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理智與情感

2021-01-10 墨雲時代

當你為一件事難過痛苦之時,或許身邊有人會友好地勸你說,「有什麼可難過的」,「你沒必要這樣」,「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可能理解對方的好意,但你的情緒卻無法馬上好轉,這樣可能會讓你新增一個憂慮,「我是不是不應該這樣子」,「我是不是太不理智了",「我是不是太不堅強了」......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我們的理智與情感」,更貼近地了解自己。

心靈故事

情感被理解後的「壞」學生

心理輔導老師楊老師坐在羅文旁邊輕聲說。羅文並不理會,仍舊雙手抱頭。楊老師停了一會兒,又重複了兩遍剛才的話,羅文深埋的頭這次輕輕地動了下,把頭偏過來瞥了楊老師一眼重新又埋下去繼續沉默。

「你如果願意和我聊的話,我數三下,你就跟我去心理輔導室,如果你不同意,你就搖頭表示拒絕。」楊老師從那一瞥中感覺到了希望,於是追加了後面的這句話。

「一—二—三」,楊老師輕而慢地數著。羅文沒有搖頭。「那我就認為你是默認了」,楊老師說。羅文沒有說話,楊老師站起來說「走吧」,羅文跟著就走出了班主任的辦公室。

羅文是校長那兒的常客,在班裡成績幾乎總是倒數第一,和同學打架什麼的,總少不了他。這不,今天又和同學打架了,據說還把那個同學的頭部打了個包。兩人各說各理,但是,老師們一看是他,幾乎一邊倒地覺得是羅文的問題。

羅文非常生氣,就和班主任吵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沒有辦法再和羅文溝通下去,請來了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於是,就出現了前面開始的那一幕。

楊老師: 「能不能和我談一談今天發生了什麼,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我相信你都有你的理由,我相信你肯定也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

羅文:「我想你應該知道大概了吧,他當時說我上課睡懶覺時語氣很不屑,我很生氣,吵不明白,就動手了。」

楊老師:「你當時是不是很生氣?」

羅文:「是的,我覺得同學們和老師都看不起我。」

楊老師:「我理解你的感受,你覺得沒有人願意相信你或者接受你的感受。」

羅文: 使勁點頭。

......

楊老師:「那你覺得,在這件事中,你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嗎?」

羅文(不好意思地笑): 「我也太衝動了,我不應該動手打他的。」

(可以聽聽「衝動的懲罰」這首不錯的歌)

心理輔導

案例中的羅文為什麼前後差異如此之大? 關鍵在於班主任和別的老師只是從思維或者理智層面來教育羅文。而我們相信,羅文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不管他做任何事情,總是有他自己的理由,他這個理由對錯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承認他有自己的理由。

我們承認一個人的感受和理由,並不代表我們認同他的理由。而個體只有感受到被接納,才可能和你有真正的溝通,就如羅文和楊老師一樣。因此,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接納情感永遠在先,講道理擺事實永遠在後,才有可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理智和情感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

一種是認知決定情緒,情緒產生之前先有思維。

比如,當羅文和同學發生衝突時,他覺得同學的語氣不屑,理智上斷定對方看不起自己,於是產生了被羞辱的感覺,變得非常的憤怒,然後產生了攻擊的行為。

如果羅文把同學的語氣理解為別的意味,比加調侃,可能就不會產生如此大的憤怒情緒。這一點,相信在每個同學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見。

另一種是情緒引導認知。

外部刺激直接產生情緒,然後根據自己的情緒來判斷,形成認知,產生行為。

比如,案例中的羅文在憤怒情緒下,班主任老師的任何話他都無法認同,老師沒有接受其憤怒情緒的條件下,其理智上就認為老師也是專門挑他毛病,偏心另一位同學等,在行為上就是與老師大吵大鬧。

在這種情況下,溝通是不可能的,更別提有效的教育了。通常,在強大情緒的壓力下,我們相信自己感受到的就是事實,比如,羅文就認為自己覺得同學看不起自己絕對正確。

顯然,理智與情感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能夠了解彼此之間的關係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調節自己的情緒,也可以調節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

