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作理論與實踐

2021-02-08 楊晉維

音樂創作包含詞曲創作、編曲創作及MV創作,其初衷是為了更好更加完善的讓大眾了解作品的意義和創作者想要傳遞的內容。可能很多人認為音樂創作只包含詞曲創作而編曲和MV只是音樂推廣的一部分,而非音樂創作的主體。傳統的音樂確實很少有MV,而早期的MV是由商演化演變而來的產物。那麼MV是否歸屬音樂創作的一部分,這個問題我待會討論。

首先,我們常見的音樂創作為詞曲創作,不論民歌還是流行音樂。不論那種風格的音樂二者缺一不可,或許有人會說這個不一定。對於我們現在的人而言詞曲密不可分,它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詞曲創作可能對大家而言不難,隨著學歷的增長許多人很少便開始自學詞曲的創作。而編曲及演唱則需要愛一些專業的培訓和專業知識來完善,那麼對於不同的風格我們又該如何創作。我想這個話題很多人未必能懂,必竟很多曲風都有相似處;不仔細分辨很難分的那麼清楚。一首曲子它適合什麼曲風估計只有製作人和作曲人自己知道,如何讓它更具有生命力那就需要作作詞人和歌手加以完善。

音樂創作的理論是什麼?它與實踐又有什麼關係?

音樂傳統或者說專業的理論知識有很多,比如:樂理、識譜等等,它在音樂創作中起到一些幫助,但不是全部。現實的創作具有多元型,而非單一的理論所能支撐。而理論知識不過是讓我們更加了解更方便從事音樂創製作,並非每個人都要通過專業學習才能從事相關類的工作。不懂音樂的人聽到是熱鬧、聽的是心情。的很多專業的人更注重的是一些元素及手法。我習慣的在聽不同風格的作品時會思考這些問題:作品的創作初衷是什麼?換作是我我又會怎麼創作,創作的曲風和元素我會用什麼?這首作品帶來我的感受是什麼?這首作品那個音節留下的印象最深?這首作品我幻想曲畫面是怎麼樣的,等等。我個人認為多聽多看多想,對音樂創作會有一定的幫助。日益積累很多你認為很難的東西也會很簡單,那麼三多到底指什麼?我們下次再說。

