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最深沉的父愛,是讓孩子未來有選擇的權利

2020-10-10 寫字的幻禾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飽受爭議,有人說這裡父愛是扭曲的、自私的、寧願不要,也有人說這裡的父親是偉大的、可愛的、最棒的父親。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2017年的電影黑馬,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獲得了2017年第62屆印度電影觀眾獎,第7屆澳大利亞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

本文將從挖掘天賦的角度,聯繫當下,談一談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一、《摔跤吧!爸爸》:父親發現了女兒身上的天賦,但女兒並不理解

電影一開始,男主馬哈維亞看著電視上印度摔跤比賽失利的新聞感嘆:「要是咱們選手上場,肯定能拿金牌。既沒資金,又沒器材,怎麼可能能拿到器材呢?」

馬哈維亞曾經是印度摔跤比賽的全國冠軍,他希望為國家拿到一個世界冠軍的金牌。

但是馬哈維亞已經退役了,所以他將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結果,天公不作美,妻子生了三個孩子,都是女孩。

就在馬哈維亞喪失了所有希望的時候,兩個女兒吉塔和芭比塔把一個小男孩揍了。馬哈維亞在女兒行雲流水的打架招式上,發現了女兒的摔跤天賦。

從這天開始,女兒們開始不用做家務了,父親開始把女兒們當成男孩訓練。

馬哈維亞的妻子看到女兒們因為訓練吃苦,擔憂地對男主說:女兒們不應該因為你的夢想,放棄了她們的人生。

馬哈維亞說:「給我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裡,你不要插手我的任何事情。如果是我錯了,我會永遠地放棄我的夢想。」

之後馬哈維亞帶著女兒們開始了更為殘酷的訓練,女兒們開始越來越累,然後想辦法和父親對抗。調慢父親的鬧鐘。假裝摔倒受傷,姐妹摔跤的時候互相遷就對方,還趁爸爸不在,穿上好看的裙裝去找朋友玩。

結果父親發現了她們,暴怒。父親負氣走後,吉塔對朋友抱怨說:「就一天沒訓練,有必要鬧這麼大嗎?」

這時候朋友說了一段話,很有深意。

閨蜜是這樣說的:

「我倒希望有一個這樣的父親,至少他為你們著想,與所有人對抗。不然你就會像我這樣每天與鍋碗瓢配為主,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務,14歲就要出去減輕家人負擔、最後被送到一個從未見過面的男人面前,相夫教子度過一生。他為你們忍了全世界的羞辱,就是希望你們能夠主宰自己的人生。」

這段話讓女兒們明白了父親的初心,於是女兒開始認真地訓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女兒吉塔在一年後贏得了當地摔跤比賽的冠軍,之後找到自信,越戰越勇,成年後贏得了印度摔跤比賽的全國冠軍,為印度拿到了第一塊摔跤比賽的金牌。緊跟著二女兒芭比塔不負眾望,也拿了全國冠軍和世界冠軍。


二、做出正確的選擇非常重要:年少時不值一提的機會,成為成年後難以回望的傷痕。

小時候,我特別討厭爸爸媽媽讓我學這學那,我覺得我的父母根本不懂我。後來有一天我媽看到我學舞蹈時難受的樣子,特別嚴肅的跟我說,你知道嗎?如果你能為你將來負責,你不想學,就不用學了。

然後我毅然決然的說,我就是不想學!我不適合!

之後媽媽果然沒有再帶我學過舞蹈。


可是,多年後,我長大了,上了大學。大學的新生晚會上,我看著一群和我一樣大的小姑娘站在舞臺上,跳著優美的舞蹈。抬手,揚手,旋轉,她們在舞臺上閃閃發光。

我和臺下的小夥子一樣,將視線鎖定在他們身上,他們看到了驚豔,我看到了遺憾。

好遺憾啊!


如果當初我好好學習跳舞的話,現在站在臺上的就是我了吧?

我羨慕的看著她們,在心中如是想到。


往事不能回頭,我不能怪任何人嗎,我曾有機會這樣,是我自己浪費了它。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

年少時不值一提的機會,成為成年後難以回望的傷痕。

《摔跤吧!爸爸》裡愛美的女孩們被父親強制脫掉了裙子,穿上了媽媽自製的運動服,露出了腿,在早上5點跑步時,唱了一首歌,歌裡有段歌詞是這樣的:

「這麼多的規矩

這麼多的戒律

我們寧願去死

爸爸您對我們太殘酷

我們快要累死了

請您仁慈一些我們還是孩子

請您仁慈一些我們還是孩子」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吉塔和芭比塔正是在父親的鞭策下,才取得了這樣的成功。如果當時的父親心軟,那麼一切就前功盡棄。

孩子們由於年齡的限制,判斷力認知水平都很低,他們尚不能為自己做選擇,這時候父母如果為父母做出了選擇,實際上是會有益於孩子的。



三、父母怎樣為孩子做選擇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父母要學會了解孩子們的天賦,馬哈維亞不是盲目的訓練女兒,而是在發現女兒們具有「打架天賦」後,才開始訓練他們摔跤。

發現天賦是驚喜,應用天賦是智慧,找到了孩子的天賦所在,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龍成鳳。

四、如何才能測試出孩子的天賦?

