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獵人 第二季》水準下滑?不,神劇還是神劇

2020-10-31 劇王

2017年,由大衛·芬奇執導的一部犯罪劇集在Netflix上線。

該劇一經播出,就收穫逆天口碑。

IMDb評分8.6爛番茄新鮮度97%

而時隔兩年後,劇集的第二季正式回歸,同樣獲得了眾多劇迷的好評。

雖然有不少人覺得新一季的故事略顯沉悶、水準有所下滑。

但在阿七看來,它依然十分優秀。

無論是風格化的影像、頗具匠心的臺詞編排,還是入木三分的人性挖掘,都仍然流露出大衛·芬奇式的獨特氣質——

《心靈獵人》第二季

Mindhunter Season

劇集的故事發生在美國1970年代的中後期

當時,由於社會動蕩,導致了一系列犯罪行為和犯罪模式開始發生轉變。

比如,之前的犯罪大多是熟人作案,發生的命案也大多是劫財或情殺。

而在眼下出現的案子中,兇犯的殺人動機則越來越趨於「無理性」。

於是,為了更加詳盡地了解兇犯的心理,FBI行為科學部的兩名探員BillHolden便開始著手和連環殺手的近距離交流。

他們通過收集兇犯資料,和兇犯對談聊天的方式,系統總結出了一套針對罪犯的心理剖析方法,即後來眾所周知的「側寫」(profile,又譯作剖繪)。

在上一季中,Holden面談到了臭名昭著的「女大學生殺手」Edmund Kemper。

在和Edmund的接觸過程中,Holden全方位地了解到一個殺手的心路歷程。

對方悲慘的童年,長期孤獨壓抑的生活,對殺人儀式感的執著追求等,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Holden。

最後,他終於在第一季的結尾全面崩潰。

正如卡爾博士分析的那樣,Holden在和罪犯面談時,由於需要經常「換位思考」,而不可否認地會與之產生共情。

可問題是,「當我們在同情心理變態者時,實際上是在否定自我,我們否認自己對正直和人性的信仰,這會非常危險。」

如果說第一季的聚焦點,更多地放在了Holden在研究連環殺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上。

那麼,第二季則無疑將整個故事框架擴展到了更加寬廣的層面。

多線敘事,更加多樣的人物和案情

當然,始終不變的仍然是探員們馬不停蹄地和一個個「絕世殺手」展開面談。

上一季的Edmund Kemper,和新一季出現的山姆之子、BTK、曼森等人,共同構成了一個令人脊背發涼的「殺人犯宇宙」

埃德蒙·肯珀

山姆之子

BTK

曼森

山姆之子,本名David Berkowitz,是一個用「惡魔」當擋箭牌的連環殺人犯。

他曾在兩年間殺害6人,卻聲稱是被領居家的狗操縱,而那隻狗是「惡魔」的化身。

即使在Holden和面談期間,他還一直大放厥詞。

但當洞悉犯罪心理的Holden找出對方漏洞,並予以戳穿的時候。

對方立刻會心一笑,道出了他真正的殺人動機——

「女孩」「復仇」等潛意識,轉化為了David腦海中的某種「聲音」。

這種「聲音」不僅幫助他「正當化」了心中最想做的事情,同時也驅使著殺戮的完成。

BTK,本名DennisLynn Rader,BTK是他給自己取的外號,意為「捆綁、折磨、殺害」。

他在近20時間內,於堪薩斯州威奇託地區殺害10人,成為當地居民的夢魘。

雖然在新一季中,警方仍未抓捕到BTK,但可以預見他將成為未來幾季的重磅角色之一。

無論是每一集開頭對BTK人物線的鋪墊,還是生還者的描述,BTK似乎都是一個相當紳士的人。

身穿高檔夾克,言辭簡明,作案手法則更是溫和利落。

在某個一閃而過的畫面中,他戴面具的樣子不禁令人細思極恐,關於他的謎團想必之後會一點點解開。

曼森,絕對是本季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

這位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殺人犯,雖然身材矮小,但坐在桌子上,卻儼然是一位威嚴滿滿的「國王」。

