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最好的愛情是理智與情感的完美統一!

2021-01-10 萌羊駝娛樂

導語:對最好的愛情,每個人都心生嚮往,可是因為性格觀念等各種方面的原因,有些人壓抑自己的情感,過分理智,導致她可能錯過愛情,有些人放棄理智,過分的追逐情感,最終導致傷痕累累,其實,理智與情感是缺一不可的,最好的愛情是理智與情感的完美統一。

《理智與情感》裡的達什伍德家的兩姐妹大姐埃莉諾和妹妹瑪麗安一個深掩情感把理智推向極致,一個把轟轟烈烈的感情凌駕於理智之上,她們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感情經歷,可以給我們不少啟發,讓我們在她們的故事裡,尋找一下自己的答案吧。

埃莉諾的感情經歷

埃莉諾是個性格內向心思縝密的女孩子,她深知遺產法規定家產只傳男不傳女的深刻現實,因自己窘迫的處境陷入深深的自卑。同時,她又是十分堅強的,比起思維簡單養尊處優的母親,她更像是一家之主,她精打細算,使艱難的生活可以維繫,她辛苦操持整個家庭的家務,還為妹妹瑪麗安的感情憂心憂慮。家庭的重擔,更讓埃莉諾變得理智謹慎。

面對英俊帥氣又和她有共同語言的愛德華時,不用想也知道,埃莉諾的心裡肯定是無比欣喜的,可她的矜持不允許她有神色上的表露,她的臉上看起來毫無波瀾,她的自卑更是挾制住了她的情感。面對愛德華向她表露和她有共同的生活憧憬時,她不動聲色地說道:「我跟你不同,你家財萬貫,而我只是個身無分文的窮丫頭。」這一句話就把愛德華推到了千裡之外。總總冷淡跡象,讓愛德華以為埃莉諾對他只是普通友誼,沒有愛慕之情。

在愛德華被母親逼著離去之時,全家都力邀愛德華去她們將來的小房子做客,埃莉諾面上還是淡淡的,仿佛她毫不在意,她心裡的迫切之情,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吧。

當埃莉諾從史小姐口中得知她與愛德華私自訂婚5年時,想必她一定是撕心裂肺的,痛得不可言說,可她還是不動聲色的聽她講完,還自覺為她保守秘密。冷靜到近乎冷酷,讓人覺得她可敬,同時又有些可悲。

埃莉諾心裡默默等了很久的愛德華終於來看她了,戲劇性的是史小姐恰巧也在,愛德華還沒來得及表露心跡,埃莉諾就把他推向了史小姐,導致愛德華陷入尷尬急於告辭。

埃莉諾做得自然也沒錯,她不想讓自己不體面的三角戀中,不問緣由就直接退出,這種潔身自好和成全別人的大無畏精神十分偉大,但她是可以在當事人都在的情況下,問清楚這件事的,但她的精神潔癖不允許她這樣做。

在上校好心為愛德華提供教區職務時,埃莉諾友好又和善的為愛德華和史小姐解決生計問題,她真的是大愛啊,這自然讓愛德華心生感激,但也更讓他誤以為埃莉諾對他只是友誼而已。

在要是在生活中一般都沒有反轉了,大概率的會一錯到底,但簡奧斯丁又給了他們轉機。

史小姐意外的愛上了愛德華的弟弟,和他弟弟結婚了。

這讓愛德華自然而然地重歸單身,和埃莉諾有了機會,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像埃莉諾表白,埃莉諾的理智才一下決堤了,崩潰大哭,把她壓抑許久的感情徹底釋放出來。

如果她這時還是堅持理智,不動聲色,那他們才真的會永遠錯過。

後面的反轉是簡奧斯丁好心給出的完美結局,這在生活中一般很少會有後面的反轉的,即使有,也是在很曲折甚至是很多年之後。所以女孩子還是不要過分矜持,在男生有表示時,稍作回應,既不過火,也不至於錯過。