相關焦點

  • 我們的理智,能戰勝情感嗎?
    當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個理性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任何情感都不會衝破理性的束縛,讓我們作出不理智的行為。然而,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事實是,在我們冷靜地認為自己擁有理智之前,就已經有一種冷靜、平靜的情感充斥在我們心中。 情感,其實是先於理智的。…………人類,是一個神奇的物種。億萬年的進化,賦予了人類很多的東西。
  • 《理智與情感》:曲折的情感,理智定向幸福
    文/寶芬妮 《 情感的寶典》寶芬妮觀點:名劇名著裡的愛情是人類共有的財富,那些基於善良的本性,展現真善美的經典愛情給予我們指引。經典的情感體驗在於名著名劇。讀書觀劇時刻,汲取人類共同的幸福快樂營養。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是她第一部作品。人們喜愛奧斯汀的作品,歷經百年而不衰,就是彰顯了經典的魅力。
  • 《理智與情感》——聰明的人從不在理智與情感之間做選擇
    我們面對愛情時,是拋卻理智,全心全意地按自己的心意所為?還是用理智壓制著內心的情感,即使愛到肝腸寸斷也能夠微笑著面對所有關於愛人的一切?在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一書中,為我們講述了兩姐妹的愛情故事。 姐姐埃莉諾代表了愛情中理智的那個,她的頭腦冷靜勝過於她強烈的感情,即使發現心上人與其他的女人早已另有婚約,她也能夠竭盡全力的去克制自己,收起所有的傷心欲絕去面對還需要應對的交際應酬。
  • 《理智與情感》:最好的愛情是理智與情感的完美統一!
    導語:對最好的愛情,每個人都心生嚮往,可是因為性格觀念等各種方面的原因,有些人壓抑自己的情感,過分理智,導致她可能錯過愛情,有些人放棄理智,過分的追逐情感,最終導致傷痕累累,其實,理智與情感是缺一不可的,最好的愛情是理智與情感的完美統一。
  • 理智是真理智,情感能有多少——簡奧斯汀和《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英文版理智是真理智,情感能有多少——簡奧斯汀和《理智與情感》1794年,簡奧斯汀寫成了《理智與情感》一書,但是直到1811年才有機會出版。在《理智與情感》中,姐姐埃莉諾理智、穩重,妹妹瑪麗安則率性而為。理智的,因為過於克制而差點錯過自己的幸福;無視社會規範而任性追求所愛的,不用說,撞得頭破血流。然而,道路是曲折的,方向是明確的,最後作者安排她們殊途同歸,都嫁給了有錢人,終身有靠。在我看來,這樣的結尾就是個敗筆,誠然,作者寫的其實是自己和類似自己的女性的命運,自然希望她們有一個皆大歡喜結局。
  • 《理智與情感》:愛情固然美好,但需要理智控制
    《理智與情感》:愛情固然美好,但需要理智控制《理智與情感》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創作的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英國鄉紳家庭中的兩姐妹埃莉諾和瑪麗安兩姐妹面對感情的不同態度以及作出的不同反應。作者以兩位女主人公的婚事風波為主線,通過理智與情感的對比,表現了道德與行為的規範問題。
  • 周末電影推薦|《理智與情感》
    周末電影推薦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日趨疏離和淡化。
  • 理智面前,情感為何總是勝出?
    比如今天想跟大家討論的問題,理智面前,情感為何總是勝出?答案原來如此簡單—— 創傷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右腦被激活了,於是創傷總是混雜著情緒存在的。而左腦是負責理智的,那創傷發生的時候它幹嘛去了?它被凍住了,表現在我們的身上,就是我們說不了話了。
  • 回看《理智與情感》:好的愛情,一定需要理智去平衡情感
    睡前閒來無事,二刷了李安導演執導的《理智與情感》這部電影。 該影片改編自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主演由詹姆斯·弗雷特、哈裡特·沃特爾、 凱特·溫絲萊特、艾倫·裡克曼等人。 都是大咖級演員。 其中演員凱特•溫絲萊特是電影《坦泰尼克號》裡的女主露絲。
  • 《亂雲》理智與情感
        處於弱勢中的女人與糾結的男人,這是一個有關理智與情感的故事。丈夫即將調任美國,而她也恰好身懷六甲,仿佛就都能看到幸福生活在前方招手示意。可是因為一場意外,她的幸福生活就此戛然而止,胎死腹中。丈夫沒有了,孩子也不能要了,一個女人的幸福生活就此消逝,等待她的將是無盡的煎熬。