他以及由他創建的「曼森家族」,一度令整個美國社會聞風喪膽。

1969年8月到10月期間,「曼森家族」以兩樁殺人案震驚了洛杉磯。

而令人詫異的是,「曼森家族」的成員幾乎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男女,卻不知為何全部離家出走,紛紛投入「心靈導師」曼森門下。

在面談過程中,曼森蠱惑人心的語言,極具煽動性的思想,令人印象深刻。

他把成員聚集起來,向他們教導「愛裡沒有對錯」,之後便用錯誤的理念引導他們走上了瘋狂的犯罪道路。

曼森向Bill解釋,說自己沒有命令任何人做任何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他們之所以去做了某件事,只是反映出他們內心的善惡,而這一切都和他無關。

曼森的詭辯之才,已然自成一派。

雖然其中的說法大多是無稽之談,但他也的確道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事實:每個人心中,或許都埋藏著犯罪的種子

除了殺手群像外,新一季還集中展現了行為科學部成員們的私生活。

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屬Bill兒子Brian捲入的一起兇殺案。

要知道,Brian還只是一個不滿10歲的孩子,當然不可能殺人。

但令人細思極恐的是,他不僅旁觀了22個月大的嬰兒被小夥伴殘害致死,而且還建議把死去的嬰兒放在十字架上。

Brian雖然沒有被追究法律責任,但法庭要求一名社工和一名精神病醫生每周進入Bill的家裡對Brian的心理狀態進行照料和評估。

從此開始,原本內向的Brian變得更加不愛講話,尿床的毛病又重蹈覆轍。

他的行為舉止似乎已發生「退化」,興趣點則轉向了更年幼時愛玩的玩具。

另一方面,Carr博士結識了一位酒吧的酒保,並與其發展出一段戀情。

和學術範十足的博士不同,對方是一個完全追求自由生活的嘻哈女青年。

而這一季中,被「夢魘」纏身的Holden從醫院醒來,被診斷患上了驚恐障礙,一旦外部的壓力讓他無法承受,就有可能再度發作。

當然,在和女友分手後的Holden,感情生活一直沒什麼進展。

新一季中他完全化身為一心工作的「上進小青年」,為調查案件不辭勞苦。

一個頗為微妙的觀感是,當FBI成員們拼盡全力地投入工作的時候,他們的現實生活和罪案本身已然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某種程度的互文

為了吊出「糖果殺手」案件中Henley的犯罪動機,Carr博士不惜用自己的同性戀情做誘餌。

她所經歷的導師&學生情感關係,和案件中Dean和Henley的關係如出一轍,因此引發了Henley的共情,令他道出案件真相。

而兒子Brain牽涉兇殺案一事對Bill的影響,則可以稱得上重磅炸彈。

尤其是當探員們討論到「糖果殺手」案中,作為旁觀者的Henley也是幫兇的時候,Bill一瞬間就聯想到同樣是「旁觀者」的兒子。

他下意識地開始為Henley辯解,「我們必須考慮到亨利當時還是孩子,他可能會把自己的參與,看成是身不由己。」

但這立即引來Carr博士的反駁,「不管有沒有參與,他都有罪」。

一定程度上,對探員們私生活的呈現的確豐富了劇情,但這也讓第二季出現了不如第一季流暢和「純粹」的觀感。

在劇迷看來,劇集圍繞「側寫」理論本身的人性捕捉,是本劇最讓人過癮的地方。

但本季中,導演卻在此之上,為劇情加入了更多複雜和不可控的部分。

上一季的「磁帶事件」後,老主管被迫下馬,新官Ted Gunn上任。

一上來,他就表現出對行為科學部極大的熱情和關注。

先是和Bill面談,想讓他幫助Holden「馴服」他的直覺。

又是和Carr博士面談,讓她時刻注意Holden,以免偏離軌道太遠。

為了讓探員能夠更好地完成犯罪心理的研究,他更是做出承諾,會提供一切有助於完成調研的資源。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Gunn的真實面目才一點點顯露出來。