1、父母要從小留心關注孩子的才能

孩子小的時候聽見音樂會笑嗎?孩子喜歡跑步嗎?孩子最經常參與的是什麼活動?

在長期的觀察後,父母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確定一下自己的觀察,防止自己盲目武斷,自作多情。

2、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對於沒有足夠時間了解孩子,發現孩子興趣的家長,可以去尋找專門從事教育行業的人士,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

3、藉助測評工具

利用IQ測評、EQ測評、FDSP測評等一系列心理學專業測評工具,了解孩子的性格、潛質等。



五、總結

其實,不埋沒孩子的天賦,是家長對孩子的愛。

因為愛你,所以培養你,讓你成長為優秀的人!讓未來即使他們都不在你身邊了,你也有選擇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從《摔跤吧!爸爸》中領悟父愛之深沉
    一部優秀的電影能使我們感動、震撼,一部偉大的電影能改變一個國家,甚至影響整個時代,《摔跤吧!爸爸》便如此。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但是他從未放棄自己的摔跤夢,一直希望有個兒子可以幫他實現夢想,為印度奪得一塊金牌。
  • 《摔跤吧!爸爸》父愛改變命運,女孩也可以成為民族驕傲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第 62 屆印度電影觀眾獎。至少,你們的父親把你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他為你們遮風擋雨,他為你們忍辱負重,他就是讓你們有自己的將來,有自己的人生,他又有什麼錯呢?
  • 回看高分電影《摔跤吧!爸爸》,才明白高級父愛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而來,講述的是一位曾經的摔跤冠軍,培養自己的幾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勵志故事。嚴酷霸道,但卻深沉在電影中,父親馬哈維亞一發現女兒有摔跤天賦時,沒有考慮多久,就替女兒們做了選擇,剪了短髮,並且不再做家務,整天對她們進行嚴酷的摔跤訓練。而且從來不會對她們解釋,為什麼要學摔跤?更沒有多餘的話語,去安慰她們被嘲笑而且脆弱的內心。似乎父親已經堅定的把他的夢想強加於他的女兒。
  • 《摔跤吧爸爸》:沉默與嚴厲背後的父愛如山
    《摔跤吧爸爸》這部在豆瓣評分9分的印度電影,在2017年5月上映引起很多觀眾好評,一度非常火爆,在中國國內突破12億票房。這一番話,也再次戳中了很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人熱淚盈眶,也感動於父親背後的深沉愛意。這部電影的男主角阿米爾汗也是印度「國寶級」人物,寶萊塢「全能」演員,除了在印度非常有名之外,在中國也同樣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 電影《摔跤吧!爸爸》:每一個的「她」都有選擇精彩人生的權利
    《摔跤吧!爸爸》於2017年5月份開始與觀眾們見面,直至現在,獲得了眾多觀眾的一致好評,由影片延展到對女性力量的討論更是如湧狂潮般接踵而來,不同的人對於這個敏感的話題更是持有不盡相同的態度。接下來,我們主要通過深入探討《摔跤吧!爸爸》影片中對於女性形象和地位以及對於女性權利的覺醒的描述,給觀眾一種女性被公平地對待的保護意義。
  • 再看《摔跤吧,爸爸》,體會平凡而偉大的父愛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很勵志,電影名字是《摔跤吧,爸爸》。準確的說,這應該是我第三次看這部電影,每次都認認真真看完了,每次都有頗多感受。由於生活的原因,在父親的苦口婆心勸說下辛格不得不早早退役,從事一份普通的工作,過上平凡人的普通生活,但摔跤冠軍一直是深藏在他心中的夢想,也是他人生的遺憾。和許多人一樣,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總是寄希望於下一代。結婚生子後,他希望他能有個兒子來實現他的夢想,然而事與願違,接連生了四個孩子竟然全是女兒。這也許就是命吧,他的夢想註定要落空。
  • 《摔跤吧!爸爸》: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
    ——瑪哈維爾辛格 普蓋2017年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辛格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
  • 摔跤吧,爸爸:父愛從未缺席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的一部影片,這部電影吸引我的是父親對女兒之間無聲的愛。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以喜劇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培養自己的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故事。這部影片有很多感人的地方,第一個是馬哈維亞一直想要兒子,卻一直沒有兒子,開始培養自己女兒成為摔跤手的鏡頭。
  • 《摔跤吧。爸爸》父愛如山感人至深,冠軍的背後是堅強
    《摔跤吧。 爸爸》究竟進步了嗎?說起印度神劇, 說起勵志電影,也許我們會想到這樣一部電影,它情節不算複雜卻扣人心弦,它既熱血沸騰又感人至深,這部電影就是《摔跤吧爸爸》。口」上映於2017年5月5日的《摔跤吧,爸爸》,在上映後便在中國大陸獲得極大的讚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它打破了傳統競技類體育電影的刻板模式,在父親和女兒羈絆下,-個交織著愛與夢想的故事娓娓道來。
  • 《摔跤吧!爸爸》: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給他面對世界的勇氣