相關焦點

  • 軸心音作曲原理及其音樂創作實踐(一)—— 「同均三宮」理論的啟示和意義
    黃翔鵬先生提出的「同均三宮」理論,既生發於傳統音樂形態,又基於傳統樂律學推演,有利於當代音樂音高結構理論的構建。「軸心音作曲原理」作為一種受「同均三宮」理論啟發而逐漸總結出來的音高結構理論,其最主要的技術理論要點蘊涵了「同均三宮」乃至「多均多宮」的基本思路和「均·宮·調」的層次性及內在的數理邏輯,並在筆者音樂創作實踐中得以運用和拓展。
  • 序列音樂技術的中國化研究(二) ——十二音創作技術與理論的發展(1990—2000)
    摘 要:本文以20世紀80年代十二音技術在中國專業音樂創作中的運用及其理論研究為基礎,來觀察90年代作曲技術和研究發展概況。通過相關作品的分析以及理論的總結、歸納,力求釐清其發展脈絡,進而揭示這一作曲技術理論,是如何在中國現代音樂的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中被借鑑與吸收,最終實現其民族化和中國化進程的。
  • 金融理論與實踐
    保險素養與商業養老保險決策 孟德鋒;李丹;劉志友;95-103國際金融 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改革研究——基於金融周期視角 楊祖豔;靳睿;彭麗麗;104-110農金融村 甘肅省涉農貸款配置效率差異化探析——基於普惠金融視角 高國運;魏莉紅;雷小寧;陶蕾;111-115 《金融理論與實踐
  • 「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論壇「舉行
    12月6日,由我校外國語學院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復旦大學外文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香港理工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協辦的「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論壇」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來自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英國斯特靈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的20位專家學者分享了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學術成果。論壇由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研究所所長王建國教授主持。
  • 「音樂學術與實踐的新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一)
    內容提要:2016年2月24~26日,在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召開「音樂學術與實踐的新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音樂學專業跨學科教研室成立25周年紀念活動。會上集中展示了俄語語境作曲技術理論力量與音樂學研究成果。
  • 音樂檔案的成功實踐-----魏小石《音樂檔案的工作價值和方法 》講座綜述
    它告訴我們,音樂檔案所保存延續的不只是傳統音樂,還啟示我們要關注到人以及背後的故事,這正是魏小石老師8月21日至22日,用了2天時間帶給我們的精彩講座《音樂檔案的工作價值和方法》。魏小石老師講座分音樂檔案的工作價值和方法理論、個案分析兩部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全面展示和闡述了他多年進行的音樂檔案的成功理論和實踐,為我們今後如何以新的視角做好音樂檔案,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模式,非常實用而值得借鑑。音樂檔案理論什麼是音樂檔案,如何建音樂檔案?使其規範、精準?
  • 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永遠無法彌合
    最能引發我思考的一個命題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永遠無法彌合。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聽到大人們講的一句話就是:理論與實踐是有差距的。因此,每當自己所講的道理無法付諸實踐時,我都會頑皮地用這句話作擋箭牌。因此,打我記事起,我就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能光聽一個人說什麼,關鍵要看他做什麼。
  • 《大地頌歌》音樂總監、作曲劉嶽:音樂創作,我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
    《大地頌歌》的音樂,是以交響樂的語言為主軸,讓湖南民族音樂氣息貫穿全劇。湖南的民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獨有的音階:升三級,《馬桑樹兒搭燈臺》裡面就有,我在《大地頌歌》開場音樂中運用了這個調式。我學習和實踐的音樂範圍很廣,戲曲、流行樂和古典音樂等都有涉及。它們很不一樣,當你在這幾個領域都深入學習和實踐的時候,吸收到的營養與那種靠印象來一兩句戲曲唱詞的了解程度,完全不一樣。
  • 媒體看陽泉 | 陽泉平定:文藝創作結碩果 實踐惠民聚人心
    聽要聞、看快閃,中外大事來瀏覽,新思想、新理念,黨的聲音萬戶傳,農民豐收大專欄……」場上表演精彩、場下掌聲連連,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黨的創新理論主題作品創作頒獎典禮上,文化志願者郗佔圖的快板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平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文藝服務平臺以文化服務為基礎、文化需求為導向、全民參與為目標,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 五中全會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意義
    作者:阮金純 雲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轉化,也是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
  • 讀北外德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是什麼體驗?
    今天給各位同學介紹一下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專業)。顧名思義,該專業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其中翻譯實踐課多於翻譯理論課。一、師資北外德語學院的師資無需多說,是該領域的頂尖。
  • 柯平:讓理論陽光照耀實踐之樹
    既然是編委,就多了一份責任,這個責任我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不再是簡單地關心和支持媒體的成長,而是要參與到媒體的創新與提升之中,為媒體的品牌影響力作出應有的貢獻;另一方面是將圖書館學學術前沿帶入媒體,敏銳把握現實中的重大需求和事業發展走向,推進圖書館學界與實踐界的有效對接,在理論與實踐創新和事業發展中發揮媒體推動與專家指導作用。
  • 以多元智能理論指導初中綜合實踐課程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各方面智能飛速發展階段,在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課程中,合理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對於促進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具備開放的教育心態,尊重不同個體的差異,傾聽不同建議與觀點,更加客觀地看待教學目標,在包容學生多樣性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 當代二胡音樂創作透視---關銘
    上世紀70年末代到80年代初是二胡音樂創作大豐收的年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喚醒了科學的春天,「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打開了思想大解放的閘門,在「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哲學思考中,揭開了二胡音樂文化的新篇章。文化尋根熱潮的興起,社會環境的大改變,專業作曲家的強勢介入,將二胡音樂創作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 賈樟柯*梅峰:理論對創作的作用丨導師說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種對「電影理論學習」的質疑,而且理論分為兩種,一種是實踐總結性的理論,另一種純粹學術研究性的理論,後者在一般大眾的眼裡顯然是更「沒用」的。不過,賈樟柯在北電的講座中直言「我個人的創作一直很得益於理論的滋養」。賈樟柯導演與文學系副教授、副主任梅峰老師以「電影與理論」為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電影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理論對創作的影響。
  • 藝術學理論類/音樂與舞蹈學類專業解讀
    音樂與舞蹈學類 音樂與舞蹈學類是音樂生和舞蹈生報考比較集中的學科,包含的專業有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和舞蹈編導。 一. 專業介紹 01. 音樂表演 音樂表演是音樂的再創作活動。
  • Day2:攝影+寫作,理論到實踐
    宣傳培訓班開課啦今天的課程一定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不僅有理論基礎還有實踐課程拍攝理論和實操課程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老師劉夢通結合示例給大家講解了日常攝影的技巧,分別從相機參數、拍攝角度、取景構圖以及相機使用方法等著重進行了教學。課後,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攝影的任務,大家都積極參與到拍攝中來。
  • 花花音樂理論怎麼了?
    小這是花花對節目音樂常識理論的回應,可以看出花花很容易解決,雖然花花看起來像小孩子,但他的實際年齡已經30歲了,哈哈。小編從前就開始關注他了,但他的華晨宇仍然以火星語聞名,而快速男試鏡仍然使用無言歌曲。
  • 【導遊雲課堂】朱專法—溫泉康養:理論與實踐
    【導遊雲課堂】朱專法—溫泉康養:理論與實踐 2020-03-20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揭牌
    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由甘肅省林區中級法院與甘肅政法大學環境法學院攜手共建的「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正式籤約並揭牌。甘肅省林區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景輝與甘肅政法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焦盛榮共同為「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揭牌。據悉,甘肅省自然保護地體系司法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基地籤約揭牌,是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理論研究和司法探索的深度融合,是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