他派出Bill和Holden兩人前往亞特蘭大調查當地的兒童綁架案。

可卻並不著急破案,而是讓當地特遣隊主攻調查,派去的兩位探員則只做基礎調查。

一言以蔽之,Gunn想要通過這個機會來縱觀全局,等形勢清晰後再做下一步動作

原來,無論是Bill、Holden,甚至整個行為科學部,都只不過是Gunn手上的政治籌碼而已。

而隨著亞特蘭大罪案的調查,越來越多的政治因素、社會因素、種族因素都相繼夾雜其中,甚至對案件的調查方向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對於謀殺案,Holden一早就通過「側寫」有了初步判斷,嫌疑人應該是一位黑人男性

可當Holden向警長和專員說出自己的推測時,卻並未得到認同,市長則更是在綁架案不成立的情況下,結束了跨州調查。

一方面,這位黑人市長,不過也是一位將政治考量作為優先選項的圓滑政客。

如果民眾和媒體知道殺人狂的存在,不僅他本人的公眾形象將受損,當地的生意和投資,也同樣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另一方面,亞特蘭大州由於之前的歷史原因,造就了當地人士和黑人社區對3K黨人的集體不滿。

於是,一個詭異的事情發生了,隨著專案組的深入調查,他們的追查方向和Holden的判斷大相逕庭

最後,更為荒誕的是,在各方勢力的相互作用下,一名叫韋恩的嫌犯在上層的授意之下,被草率定罪。

此時,Holden等人正在全力調查亞特蘭大兒童謀殺案,並發現了一些頗為可疑的線索。

然而,就在他們想要進一步查明真相的時候,Gunn局長已經開始提前慶祝。

FBI由於對亞特蘭大罪案的貢獻而受到嘉獎,行為科學部被提升為政府的優先部門。

Holden等人的確迎來了勝利,但卻是一場全然「失敗」的勝利

如果說《心靈獵人》第一季是讓大眾跟隨主角洞察到罪案背後的幽暗人性,那麼,第二季則是在用現實的繁雜和弔詭挑戰著主角心中的信仰

亞特蘭大謀殺案背後的政治因素,當地警方對失蹤孩子信息的隱瞞,以及媒體、黑人社區、當地遊行群體的介入和發聲等等。

這一切,都不可否認地影響著FBI探員們對正義的追尋和堅守。

然而,回想起Holden在第一季中的演講,阿七依然相信,本劇的故事走向一定會在未來愈發明朗,真相也終會迎來大白的一天。

我們期待著。

相關焦點

  • 《心靈獵人 第二季》第11人死亡FBI才介入調查,神劇把美國一大懸案如實拍出
    時隔兩年,犯罪心理神劇「心靈獵人」回歸。高密度的信息量,冷靜克制的表現方式,背脊發涼的真實案件,80年代泛黃的色調。第一季所有的好,全部在第二季得到保留。,「心靈獵人」是唯一能保持前作的極好水準的一部。
  • 《心靈獵人》第二季滑坡,成了口水劇和大衛·芬奇的聯名款
    在此之前,如果問問劇迷們今年最期待的美劇是什麼,《心靈獵人》第二季或許是最沒有爭議的一部,大衛·芬奇擔綱導演之一,兩年前第一季驚豔開場奠定下的神劇基礎
  • 熱播劇《心靈獵人》第二季首播日揭曉
    昨日Netflix官方公布了熱播劇《心靈獵人》(Mindhunter)第二季開播日期為8月16日,該劇第一季於2017年10月播出
  • Netflix犯罪神劇《心靈獵人》第二季回歸,新變態殺手已上線!
    《心靈獵人 Mindhunter》《心靈獵人》改編自前FBI行為科學組約翰·E·道格拉斯的同名回憶錄,劇中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案件,都在歷史上真切發生過。《沉默的羔羊》裡的克勞福德,《漢尼拔》裡的格雷厄姆,以及劇中年輕的FBI探員Holden Ford,都是以他為原型。
