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發生在美國愛荷華州的費爾菲爾德小鎮的一起案件講起,原本寧靜的鄉下小鎮出現了讓世人震驚的變態殺人案。
兩位FBI探員Holden Ford和Bill Tench跟蹤調查,試圖揭開連環殺手心態神秘面紗。
《心靈獵人 Mindhunter》
《心靈獵人》改編自前FBI行為科學組約翰·E·道格拉斯的同名回憶錄,劇中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案件,都在歷史上真切發生過。
《沉默的羔羊》裡的克勞福德,《漢尼拔》裡的格雷厄姆,以及劇中年輕的FBI探員Holden Ford,都是以他為原型。
並將那些震驚世界的連環殺手相對真實地還原在熒幕上,帶著觀眾們一步步探究他們的犯罪心理。
在1977年之前,偵察案件通常以犯罪人的動機、手段和機遇來支撐整個案件的犯罪邏輯。
這一套相對完整的理論與方法,再藉助一些科技手段,破案率還是非常令人滿意,但在1977年之後犯罪動機就變得很難解釋..
案件最先出現的第一位受害者,犯罪動機不是性侵也不是搶劫,但屍體卻被肢解了。
所以,問題就不僅是兇手為何這麼做了,更應該以兇手為何採取這種方式去思考。
FBI的探員Holden Ford、Bill Tench與心理學教授Wendy Carr 三人組建成立了一個FBI行為科學部門,專門研究罪犯們的犯罪心理。
Wendy Carr在現實中也是有原型的, Ann Burgess是那個年代調查局極少數的女性僱員之一,與其他幾位研究人員合著了一本名叫《犯罪分類手冊》的教科書,是進行犯罪分類與調查的聖經。
如果不能了解他們的想法,就無法現他們一步。
於是,Holden和Bill來到監獄中,探訪了四位變態殺人犯。其中,令人影響最深刻的就是殺死自己的母親和祖父母,並將母親的頭砍下高智商殺人犯艾德坎伯。
艾德坎伯從小與母親關係不睦,他的母親脾氣狂暴,經常對他進行語言暴力。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艾德坎伯很快就出現了偏激行為,如虐待小動物、將妹妹的洋娃娃肢解、甚至突然縱火等。
父母離婚之後,他被判給了母親,而母親並沒有因此善待艾德坎伯,反而越發狂躁。
受盡折磨的艾德坎伯想要與父親一起生活,可父親已經再婚,也不願意撫養他,於是將他送往祖父母家。
祖父母對艾德坎伯也不好,15歲的艾德坎伯已經無法控制自己殺人的欲望,他拿起槍射殺了祖母,只為了了解殺人究竟是一種什麼感覺。隨後他害怕祖父生氣,又將祖父殺死。
案件發生後,艾德坎伯被送往精神病院強制治療,在治療期間,他通過病例了解了醫生診斷精神病的標準,以次成功通過監測,被釋放出獄。
出獄後的艾德坎伯在兩年之內共殺害了6名女學生,最小的只有六歲,而且每一次都是在於母親吵架之後進行的。
之後,他又將魔爪伸向了母親,先是那鐵錘錘擊頭部,又將母親的頭砍掉,並對母親的腦袋做出了一些變態的行為。
最讓人可怕的是,這個案件竟然是真實事件,罪犯是出生於加利福尼亞的Edmund Kempe。
在採訪艾德坎伯時,他鎮定冷靜、條理清晰,甚至能夠客觀地進行自我心理分析。
反倒向探員提供了不少犯罪心理的建議,誰也很難將眼前這個相貌平平的人與變態殺人犯聯繫在一起。
《心靈獵人》自2017年播出後便收穫了不錯的口碑,由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執導,整部劇充斥著濃鬱的個人風格。
如果你熟悉大衛·芬奇,你會發現幾乎很難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一抹陽光,陰冷、黑暗、暴力是他的主調。經常留下懸念,讓觀眾自己去思辨。
33歲他的個人經典作《七宗罪》問世,從此名聲大噪,隨後又拍出《搏擊俱樂部》、《十二宮》、《龍紋身的女孩》、《愛,死亡和機器人》等代表作品。
《心靈獵人》是繼美劇《紙牌屋》、電影《消失的愛人》後,大衛•芬奇攜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艾米》的導演阿斯弗•卡迪帕爾,與《狩獵 Jagten》的編劇託比亞斯•林道赫姆,加上Netflix原創製作,一起為觀眾呈現了這樣一部至黑至暗的罪案劇。
《心靈獵人 Mindhunter》第二季已於8月16日回歸!
第二季主演、導演不變,劇情將聚焦80年代轟動全美的亞特蘭大兒童連環謀殺案。
1979年至1981年,罪犯威恩·B·威廉士在亞特蘭大犯下兒童謀殺案,他被指控殺死兩名兒童,可是警察相信他也許至少謀殺了28名兒童,最後他被判處兩個終身監禁。
- End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