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考日語也淪為富人的工具,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2020-12-21 騰訊網

勿忘在莒

「毋忘在莒!」都說下午的會議是最難熬的,剛吃完飯不禁昏昏欲睡。上周日有幸參加了關於日本留學項目的交流會,我坐在臺下,臺上各路留學界大咖的碾壓撲面而來。

正當要進入賢者模式時,一個有些沙啞但溫柔的聲音傳至耳畔:勿忘在莒,「莒」是三聲(jǔ),意思是不要忘本。好像我小學時候的老師呀,連忙看了一下會程表,這個環節是山東莒縣某高中的校長分享學校的高考日語教學經驗。

「莒」這個字,「莒縣」這個地方,我都是第一次聽說,高中校長站在臺前,渾身散發著書卷氣,離開校園久了,見到昔日避之不及的老師竟然覺得難能可貴。

師者

校長用一個成語引出話題,接著給我們展示了「莒縣」有名的古樹和古城,每個環節都引人入勝,所有在場的人都和校長達成了良好的互動,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高中老師做公開課時的場景。

隨著聆聽者們的情緒漸入佳境,校長開始進入正題,他們的高中沒有顯赫的背景,也不是什麼知名人士創辦,生源基礎薄弱,學生中考時的英語分數大多在30~40分左右。他們不但對英語學習喪失了信心,英語已經成為了制約他們更好發展的最大瓶頸和短板。

這些學生都是生活在縣城很普通的孩子,相比於一線的大城市,他們的教育資源沒那麼豐富,也沒那麼多錢去找名師補課。當他們還站在通往名門大學的起跑線上時,其他一線城市們的孩子就已經搶跑了。

但這所高中的校長和老師沒有放棄,他們抓住了高考日語這個新機會,這個考試剛剛出現,大家都是從零開始,如果放手一搏,還有成功的可能!

校長給我們展示了一組數據:在入學時全縣中考前1000名的學生他們學校只佔6人,前2000名的學生他們學校只佔45人,但在參加高考時,1287個參加高考的學生,有1037人的分數到達了本科線,中考英語分數29分的學生,高考日語分數143分。

看著眼前這一組組數據,我不禁熱淚盈眶,在高考日語的熱潮來襲時,我們看到的是他背後的商業價值,但就是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看到的是這個考試可以改變無數孩子的命運。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努力終有報,寒門出貴子?

會議中有一個流程---參觀一個規模很大的語培機構,辦公室好大呀,員工好多啊,每個人被安置在一個小小的工位中,前面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格子間,仿佛是置身於汪洋中的一粒沙。

但生存在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孩子們又何嘗不是小小的一粒沙呢?他們相較於大城市的孩子而言文化更加閉塞,也很難找到名師去補課,這就導致了英文和其他學科基礎薄弱的必然結果。

而高考日語作為一個新鮮的高考科目,終於讓他們得以脫離英語這個難點科目,沒有人讀過日語的早教班,很少人讀中日雙語的初中,大家都從高中開始準備,在日語高考這個科目上,所有的小孩終於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但與此同時,很多大型的日語補習機構也看到了高考日語帶來的商業價值,這無可厚非,需求決定市場。但無疑的,很快的,日語速成班、拿分班將迅速發展,願意為孩子們的分數買單的家長也大量湧現,經濟差距造成的教育資源上的差距又會將孩子們的起點拉開…

高中校長在最後的發言中向我們說了她自己的座右銘: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意思是小卒雖然渺小,但只要每天前進一點點,終會有得到回報的一天。她說這句話的時候,眼裡是閃爍著光芒的,但在節奏如此之快,一切以利益為先的社會中,是否真的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呢?

