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正一道士可以吃葷娶老婆,但絕不會吃四種東西!

2021-02-15 道家修行圈
最近很多道友福主問貧道,道長你們可以吃葷麼,貧道不一一解答了,除了以下幾種葷腥沾不得,比如靈龜,靈蛇,白狐一些有靈性的動物也是沾不得的,不止道士,普通人居士都應該避而遠之。

很多人對宗教的第一印象有三:神秘、吃素、戒色。而吃素最開始並不在道教的規矩中,後世全真演化之後,重陽真人認為吃肉是開了殺戒,屠殺生靈,於是就下令全真教派改吃素齋飯,不食葷腥。但是其他派系的道教仍然可以吃葷,跟佛教截然不同。

一個真正的道士可以吃葷,可以成家,但他絕不會吃四種東西,即是:牛、狗、大雁和黑魚。知道為什麼嗎?

牛乃道家聖物,天下人的根本

道祖老子的坐騎就是青牛,當年老子騎著青牛西出函谷,尹喜真人當時為官強留老子著書,於是留下了《道德經》。而《道德經》中說牛羊吃草,純善之物。牛,一輩子吃的都是草,辛苦勞作,普濟眾生,牛對人來說太重要了(農耕時代)。所以,道家的祖師們嚴令弟子吃牛。牛代表著善良和勤勞!

狗乃至忠至善,人的朋友

古話說得好「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窮」,狗不管你是否貧窮富貴,一旦跟著你,就會終其一生,為你效勞。純陽真人當年度化世人的時候即是被狗咬也不會去懲罰它,後世才有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所以,道教禁止吃狗肉。

大雁是堅貞,矢志不渝

大雁都是成雙出入,一夫一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則是守貞到最後,比人情的感情還要堅貞,世人無法做到的事,大雁可以。雌雁產卵之時,雄雁在一旁守候,如遇天敵,奮身反抗。失偶孤雁,終生獨居,處境悽涼,矢志不渝,不再婚。道教是一個最人性的宗教,為度化世人,道教不食鴻雁,因其貞。

黑魚是孝魚,故而不食

道教敬畏天地,也尊重人倫。非常重視孝道,相傳:烏魚一到產卵期,兩眼昏花,什麼也看不見,只待餓死升天,烏魚崽最有孝心,寧可自己遊入母嘴,給娘充飢,也不能讓娘餓死,精神可貴可佳,吃不得。古人一般都不食烏魚,捉到即放之。道教不食烏魚,因其孝。

所以,一個真正的修道的道士是絕不會吃這四種東西,他可以吃葷腥,但不會吃以上的四類生靈!

何謂「忠孝」?自古以「忠」、「孝」為尊。

書云:「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身於天地之間。否則身雖在世,其心已死,是謂偷生。」這是教育我們要忠於國家,忠於家庭,不做有損其利益的任何事。

同時,我們還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珍惜親情,方可做謙謙君子,磊落男兒。記得範曾說過:「身為男兒,一生之中可哭兩次----國之將亡,痛哭於祖廟之外;母之將死,痛哭於帳幃之前。」

「節」指的是節氣、名節、操守、節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講氣節、重操守、重名節、軟利慾,歷經千百年的錘鍊和發展,熔鑄成為不圖名利、公正無私的高尚品質,克己為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支柱和一個人永葆錚錚鐵骨的人格追求。

就我們自身而言,我們都應當時刻保持克勤克儉、艱苦奮鬥的政治節氣,培養嚴於律己、廉潔奉公的優秀操守,樹立愛崗敬業、踏實工作的職業道德風範,節制自己,真正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半夜敲門心不驚」。從這方面來說,這又何其不是一個長生養生的獨門秘訣呢?

「義」指的是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

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

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

「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我們也非常需要人們之間兼相愛,交相利,大家都互敬互愛,互利互助的,幫助弱勢群體、扶危濟困,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道教千百年來為之踐行的修煉功德。吾等常人如若也能如此遵循大義、正義和公道,不損害和出賣別人尤其是朋友來換取自己的利益,尊敬老人,關愛弱小,和睦相處,心胸開闊,難道不也能活到百餘歲?