  • 真正進入神劇,你才能抵達心靈的顫慄
    儘管這樣的打分仍然足以說明《心靈獵人》是近期新劇中的最佳之一,但如此高的跌幅似乎也反映了國內劇迷對第二季的看法存在著較大爭議。 實際上《心靈獵人》第二季在北美有所上升的口碑,和在國內略微下滑的口碑,二者形成的反差是有跡可循的。我們不妨先梳理一下第二季的劇情走向,再來探討該劇在不同地域範圍觀眾反饋有所出入的原因。
  • 神劇被砍,變態難見!
    第二季,《心靈獵人》依舊保持「神劇」水準,爛番茄新鮮度接近滿分!對我個人而言,這部劇更是打開了「通往變態世界的大門」!我覺得很有必要在它的「葬禮」上,隆重安利一下這部神劇。《心靈獵人》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劇中的罪犯均來自於真實事件。而這劇的選角,也做到了「神還原」!
  • 神劇末日孤艦第二季
    上次介紹了美劇《末日孤艦》第一季,確實作為一部典型美劇,確實是飽受爭議,有人說這是美劇YY的巔峰之作,嗯嗯,確實,不過這是美劇的通病,不足為奇,有人說這是神劇,也對,劇情就是這麼不可思議,把美軍現役唯一驅逐艦阿利伯克級吹上了天,可把他牛的。
  • 八月必看美劇,必須是《心靈獵人》第二季!
    剛剛刷完了火爆朋友圈的《全裸導演》,又來了一個好消息,睽違兩年之久的《心靈獵人》第二季在上周五Netflix上線,並且9集全部釋出,開心!在介紹第二季劇情之前,先容小編帶領大家回憶一下系列中的關鍵人物「鐵三角」。 心靈獵人鐵三角相比於其他犯罪類劇集,《心靈獵人》可不會滿足於追蹤和還原一場犯罪事件,而是通過鐵三角與兇手面對面的交談,挖掘兇手的作案動機,形成系統的「側寫」理論,並付諸應用。整個故事是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進行的改編,劇中人物也都可在現實中找到原型,包括最耀眼的「鐵三角」。
  • 《心靈獵人 第二季》超棒的
    [cp]#好萊塢電影[超話]#終於追完了這部犯罪劇情美劇:《心靈獵人》第一季和第二季,還是蠻不錯的,只是第二季結局涉嫌強行政治正確,雙男主劇還是要比單男主劇有意思,期待第三季的歸來!這部劇跳脫了傳統犯罪片從作案過程和案發現場的分析,而是更多地從罪犯的心理動機和性格特徵著手,分析變態連環殺手的人格缺陷和心理陰影,從心理學和社會學雙向研究,構建起一整套行為科學理論,指導破獲現實中的兇殺案,並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理論體系!
  • 用心理側寫來破案的《心靈獵人》,才是真正的神劇!
    2017年,一部有關犯罪心理的美劇橫空出世,也就是大衛.芬奇執導的《心靈獵人》。 整季看下來,該劇敘事緩慢的節奏,通過大段喋喋不休的人物對話來探尋案情,用心理側寫追究犯人作案動機,依舊沿襲了大衛.芬奇慣有的暗黑風格,時隔兩年,大衛.芬奇攜本劇第二季再度歸來,網飛這次直接放出九集,看後不得不說,已提前鎖定年度最佳。
  • 《黑鏡》第三季質量下滑?「神劇」還值得看嗎?
    時隔三年後,由Netflix打造的《黑鏡》第三季問世。第三季共 12 集,分上下兩季,各六集。——《紐約時報》那麼第三季究竟如何呢?時光菌已經看完了整六集,新一季的看點和不足下面我們統統打包給你!(注意,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沒看劇的同學先轉發碼住)1.腦洞大開的黑科技