這個問題不是我一個小小的留學工作者能夠回答的,也許真的有一天,我們各個地區的教育資源都能夠達到平等,不在外面補課也可以學懂課程,放假不去老師家補習也不會遭到針對,網絡教育普及,小縣城的學生也可以低價聽到一線名師的課程。也許那一天會經歷過無數漫長歲月才到來。

高考日語的出現對於生活富足的孩子們來說只是多了一種選擇的機會,但是對於「寒門」的孩子來說卻是再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新生事物都難逃資本的掌控,但希望這一天慢點到來。

相關焦點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請保護好高考這塊淨土
    十六年前她背負了太多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哥哥的犧牲,甚至也沒有了再來一次的勇氣。現實重壓之下,在她稍稍能放鬆之時,她也從未放棄大學夢。才會在填寫成人教育考試信息時,才發現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被別人冒領。是不甘?是無奈?眼下,冒名者已被查出並被停職。可是陳秋媛被偷走的十六年光陰怎麼算?
  •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
    因為寒門再難出貴子,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放棄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為何現在的人嘴上說著學歷無用,但是還是逼迫著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雖然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相對於而言還是一種公平的人才選拔過程。
  • 打破「寒門難出貴子」言論,撿廢品照顧癱瘓母親,高考744分上清華
    文/凌說 「寒門出才子,高山出俊鳥」,在60年代之前我們常用這句詩句形容「寒門子弟」的志氣,貧苦人家孩子因為從小吃苦所以不怕吃苦,又把改變家庭命運的重擔承擔起來,所以往往是寒門子弟更易成人成才,反而是「富家子弟易生驕奢。」
  • 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而是貴子難從寒門出
    可偏偏陳春秀不服輸,雖然距離高考落榜過去了16年,她仍然沒有向命運低頭,一邊做著兼職,一邊參加成人高考。對她來說,雖然已經36歲並且結婚生子,深藏內心的大學夢卻從未放下。5.20這一天,她在登錄學信網填報信息時,令她毛骨悚然的詭異一幕發生了——一個同名同姓,連身份證號都一樣的女子,赫然出現在山東理工大學的學藉信息上,而且順利畢業!
  • 時隔八年再議:寒門再難出貴子,原來,真正的「貴子」是它?
    做了15年的老師,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2011年8月,一名教師這段帖子,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他稱:近兩年學校裡的中高考狀元基本都是家庭條件很好的,中考結束,學校有5個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點線,他們都來自開跑車,住別墅的家庭。這個月,他們的家長,還商議送孩子去澳大利亞參加夏令營。
  • 寒門再難出貴子?劉媛媛說:不!
    (無人舉手)前些日子有一個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的HR(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是說在當下我們這個社會裡面寒門的小孩他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功比我們父輩的那一代更難了。這個帖子引起了特別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先拿我自己說,我們家就是出身寒門的,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都沒有門。
  • 掐指算來,「寒門出貴子」真的越來越難?或許,不是這樣
    寒門出貴子,因為「寒」「貴」轉換的巨大落差,總是讓人無限期待。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有人感慨當下這個社會已固化。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在這裡,不妨當一回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拆一拆「寒門出貴子」這個五字,或許就有一個相當相當有趣的答案。首先是「寒門」,對應的是越來越難,自然是社會的佔比越來越低。
  • 53%哈佛新生是富二代,寒門真的難出貴子了嗎?
    早在多年前,一篇《寒門再難出貴子》刷爆網絡。各種各樣的聲音在碰撞。 如今,越來越多的例子在不斷印證其中的一個觀點:寒門學子輸在了教育起跑線上。 經濟實力下的教育資源獲取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到好學校了。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2017年,北京高考狀元的一席話再次引發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熱烈討論。
