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獵人》第二季滑坡,成了口水劇和大衛·芬奇的聯名款

2021-01-14 北青藝評


在此之前,如果問問劇迷們今年最期待的美劇是什麼,《心靈獵人》第二季或許是最沒有爭議的一部,大衛·芬奇擔綱導演之一,兩年前第一季驚豔開場奠定下的神劇基礎,有什麼理由不被期待呢?果不其然,剛一上線,這部劇就被吹爆了。但實際上,這接棒的第二季真的沒有那麼優質,奈何環繞它的光環太耀眼,以至於很少有人願意真的去凝視它的核心。《心靈獵人》第二季的故事接續前一季的困境開場,FBI地下室裡那幾個不被人待見的研究者在歷經內部調查之後,迎來新的轉機、新的領導以及新的案子。也像上一季一樣,它保持著一條引而不發的暗線,與作為故事主體的明線交相輝映,這樣的敘述方式成就了第一季,但卻拖累的第二季。
那條暗線所釀造出的綿長的懸疑、冰冷和扭曲的氛圍是這部劇區別於其他罪案劇的基礎,它像霧氣般彌散在整個故事上空,讓一切處於一種不穩定結構和不協調音調之中。它是這部劇最顯著的籤名。而第二季中,這個暗線和明線的關係變得不再那麼「有機」,有些撕裂,有些做作,像擺在表面上的裝飾物,每一次都潦草地交代一下之後,急火火地轉而去敘述那個主線故事。第二季的主線聚焦在著名的亞特蘭大兒童謀殺案,數年間,年齡從7歲到17歲不等的孩子們被殘忍殺害,拋屍荒野,受害者都是黑人。雖然死因各不相同,但大多數受害者是被勒死或窒息而死。FBI的霍頓·福特和比爾·坦奇繼續帶領少數幾個同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分析這樁懸案。其實,《心靈獵人》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罪案劇。傳統罪案劇最主要的目的和驅動力是追尋兇手,而《心靈獵人》顯然志不在此,相對於兇手是誰,它更關注深層動機,抓住一個人不是目的而是過程,分析出犯案的心理原型才是終點。所以,它更像一部心理劇,那種獨特的腔調,慢熱的節奏,遠比那些高歌猛進的破案故事更有趣。相較而言,其他罪案劇要依靠「行動」推動情節,回應懸念,但《心靈獵人》一直依賴對話,因此,這部劇顯得異常靜態,從寫作本身而言,它是對這種類型的「反動」,大量的綿密對話,少有的人物行動很難讓故事流動起來,但大衛·芬奇用講究的光影、壓暗的色調把這種講述方式的弊端徹底變成了風格,他讓這種滯重和黏稠本身產生了質感。而到了第二季,這種風格的形式還在,但精髓卻難以為繼了。簡單粗暴地總結,《心靈獵人》第一季講述的是「連環殺手被定義的一瞬」,它在講述一個歷史性概念從無到有的獨特時段,一個不被人理解甚至廣被奚落的小組,如何一窮二白開創歷史,這其中有看似平靜實則驚心動魄的一切,有與體制慣性的衝突,有和文化壓力的對抗,所以,它看起來緩和,但實際上激越,而第二季,則在講述這個小組當一切走上正軌之後的擴張。一個新領導替換了老領導,給予了這個小組更多的資源、支持,從逼仄的地下室準備搬遷到寬大的辦公室,準許他們配備人力,可以正大光明地出差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在辦其他事項之餘偷偷摸摸地從事自己的訪談和研究。你看,這個故事主人公自身的衝突變弱了,所以,它開始明顯地向普通罪案劇的風格轉向,但是它又缺乏那些罪案劇原本該有的動作和快節奏,結果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像一個人穿著一身個性十足的衣服,卻有著不相匹配的表情。《心靈獵人》在第一季中著力於塑造和描摹人物,無論是作為主角的霍頓·福特、比爾·坦奇還是那些他們去做採訪的連環殺人狂,每一個人物都下足了功夫,而第二季中的獄中採訪卻看起來像是為了保持風格的裝飾或者為了給主線故事斷句而進行的穿插。上一季中,在獄中的殺手有著扭曲而古怪的魅力,FBI的霍頓·福特有著執拗而執著的魅力,他們互相角力,形成了難以名狀的力道。現在,這種感受消失了。某種程度上說,第一季展現一種對抗,第二季展現一種合作,無論FBI這個小組內部本身,還是他們與外部之間,都是如此。合作遠不如對抗好看。所以,在有的時候,《心靈獵人》第二季更像《CSI》或者《尋人密探組》那些質地尚可的口水劇與大衛·芬奇合作出版的聯名款,有樣兒卻不走心。
在上一季中,《心靈獵人》一直在暗地裡描述那些被罪案篡改的人,無論是變態殺人狂還是警探自己,典型的凝視深淵被深淵回望的故事,男主角霍頓·福特著魔一般投入那些罪案研究,有時甚至恍惚地與他研究的殺手置換了內心,那些被黑暗覆蓋,被毒液侵蝕的偶然時刻是這個故事最迷人的瞬間。但這一季裡,人們都顯得非常超脫,非常職業,撲上去破案,抽身回來生活。如此而已。界限分明,曖昧消失,意味也就不再深長。其實,但凡有野心的罪案故事,說到底都在描寫凝視者和深淵的關係,那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追緝:炸彈客》,比如《真探》,比如《博斯》,黑暗對一個人的吞噬和他的自我掙扎遠比罪案驚心動魄,原本,《心靈獵人》應該在第二季中延續這一切,但結果卻不見蹤影。大衛·芬奇畢竟是高手,他調動各種機位、變換各種構圖,讓一切從外表去看仍然像極了上一季,但一切不過徒有其表,高手攢局無論如何也都能弄得有模有樣,但目前,它也就停留在有模有樣罷了。