瑪麗安的感情經歷

妹妹瑪麗安性格開朗活潑,天真爛漫,喜怒皆形於色。家庭的重擔有姐姐埃莉諾撐著,她又有媽媽寵著,自然不知愁滋味,一心嚮往轟轟烈烈,天雷勾地火的愛情故事。

面對成熟穩重,對她一見傾心的布蘭登上校,瑪麗安的內心是拒絕的,原因是布蘭登的年齡比她太大多,人也不夠高大帥氣,不符合她對浪漫愛情的嚮往。

高大帥氣又風趣幽默的威洛比一經出現就打動了瑪麗安的芳心,他在大雨中把腳踝受傷的瑪麗安抱回,出場方式就滿足了瑪麗安對於浪漫愛情的嚮往。

久經情場的威洛比又十分會討女孩子歡心,他和瑪麗安舉止親暱,讓所有人都覺得他們倆要結婚了。埃莉諾怕妹妹受到感情的傷害好心提醒,瑪麗安卻絲毫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

威洛比突然離開,瑪麗安魂不守舍,去倫敦後,她千方百計打聽威洛比的下落,一封一封的給他寫信,像他表露心跡。可是威洛比沒有給任何的回信。在一次舞會上,瑪麗安碰到了威洛比,大老遠的喊他向他跑過去,威洛比卻冷冷地回應。

在瑪麗安離開後,女伴問他那個女孩是誰?他回復」是鄉下來的"。真的是讓聞者傷心啊!

就這,明知威洛比已經情歸別處,瑪麗安還是不死心,繼續寫信給他,可他的回覆卻是他只當瑪麗安是朋友,如果讓瑪麗安誤會了向她道歉。一番痴心終究是錯付了,瑪麗安痛不欲生。

威洛比終究為了金錢迎娶了有錢人家的女兒。受不了打擊的瑪麗安在淋了一場大雨後,暈倒了,被上校找到抱回,這次生病讓瑪麗安差點丟了性命,但也讓她有了一些理智,感念起了上校的好。

瑪麗安對上校漸生好感,上校苦尋很久,送了她一架鋼琴,她自然心生喜悅,但在家人讚揚上校對她的傾心時,她有了收斂,不再是張牙舞爪的開心,而是淡淡地說:「是送給大家的。」瑪麗安也終於做到了理智與情感的統一,最終獲得了幸福。