  • 撿廢品養母高考744分上清華的男孩,現在怎麼樣了?寒門可出貴子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寒門出才子,高山出俊鳥」,在60年代之前我們常用這句詩句形容「寒門子弟」的志氣,貧苦人家孩子因為從小吃苦所以不怕吃苦,又把改變家庭命運的重擔承擔起來,所以往往是寒門子弟更易成人成才,反而是「富家子弟易生驕奢。」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真的要一直當鹹魚麼?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是真的麼?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事實了,即使不想去面對現實,它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假如讓我一輩子去選擇做一條鹹魚,我的回答一定是那我要爭取做最鹹的那條。#寒門難出貴子但是現實不是遊戲,現實中不會有像策劃那樣的角色,讓我們初始的數據調整為一樣的,也不會再成長的路上給我們自動生成任務系統,更不會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別人生開掛而封禁他人。其次說的寒門難出貴子,也僅僅只是說出現的概率效率小而已,不是說寒門肯定培養不出「貴」人。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呢,真正本質的原因是什麼?
    寒門難出貴子,最本質的原因應該是教育資源的差異。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學子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單單靠學習成績的高低來判高下,更多的是對學子們綜合能力的要求。比如社交能力、應變能力、外語能力、人脈等等。
  • 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01 清華農村生源重新超兩成 寒門出貴子更容易了嗎? 時隔多年,清華大學本科新生農村生源重新回到兩成以上。
  • 「寒門出貴子」真的很難嗎?這個朝代的寒門子弟,憑成績跨越階層
    片中選擇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層的七歲小孩,這些孩子每七年會接受一次採訪,跟蹤到最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些富人的孩子長大以後,絕大多數還是富人;而那些窮人的孩子最後還是窮人!近年來,我國「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感嘆越發強烈,可見,階層固化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程度。這種現象在才子頻出的宋代,也如此普遍嗎?No!
  • 寒門出貴子,寒門真的可以出貴子嗎?
    這個寒門貴子是如何產生的呢?他又是具備了哪些條件呢?首先書立有與生俱來的數學天分作業不做,上課時間去地裡幹活,老師的考卷都能答對,在沒人管他學習的時候,他的天賦就已經存在了。這是一部擁有友情、愛情、親情、師生情的勵志電影這部劇再一次將「寒門出貴子」推上熱潮,寒門真的會出貴子嗎?換句話說資歷一般條件一般的家庭,真的會出貴子嗎?
  • 明星孩子的天價學費,寒門再難出貴子?難,但可以
    天價的學費讓無數人更確信這是個「寒門難再出貴子」的年代。畢竟輸在了起跑線上,後天再多的努力幾乎是徒勞。事實真就如此殘酷嗎?是的!但可以改變。>貴子之貴,在於孩子獨立的人格和堅韌品質的培養。2020年高考,奇蹟依然存在。黑龍江克山縣的李雙,李可心姐弟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
  • 寒門貴子的努力,憑什麼比不過別人幾代人的積累?
    先來說說我國的競爭制度,我國最大的競爭應該就是高考,在統一試卷統一批閱所有人的信息都被隱藏在試卷之外的情況下,且監考極其嚴格不存在作弊的情況,高考可以說是一個在現在相對最公平的競爭方式,在同一水平線上競爭。
  • 超級演說家:寒門貴子~
    (此處有包袱,到了現場再抖)。有一個在銀行做了10年的資深hr在天涯上發了帖子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說在當下這個人情社會裡,窮人家的孩子比我們的父輩更難翻身了,這個帖子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我們家就是寒門,不,我們家都沒有門。現在想想都不知道我爸媽是怎麼把我跟我兩個哥哥從農村供出來上大學,甚至讀研究生的。
  • 超級演說家:寒門貴子
    在演講開始之前,我先問現場的各位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誰覺得自己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貧寒想要出人頭地就得靠自己?你們當中又有誰覺得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此處有包袱,到了現場再抖)。有一個在銀行做了10年的資深hr在天涯上發了帖子說,寒門再難出貴子,說在當下這個人情社會裡,窮人家的孩子比我們的父輩更難翻身了,這個帖子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 「寒門難以出貴子」???不妨看看這三姐弟!
    為了解決家庭的基本開支,汪厚芳準備起簡單的工具,走上街頭擦鞋謀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放學和周末,三個孩子也跟著奶奶,拿起擦鞋工具,在街邊擺攤。皇天不負有心人,2019年高考放榜的那一天,靠街頭擦鞋和有心人資助養活三個小孩的奶奶汪厚芳驚喜萬分、激動無比:蔣巧雲、蔣玉嬌、蔣仕傑高考成績優秀,全部超過一本分數線!或許,對這位可敬的奶奶而言,苦盡甘來,說的就是這種感覺吧!寒門也能出貴子,只要你足夠努力!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基宇是重考生,經歷過四次高考失敗後,沒有繼續讀書,但也不出去工作,而他的其他三個家人,也沒有全職的工作,都是靠著打一些零工賺些小錢。他們當然想擺脫現在的困境,搬離這個髒亂臭的地下室,但是在行動上他們好像並沒有為此去做努力,只是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晃晃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