  • 【八月美劇-2019】消暑好劇來襲!《極地惡靈第二季》《心靈獵人第...
    《心靈獵人》 《極地惡靈》《狂歡命案》 以及《婚外情事》最終季回歸.... 繼承之戰第二季 2019/8/12
  • 《報告老闆》第二季開機 口碑神劇回歸在即
    《報告老闆》第二季開機 口碑神劇回歸在即2016年03月23日 09:01:39來源:新華娛樂    暌違一年之久的《報告老闆》系列第二季本月22日於京開機,今年將與觀眾見面的《報告老闆》第二季在延續之前《報告老闆》系列的搞笑翻拍外,新一季的人物設定和故事都有了新的改變。
  • 人氣居高不下,《路西法》到底是神劇還是爛劇?
    有這麼一部美劇,被FOX砍掉、又被Netflix復活,在《權力的遊戲》最強勢的時期將其斬落馬下,奪下TV Time(追劇神器)最熱劇集榜第一的寶座,這部神劇就是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的《路西法》。《路西法》劇照不過之後兩季《路西法》的收視率持續下滑,到2018年5月第三季完結前,單集觀看人次跌至不到300萬。
  • 《權力的遊戲》爛尾,《西部世界》下滑,2020年HBO上新神劇
    部分觀眾眼中的神劇,在HBO這邊似乎已經是習以為常了,而且它經常會突然「蹦出一些」,讓你只能一個人看的東西。即是優點,也是缺點。最大的優點應該就是讓你看著很興奮了,相反缺點就是你很難看到未刪減版……不過2020年的HBO有點沒落了。
  • 「明明設定雷人,卻成為爆款」的4部劇,最後一部還是抗日神劇
    「明明設定雷人,卻成為爆款」的4部劇,最後一部還是抗日神劇!第1部:《太子妃升職記》說起這部劇,確實設定雷人,畢竟相較於其他的穿越劇,由張天愛、盛一倫等人主演的這部劇,主角一開始是男的,可是穿越之後,卻變成了「太子妃」,並且一開始太子喜歡的還是別的女人
  • 半澤直樹第二季,還是原來的神劇麼
    半澤直樹第二季到現在一共7集,小飛俠看了心裡很複雜.看完第一集,大叔沒有老,劇情有點弱雞。看完第二集,小飛俠想等過了第三集看出點眉目了再推給大家。看完第三集,這是什麼歌舞伎演技大賞。看完第四集,原來如此,要變成喜劇了麼。看完第五集,之前都是演著玩的,接下來正劇開始。看完第六集,有那味兒了。
  • 《心靈獵人 第二季》Think Like a Sociopoath: 心靈獵人第二季
    寒假窩在家裡,在挑選下一部追劇對象的時候,不經意間在豆瓣豆列上看到了這部評分較高的「猜你喜歡」的劇:Mindhunter《心靈獵人》,也有譯作《心理神探》。大衛芬奇+我喜歡的刑偵題材,雖然演員卡司非常平凡,我依然果斷馬住開刷。
  • 2021必追的高評價韓劇第二季!《上流戰爭》、《驅魔麵館》都有續集,這部更是必追神劇
    圖片來源:SBS《Penthouse 上流戰爭》高熱度韓劇第二季:《驅魔麵館》趙炳圭、金世正、劉俊相、廉惠蘭改編自同名網路漫畫,講述惡鬼獵人偽裝成麵店「姐姐的麵館」的店員,打擊惡鬼的故事,因為環環相扣的劇情
  • 《心靈獵人 第二季》就是個類型片而已
    "心靈獵人"已經是第二季啦。它妥妥得把自己穩定在一個高水準類型片上,而再也不可能成為"真探"第一季那樣的藝術品了。從2019年回望上世紀70年代末對犯罪心理的初探,進入毫無門檻。誰還不知道幾個諸如"罪犯側寫"之類的術語和概念? 因此,劇中探案過程和罪犯訪問的故事已帶來不了太多新意和滿足。