現實中,像瑪麗安這種曾經選錯,還有真愛等在原地的,有一些,但更多的是追悔莫及。希望大家在戀愛的岔路口,追尋情感的同時可以保持一些理智,那樣更可能幸福,你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理智與情感》:曲折的情感,理智定向幸福
    文/寶芬妮 《 情感的寶典》寶芬妮觀點:名劇名著裡的愛情是人類共有的財富,那些基於善良的本性,展現真善美的經典愛情給予我們指引。經典的情感體驗在於名著名劇。讀書觀劇時刻,汲取人類共同的幸福快樂營養。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是她第一部作品。人們喜愛奧斯汀的作品,歷經百年而不衰,就是彰顯了經典的魅力。
  • 《理智與情感》:愛情固然美好,但需要理智控制
    《理智與情感》:愛情固然美好,但需要理智控制《理智與情感》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創作的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英國鄉紳家庭中的兩姐妹埃莉諾和瑪麗安兩姐妹面對感情的不同態度以及作出的不同反應。作者以兩位女主人公的婚事風波為主線,通過理智與情感的對比,表現了道德與行為的規範問題。
  • 《理智與情感》——聰明的人從不在理智與情感之間做選擇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愛情是一個較為永恆的話題。我們面對愛情時,是拋卻理智,全心全意地按自己的心意所為?還是用理智壓制著內心的情感,即使愛到肝腸寸斷也能夠微笑著面對所有關於愛人的一切?在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一書中,為我們講述了兩姐妹的愛情故事。
  • 周末電影推薦|《理智與情感》
    周末電影推薦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日趨疏離和淡化。
  • 回看《理智與情感》:好的愛情,一定需要理智去平衡情感
    睡前閒來無事,二刷了李安導演執導的《理智與情感》這部電影。 該影片改編自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主演由詹姆斯·弗雷特、哈裡特·沃特爾、 凱特·溫絲萊特、艾倫·裡克曼等人。 都是大咖級演員。 其中演員凱特•溫絲萊特是電影《坦泰尼克號》裡的女主露絲。
  • 《理智與情感》愛情是一種折磨人的感情,從理智來講它是一種考驗
    《理智與情感》愛情是一種折磨人的感情,從理智來講它是一種考驗文/南瓜閱讀薈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於斯蒂文頓鄉一教區牧師家庭。受到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丁一家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
  • 理智是真理智,情感能有多少——簡奧斯汀和《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英文版理智是真理智,情感能有多少——簡奧斯汀和《理智與情感》1794年,簡奧斯汀寫成了《理智與情感》一書,但是直到1811年才有機會出版。在《理智與情感》中,姐姐埃莉諾理智、穩重,妹妹瑪麗安則率性而為。理智的,因為過於克制而差點錯過自己的幸福;無視社會規範而任性追求所愛的,不用說,撞得頭破血流。然而,道路是曲折的,方向是明確的,最後作者安排她們殊途同歸,都嫁給了有錢人,終身有靠。在我看來,這樣的結尾就是個敗筆,誠然,作者寫的其實是自己和類似自己的女性的命運,自然希望她們有一個皆大歡喜結局。
  • 我們的理智與情感
    你可能理解對方的好意,但你的情緒卻無法馬上好轉,這樣可能會讓你新增一個憂慮,「我是不是不應該這樣子」,「我是不是太不理智了",「我是不是太不堅強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我們的理智與情感」,更貼近地了解自己。心靈故事情感被理解後的「壞」學生心理輔導老師楊老師坐在羅文旁邊輕聲說。羅文並不理會,仍舊雙手抱頭。
  • 從故事主題到影像風格,看李安的《理智與情感》
    因此,在現代的觀賞視角之下,影片不僅用精美的影像傳達了簡·奧斯汀文本的豐富寓意:「理智」與「情感」二元矛盾結構下對女性愛情婚姻情感訴求的探索,更是導演李安、主演艾瑪·湯普森(也是本片從小說到劇本的改編者)、凱特·溫斯萊特的電影之路的一次裡程碑之作。
  • 今日電影|理智與情感
    《理智與情感》,由李安導演執導,1995年在美國上映,該片在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以及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等8項提名影片主要講述一個英國諾蘭莊園主去世後,由於遺產法規定家產只傳男不傳女,所有財產都被同父異母的兒子約翰所繼承,而莊園主的另外三個女兒和妻子卻只能得到很少的一點生活資助
  • 我們的理智,能戰勝情感嗎?
