米亞舉行勝利大遊行!這次葉卡的南巡,奢華程度遠超乾隆下江南。波將金煞費苦心,甚至設計了可移動的村莊,用來取悅葉卡。今天俄語中的「波將金村莊」,就是「面子工程」的代名詞。

這次極其「嘚瑟」的大遊行,惹來了麻煩。奧斯曼帝國實在看不下去,第六次俄土戰爭爆發。波將金繼續竭盡全力為女皇而戰。

1790年,波將金率軍攻佔要塞伊斯梅爾,取得了關鍵勝利。他讓人創作了俄羅斯的第一首國歌「讓勝利之聲雷鳴」。

1791年10月16日,在已經取得勝利最後籤約之際,波將金卻突然患病去世。62歲的葉卡悲痛萬分,下令暫停彼得堡的一切娛樂活動。

在葉卡的心裡,再也沒有了男人的位置。兩年前,她曾經牽掛的已經57歲的波蘭「帥小夥」斯坦尼斯瓦夫,也與一個平民女子秘密結婚,完成了貴庶通婚。

葉卡沒有什麼可顧慮的了。1793年,俄羅斯聯合普魯士、奧地利再次入侵波蘭,第二次瓜分波蘭。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從此,波蘭從地圖上徹底消失。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滅亡了100多年的波蘭,才奇蹟般地重新復國。

8、世界唯一的女大帝

1796年11月17日,67歲的葉卡在如廁時,突然中風而死,葬於涅瓦河兔子島的彼得保羅大教堂。

世界上唯一冠以大帝的女皇——葉卡捷琳娜大帝,也翻作凱薩琳大帝,就這樣如同絢麗的煙火,閃亮了歷史的夜空,然後轉瞬而逝。

(△所有俄羅斯沙皇的安葬地彼得保羅大教堂)