本文系獨家原創內容,作者:楊時暘  編輯:羅皓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匿名評論|脫掉舞鞋的嚴歌苓為什麼沒有變得更自由


林克歡先生悼童道明先生:輕若鵝毛的微笑


神劇紛紛崩盤,使女也不例外:虛構的花園裡,蟾蜍在逐漸失真


賈樟柯開拍《一個村莊的文學》,餘華、賈平凹等友情出演


《痛苦與榮耀》:阿莫多瓦的「精神自傳」



相關焦點

  • 劇訊| Netflix續訂《怪奇物語》第三季 大衛·芬奇《心靈獵人》獲...
    Netflix續訂《怪奇物語》第三季近日,Netflix官宣將為美劇《怪奇物語》續訂第三季。該劇在10月底播出了第二季內容,研究公司尼爾森發表了《怪奇物語2》的收視率數據,《怪奇物語2》上線3天內,觀看人數達到1580萬。
  • 這部電影版「心靈獵人」,讓你見識大衛·芬奇的懸疑與恐懼
    最近,大衛·芬奇的美劇《心靈獵人》(Mindhunter)太熱了。反類型,多線敘事,慢節奏的《心靈獵人》體現了美國影視劇製作的最高水準。看《心靈獵人》的時候,你其實在「看」自己。片名中的「獵人」極具隱喻性,其並非單向度的抓捕或逃竄,而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即所謂的正義一方可能也同時被邪惡的一方所感染。
  • 這部劇從頭到尾散發著大衛·芬奇的味道
    這部致敬科恩兄弟同名電影的劇集,完全繼承了「科恩式黑色幽默」——第一季非常驚豔,第二季比第一季還有意思,第三季不好說,玩得有點走火入魔了。現在,又來了一部,同樣是犯罪題材,奈飛剛剛上線的《心靈獵人》。奈飛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推出的作品都是一次性放出整季內容,花一個晚上就能看完,很過癮。
  • 劇訊丨艾倫·佩吉主演Netflix漫改劇《傘學院》 大衛·芬奇《心靈...
    艾倫·佩吉主演Netflix漫改劇《傘學院》 湯姆·霍珀等多位新人加盟《傘學院》漫畫由彼得·霍爾執導的Netflix漫改新劇《傘學院》此前已敲定女主角為艾倫·佩吉,2日消息,曾出演過《權力的遊戲》和《黑帆》的湯姆·霍珀也將加盟此劇。
  • 八月必看美劇,必須是《心靈獵人》第二季!
    剛剛刷完了火爆朋友圈的《全裸導演》,又來了一個好消息,睽違兩年之久的《心靈獵人》第二季在上周五Netflix上線,並且9集全部釋出,開心!而《心靈獵人》,是他2017年起打造的Netflix原創系列。比起追蹤一個犯罪事件,探討罪犯的殺人動機這種逆向操作,反而更具深意和探討的必要。如美劇《犯罪心理》和國內的《心理罪》,都是通過對兇手的心理畫像來鎖定目標,通過細節來確定兇手。在介紹第二季劇情之前,先容小編帶領大家回憶一下系列中的關鍵人物「鐵三角」。
  • 都在狂追美劇《心靈獵人》,但沒幾人知道:大衛·芬奇從小活在連環殺手陰影下
    《心靈獵人 Mindhunter》第一季這幾天由NETFLIX放出後,成了美劇迷熱捧的對象。這部劇的一大亮點就是導演——大衛·芬奇。儘管芬奇本人只導演了前兩集和最後兩集,但顯然他仍是整部劇的基調確定者,這部貼著芬奇標籤的懸疑犯罪劇,雖然沒有大腕擔綱主演,撲面而來的仍是十足的電影質感。