  • 《理智與情感》愛情是一種折磨人的感情,從理智來講它是一種考驗
    《理智與情感》愛情是一種折磨人的感情,從理智來講它是一種考驗文/南瓜閱讀薈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於斯蒂文頓鄉一教區牧師家庭。受到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丁一家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
  • 今日電影|理智與情感
    今天分享一部改編自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的愛情電影《理智與情感新來的名叫露茜的女人告訴埃莉諾她與愛德華曾私定終身,愛德華會娶她為妻愛德華一直以為埃莉諾只是把他當朋友,準備信守諾言娶露茜,但露茜卻意外喜歡上了別人,愛德華也不得不違背諾言,即使被剝奪了繼承權,最終他向自己真正喜歡的埃莉諾表白並求婚了,理智的埃莉諾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 《猩球崛起3》:理智與情感,沒有輸贏只有平衡
    可是,真正經歷過創傷的人會知道,在那一刻我們會失去理智,忽略掉其他所有情感,忘記過去和將來,只想不顧一切去發洩憤怒。在理智面前,我們永遠無法預知結局。理智與情感的較量,永遠沒有輸贏,你不會知道你做的一切最終會怎樣。就像上校在彌留之際,還留著自己的孩子照片,他選擇了理智,情感就成了他心裡永遠的一道傷。
  • 年少《傲慢與偏見》 長大《理智與情感》
    P&P告訴我們,愛情可以改變一個人。求婚失敗的D先生不僅沒有認為E小姐腦子不清楚,還搖身一變成了暖男,對人從傲慢到謙卑,極盡照顧討好之能事。如果說E小姐見此對他心生好感很自然,畢竟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都不太能討厭喜歡自己的人(何況是D先生!),但是D先生的轉變之迅猛卻是難度極大的,這是小說的另一重童話色彩。畢竟活了幾十年,面部肌肉都僵了,說調動就調動,這得多麼天賦異稟。
  • 一起看電影|李安《理智與情感》
    李安 理智與情感 ⏰時間:07/25(周六)19:30-21:30理智的埃莉諾儘管也傾心於愛德華,卻顧及兩人地位的懸殊而努力克制著自己的感情。與此同時,妹妹瑪麗安娜(凱特·溫絲萊特 飾)和英俊的軍官威羅比(格雷·懷斯 飾)陷入熱戀。
  • 《理智與情感》——難就難在拿自己劃線
    用東方式的欲言又止、欲說還休詮釋英國古典的矜持優雅,絕配《理智與情感》是李安在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
  • 《理智與情感》:究竟怎樣去愛,才能幸福?
    前言:簡·奧斯汀出生於1775年12月16日,是著名的家庭小說創作者,她本人的第一部小說就是聞名世界的《理智與情感》。從內容成就來說,這部作品的出場為後來深受婚戀問題困惑的少女指點了迷津。
  • 揭秘《理智與情感》,為什麼好女人都愛渣男?
    各位親愛的文友,今天我們將繼續共讀《理智與情感》一書,這本書一共是690頁,大家可以根據我所拆的4個主題點,每天共讀一部分。建議今日閱讀完第45-51章第556—672頁。第四個主題:為什麼好女人都愛渣男?現在,如果有這麼兩個男人,讓你從中選擇一位作為終身伴侶。
  • 慕課推薦 | 《理智與情感》的生活智慧 主講人:梁曉暉
    在這裡,我們向國關人隆重推薦一門優秀的網上課程——《〈理智與情感〉的生活智慧》,擔綱主講的正是我們人見人愛的「曉暉姐姐」!!!介紹了這麼多,我們是不是對這位英倫才女肅然起敬呢?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奧斯汀,想讀奧斯汀作品,又該從何入手?這就是「曉暉姐姐」的專業領域啦!
  • 聖誕節遇上變異病毒 英國人糾結「理智與情感」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全球熱點)聖誕節遇上變異病毒 英國人糾結「理智與情感」新華社記者聖誕節即將到來,原本打算與親友團聚的英國民眾內心卻五味雜陳。還能不能聚、怎麼聚,都成為「理智與情感」的糾結——情感上,在經歷了艱難一年後,民眾與親友團聚的需求更迫切;但理智上,疫情如此嚴峻,節日聚會增加傳染風險。英國首相詹森19日承認這是一個「棘手選擇」,但他強調政府「別無選擇」,英國民眾「無法按原計劃過聖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