    當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個理性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任何情感都不會衝破理性的束縛,讓我們作出不理智的行為。然而,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事實是,在我們冷靜地認為自己擁有理智之前,就已經有一種冷靜、平靜的情感充斥在我們心中。 情感,其實是先於理智的。…………人類,是一個神奇的物種。億萬年的進化,賦予了人類很多的東西。
  • 理智面前,情感為何總是勝出?
    比如今天想跟大家討論的問題,理智面前,情感為何總是勝出?答案原來如此簡單—— 創傷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右腦被激活了,於是創傷總是混雜著情緒存在的。而左腦是負責理智的,那創傷發生的時候它幹嘛去了?它被凍住了,表現在我們的身上,就是我們說不了話了。
  • 《亂雲》理智與情感
        處於弱勢中的女人與糾結的男人,這是一個有關理智與情感的故事。丈夫即將調任美國,而她也恰好身懷六甲,仿佛就都能看到幸福生活在前方招手示意。可是因為一場意外,她的幸福生活就此戛然而止,胎死腹中。丈夫沒有了,孩子也不能要了,一個女人的幸福生活就此消逝,等待她的將是無盡的煎熬。
  • 一起看電影|李安《理智與情感》
    李安 理智與情感 ⏰時間:07/25(周六)19:30-21:30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語言: 英語 / 法語上映日期: 1995-12-04(加州首映) / 1996-01-26(美國)片長: 136分鐘又名: 理性與感性IMDb連結: tt0114388老莊園主去世後,可憐的母女四人被長子逐出了莊園。
  • 《猩球崛起3》:理智與情感,沒有輸贏只有平衡
    每個人都知道,對待憎恨的最好方法不是暴力,治癒創傷的最好方式也不是復仇。可是,真正經歷過創傷的人會知道,在那一刻我們會失去理智,忽略掉其他所有情感,忘記過去和將來,只想不顧一切去發洩憤怒。正是這些情感,最終讓凱撒恢復理智,也挽回執迷不悟的同伴,找到自己活下去的意義。對於那些從想要創傷中復原的人來說,不怕失去理智,就怕無法完成對自己的接納,一直處於理智與情感的較量中,既無法釋放心裡的憤怒,又只能拒絕情感的靠近。
  • 故事篇|《理智與情感》:李安用東方手法來講述西方的愛情悲喜劇
    豆瓣8.3分,獲得第68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同時提名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等8項視覺獎,李安第一部英語電影《理智與情感》(1995年)可謂是大獲成功。1.半是海水半是火焰的二姝對立片名《理智與情感》對應的是姐姐埃莉諾和妹妹瑪麗安。雖是同母所生的,但是兩人性格迥然不同。姐姐生性沉穩,遇事波瀾不驚,妹妹則是活潑熱情,像個小太陽一樣照耀周圍人。
  • 《理智與情感》:選老公就像買房,稍有不慎將付出巨大代價
    致女子:當你不顧一切要嫁給那個愛你但已經訂婚的男人時,你就失去了理智;致父母:當你們支持女兒嫁給嫌她窮的男人時,你們一家就喪失了情感。《理智與情感》是簡·奧斯汀的第一部小說,它描繪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社會的婚姻觀與愛情觀。
  • 年少《傲慢與偏見》 長大《理智與情感》
    P&P告訴我們,愛情可以改變一個人。求婚失敗的D先生不僅沒有認為E小姐腦子不清楚,還搖身一變成了暖男,對人從傲慢到謙卑,極盡照顧討好之能事。如果說E小姐見此對他心生好感很自然,畢竟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都不太能討厭喜歡自己的人(何況是D先生!),但是D先生的轉變之迅猛卻是難度極大的,這是小說的另一重童話色彩。畢竟活了幾十年,面部肌肉都僵了,說調動就調動,這得多麼天賦異稟。
  • 《理智與情感》是英國的林黛玉和薛寶釵的翻版,愛情無國界
    看過李安1995年導演的《理智與情感》,結合他在自己自傳敘述拍攝該片的經歷,原來電影藝術真的無國界。比較李安導演的英文電影《理智與情感》兩姐妹,和古典文學名著《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是知己之間的精神共鳴,林黛玉的小性子,多愁傷感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折磨死人,但正是這種不顧一切的感性,才讓人感覺愛情的美好。
  • 《理智與情感》‖年輕時可以是埃莉諾,長大後也可以是瑪麗安
    長篇小說《理智與情感》中,瑪麗安是一個熱情浪漫的少女,感性居多,不會隱藏自己的感情,遇見了就全身心的投入。可惜,她在沒有完全認清一個人的時候,把心交給了渣男。瑪麗安對威樂比的愛情,正是簡奧斯汀本人理想的寫照:生活應該充滿激情、詩意和歡笑,女人應該是因為愛情而結婚。但有部分人認為愛情和婚姻是兩個不同的問題,的確,不少人走進婚姻並不是因為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