道教雖然並不嚴格戒酒,但是堅決反對酗酒。道教重要經典《太平經·丁部》對酗酒的害處有專門論述:

「蓋無故發民令作酒,損廢五穀」,「念四海之內,有幾何市,一月之間,消五穀數億萬鬥制」。

「凡人一飲酒令醉,狂脈便作」,「傷損陽精」,「或緣高墜,或為車馬所克賊」。

酒醉之後「買賣失職」,「或早到市,反宜乃歸」。

因酗酒「或孤獨因以絕嗣,或結怨父母置害,或流災子孫」。

酒醉之後,「或為奸人所得」,「縣官長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動皇靈,使陰陽四時五行之氣乖錯,復旱(幹)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氣逆行」。

總之,酗酒的害處是很多的,「推酒之害萬端,不可勝記。」鑑於此,該經還規定了對酗酒者的懲罰辦法是鞭笞和貶降:「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謂吏民言:從今已往,敢有市無故飲一鬥者,笞三十,謫三日;飲二鬥者,笞六十,謫六日;飲三鬥者,笞九十,謫九日。各隨其酒斛為謫。」

免責聲明:

圖文源於網絡公開內容,僅為公益分享、交流、參考之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文章僅為作者觀點。圖/文/音頻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本平臺對文章內容保持中立!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聯繫,我們將及時妥善處理!

道家修行圈旨在以了悟大道為本,與大家共同探索參悟本源智慧!心無界集百家之長,不定期推送相關內容!啟示喚醒有緣覺者,超越認知局限,提升生命內在自由度與自然萬物和諧統一!