    」在大多數的人印象中,父愛是默默無聲的,養育孩子就更多成了母親的責任。如此,很多父親雖然在努力賺錢養家,在情感上卻跟家人疏遠,這讓妻子和孩子有越來越多的不滿,父親就逐漸成了一個被家庭邊緣化的身份。最近國內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
  • 育兒角度解析《摔跤吧爸爸》:「內在動力」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早在2016年就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不僅在我國熱映,也收穫了全世界的掌聲。這部感人的電影一路開掛,輕鬆突破5億,評分高達9.0分。"父愛,女權,男女平等,勵志奮鬥"是《摔跤吧爸爸》的關鍵詞,很多網友開頭笑著,結尾卻是感動到哭。
  • 《摔跤吧!爸爸》:印度電影力作,新女性覺醒
    前言:《摔跤吧!爸爸》是一部2017年5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印度勵志劇情片。這部電影充滿人文關懷,另闢蹊徑引起人們對女性意識的關注。產生了不俗的社會轟動效應,取得了傲人的票房成績。在豆瓣上獲得9.0的高分。影片獲得第62屆印度電影觀眾獎,其中囊括了最佳男演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動作等獎項。獲得了第7屆澳大利亞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最佳亞洲影片獎。
  • 鮮讀丨《摔跤吧爸爸》:父親是孩子命運的締造者
    最近上映的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值得所有人一看。它燃情,催淚,勵志,這些都是表面,更深層次的在於,它向我們揭示了一種追求人生的姿態,以及,偉大的父愛。當我坐在電影院,看著熒幕光影交錯,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神啊,請賜我一個這樣的父親!父親,是孩子命運的締造者。我們來細數一下這位父親的過人之處。
  • 一部神作電影《摔跤吧,爸爸》哭著看完.....
    所以從那一刻起,吉塔明白了:「去爭取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洗衣做飯過一生。」女兒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開始接受更嚴格的訓練。從這個時候起,她已經不是在為父親完成他的心願,摔跤這條路是她自己的選擇,這個夢想也是她自己的。去爭取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洗衣做飯過一生。
  •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文/石晶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自從公映以來,憑藉爆棚的口碑和燃爆的觀影體驗成為該檔期內的現象級大片。該片票房突破12億大關,創非好萊塢進口片最高紀錄。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達到了9.2。就連一向愛吐槽的導演馮小剛,也在微博裡直接稱讚說「一位說話靠譜的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印度電彩(影)《摔跤吧,爸爸》。昨晚和二十幾個朋友一起看了電影,尾片升字幕時七八個人猴急往外跑,尿憋的。事後茶敘全體評價:好看!
  • 《摔跤吧!爸爸》翻滾吧!女兒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支持影片資料:中文名: 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的悟道:堅守初心,方得始終
    電影上映兩年後才來觀看說道似乎有點晚了,但對於《摔跤吧,爸爸》這樣優秀的影片來說,卻是永不過時的.作為阿米爾.漢的又一部良心勵志之作,《摔跤吧,爸爸》引入國內電影市場後,迅速引爆了票房市場辛格與國際冠軍失之交臂,又因為生活的逼迫,而不得不放棄摔跤.但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冠軍夢.所以,子承父業的念頭促使他非常渴望有一個兒子來完成他的夢想.
  • 《摔跤吧爸爸》:有一種愛是無聲的守護
    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梁鳳儀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有一次老師為了讓我們緩解學習壓力,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讓我更了解了父親,也讓我更懂得父親的心。現在我對它的內容還記憶猶新。
  • 《摔跤吧!爸爸》:如果當爸爸需要考試,評判的標準應該是什麼?
    由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於2016年首映,影片講述了作為前摔跤運動員的父親馬哈維亞在發現了兩個女兒的摔跤天賦後,力排眾議,著力培養、訓練她們,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女兒們飛速進步,最終在國際賽事中為國爭光的故事。
  • 偉大的父親《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擁有摔跤冠軍夢的父親,訓練女兒最後為印度拿世界冠軍的故事。從影片剛開始,覺得爸爸叫吉塔和巴比塔練摔跤,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沒有問過女兒是否願意,就自己做主讓她們完成自己的夢想。直到她們去參加印度的一個婚禮,一場盛大的婚禮上,新娘悶悶不樂,新郎也不尊重新娘,與旁人的歡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貧苦人家,女孩生下來就被當作家庭的負擔,而在印度,女孩子出嫁是要嫁妝的,年紀越大,嫁妝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