  • 《心靈獵人》或已完結?
    近日,據外媒報導,大衛·芬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及「《心靈獵人》是否已經結束了」時表示:「我覺得或許是吧。聽著,對於這部劇的收視率而言,這是一部昂貴的劇。我們先前討論著『完成《曼克》之後,再走著瞧』。但我真的覺得,我沒法以少於第二季(的成本)去拍攝下一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必須要現實地看待投資必須要與收視率相匹配的道理。」
  • 大衛·芬奇新作狠狠打臉那些「天才」破案劇
    現在,大衛·芬奇將FBI調查支援科的起源故事拍成了劇集《心靈獵人》,合作的平臺依然是他的老東家Netflix。這部劇的製作水準和創新精神,在第一季播出後就口碑炸裂。如今第二季已經在Netflix上線。犯罪題材故事在大衛·芬奇主攻電影的時期,一直是他的強項:從《七宗罪》將宗教誡言與犯罪手法的結合,到《十二宮》中變幻莫測的連環殺手,再到《消失的愛人》將婚姻關係嫁接到犯罪故事框架中拷問。
  • 苦等三年,大衛·芬奇的新劇你不追?
    不過在《消失的愛人》之後,大衛·芬奇的幾個新項目一直不是很順,也讓這麼一個人氣導演,拖了好幾年沒有新作推出。一直到剛剛播出的這套《心靈獵人》,我們,終於又可以看到大衛·芬奇導演的新片了。而這次的《心靈獵人》,芬奇可是以導演的身份拍了4集,該劇的前兩集和最後兩集,都由大衛·芬奇親自執導,重視程度遠超《紙牌屋》。
  • 《心靈獵人 第二季》超棒的
    [cp]#好萊塢電影[超話]#終於追完了這部犯罪劇情美劇:《心靈獵人》第一季和第二季,還是蠻不錯的,只是第二季結局涉嫌強行政治正確,雙男主劇還是要比單男主劇有意思,期待第三季的歸來!這部劇跳脫了傳統犯罪片從作案過程和案發現場的分析,而是更多地從罪犯的心理動機和性格特徵著手,分析變態連環殺手的人格缺陷和心理陰影,從心理學和社會學雙向研究,構建起一整套行為科學理論,指導破獲現實中的兇殺案,並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理論體系!
  • 網飛籤下了大衛·芬奇!新片即將上線,網友:給我回去拍心靈獵人
    很多網友對籤約事件本身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反而在評論區催起了大衛·芬奇的其他作品。諸如"你給我回去拍《心靈獵人》"和"《心靈獵人》第三季能不能趕上這四年合約"以及"想看龍紋身續集"等或直接或委婉的評論層出不窮。
  • 《心靈獵人》:大衛·芬奇說,你和變態殺手的區別,並不大!
    拍了《七宗罪》《搏擊俱樂部》《龍文身的女孩》和《消失的愛人》等一大批奧斯卡級電影的大衛·芬奇,好些年前就說過好萊塢最好的劇本早已經不在電影界,而是在電視界。他在執導電影之外,也身體力行地投身美劇界,再執導了好幾集《紙牌屋》之後,他最新的美劇作品是前不久播出的網劇《心靈獵人》。
  • 熱播劇《心靈獵人》第二季首播日揭曉
    昨日Netflix官方公布了熱播劇《心靈獵人》(Mindhunter)第二季開播日期為8月16日,該劇第一季於2017年10月播出