洗靈歸正  純心真性

相關焦點

  • 道教飲食:全真道士常年食素,利於健康;正一道士卻可飲酒吃肉
    在道教的文化之中,他們的日常飲食與修煉有著密切的關係,吃與不吃都要合乎教義、戒律和養生之要。但也絕非所有的道士在日常飲食上都一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飲食上的區別,前者食素,後者飲酒吃肉。
  • 正一派道士為什麼容易單身
    因此,道士岀家修道者皆不改其姓也。  至於道士是否能結婚,則要依按派別而定。在道教中,不同的派別有著不同的要求,道士在法職中分不同的層次,其身處於不同層次中,要求也各有不同。就整體而言,道教中的正一派道士,絕大多數是結婚立室的,儘管住觀道士稱之為岀家,但也是成家立室的。
  • 玉帝老婆不是王母娘娘,玉帝老婆到底是誰?
    在大部分神話體系中都存在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天地人三界主宰的「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簡稱玉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而關於玉帝的老婆也是眾說紛紜,具體的有四種說法。其第二種說法是「后土娘娘」中國自古就有皇天后土說法,無可厚非的被人們認為是玉帝的老婆,而后土娘娘也是掌管大地的神仙,所謂天父地母也是由此而來。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這算不算屬於異地戀呢?
  • 一萬字詳解:正一道士授籙那些事兒
    正一弟子所授籙,是代天在人間行法。授籙後,所分撥的法力主要來源於雷霆都省、雷霆玄省、雷霆泰省的天庭權力,是借用老祖天師張道陵為首的祖師爺的法權。這樣的法權神威,在當代如只靠個人持齋修持所獲的法力,是與之不能相提並論的。正一弟子授籙後更需努力修行,為國、為民多做貢獻,其理也在此,絕不能虛耗祖師爺的力量。
  • 都知道和尚道士不吃葷,其中原因你了解嗎?不是不殺生這麼簡單!
    這三種宗教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能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西亞和北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但是,在我國香火最好的兩個宗教就是道教和佛教。在封建的古代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有信奉的教派,人們大多講究迷信,信道教的就相信有神仙保佑,信佛教的則相信有輪迴轉世。
  • 一組百年前道士的實拍老照片:道骨仙風,圖七道士正打坐「入定」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於道教的認識大多來源於影視劇,不過真實的道士與影視劇中表現的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老照片帶著大家看看百年前的道士長什麼樣。這張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道士。道教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興於漢代,到南北朝時期基本完善。在魏晉時期道教分化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間符水道教。
  • 道士結婚,兒子炫富,網友:現實為啥和影視劇差別這麼大?
    而龍虎山、茅山、皂閣山這些以符祿齋醮為主,替人消災祈福、求籤問卜、畫符捉鬼的,就劃歸正一派。像武俠小說裡的丘處機、張三丰都是全真派;而林正英演扮的捉鬼道士,水滸傳裡會用五雷天心正法的公孫勝,則屬於正一派。
  • 正一道派從何而來
    今天由我給大家談一下道教正一派的符籙文化,大家都從影視作品中看到過一些關於道士的形象,尤其是香港著名演員林正英老師,他在影視作品中表演的殭屍道長給我們留下很深刻得印象
  • 鎮江的茅山道士,就是影視劇中驅鬼捉妖道士的原型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劇鬼片,屢有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的茅山道士,這茅山道士與鎮江句容的茅山有何關聯呢?茅山道士,來源道教的「茅山宗」一派。茅山宗是以茅山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別。其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之弟子,稱為茅山道士。茅山位於江蘇省句容、金壇兩市交界處,距南京約60公裡。是江蘇省境內主要山脈之一。
  • 道教正一、全真兩派之區別
    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業、茹葷、飲酒;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齋醮、祈福禳災、降邪驅鬼、超度追薦為主要宗教活動。「正一」寓意「正以治邪,一以統萬」、「真一不二」。接著,正一和全真從皈依以後,區別也就逐漸顯現出來了。我們先說正一。正一在皈依之後,想要更近一步成為道士,就要傳度。祖師設教傳度,必有傳度之秘。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傳度牒文上明確寫道:「凡屬修士,應就祖師名下傳度,用以弘道宣化,濟世利人,皈依行持。」可見傳度之重要。傳度更是自古以來就作為正一派弟子正式入道修行的標誌。傳度之後,方賜三山滴血法名,經文,法器。
  •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一提起道教法術,相信絕大多數的人就兩種反映:一是認為不存在,假的,哪有這麼神的東西?二是認為是邪的、封建迷信的。
  • 什麼是道士?道士有沒有女性,當道士需要出家嗎?
    道士就是指奉道行道的有道之士,或道教的神職人員。據資料記載,道士之名源於古時候的方士,《太霄琅書經》上說:「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說,道士之名,源於他們的行住坐臥,觀念思想,一切唯「道」是從。
  • 道教全真教與正一教的區別
    道士不婚、素食,常住宮觀清修,為出家道士。正一道道教符籙各派的總稱。張陵第三十八代後裔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總領三山(龍虎山、閤皂山、茅山)符籙。2、正一道士食葷髮式隨俗不住宮觀,可以有家室,為在家道士。3、除上殿誦經、作經懺法事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鬍鬚。全真派與正一派在教法與科儀上多已融合。全真派經懺中也用符咒,正一派道士也有的修煉內丹。
  • 65歲寇世勳回應娶3老婆,若生命重新來過,絕不會娶兩個老婆?
    7月22日,65歲的他接受了臺媒的採訪,罕見地回應了「娶3個老婆」的說法。兩位妻子一層樓板之隔從愛情到結婚,本身就是一場耗盡一輩子時間的冒險,而在這場冒險的路上,有人歡喜有人悲傷。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兩個獨立的個體走到一起,組建了一個小家庭,必然會出現各種矛盾的。
  • 65歲寇世勳娶2個老婆38年後直言太累生命若重來絕不會娶兩個
    除了何鴻燊之外,娛樂圈還有一位老戲骨就娶了2個老婆,而且這兩個老婆還和平共處了38年。一個演員娶了兩個老婆,大家肯定很好奇這個人究竟是誰,他為何如此豪橫?結婚後,崔瑤琪非常支持寇世勳的事業,為了讓寇世勳好好工作,回家能有熱乎飯吃,她就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全心全意的照顧家庭。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
  • 道教全真派與正一派有哪些區別?各派修煉有何特點?
    筆者作為其中的一名玩家,玩到了可以建設道觀的級別。知府在得知七叔修道的意願後痛哭流涕,把家裡深藏多年的好酒挖了出來,包括埋藏地底16年的女兒紅。知府感嘆道:「修道以後就不能喝酒了,你我兄弟一場,今晚我陪你喝個夠」。知府驚訝:「你……是入了個假的道觀嗎?你要是犯了罪,我第一個拿你!」遊戲通過詼諧幽默的方式,讓玩家了解了道教正一派的一些規矩。可正一派與道教另一大派別——全真派有何區別?
  • 真正的茅山道士,其實不止會驅鬼捉妖,他們還有更厲害的角色!
    新創建的支派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以上清派的本脈作為依託,仍然大力發揚,有的則劍走偏鋒,甚至和其他的派系乃至民間的法術相融合,有的派系乾脆融入進了佛法,真正做到了佛道不分家的全新境界。到了後來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系發展壯大,上清派走了下坡路,介於此,正一派向上清派伸出了橄欖枝,於是上清派成了正一派的支派。
  • 最不能娶回家的四種女人,第三種就是無底洞
    如果因為娶不到妻子而去選擇一個不靠譜的女人,那給自己後半生帶來的只有痛苦。過來人告訴你,這四種女人絕對不能娶,娶回家就倒黴!娶這樣的女人過門,你會發現日子不是日子,而是煎熬,你沒有辦法改變這樣的女人,因為這就是她的本性,所以不想受苦,這樣的女人少碰。2.虛榮感爆棚的女人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也會很累,你會感覺到她對你只有要求,而缺乏愛情。她跟你結婚,大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錢,你給她錢她就高興,你不給她就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