相關焦點

  • 葉卡捷琳娜二世:被稱為「大帝」的風流女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不僅建立了橫跨歐亞的俄羅斯帝國,而且她的風流韻事,男寵無數,子女全私生,與中國的「武則天」何其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精彩俄劇《葉卡捷琳娜二世》
    美劇韓劇日劇英劇,沒想到當俄劇來襲,竟然會是她——葉卡捷琳娜二世。
  • 葉卡捷琳娜,讓整個歐洲獻上膝蓋的女大帝!
    它就是《葉卡捷琳娜大帝》!在豆瓣上,網民對它的評分也很高,兩季分別是8.5分、8.7分。原來,戰鬥民族拍起電視劇來也這麼厲害!這部劇主要講述了俄羅斯歷史上,唯一在世被稱為大帝的女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 傳奇偉大的一生。她出生於一位普通的德國貴族家庭,被俄羅斯皇室選中後於王儲彼得結婚。
  • 她影|葉卡捷琳娜大帝:德意志女屌絲的俄羅斯逆襲記
    這導致葉卡捷琳娜大帝這個形象不夠豐滿,劇情也過於單薄羸弱。雖說是以葉卡捷琳娜二世為名,但其中八集的亮點幾乎都在於另一位聰慧果敢的女沙皇——伊莉莎白女皇。飾演女皇的演員在這個角色的塑造上堪稱無可挑剔,有原則,有手段,有威儀,強大的氣場背後又偶爾流露出女性的柔軟,每一回氣宇軒昂地出場時,小編的目光總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可謂是「美貌不夠,氣勢來湊」的典型代表。
  • 親吻世界: 尋找葉卡捷琳娜二世和十二月黨人
    如今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黑桃皇后》舞臺上,依然有她君臨天下的身影。她就是彼得大帝最卓越的繼承者、大刀闊斧的改革者和雄心勃勃的擴張者—— 葉卡捷琳娜二世! 我對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 年—1796 )感興趣,首先是因為她酷愛讀書,博聞強記。本文副題亦可作「閱讀改變命運」。
  • 自娛自樂|| 觀《葉卡捷琳娜二世》
    所有的遇見都非無緣無故,追過各種劇,國劇、港劇、臺劇,英劇、美劇,俄羅斯的劇還是第一次,遇見了一部大劇《葉卡捷琳娜二世》富有傳奇色彩一生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女皇、女帝見得多了,不足為奇,被稱大帝的女人,僅此一人。剛巧在人生轉折時刻遇見,不能說不是命運的安排,絕非宿命論,只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遇見了好好體悟。
  • 葉卡捷琳娜大帝前傳
    葉卡捷琳娜正處於人生最好的年齡,宮廷裡有的是年輕英武的軍官,不久,她也有了自己的情人。 這一對貌不合神也離的夫婦,各玩各的愛好,各約各的情人,仿佛井水不犯河水。 直到有一天,伊莉莎白女皇忽然想到,王儲夫婦結婚多年卻沒有生育,諾大的帝國連個接班人都沒有。她不由得大發脾氣,怒火直指王妃葉卡捷琳娜。
  • HBO《葉卡捷琳娜大帝》英國上線,「女王專業戶」主演
    新京報訊(記者楊蓮潔)10月3日,HBO和Sky聯合製作的4集限定劇《葉卡捷琳娜大帝》在英國上線。
  • HBO今秋大戲《葉卡捷琳娜大帝》首曝預告
    奧斯卡影后海倫·米倫主演的HBO古裝歷史大劇《葉卡捷琳娜大帝》發布正式預告!
  • 一生有23個情人,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汙日常
    這部《葉卡捷琳娜大帝》探索的,就是其動蕩不安的政治生活,以及充滿情慾的宮廷生活。所以尺度和深度,都是必然少不了的。她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在醜聞、陰謀和衝突之中。也是俄國歷史上繼彼得大帝之後的第二位大帝。這其實也是一個關於執著的愛的故事。HBO和Sky聯合製作的4集限定劇《葉卡捷琳娜大帝》在英國上線。憑藉《女王》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海倫·米倫在劇中出演葉卡捷琳娜二世。
  • 葉卡捷琳娜是怎樣從一個遠嫁異國他鄉的小媳婦成為俄國一代大帝的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大帝」名號的女皇。其實總共也不多就兩位,另一位是彼得大帝。而且她有一個很值得人敬佩深思的遺言。
  • 傳奇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二):上位之路
    今天繼續和大家來聊傳奇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故事。上次我們說到葉卡捷琳娜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宮廷對她的好感,並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那麼她與彼得結婚後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呢?可以說,葉卡捷琳娜的婚後生活是非常不幸的,在上一期的節目中我們也講到,彼得根本對葉卡捷琳娜沒有興趣,因此婚後的五年裡,二人都沒有後代。而後來孩子的出生也只是完成政治任務,避免俄羅斯帝國後繼無人而已。
  • 中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
    二千多年前的歷史人物不僅成為後來中國封建社會女權效仿的榜樣,也為世界女強人豎起了標杆。公元前265年的秦國羋月宣太后,一千多年後的俄國葉卡捷琳娜大帝,兩者驚人的相似。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是中國先秦太后的聲名遠播?都是值得關注回味的。命運軌跡如出一轍。葉卡捷琳娜大帝,本是異邦小國的公主,遠嫁異國他鄉,倍受岐視壓迫。
  • 《葉卡捷琳娜大帝》鑄就俄羅斯輝煌的德國公主
    帝王千千萬,以文治武功扭轉乾坤、獲得舉世公認的「大帝」稱號的卻寥寥無幾,李毅大帝屬於例外:)亞歷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等一代天驕之外,人類歷史上只有一位女性贏得大帝稱號:葉卡捷琳娜大帝。7月,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廢黜彼得三世;9月22日,31歲的葉卡捷琳娜正式加冕為葉卡捷琳娜二世。
  • 葉卡捷琳娜丨比武則天更厲害,比甄嬛、魏瓔珞更有心機俄國女沙皇
    它就是《葉卡捷琳娜大帝》!在豆瓣上,網民對它的評分也很高,兩季分別是8.5分、8.7分。原來,戰鬥民族拍起電視劇來也這麼厲害!唯一在世被稱為大帝的女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 傳奇偉大的一生。不說直接上圖。不過正是他的無能,成就了葉卡捷琳娜二世。那麼,葉卡捷琳娜是如何從職場上的「傻白甜」進化到傲視群雄的女帝呢?
  • 歐洲版武則天,改名的德國公主,葉卡捷琳娜何以承擔"大帝"稱號
    歐洲國家的女王雖多,但實際上並沒有多少人能廣受人民的愛戴以及承擔的起"大帝"的稱號。在這少數人中,只有一個人做到了,那便是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同時也是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本來是德國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公國的公主索菲亞·奧古斯特,好在上天垂憐,這個與眾不同的小公主擁有了成為俄羅斯帝國皇儲妻子的機會。
  • 葉卡捷琳娜二世
    機緣巧合之下,我看到了這個傳奇的女性,而影視化的表演更讓我想去了解一下這位女性,於是通過愛奇藝我看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紀錄片。伊莉莎白一世死後,彼得登上了皇位,頒布和實施了有背與東正教的舉措,而且他要廢掉葉卡捷琳娜的皇后之位。在面臨生死之時,她的情人也是一部分軍隊的首領,帶她逃往了莫斯科,在那裡她登上帝位,決心返回聖彼得堡逼彼得退位,而彼得在聽說了這一消息後並沒有組織軍隊進行阻擊,而是寫了一封信給她,希望兩人共同執政。當葉卡捷琳娜看完後,只是笑了笑,說道愚蠢。
  • 「假如活到200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俄羅斯大帝這樣說
    說這句話的是俄羅斯唯一女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後世關於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傳記本不少,也翻拍了不少她的影視,細節卻也相差很遠,到底什麼是歷史真相,只能說個輪廓。比如說葉卡捷琳娜的第一個兒子,到底是情夫之子,還是跟丈夫(彼得三世)之子,至今無人知。
  • 凱薩琳大帝:一個普通德國姑娘,如何成長為手段鐵腕的俄國大帝?
    ——葉卡捷琳娜二世,她就是曾經說過「假如我能活到二百歲,整個歐洲都將匍匐在我腳下!」那麼問題來了,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俄羅斯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一生呢?葉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婭·奧古斯特,出生於一個德國貴族家庭,因為幼年時便由一名來自法國的家庭教師專門負責教導,所以她的童年生活並不是自由快樂,而是十分平淡無奇。為此,索菲婭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在我的生活裡看不到任何樂趣。」
  • 海倫·米倫大氣領銜,《葉卡捷琳娜大帝》展現俄傳奇人物
    這位奧斯卡影后,演過英國女王,扮過銀髮特工的女人,要回歸電視界,帶來《葉卡捷琳娜大帝》儘管只有4集的篇幅,但卻展現了這位不凡女皇的閃光人生。這位來自德國,遠嫁俄羅斯的女人,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王,為開啟俄羅斯的全新盛世起到重要的過渡作用。惡毒、狠辣,是屬於她的一些標籤,甚至她丈夫離奇的死亡也成為一樁謎案,為這個取代丈夫成為君王的女人帶來不斷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