  • 大衛·芬奇官宣:《心靈獵人》暫時完結擱置,只因劇集成本太高
    在美劇的影史上,有很多非常精彩的高分偵探類劇集,而顯然《心靈獵人》則是劍走偏鋒,走向了一個非常獨立的犯罪類劇集系統。
  • 《心靈獵人》第2季前瞻:「Ed Kemper」回歸與否成疑問
    由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打造的Netflix罪案題材劇目《心靈獵人》(Mindhunter)第2季將於今年回歸,
  • 真正進入神劇,你才能抵達心靈的顫慄
    儘管這樣的打分仍然足以說明《心靈獵人》是近期新劇中的最佳之一,但如此高的跌幅似乎也反映了國內劇迷對第二季的看法存在著較大爭議。 在《心靈獵人》第二季中,亞特蘭大連環案對齊了大衛·芬奇早前拍攝的《十二宮》,多角度運用到了與《十二宮》相同的敘事構思。儘管創作者和觀眾一樣,都無法知曉殺人兇手的真正面目,但兩部作品在竭力逼近真相的真實情境,通過已有的線索去試圖勾勒罪犯的輪廓。
  • 大衛·芬奇新片《曼克》新劇照曝光
    《曼克》以好萊塢傳奇編劇赫爾曼·曼凱維奇創作《公民凱恩》的歷程為藍本,劇本則來自大衛·芬奇已故的父親霍華德·芬奇,是大衛·芬奇想做了很多年的項目。該片是1930年代風格的黑白片,陣容強大,加裡·奧德曼、阿曼達·塞弗裡德、莉莉·柯林斯、塔彭絲·米德爾頓、艾利斯·霍華德等出演。據悉,該片目前定於秋季在Netflix上線。
  • 8月美劇推薦,Netflix《心靈獵人》第二季預告片發布!
    Netflix的《心靈獵人》第二季預告片已經在7月30日正式發布,這預示著大家將會很快看到這部美劇。自2017年《心靈獵人》在Netflix上首播以來,已經過去了快兩年的時間。該劇由大衛·芬奇執導,第一部在網絡流媒體平臺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 Netflix犯罪神劇《心靈獵人》第二季回歸,新變態殺手已上線!
    兩位FBI探員Holden Ford和Bill Tench跟蹤調查,試圖揭開連環殺手心態神秘面紗。《心靈獵人 Mindhunter》《心靈獵人》改編自前FBI行為科學組約翰·E·道格拉斯的同名回憶錄,劇中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案件,都在歷史上真切發生過。
  • 8月流媒體極客片單 | 大衛·芬奇,網紅紀錄片,亞馬遜奇幻大劇...
    大衛·芬奇攜《心靈獵人》第二季回歸,帶我們探尋「真實事件」中那些駭人聽聞的案件,還有那些「傳說中」的連環殺手。想想前不久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就有答案了。我們熟知的美劇《漢尼拔》和《犯罪心理》的角色刻畫都參考了著作《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2017年大衛·芬奇的《心靈獵人》也是如此,這部劇又被傳神的譯作「讀心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